朱翊鈞在從張鯨這裏得知處置武清伯一家的聖旨下達後不久,李太後就派人來叫他過去。


    朱翊鈞則來了李太後這裏:“母後!”


    李太後道:“你外公的事,你可已知道了?”


    朱翊鈞點首。


    李太後道:“雖然他是皇親國戚,但也不能不有所懲處,但這畢竟關係到皇家威嚴,告訴內閣一聲,隻罰俸吧。”


    朱翊鈞直接迴道:“母後,已經來不及了!”


    李太後聽後眉頭一擰:“怎麽迴事?聖旨已經下達了?”


    朱翊鈞點首。


    李太後聽後道:“內閣怎麽處理的?”


    “外公被削爵,降為南京錦衣衛都指揮同知,帶俸迴原籍閑住。大舅舅充軍發配去薊州,更赦放逐。”


    朱翊鈞迴道。


    李太後當即站起身來,一臉怒容。


    半晌後,李太後才又笑了起來:“這考成法推行後,彈章批複的還真是快呢。”


    李太後說後就厲聲問道:“誰批紅的?!”


    張鯨這時忙跪了下來:“迴娘娘,是老奴。”


    “為什麽不先將此事稟告給你們皇爺?先問問你們皇爺的意思,再決定要不要按照內閣的票擬來?”


    李太後嚴肅地問道。


    張鯨迴道:“因娘娘早有諭旨,要皇爺知道尊重內閣和司禮監的意見,尤其是要尊重元輔張先生的意見,所以隻要是內閣的票擬,司禮監都是直接批紅的。”


    “你倒是很聽話!”


    李太後怒極反笑起來,道:“也不知道變通變通,這可是你們皇爺的外公,你就讓他內閣就這麽從嚴處置了?!”


    “太後息怒!老奴甘願領罪!”


    張鯨顫聲迴道。


    李太後倒是沒有明確表示要如何處置張鯨,因為她也不想落個直接幹政的名聲,也就隻是說道:“你倒是比當年的馮保還要聽他張居正的話!”


    這時,朱翊鈞則問道:“母後,那要不要收迴旨意,讓內閣重新擬旨。”


    “那怎麽能行!君無戲言,聖旨豈有朝令夕改的道理,別人本來都還在孩視你呢,再這樣做,豈不更讓人輕視?!”


    李太後夾槍帶棒地說後,就又道:“何況,讓你外公迴原籍也好,省得在京城裏被人利用,你舅舅去邊鎮吃點苦也好,也省得在京裏被人帶壞,隻是吩咐地方官員多看顧著些就行。”


    接著,李太後又冷笑起來:“內閣還真是考慮得周全,他張先生也比霍光會處理國事呢。”


    李太後說著又看向張鯨:“還有你們司禮監的人!也都頗賢明呢,一點也不擅權,隻是別忘了自己的根在哪兒!”


    “老奴謹記!”


    張鯨故作懼怕地問道。


    “我乏了!你們都離開吧。”


    李太後說著就揮了揮手,然後就對自己身邊的人吩咐道:“準備些衣物吃食,給充軍的國舅爺帶去!”


    朱翊鈞和張鯨迴了乾清宮。


    在朱翊鈞看來,李太後已經算是開始對司禮監和內閣不信任了,尤其是對內閣的張居正,都把張居正比喻成霍光了。


    朱翊鈞現在就等著兩人的裂隙越來越大,以便於讓張居正更加的依賴自己來替自己改革。


    “你先迴司禮監吧。”


    朱翊鈞對張鯨吩咐一聲後就先迴了自己的書房。


    朱翊鈞的書房無召是不能隨便進來的,而也因此,朱翊鈞在書房的案桌李放了個小箱子,用鎖鎖了起來,鑰匙隻有他自己有。


    朱翊鈞現在趁著沒人打開了這箱子,且取出了一個小本子,在有徐階、張四維等人名的一頁寫下了朱南雍的名字。


    當晚。


    從邊鎮迴來的禦史朱南雍進入了京師某深宅大院內。


    朱南雍在進來後就來到了一著猩紅官袍常服的大員麵前,拱手道:“閣老。”


    這大員道:“陛下是仁德明君啊,相信張江陵是真的相信,為了表現自己的公允,讓張江陵決定如何處置武清伯。不過,張江陵到底是張江陵,還真的在踐行自己致君以堯舜、為社稷蒼生謀福祉這些聖人道理,竟連天子的人情也不考慮,想必這次的事,應該能在天子心裏種下將來清算他的因來。”


    朱南雍這時點了點頭道:“但武清伯被削爵勒令迴原籍了,就不能再拿他做文章了。”


    “而且,太後似也沒說什麽,就這麽雲淡風輕地接受了,陛下那裏更是沒什麽新的旨意。”


    “江陵的權勢似乎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似乎太後和陛下還是沒有對他產生不滿,依舊很信任他。”


    “有道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一個人權勢最大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當年嚴分宜倒台前也是權勢最大的時候,大到連世廟都敢瞞了。結果沒等到先帝即位,就驟然被老先生取代了。”


    “去告訴他們!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要怕,最好鬧大些,讓太後和陛下看見,外朝不是都跟張居正一條心。”


    這大員說道。


    朱南雍聽後點頭稱是。


    ……


    “先生,外公的事,內閣處理的很好,讓他迴原籍待著是最好的安排。但母後本來的意思隻是罰俸,不過在聽到說內閣已經讓他貶官爵迴原籍後,倒也接受了,說這樣也好。”


    次日文華殿。


    朱翊鈞見到張居正後就與之說起武清伯的事來,以及李太後對這事的態度。


    張居正聽後忙道:“太後處事分明,陛下亦不願因私廢公,是社稷蒼生之幸。”


    朱翊鈞則又道:“朕有先生也是朕之幸,當然,朕能有兩位慈愛善教且明理的母後,更是朕之幸。”


    “生母,朕要對事之以孝,嫡母也當如此;故朕想問問先生,可知道朕的嫡母仁聖太後之母族可有當褒獎之處,如有當奏來,予以封賞!”


    “雖如今有皇戚犯事,但朕也不能就此真的冷落了皇戚。”


    “陳家人倒安分守己,事國以忠,頗有可稱道之處,臣遵旨照辦,為其請封。”


    張居正果斷地應了下來。


    朱翊鈞點頭。


    他讓這個時候讓張居正照顧陳家人,自然是為了讓陳太後喜歡,而避免將來因為改革進一步深入,兩宮太後一起來幹預他靠張居正推行改製的事,讓兩宮太後先因各自娘家不同的命運產生不同的感受,進而才能產生對新政不同的觀感,使其最終不能聯合起來。


    甚至,朱翊鈞可以靠嫡母壓製生母,畢竟生母比嫡母的權力控製欲要強得多。


    有兩個太後其實比隻有一個太後要好。


    /110/110605/28812324.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佑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萬曆佑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