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勸進韓煒封公的事兒,並不是他人所為,而是韓煒酒醉之故。


    事情發生在幽州大捷的慶功宴上,韓煒醉醺醺的,看著這許多文武,頓時成就感爆棚,遂放聲問道:“吾之功績,可比衛霍乎?”


    一聲作罷,全場肅靜,而後董昭率先言道:“明公功業千秋,已然趕超衛霍,當今天下英雄,皆不如明公。”


    韓煒酒醉,心潮澎湃,心心念念想要再往上進一步,做個大將軍。


    聽聞董昭的話,仰麵大笑,他知道董昭已然看出自己的心思了。既然如此,就要讓他說下去,讓真多人都聽聽其中的道理。


    韓煒頻頻點頭,而後說道:“公仁,你繼續講。”


    董昭接著說道:“將軍今日之豐功偉業,理應進封公爵之位!”


    此話一出,滿場竊竊私語。少時,場麵沸騰起來,再看一眾文武表情各異。


    以馬超為首的一眾武將紛紛高聲喝彩,極力讚成董昭的建議。趙雲則很冷靜,暗暗觀察這些人的表情。從中自然能看出有誰反對韓煒進位。


    郭嘉醉意盎然的看了看滿麵愁容的荀彧,對荀攸說道:“公達,你這叔父又在憂心大漢的社稷了。你說說,咱們將軍可進公位否?”


    荀攸麵龐紅潤,也是醉醺醺的頻頻點頭,言道:“理應進爵,理應進爵呐。”


    二人聲音不小,不少人都聽的清清楚楚,紛紛隨聲附和。


    韓煒見場麵嘈雜,即刻靜止了眾人,示意董昭接著說。


    董昭侃侃而談:“自古以來,人臣匡世,任誰都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者,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


    今將軍自覺德行上不能盡善盡美,為此感到慚愧。為保全名節,不得不如此而為。然則,將軍之德行已經遠超伊尹、周公,堪稱至善至美。


    然而,若再想遇上似太甲、周成王此等之君,卻是萬難。


    今民心難以教化,甚於殷、周,處大臣之勢,使人以大事疑己,誠不可不重慮也。


    將軍雖邁威德,明法術,而不定其基,為萬世計猶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與人,宣稍建立,以自藩衛。”


    韓煒聽完,大笑之後,朗聲說道:“如此,再勞煩公仁作勸進奏表,以達天聽。”


    話音剛落,全場喝彩。而酒醉的韓煒,更是興奮。根本沒有考慮影響,就這樣糊裏糊塗的要進封公爵之位了。


    而董昭此人也是在三國曆史中,勸進曹操進位魏公、魏王之人。曹操之所以會進位,便是如出一轍的聽了董昭對韓煒所說的那一段話。


    袁滂府邸,二人還在討論勸進之事。


    韓煒不承認,袁滂自有辦法。此次叫韓煒過府探望,老爺子早有準備。


    隻見袁滂笑著擊掌,言道:“公仁,你且出來吧!”


    韓煒看到董昭之後,宛若尋迴了失去的記憶,頓時額頭上冒了汗,說道:“唉,飲酒誤事啊!如今長安對我的流言蜚語方才減弱,這勸進表一出,我定然會在風口浪尖。”


    無巧不成書,韓煒剛剛說完。又侍者進來通報:“主公,驃騎將軍府典校尉求見。”


    韓煒坐不住了,“騰”的一下子坐了起來,急道:“快讓他進來。”


    典韋進門很穩重,不似從前那般風風火火。先與袁滂見禮,後才對韓煒說道:“將軍,太學生圍了府門,大夫人叫我前來通稟將軍,請將軍定奪。”


    韓煒一拍腦門,就知道此次的嚴重性。蓋因往日典韋就可處理這些人,隻要府兵出來,便一哄而散,今夜竟然驚動了趙雨,可見沒那麽簡單。


    “怎麽?今天格外棘手不成?”韓煒皺眉問道。


    典韋如是說:“正是,末將都綁了十餘人,可他們依舊不肯散去。更有甚者還往府裏衝,末將不敢妄動傷及他們,唯有告知大夫人,大夫人這才著末將前來。”


    韓煒有些憤怒了,暗道:這他娘的還真麻煩!遂說道:“你先迴去照應,切記不可傷人。我隨後就到。”


    典韋一拱手,說道:“喏,末將先行一步。”


    韓煒朝袁滂深施一禮,問道:“舅祖,還請勞煩大駕,規勸這些學子。”


    袁滂撫須而笑:“哈,孟炎,老朽知道你是敬重我那士人領袖的虛名,這,大可不必。老朽也知道罪不在這些學子,定是背後有人推波助瀾。還恰巧在勸進這個時節,著實棘手。


    不過,學子們雖無罪,但他們卻是助紂為虐。退一萬步講,他們私圍朝廷重臣的府邸,此罪便不可饒恕。你身為驃騎將軍,有權懲處兇頑之徒。”


    董昭聽罷,也是言道:“將軍多次饒恕這些腐儒,他們卻屢教不改。今日老大人已然言明,將軍還需嚴懲不貸,以正國法,明正典刑!”


    韓煒看著二人,依舊再考慮要不要動手。


    這時,袁滂收起笑容,肅聲說道:“把你疆場殺敵的氣魄拿出來,切勿再畏首畏尾。如今,你進封公位之事恐怕天下皆知,似你這等做派,如何坐的了王公之位?”


    韓煒聽後,猶如醍醐灌頂一般,躬身施禮,說道:“孫兒省得,這就先告辭了!”


    袁滂攙扶韓煒,抓住他的臂膀,低聲說道:“孟炎,隻要你一日不反,老朽就支持你一日。若有朝一日,你犯上作亂,老朽絕不饒你。”


    韓煒聽著,心中頗為震撼。他明白,這是老袁滂的底限。袁滂何許人也?料定了韓煒早晚會取漢而代之。作為三朝元老的袁滂,內心始終是向漢的,這也是他這等人的原則。


    韓煒再次施禮告辭,龍行虎步而去。


    袁滂這些年也沒閑著,從韓煒未央宮除王允奪權開始,他就注意著韓煒的一舉一動。


    這些年,韓煒對天子劉協從未失過禮數,賜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跪,韓煒也斷然拒絕了,與其他文武一視同仁的卸劍脫鞋跪拜劉協。


    更有大臣們整日暗地裏麵見天子,韓煒也不曾禁止,致使扶漢派變成如今的抗韓黨。可縱然如此,韓煒也沒有動手剿除。


    這也算韓煒仁至義盡了。


    當然,袁滂考慮的並不簡單。如今,勸進風波又起,學子圍堵將軍府,若再讓韓煒忍氣吞聲,恐怕會逼急了他,難免韓煒把這一切都算在天子劉協頭上。


    不過,袁滂把話說明,作為此時的韓煒還是能聽進心裏去的。


    看著韓煒離去,袁滂心中暗道:唉,先帝在天之靈,老臣能幫大漢的,隻能到此了。


    思量間,對董昭說道:“公仁,你執筆,老朽要上書陛下。”


    董昭興奮問道:“如此說來,老大人是要支持將軍進位了?”


    袁滂沉默不語,臉上好無表情的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烽煙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冥九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冥九曲並收藏三國之烽煙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