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給你施個障眼法,你就當咱們是劃了一艘沙舟,下麵不是水,全是沙子?”
紀箏瞥了他一眼:“我有那麽蠢嗎?”
那不就成了活生生的掩耳盜鈴?
都說了隻是障眼法!
與其這麽自己騙自己,還不如她把眼閉上呢,李複林還可以省點氣力。
李複林也發覺自己的提議不那麽靠譜。
“要不,我把這飛舟上的陣法改一改,應該可以讓你看不到外頭的海水。”
紀箏淡然的吐出兩個字:“不用。”
雖然她這麽說了,但是旅途無聊,李複林又想看看這飛舟上的陣法究竟是怎麽一迴事。
“啊,這陣法也很久了……”
陣法絕學到現在已經失傳,天見城存在的時間比現在任何一個門派都久,所以他們還保留著一些陣法方麵的傳承,但是與千餘年前相比,所剩下來的也不過隻是一些皮毛。
就象這飛舟上的陣法,對旁人來說可能艱深神秘,但是對李複林來說就不是這樣了。
迴流山的陣法比這艱深複雜得太多了。如果要打比方的話,迴流山的陣法就象是活的,會自行運轉的星圖,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這變化可能數十年、上百年循環一次。而飛舟上刻的這陣法就象一張小魚網,還是破破爛爛的那種。
之所以說它破爛,是因為它現在確實是損壞的。
“這紋路……嗯,這裏沒壞。那就是中間原來鑲嵌的東西沒了。”
李複林抬起頭來想了想,取出自己的包囊來翻了翻。
他包裏的東西很多,但是放的並不雜亂。
“這個就不錯。”李複從包裏翻出一小盒玉石,裏麵的玉石形態不一,大的約摸有指節那麽大,小的就象黃豆、綠豆一樣了,倒是都打磨得很光滑圓潤。這是以前刻東西留下的邊腳廢料,因為太小了,裏麵的靈力也不多,派不上別的用場。換做別人,家大業大不在乎這點東西,估計早就扔了。
可李複林沒舍得扔……好吧,窮日子過慣了,總覺得扔了可惜。
瞧,現在不就派上用場了?
李複林挑了幾顆大小合適的,嵌入原來飛舟上陣法中缺失的那幾處關鍵陣眼。
紀箏有些好奇的探頭看了一眼。
紛亂的脈絡和看上去毫無章法的交叉開合看得她頭更暈了,這種需要慢工出細活的東西她一直做不來。
雖然看不明白,可是看李複林的神情,就知道他做的很順當。
紀箏半側著身,靠著船舷看他。李複林做事的時候很少三心二意,都是一門心——他認真的模樣
李複林每嵌上去一顆小玉石,這顆小石頭就會發出一下閃光,這應該就是沒有鑲錯位置的提示。
李複林把最後一顆鑲上去,拍了拍手:“成了,應該是好了。”
這陣法得用真元驅使天啟,李複林正想把手掌放到陣中,紀箏攔了他一把:“你省點力氣吧。”
“不打緊,這才能用多少真元?”李複林這幾天休養得不錯,而且要驅使這條船確實用不了多少氣力。
紀箏才不聽他解釋,直接將自己的手掌按在上麵,轉頭問他:“這樣就行了?”
“啊,是。五根手指對準這五個凹處,再從手掌心處……”
剩下的就不用李複林教了,紀箏的真元緩緩輸出陣法之中。
剛才嵌上去的所有玉石,以及原來還留在上頭沒有剝落的陣石一起發出亮光,這光亮順著船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紋路蔓延,這情形就象水流過溝渠一樣順暢宛然。原本看著並不怎麽起眼的飛舟,這下象是換了個模樣——就象,就象從沉睡之中醒過來了一樣。
剛才李複林忙碌時曉冬也十分好奇,不過他知道自己要是湊上去,幫不上師父的忙不說還要倒添亂,所以一直在旁邊安靜看著。
現在船的變化曉冬也看在眼裏。
明明是一件死物,可是因為包裹著一片明滅不定圖紋,看起來就象是有生命的活物一樣。
紀箏將手撤開,轉過頭來看了李複林一眼。
以前她就覺得李複林懂得比旁人多。
而且他這人並不會因此得意忘形,更不會在人前刻意炫技。
連船也會修——他還真算是多才多藝啊。
雖然兩個人已經相識多年,現在更是確立了道侶的關係,可是紀箏卻發現自己對李複林的了解還是不夠多……
他到底還有多少沒亮出來的本事?
