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夫人為侯府著想,為小心肝婚姻大事著想,當機立斷,將犯了花癡病的小心肝兒禁足在家,嚴令在父兄未迴侯府之前不得踏出大門半步,並令府中仆役嚴加看守。


    另外,兩位夫人還去一封急書去往北方,讓當家的侯爺知曉此事,掌上明珠縱是再疼愛也不能再養了,閨女兒再養就成仇人咯,即使她們娘倆再舍不得心頭寶兒也得狠心放手不是。


    再同好姐妹那兒來迴打聽勳貴名門中還有哪家公子尚無婚配,趕緊把家裏這頭養不熟的“白眼狼”嫁出去吧。


    方幼珺被禁足不得出府而整日悶悶不樂還不知娘親和老夫人正在京城貴媛圈裏來迴打聽尋摸她未來的夫君呢。


    覓婿得覓個安分的佳婿。這位刺頭兒張公子是不行的,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吧。


    花癡方幼珺被禁足在家的事兒,好閨蜜宣瓏娘是知曉的。


    塑料姐妹情莫過如此。


    宣瓏娘還專門跑到長陵侯府中看望好閨蜜方幼珺的近況來著,好一頓安慰她: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但四條腿的蛤蟆遍地都是。


    終究是養在溫室裏的花朵啊,哪知人心險惡?


    方幼珺自小長於侯門,身邊皆是拿她當心肝寶貝的長輩們,天真已不足以形容她的不諳世事。


    宣瓏娘就不一樣了,有個滿腹經綸的爹,還有個滿身都是心眼子的公主娘親,自幼長於這種家庭,世事通達,蠢萌與精明間可以隨心所欲地切換。


    在皆是皇親貴胄的貴媛圈子裏混得如魚得水,往下那幾個公侯名媛圈子裏也是暢遊自如。


    即使到了黑冰台中,也能借勢短短兩年就獨當一麵,領精銳校尉一銜,難道就憑借的是自己的刁蠻霸道嗎?


    自己的婚事身不由己,不想多掙紮,但是那也不能讓好閨蜜們得償所願。


    暗地裏她攪了好幾個閨蜜的“金童玉女”絕配呢。


    方幼珺閨房裏的青瓷筆筒已經十幾個了,不僅湊齊了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圖樣,連十二月花神係列都集齊了,還沒打聽到梅園後門卸的那麽多胭脂水粉木箱又被送到哪家了。


    燕小旗和大誌的嘴不是一般的嚴。


    方幼珺的貼心侍女蘭兒倒是每隔幾天去奇貨居“打探細聞”時與大誌聊得甚歡,累得大誌燕小旗還得去河寨那裏補貨,一普通的青瓷筆筒,十幾兩銀子的物件兒勾得瓷器販子想漲價了。


    賣得這麽火爆?


    侯門裏的小姐這麽費筆筒?


    摔碎了?


    還是當花瓶?


    大誌想不明白,燕小旗也想不明白。


    要不得空問問麻子哥楊大哥他們,他們是讀書人該知曉個中緣由。


    。。。


    宣瓏娘被封蘭陽郡主遠嫁楚國的事兒京城名媛的幾個圈兒裏傳瘋了,大多數人羨慕她遠嫁楚國還得封蘭陽郡主的美名。


    好事兒都讓她趕上了?


    切,誰讓她有個天天往宮裏獻殷勤的娘親呢,不守在家裏“相夫教女”,不隔天兒的往宮裏跑,不是昨兒剛得個玉鐲兒就是今兒剛學會做芙蓉餅,還當自己是得寵的小公主呢。


    就是,裝嫩的老虔婆每日恬不知恥的獻媚,不偏向她,偏向誰呢?


    難道讓那位嫁自己的小孫女兒?


    切,快拉倒吧,小孫女兒?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是整日宴樂,蓄養麵首的騷浪賤婦,還以詩會友,會個驢蛋蛋!


