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得朝九晚五坐辦公室的白領,唐人街的黑工基本都是賣體力活,工作自然沒那麽悠閑,每周工作時間加起來也遠遠超過了英國法律規定的最高工時,他們與本土的英國人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
當絕大多數英國人或刷牙洗臉,或早起晨跑時,唐人街已經漸漸熱鬧了起來。
有人吆喝著從卡車上卸下一箱箱食材,有人打開了店門,開始掃地擦桌,至於那些賣早點的,則早早已經開門營業了。
隻有那些非餐飲類,例如小飾品店的人,才能悠閑地姍姍來遲。
“嗨!你們說這人是不是秦葉啊?”
一名30歲左右,相貌普通的青年蹲在地上啃著包子,啃著啃著,他忽然想起了什麽,摸出手機,點了幾下後,他晃了晃手裏的手機,朝周圍人這麽問道。
周遭眾人也不理他,朝他看了一眼後繼續忙活起手裏的事來。
“哪個秦葉啊?”有人一邊忙著,一邊隨口問了一句。
“就從小在這兒長大的那個。”青年咬了口包子,又補充道,“蘇美女家那個。我就瞧著有點像,但那小子我也沒見過幾次,所以不太確定。”
“蘇壤家那個?”聞言,一名四五十歲的婦人頓時臉色變了變,壓低聲音道,“沒事別提他,不吉利的!”
“嗤~”這婦人話剛說完,就有人嗤笑一聲,道,“都什麽年代了?你還信那些?!”
“怎麽不能信了?!”那婦人狠狠瞪了說話那人一眼,道,“老祖宗傳下來的說法,幾千年了,怎麽就不能信了?!那孩子就是個災……不說他,忌諱!忌諱!!”
“那小子的事吧,我也聽說過一些。”之前說話那名青年幾口啃完包子,不以為意道,“但蘇美女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還當上了餐廳領班。”
“那是她運氣好!”那婦人說著話,明顯有些羨慕,“沈老板賞識她呀!”
青年暗地裏嗤笑一聲。
人家蘇美女長得漂亮身材好,勤勞樸素,刻苦耐勞,一個小女孩不但養活了自己,還愣是把秦葉拉扯大了,這樣的人受到賞識簡直就是理所當然。
換成你,沈老板能賞識你?!
這時,已經有人好奇地放下了手裏的活走了過來,湊到他手機前一看,驚訝道:“喲嗬!還真是小蘇家那個啊!”
“真的?!”青年驚訝了下,旋即咂巴了下嘴巴,驚歎道,“那這小子也不得了啊!都上新聞了,英國的新聞呢!而且還不止一家!”
“新聞?那孩子是災星的事都上新聞了嗎?”那婦人驚訝道。
其他人瞧了她一眼,沒有理她。
秦葉父母和蘇壤父母的死,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這種陳年舊事怎麽可能突然有媒體報道?
不過,他們也沒有反駁她。
一來,怕麻煩。
二來,沒必要。
他們跟秦葉不熟。
因為小時候被傳克父母,是災星,大家都躲得秦葉遠遠的,後來雖然情況好轉,但他平時要上學,算上打零工的時間,在唐人街露麵的時間依舊不多,因而,跟秦葉關係好的人非常少。
絕大多數都是——不認識,不熟,點頭之交。
這些不熟的人,自然不可能為了秦葉跟這婦人撕逼。
“這話別叫小蘇聽見了。”不過,還是有人提醒了一句,“那孩子在這事上可較真了!”
“是啊!那時候有幾個同齡小孩總是欺負小秦,說他是災星什麽的,小蘇還跟他們打過架呢,可兇了。”有年紀大的人笑嗬嗬地說道。
“呸!尊重長輩懂不懂?我說一句能咋滴?!”話是這麽說,但那婦人還是識趣地停止了原先的話題。
畢竟若是將唐人街的黑工群體比作一個金字塔,那現在身為餐廳領班的蘇壤無疑處於金字塔的頂端,雖然若是仔細想想的話,大家都是黑戶(那婦人這麽認為),蘇壤也奈何不了她,但麵對比她混得好的人,她還是本能地不想招惹。
隻是,若是如此的話,未免顯得沒麵子了些,於是,那婦人臉色陰晴不定了一會兒後又補充道:“那孩子又出什麽事了?這次還上了新聞?”
