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孫氏見楊若晴盯著那對聯出神,忍不住問。
楊若晴迴過神來,抿嘴一笑:“很有意境,也很應景呢。”
孫氏聽這話,笑了。
“永仙書沒白念。”婦人道。
楊若晴點頭。
“娘,我們進去看。”
進了院門,裏麵的房屋走勢和規劃設計,都是照著這一帶的風格來做的。
正麵三間屋子,中間最寬敞明亮的,是堂屋。
用來招待客人的地方,麵積很大,裏麵擺下七八桌酒席都不成問題。
今日的酒席,楊若晴就安排在這大堂屋。
堂屋隔壁,分別是兩間小一些的耳室。
提供給親戚朋友們休息的地方。
今日人多,喧鬧。
賓客們全都匯聚在堂屋,有些賓客喜歡清靜,或是想要私下說點話啥的。
兩側的小耳室,就能給他們提供方便。
前院東西兩麵,分別是廂房。
跟老楊家前院一樣的設計,東西廂房麵對麵,各三間。
楊若晴挽著孫氏一間一間的看過去。
每一間廂房都是窗明幾淨,裏麵都配置了基本的家具。
床,衣櫃,桌椅,洗臉架子,盆桶,一應俱全。
“嘖嘖,這些屋子,擱在從前那會子,咱一家五口人要是能住上一間,都滿足啦!”
孫氏興奮得道。
楊若晴也笑。
可不就是嘛,這隨便一間廂房的麵積,都要趕上老楊家後院兩間屋子了。
“娘,走,我們去後院看看。”
楊若晴道。
這會子時候還早,送禮的賓客還沒到。
族裏幫忙的婦人們,也都還沒過來。
趁此機會,剛好陪孫氏到處看看。
母女兩個進了堂屋。
堂屋裏麵,正中間的牆壁旁,楊華忠和老楊頭正跟那忙著掛中堂。
中堂是老楊頭送的。
老漢昨日為了買這副中堂,專門跑了一趟清水鎮。
因為三房如今又是從商又是念書,家裏還添置了田地魚塘啥的。
一切都興旺。
老漢便咬咬牙,在鎮上的墨香軒買了一副漁樵耕讀的中堂來。
這會子剛好掛起來,兩邊也配著對聯:
荊樹有花兄弟樂,
硯田無稅子孫耕。
楊若晴細細品砸著這對聯的蘊意,暗暗點頭。
硯田無稅?
隻要大安考中了功名,家裏的田地就能免一些稅。
嗯,這話很吉利,爺這中堂買的好!
那邊,老楊頭和楊華忠貼好了中堂,又檢查了一番,確定沒有掛歪,楊華忠這才從凳子上跳下來。
轉身,瞅見這邊的母女兩個,漢子咧嘴一笑。
“你們過來的正好,晴兒,你看這堂屋,能擺下七桌酒席不?”他問。
不待楊若晴表態,一旁的老楊頭搶道:“老三你咋不信我的話呢,這麽大的堂屋,莫說七桌,就是十桌也成哪!”
楊若晴讚同的點點頭:“爺說的沒錯,七桌擺下來,還很寬敞呢!”
楊華忠道:“既然你們都這麽說,那我就放心啦!”
這時候,屋外院子裏傳來說話和走路的聲音。
眾人一看,是楊華洲和楊永進過來了。
今日楊若晴這個東家都告假,他們一個采辦,一個夥計,自然也告假迴村幫忙。
此刻,楊華洲走在前麵,背上扛著一張四隻腿的八仙桌。
楊永進跟在他身後,手裏端著四條長高凳。
見他們這樣,楊若晴懂了。
要七張桌子,而她自己家,隻打了兩張八仙桌。
其他廂房裏的桌子,都是型號小一些的八仙桌,有的還是圓桌。
不適合出現在鄉下這種酒席上。
所以,楊華洲和楊永進才去村裏跟別人家那借桌子。
辦喜事跟村人借桌子,甚至借堂屋借場地,也是這一帶的習俗。
大家都很樂意彼此互借。
“三哥,桌子擺哪?”
楊華洲揚聲問。
楊華忠奔過去幫著楊華洲把桌子放下來,“擱在這就成!”
楊華洲抹了把額頭的熱汗,看到孫氏和楊若晴也來了,漢子咧嘴一笑。
“算上家裏的兩張,還差四張,已跟村裏長庚哥他們幾家說好了,這就去扛來。”楊華洲道。
楊若晴欣然點頭:“受累啦!”
楊華洲一擺手:“嗨,這點小事,不算啥,永進,咱走起!”