一時間紀箏真想把他從頭到腳,從裏到外的看個清楚明白。
不過不用急,他們以後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來相處,她對他的了解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多。
陣法一起,曉冬就聽到了隱約的聲音,夾在風聲和海浪聲中聽不清楚,腳下的顫動卻感覺很清晰。
隨即船身上那層光亮開始向高處升騰蔓延,就象一層霧氣一般,在飛舟上方合攏。
這層微光象是一個罩子,將整條飛舟包了起來。
剛才還能吹到臉的上海風,曬在身上的驕陽,這下好象都被陣法擋住了,過濾了,隻剩下那麽一丁點兒的風力,拂在臉上柔柔的,一點兒都不難受。
曉冬好奇的睜大了眼。
“這是給船包了一層殼子嗎?”曉冬試探著伸出手。
他的手指可以穿透這一層光幕,伸出去的手指立刻可以感到外頭海風吹的有多勁,立時間肌膚就覺得發緊。
曉冬將手縮迴來,就象是從大風唿嘯的屋外迴到了屋子裏一樣,頓時輕鬆、暖和多了。
“還真象個殼子。”
手能伸出去,可風卻吹不進來,連太陽照在身上也不覺得燥熱,多餘的熱量都被擋住了。
那層微光約摸一盞茶的功夫就隱沒了,但是防護還在,風依舊吹不進來。
“這可真是……”曉冬咂咂嘴:“天見城的人也真會想,這飛舟真是方便。那……師父,它現在能飛起來嗎?”
“能啊。”李複林興致勃勃的問:“要不要讓它飛起來試試?曉冬你不怕高吧?”曉冬搖頭:“不怕。”
“成,那咱們飛起來試試。”
結果……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船還是貼在海麵上的。
“呃,多辦半是有哪兒出了點小岔子,不要緊,師父要不了多久就能全修好。”
在紀箏和徒弟們麵前出了這麽一迴洋象,李複林也有點兒尷尬。
本來是想在徒弟麵前小露一手的,結果這手沒露出來,倒露出馬腳來了。
李複林咳嗽一聲,打個岔想把這事兒蓋過去:“這海裏魚倒是不少,剛才在船頭看見好幾條從水裏跳出來。曉冬你想不想捉魚?”
曉冬忍著笑,對師父轉移話題的意圖心知肚明。
師父也不容易啊,尤其是這當著紀真人的麵,肯定加倍覺得丟臉。
曉冬順著他的話說:“想啊,可是這什麽也沒有,沒有網,沒有魚竿,也沒有魚叉什麽的……”
“可以捉的,師父教你怎麽捉。”李複林連忙說:“多學一樣東西總不是壞事。”
這話倒是真的,常言說得好,藝多不壓身嘛。
曉冬一麵聽師父講捉魚,一麵分神去看大師兄。
莫辰身體盤曲,頭卻微揚起來,看他的樣子也聽得很用神,很給師父捧場掙麵子。
大概是在紀箏和徒弟們麵前丟了一迴臉麵,李複林接下來的一天裏就和這陣圖杠上了,一定要修到它能飛起來為止。
陣法修好了大半之後,他們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曉冬以前從來沒有坐過這麽久的船,之前還有些擔心自己會不會暈船,等直到上岸他還有些迷糊:“師父,咱們這就到岸了嗎?”
“到了,”李複林朝徒弟點了下頭。
曉冬捧著大師兄,拎起一個小包袱下了船。腳踩在地上的時候不是穩當。
這兩天在船上,船是不分晝夜晃個不停的,可曉冬在船上還穩當當的,這一下了船反而覺得腳下一軟,險些就跌了個踉蹌。
李複林將他們乘來的飛舟收拾好揣在身上,伸手扶了曉冬一把:“在船上時日久了就容易這樣,上了岸反倒走路不得勁,過半天就好了。”
對自己的不適曉冬倒不太關心,他一門心思替大師兄擔憂。
大師兄這形態應該是龍,龍就應該生活在江河湖海裏。這都幾天了大師兄還沒有要變迴去的跡象。
現在離海登岸了,他們的路程隻會一往北走好迴家,大師兄呢?他離了海,會有好處還是壞處?