但讓她意外的是,她說完話後卻是沒人理她。
眾人隻是滿臉詭異又驚歎地聚在那青年身邊,準確來說是聚在那青年的手機周圍。
“怎麽了?!”婦人不滿道,“說話啊!”
她沒注意到的是,在她方才臉色陰晴不定沉思之時,已經有英語水平不錯的人將手機上新聞的意思輕聲講了出來。
麵麵相覷地沉默了會兒,終於有人感歎著開口道:“不得了!不得了啊!”
“厲害!牛!”
“嘖嘖!你們說小秦賺了多少錢啊?我聽說那首歌這幾個月超火的。”
“小蘇的苦日子算是熬到頭了吧!”
“肯定賺了不少,否則怎麽可能開得起公司?”
“還沒成立,就有大明星加入了哇!”
“你們說他們那還缺不缺人啊?”
“得了吧!人家開文化傳播公司,你去了能幹嘛?”
“當個倉庫管理員也好啊!”
見眾人都不理她,反而自顧自聊得開心,那婦人終於是忍不住了:“你們在說什麽啊?!什麽賺了多少錢,開公司的?”
“哦。”聞言,那青年將手機遞了過去,略帶嘲諷地說道,“你自己看吧。”
他知道,這婦人的英語水平還不錯。
……
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
何況,消息的源頭還遠遠不止“一”。
其中甚至有極少一部分人,在昨晚時就已經或打電話,或登門,從蘇壤和秦葉那兒確認了消息。
於是乎,這一天,唐人街嘩然。
咱們唐人街出名人了!
誰?
秦葉啊!
哪個秦葉?
蘇壤家那個!小時候被叫作災星那個!
他幹啥子了?
聽說給一個英國明星寫了首歌,大賺了一筆呢!
賺了多少?
不知道,但能在英國開公司當老板了,你說有不有錢?而且公司還沒成立呢,就有大明星說要加入了,這事兒都上新聞了!
於是乎,當蘇壤吃完早餐,來“避風港”上班的時候,餐廳門口已經聚起了不少人。
——
當絕大多數英國人或刷牙洗臉,或早起晨跑時,唐人街已經漸漸熱鬧了起來。
有人吆喝著從卡車上卸下一箱箱食材,有人打開了店門,開始掃地擦桌,至於那些賣早點的,則早早已經開門營業了。
隻有那些非餐飲類,例如小飾品店的人,才能悠閑地姍姍來遲。
“嗨!你們說這人是不是秦葉啊?”
一名30歲左右,相貌普通的青年蹲在地上啃著包子,啃著啃著,他忽然想起了什麽,摸出手機,點了幾下後,他晃了晃手裏的手機,朝周圍人這麽問道。
周遭眾人也不理他,朝他看了一眼後繼續忙活起手裏的事來。
“哪個秦葉啊?”有人一邊忙著,一邊隨口問了一句。
“就從小在這兒長大的那個。”青年咬了口包子,又補充道,“蘇美女家那個。我就瞧著有點像,但那小子我也沒見過幾次,所以不太確定。”
“蘇壤家那個?”聞言,一名四五十歲的婦人頓時臉色變了變,壓低聲音道,“沒事別提他,不吉利的!”
“嗤~”這婦人話剛說完,就有人嗤笑一聲,道,“都什麽年代了?你還信那些?!”
“怎麽不能信了?!”那婦人狠狠瞪了說話那人一眼,道,“老祖宗傳下來的說法,幾千年了,怎麽就不能信了?!那孩子就是個災……不說他,忌諱!忌諱!!”
“那小子的事吧,我也聽說過一些。”之前說話那名青年幾口啃完包子,不以為意道,“但蘇美女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還當上了餐廳領班。”
“那是她運氣好!”那婦人說著話,明顯有些羨慕,“沈老板賞識她呀!”
青年暗地裏嗤笑一聲。
人家蘇美女長得漂亮身材好,勤勞樸素,刻苦耐勞,一個小女孩不但養活了自己,還愣是把秦葉拉扯大了,這樣的人受到賞識簡直就是理所當然。
換成你,沈老板能賞識你?!