“好嘞!”
目送楊華洲和楊永進走遠,楊若晴對楊華忠道:“現在時候還早,我先和娘去後院瞅幾眼,等一會幫忙的嬸娘們來了,就開工!”
楊華忠點頭:“成,後院交給你們,前院待客的事兒,我和你爺來做!”
老楊頭也對楊若晴道:“晴丫頭你今個就顧著後院的菜,讓親戚朋友吃好喝足。”
“前院這塊,你莫要操心,有我們在。”
“嗯,好嘞!”她道。
大家分頭忙活起來。
繞過掛著中堂的堂屋牆壁,兩側留著兩個穿堂,通往後院。
楊若晴陪著孫氏來了後院參觀。
新屋子落成後,婦人一直都沒空過來好好看下。
後院,依舊是整齊幹淨的四合院。
院子麵積,相對於前院要小一些。
為啥,因為前院楊若晴是打算以後在大院子裏種花草和果樹的。
而這後院,是用來給家裏人睡覺的地方,小而清靜。
從前院堂屋後麵的穿堂出來,便是一條打磨平整的青石板路。
青石板路筆直延伸向的盡頭,是後院的是灶房和飯堂。
青石板路的兩側,地上已經種上了花花草草。
接著便是一排排栽下去的竹子。
竹子之後,掩映著的是東西兩側各三間的廂房。
廂房門口,楊若晴借鑒了一下鄒縣令家的設計,做了一個抄手遊廊。
抄手遊廊的木質扶欄下,朱紅色的木質邊緣,剛好用來做凳子用。
天再熱一些,夏夜可以側坐在這遊廊邊,打著蒲扇,看頭頂繁星點點。
下雨的時候,也可以趴在這護欄邊。
捧一本書,或是泡一碗茶,看雨,賞竹……
想到這,楊若晴就忍不住心曠神怡起來。
到時候再往廊下掛兩隻鳥籠,就更妙了。
她這邊正暢想著接下來的美好生活,那邊,孫氏把東屋西屋全看了個遍後,來到了楊若晴身旁。
“晴兒,你一個人住西屋,我們四個都在東屋,中間還隔著兩排竹子,我怕你夜裏孤單。”
孫氏道。
“還是讓小安跟我和你爹睡,你住到小安屋裏,也更熱鬧啊,好不?”
婦人商量著。
/72//.html
楊若晴迴過神來,抿嘴一笑:“很有意境,也很應景呢。”
孫氏聽這話,笑了。
“永仙書沒白念。”婦人道。
楊若晴點頭。
“娘,我們進去看。”
進了院門,裏麵的房屋走勢和規劃設計,都是照著這一帶的風格來做的。
正麵三間屋子,中間最寬敞明亮的,是堂屋。
用來招待客人的地方,麵積很大,裏麵擺下七八桌酒席都不成問題。
今日的酒席,楊若晴就安排在這大堂屋。
堂屋隔壁,分別是兩間小一些的耳室。
提供給親戚朋友們休息的地方。
今日人多,喧鬧。
賓客們全都匯聚在堂屋,有些賓客喜歡清靜,或是想要私下說點話啥的。
兩側的小耳室,就能給他們提供方便。
前院東西兩麵,分別是廂房。
跟老楊家前院一樣的設計,東西廂房麵對麵,各三間。
楊若晴挽著孫氏一間一間的看過去。
每一間廂房都是窗明幾淨,裏麵都配置了基本的家具。
床,衣櫃,桌椅,洗臉架子,盆桶,一應俱全。
“嘖嘖,這些屋子,擱在從前那會子,咱一家五口人要是能住上一間,都滿足啦!”
孫氏興奮得道。
楊若晴也笑。
可不就是嘛,這隨便一間廂房的麵積,都要趕上老楊家後院兩間屋子了。
“娘,走,我們去後院看看。”
楊若晴道。
這會子時候還早,送禮的賓客還沒到。
族裏幫忙的婦人們,也都還沒過來。
趁此機會,剛好陪孫氏到處看看。
母女兩個進了堂屋。
堂屋裏麵,正中間的牆壁旁,楊華忠和老楊頭正跟那忙著掛中堂。
中堂是老楊頭送的。
老漢昨日為了買這副中堂,專門跑了一趟清水鎮。
因為三房如今又是從商又是念書,家裏還添置了田地魚塘啥的。
一切都興旺。
老漢便咬咬牙,在鎮上的墨香軒買了一副漁樵耕讀的中堂來。
這會子剛好掛起來,兩邊也配著對聯:
荊樹有花兄弟樂,
硯田無稅子孫耕。
楊若晴細細品砸著這對聯的蘊意,暗暗點頭。
硯田無稅?