    (ˉ▽ ̄~) 切~~,就好摸個驢貨驢蛋兒。


    呸呸呸。快住嘴。


    真要嫁到楚國去?那還不讓楚國的皇子皇孫們頭頂綠油油大草原嘛。


    保不齊兩國再起兵戈。


    噗嗤。。。


    咳咳。。。


    嘿嘿嘿。。。


    你小聲些。。。


    京城西巷某處花團錦簇的後花園裏,幾位打扮豔麗的高門名媛閑坐遊廊納涼,品茗嘮嗑兒拉家常,清歡氣氛由八卦逐漸歪到粗言穢語且不堪入耳。


    在座幾位高門貴女的故作高冷再也忍不住,嬉笑不已。


    三個女人一台戲,更不提這京城諸多名門貴媛。


    高門名媛圈也是分圈層的,皇女公主郡主郡王貴胄算一個,王公侯伯貴女連同那些頂流的文武高官之女算一個,如此往下類推。


    講究的是門第顯貴,家世煊赫,憑的是祖輩蔭功,父輩勢熱。


    因長輩溺愛成風,往往皇女貴胄是生活驕奢最糜爛,作風最跋扈的一圈兒。


    大多書香門第出身的大家閨秀從小琴棋書畫,熟讀百家,飽受書香熏陶,性子恬靜知性,且被家中長輩嚴令不得與那些皇女貴胄交往,故而頂流文官府中的大家閨秀往往是京城諸多高門貴府最“吃香”的兒媳婦。


    當京城那些名門公子知曉那位“母老虎”終於被遠嫁楚國禍害別人時紛紛喚朋唿友在無定河畔的青樓裏花天酒地地慶賀多日。


    慶幸啊。


    紛紛直言,除此大蟲,大解眾兄弟心中鬱結,當不醉不休。


    荒淫無度的生活真是太好了,此女絕非良配,此蟲出魏,當嗨他個三天三夜。


    講真,他們真怕有一天家父退朝時領了道旨意,迎娶宣瓏娘為妻的噩耗。


    如今雲開見明月,心憂舒解,沒有比喝花酒與眾豔遊船嬉戲的樂子更樂子的了。


    陽虛腎虧?


    不怕!


    好男兒何患無藥!


    那大石橋旁一落魄道人賣的藥丸挺管用的,隻需一粒,小爺今晚獨龍戰三鳳,夜戰八方,豈不快哉!


    快哉!快哉!


    。。。


    麻子著大誌燕小旗同趙三槍將那一馬車的胭脂水粉全送到城東的玉生緣,惹得潮音閣眾女修齊聲歡唿。


    估計隻有識貨的女人才會驚豔這麽多種花香色彩的水粉美黛唇膏吧,反正大誌燕小旗他們覺得挺無聊的。隻是一匣子帶著花香的粉盒兒而已,用不了這麽欣喜歡唿吧。


    尤其是倆雙馬尾的小姑娘每次打開一個匣子就尖叫一次,潮音閣不是江湖大勢力嘛?就這?


    還好大誌燕小旗非是那多嘴之人,忍住心中好奇,將馬車的車廂裏搬空,才對溫姑娘等人告別。


    百寶樓直營的胭脂水粉等皆用上等木盒或是木匣裝納,即使一個巴掌大小的水粉盒子也是印有百寶樓字樣的漆盒兒,一個精美的百寶樓空漆盒兒到當鋪還能當個十兩銀子呢。


    潮音閣的女修前幾日剛去百寶樓逛熱鬧,好嘛,逛得起,買不起。


    別以為潮音閣的弟子個個都是有錢人,隻是衣食無憂罷了,想另得資源還需自身努力。


    因師門自食其力的傳統所忌,與潮音閣交好的家族絕少玄修世族或是一方豪族。


    極個別潮音閣弟子家境殷實,比如洛氏雙胞胎姐妹。


    洛氏姐妹來自河州緊鄰南邊的中州洛家,中州洛家勉強算個一流的武道世家,名下鏢局田莊礦場遍布中州河州豫州,雖不及湘西趕屍世家程家在江湖上響當當的威名,但在汝川郡幾個州府中是數得上號的豪族大戶。


    洛氏姐妹在小小年紀能被允出外曆練除了本身的修為外還有背後中州洛家的影響。


    潮音閣在河州中州等地的一些緊俏資源的貨運調配離不開中州洛家的鼎力支持。


    洛氏姐妹花倒是有錢,可架不住所需的修行資源奇缺啊,天下間大多數修行資源不是光有金銀等俗物就可以得到的。


    玉生緣後院這般熱鬧也引來了烏管事的注目,略路一問,原來是溫舒瑤在京城的一位傾慕者送來價值不菲的胭脂水粉。


    烏管事臉色並無生異,潮音閣每一代的首席弟子無一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門中精英,不光是德才兼備還得是才貌雙全的清冷仙子形象,這是潮音閣傳來下的規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幻:劍酒一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沙拍雲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沙拍雲崖並收藏玄幻:劍酒一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