這時,已經有人好奇地放下了手裏的活走了過來,湊到他手機前一看,驚訝道:“喲嗬!還真是小蘇家那個啊!”
“真的?!”青年驚訝了下,旋即咂巴了下嘴巴,驚歎道,“那這小子也不得了啊!都上新聞了,英國的新聞呢!而且還不止一家!”
“新聞?那孩子是災星的事都上新聞了嗎?”那婦人驚訝道。
其他人瞧了她一眼,沒有理她。
秦葉父母和蘇壤父母的死,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這種陳年舊事怎麽可能突然有媒體報道?
不過,他們也沒有反駁她。
一來,怕麻煩。
二來,沒必要。
他們跟秦葉不熟。
因為小時候被傳克父母,是災星,大家都躲得秦葉遠遠的,後來雖然情況好轉,但他平時要上學,算上打零工的時間,在唐人街露麵的時間依舊不多,因而,跟秦葉關係好的人非常少。
絕大多數都是——不認識,不熟,點頭之交。
這些不熟的人,自然不可能為了秦葉跟這婦人撕逼。
“這話別叫小蘇聽見了。”不過,還是有人提醒了一句,“那孩子在這事上可較真了!”
“是啊!那時候有幾個同齡小孩總是欺負小秦,說他是災星什麽的,小蘇還跟他們打過架呢,可兇了。”有年紀大的人笑嗬嗬地說道。
“呸!尊重長輩懂不懂?我說一句能咋滴?!”話是這麽說,但那婦人還是識趣地停止了原先的話題。
畢竟若是將唐人街的黑工群體比作一個金字塔,那現在身為餐廳領班的蘇壤無疑處於金字塔的頂端,雖然若是仔細想想的話,大家都是黑戶(那婦人這麽認為),蘇壤也奈何不了她,但麵對比她混得好的人,她還是本能地不想招惹。
隻是,若是如此的話,未免顯得沒麵子了些,於是,那婦人臉色陰晴不定了一會兒後又補充道:“那孩子又出什麽事了?這次還上了新聞?”
但讓她意外的是,她說完話後卻是沒人理她。
眾人隻是滿臉詭異又驚歎地聚在那青年身邊,準確來說是聚在那青年的手機周圍。
“怎麽了?!”婦人不滿道,“說話啊!”
她沒注意到的是,在她方才臉色陰晴不定沉思之時,已經有英語水平不錯的人將手機上新聞的意思輕聲講了出來。
麵麵相覷地沉默了會兒,終於有人感歎著開口道:“不得了!不得了啊!”
“厲害!牛!”
“嘖嘖!你們說小秦賺了多少錢啊?我聽說那首歌這幾個月超火的。”
“小蘇的苦日子算是熬到頭了吧!”
“肯定賺了不少,否則怎麽可能開得起公司?”
“還沒成立,就有大明星加入了哇!”
“你們說他們那還缺不缺人啊?”
“得了吧!人家開文化傳播公司,你去了能幹嘛?”
“當個倉庫管理員也好啊!”
見眾人都不理她,反而自顧自聊得開心,那婦人終於是忍不住了:“你們在說什麽啊?!什麽賺了多少錢,開公司的?”
“哦。”聞言,那青年將手機遞了過去,略帶嘲諷地說道,“你自己看吧。”
他知道,這婦人的英語水平還不錯。
……
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
何況,消息的源頭還遠遠不止“一”。
其中甚至有極少一部分人,在昨晚時就已經或打電話,或登門,從蘇壤和秦葉那兒確認了消息。
於是乎,這一天,唐人街嘩然。
咱們唐人街出名人了!
誰?
秦葉啊!
哪個秦葉?
蘇壤家那個!小時候被叫作災星那個!
他幹啥子了?
聽說給一個英國明星寫了首歌,大賺了一筆呢!
賺了多少?
不知道,但能在英國開公司當老板了,你說有不有錢?而且公司還沒成立呢,就有大明星說要加入了,這事兒都上新聞了!
於是乎,當蘇壤吃完早餐,來“避風港”上班的時候,餐廳門口已經聚起了不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