隻要大安考中了功名,家裏的田地就能免一些稅。
嗯,這話很吉利,爺這中堂買的好!
那邊,老楊頭和楊華忠貼好了中堂,又檢查了一番,確定沒有掛歪,楊華忠這才從凳子上跳下來。
轉身,瞅見這邊的母女兩個,漢子咧嘴一笑。
“你們過來的正好,晴兒,你看這堂屋,能擺下七桌酒席不?”他問。
不待楊若晴表態,一旁的老楊頭搶道:“老三你咋不信我的話呢,這麽大的堂屋,莫說七桌,就是十桌也成哪!”
楊若晴讚同的點點頭:“爺說的沒錯,七桌擺下來,還很寬敞呢!”
楊華忠道:“既然你們都這麽說,那我就放心啦!”
這時候,屋外院子裏傳來說話和走路的聲音。
眾人一看,是楊華洲和楊永進過來了。
今日楊若晴這個東家都告假,他們一個采辦,一個夥計,自然也告假迴村幫忙。
此刻,楊華洲走在前麵,背上扛著一張四隻腿的八仙桌。
楊永進跟在他身後,手裏端著四條長高凳。
見他們這樣,楊若晴懂了。
要七張桌子,而她自己家,隻打了兩張八仙桌。
其他廂房裏的桌子,都是型號小一些的八仙桌,有的還是圓桌。
不適合出現在鄉下這種酒席上。
所以,楊華洲和楊永進才去村裏跟別人家那借桌子。
辦喜事跟村人借桌子,甚至借堂屋借場地,也是這一帶的習俗。
大家都很樂意彼此互借。
“三哥,桌子擺哪?”
楊華洲揚聲問。
楊華忠奔過去幫著楊華洲把桌子放下來,“擱在這就成!”
楊華洲抹了把額頭的熱汗,看到孫氏和楊若晴也來了,漢子咧嘴一笑。
“算上家裏的兩張,還差四張,已跟村裏長庚哥他們幾家說好了,這就去扛來。”楊華洲道。
楊若晴欣然點頭:“受累啦!”
楊華洲一擺手:“嗨,這點小事,不算啥,永進,咱走起!”
“好嘞!”
目送楊華洲和楊永進走遠,楊若晴對楊華忠道:“現在時候還早,我先和娘去後院瞅幾眼,等一會幫忙的嬸娘們來了,就開工!”
楊華忠點頭:“成,後院交給你們,前院待客的事兒,我和你爺來做!”
老楊頭也對楊若晴道:“晴丫頭你今個就顧著後院的菜,讓親戚朋友吃好喝足。”
“前院這塊,你莫要操心,有我們在。”
“嗯,好嘞!”她道。
大家分頭忙活起來。
繞過掛著中堂的堂屋牆壁,兩側留著兩個穿堂,通往後院。
楊若晴陪著孫氏來了後院參觀。
新屋子落成後,婦人一直都沒空過來好好看下。
後院,依舊是整齊幹淨的四合院。
院子麵積,相對於前院要小一些。
為啥,因為前院楊若晴是打算以後在大院子裏種花草和果樹的。
而這後院,是用來給家裏人睡覺的地方,小而清靜。
從前院堂屋後麵的穿堂出來,便是一條打磨平整的青石板路。
青石板路筆直延伸向的盡頭,是後院的是灶房和飯堂。
青石板路的兩側,地上已經種上了花花草草。
接著便是一排排栽下去的竹子。
竹子之後,掩映著的是東西兩側各三間的廂房。
廂房門口,楊若晴借鑒了一下鄒縣令家的設計,做了一個抄手遊廊。
抄手遊廊的木質扶欄下,朱紅色的木質邊緣,剛好用來做凳子用。
天再熱一些,夏夜可以側坐在這遊廊邊,打著蒲扇,看頭頂繁星點點。
下雨的時候,也可以趴在這護欄邊。
捧一本書,或是泡一碗茶,看雨,賞竹……
想到這,楊若晴就忍不住心曠神怡起來。
到時候再往廊下掛兩隻鳥籠,就更妙了。
她這邊正暢想著接下來的美好生活,那邊,孫氏把東屋西屋全看了個遍後,來到了楊若晴身旁。
“晴兒,你一個人住西屋,我們四個都在東屋,中間還隔著兩排竹子,我怕你夜裏孤單。”
孫氏道。
“還是讓小安跟我和你爹睡,你住到小安屋裏,也更熱鬧啊,好不?”
婦人商量著。
/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