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上,依舊是圍繞蔡邕入獄一事展開的。


    一時間朝會上展開了如火如荼的辯論,武將以楊彪為首,自然都是支持韓煒的。文臣半數支持王允,另一半為劉艾馬首是瞻,劉艾若不吭聲的話,誰都是三緘其口。


    可韓煒臨上朝之前,袁滂又找了一個老將出馬,以求萬無一失。


    這人便是在家養病的老太傅馬日磾。


    馬日磾字叔翁,為經學大儒馬融的族子,深得馬融真傳。像鄭玄、蔡邕、盧植這些大儒都要叫一聲大師兄。可見馬氏經學深遠的影響。


    後又與蔡邕、盧植等人東觀典校《五經》記傳,並參與續寫《東觀漢記》。所以,跟蔡邕的關係那也是不一般。


    這可是東漢的老學究,士林子弟哪一個不崇拜?如今也是天子的老師,說話的分量舉足輕重。


    馬日磾出列站班,晃晃悠悠準備向天子施禮。


    劉協急忙勸阻道:“哎呀,老太傅病體沉屙,何故臨朝?快,賜座。”


    “老臣,謝陛下隆恩!”馬日磾依舊是恭敬的深鞠一躬,這才坐下。當然,隻是給了一個墊子,依舊是跪坐。


    劉協又說道:“太傅,對於蔡邕一案,有何高論?朕,洗耳恭聽。”


    馬日磾咳嗽之後,說道:“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後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


    馬日磾的出現,讓諸多年輕的議郎很是興奮,猶如看見了自己崇拜的偶像。特別是剛剛晉升為五經博士的孔融,他可是馬日磾的得意門生,又是這些議郎的榜樣。有孔融出班,他們自然紛紛響應,表示支持老太傅。


    王允聽聞,急忙反駁:“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筆在陛下左右。這既不能彰顯陛下的仁德,又令我等公卿蒙受毀謗議論!”


    馬日磾不依不饒,冷笑一聲:“哼哼,司徒恐不能長久於世了!有德之人,國家之綱紀也;撰寫之作,國家典籍也。司徒此舉,若廢綱典,焉能長久於世!?”


    王允聽罷,心中無名火起,暗罵這老兒逞口舌之利,倚老賣老。遂對劉協言道:“陛下,太傅此言不妥。絕不可輕易縱容蔡邕,若縱之,天顏何存焉?”


    劉協在韓煒啟奏之時,就已經決定要放了蔡邕了。隻是找不到合適的契機,馬日磾的出現,恰如其分,剛想開口,卻被王允擋了迴來。


    旋即又問韓煒:“衛將軍,你意如何?!”


    之所以韓煒一直沒怎麽開口,是因為以他的口才還是別摻乎了,平時忽悠些目不識丁的兵卒還成。到了這朝堂之上,可不是看似那麽簡單的了,這裏可是真正的唇槍舌劍!


    萬一哪一句紕漏,就會被人抓住了小辮子,而後被揪死。倒不如慎言慎行,見機行事。


    更何況,馬、袁這兩塊兒老薑,那可是辣的很!


    見天子發問,韓煒恭恭敬敬的出班言道:“臣,附議太傅之諫。陛下,還有一人殿外候旨。”


    “何人?!”


    “老司徒,袁滂袁公熙。”


    “哦?!老司徒來也?快快宣老大人進殿來!”


    畢嵐朗聲高喝:“陛下有旨,宣袁滂覲見。”


    袁滂拄著鹿頭拐杖,穩健的走入殿來,叩拜行禮道:“草民袁滂,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協起身,恭聲說道:“老大人德高望重,乃士人領袖,快快請起。”


    “謝陛下!”袁滂不卑不亢,站了起來。


    劉協頗為激動的說道:“陳郡袁氏,世代公卿,為漢室嘔心瀝血,乃漢之架海金梁。老大人呐,朕自還朝以來,時常惦念。隻恨當年,董賊把持朝政,朕不能為老大人賜爵授官。今日,朕封老大人為陳侯,拜為光祿勳,聊表寸心。”


    袁滂人老成精,急忙跪地謝恩:“謝陛下垂憐,老臣自當肝腦塗地!”


    此時,韓煒眼光看向王允,臉上奸猾的一笑。隻見王允麵色有些異常,臉都綠了,仿佛吃了隻死蒼蠅一般。


    王允豈能善罷甘休,即刻反擊。


    他再次出列,啟奏道:“陛下,蔡邕絕留他不得。蔡邕長女蔡琰,已與河東衛氏定下婚約。這河東衛氏,當年依附國賊董卓,為其提供數以萬計的糧餉,此舉叛國資敵,罪不可恕。還望陛下明鑒!”


    王允的黨羽,紛紛啟奏,齊聲道:“望陛下明察!”


    劉協無奈,又問道:“諸卿,有誰知曉此事?”


    袁滂就料到王允會拿出此事,即刻說道:“陛下,老臣之兒孫,老臣自知。蔡昭姬與河東衛家的婚約已退,況已再許別家。司徒之言恐怕不實呐。或許是司徒消息過於閉塞!”


    劉協接著問:“許配何人?!”


    “此人便是衛將軍!”袁滂說完,看向了韓煒。


    韓煒此時,瞬間就懵逼了。暗道:昨天,這老家夥可沒跟我說這個事兒呀!難道……


    突然,韓煒想起袁滂昨日說的“此事若成,受益良多啊!”加上袁滂的表情,韓煒頓悟了。


    接著心說:怪不得當時這老兒表情有些猥瑣,原來是直接把蔡文姬送給我了呀!


    蔡琰,本字昭姬。後世,因晉朝為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


    韓煒此時急忙出列,說道:“啟稟陛下,確有此事。”


    劉協笑了笑,問劉艾道:“令君,你意如何?”


    劉艾之所以一直不插嘴,為的就是跟韓煒撇清關係。見劉協問了,便說道:“既然是衛將軍未娶之妻,那蔡邕便是衛將軍之嶽父。若如此,衛將軍的家眷便不可輕動。陛下當知,此時節戰火未平,正是三軍效命之際,若衛將軍家眷陷於危難中,怕是軍心不穩呀!”


    劉協真真點頭,深以為然。


    袁滂此時又呈上一份奏表,畢嵐遞給天子。


    那奏表正是蔡邕在獄中所書,上寫道:罪臣蔡邕,愧對天子………………今願,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望陛下能法外開恩,以繼罪臣之夙願!


    其中內容就不一一細表了,唯一讓劉協動容的是,蔡邕願意接受刻額染墨、截斷雙腳的刑罰,以求繼續完成東觀校書。


    天子劉協此時不再猶豫,即刻說道:“蔡邕一事,朕思量再三。朕意,赦蔡邕之罪,遷光祿大夫,拜為東觀博士。繼續撰寫綱典。散朝!”


    劉協此舉,這可絲毫沒有給王允任何麵子。


    畢嵐察言觀色,急忙高喊道:“散朝!!”


    “臣等恭送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允氣急敗壞,卻也無可奈何。暗罵道:好你個小賊,竟然用如此大的陣勢。這袁滂迴來,我還怎麽施展手腳?還有那劉艾,原來也是心向韓煒。可惱呀!


    他的怒火,被淹沒在了文武百官齊聲恭送天子的喊聲之中。


    ………………………………………………………………………………………………


    蔡文姬人氣很高,不得不收呀!希望喜歡大才女的看官滿意。求推薦!求收藏!


    另外,大家覺得現在的後宮數量如何?要不要再繼續收下去?


    歡迎在書評區留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烽煙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冥九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冥九曲並收藏三國之烽煙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