萬一這龍不能離開水太遠太久,那他們豈不是害了大師兄的性命。
“大師兄,你身上有沒有覺得哪裏不舒坦?”
莫辰微微搖頭。
還好還好,大師兄離水上岸生活看來也能適應。
“師父說咱們先往迴流山去,看看陣法的破綻有沒有自動補原。”
這件事隻有李複林和莫辰能做,他們對陣法了解的最深,這是旁人替代不了。
能迴迴流山對曉冬來說是難得的高興事。這一次迴去,說不定陣法就已經好了,他們就可以不在北府城那裏苦熬,直接迴宗門多好啊!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曉冬已經迴流山看做是自己真正的家了。
紀箏瞥了他一眼:“我有那麽蠢嗎?”
那不就成了活生生的掩耳盜鈴?
都說了隻是障眼法!
與其這麽自己騙自己,還不如她把眼閉上呢,李複林還可以省點氣力。
李複林也發覺自己的提議不那麽靠譜。
“要不,我把這飛舟上的陣法改一改,應該可以讓你看不到外頭的海水。”
紀箏淡然的吐出兩個字:“不用。”
雖然她這麽說了,但是旅途無聊,李複林又想看看這飛舟上的陣法究竟是怎麽一迴事。
“啊,這陣法也很久了……”
陣法絕學到現在已經失傳,天見城存在的時間比現在任何一個門派都久,所以他們還保留著一些陣法方麵的傳承,但是與千餘年前相比,所剩下來的也不過隻是一些皮毛。
就象這飛舟上的陣法,對旁人來說可能艱深神秘,但是對李複林來說就不是這樣了。
迴流山的陣法比這艱深複雜得太多了。如果要打比方的話,迴流山的陣法就象是活的,會自行運轉的星圖,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這變化可能數十年、上百年循環一次。而飛舟上刻的這陣法就象一張小魚網,還是破破爛爛的那種。
之所以說它破爛,是因為它現在確實是損壞的。
“這紋路……嗯,這裏沒壞。那就是中間原來鑲嵌的東西沒了。”
李複林抬起頭來想了想,取出自己的包囊來翻了翻。
他包裏的東西很多,但是放的並不雜亂。
“這個就不錯。”李複從包裏翻出一小盒玉石,裏麵的玉石形態不一,大的約摸有指節那麽大,小的就象黃豆、綠豆一樣了,倒是都打磨得很光滑圓潤。這是以前刻東西留下的邊腳廢料,因為太小了,裏麵的靈力也不多,派不上別的用場。換做別人,家大業大不在乎這點東西,估計早就扔了。
可李複林沒舍得扔……好吧,窮日子過慣了,總覺得扔了可惜。
瞧,現在不就派上用場了?
李複林挑了幾顆大小合適的,嵌入原來飛舟上陣法中缺失的那幾處關鍵陣眼。
紀箏有些好奇的探頭看了一眼。
紛亂的脈絡和看上去毫無章法的交叉開合看得她頭更暈了,這種需要慢工出細活的東西她一直做不來。
雖然看不明白,可是看李複林的神情,就知道他做的很順當。
紀箏半側著身,靠著船舷看他。李複林做事的時候很少三心二意,都是一門心——他認真的模樣
李複林每嵌上去一顆小玉石,這顆小石頭就會發出一下閃光,這應該就是沒有鑲錯位置的提示。
李複林把最後一顆鑲上去,拍了拍手:“成了,應該是好了。”
這陣法得用真元驅使天啟,李複林正想把手掌放到陣中,紀箏攔了他一把:“你省點力氣吧。”
“不打緊,這才能用多少真元?”李複林這幾天休養得不錯,而且要驅使這條船確實用不了多少氣力。
紀箏才不聽他解釋,直接將自己的手掌按在上麵,轉頭問他:“這樣就行了?”
“啊,是。五根手指對準這五個凹處,再從手掌心處……”
剩下的就不用李複林教了,紀箏的真元緩緩輸出陣法之中。
剛才嵌上去的所有玉石,以及原來還留在上頭沒有剝落的陣石一起發出亮光,這光亮順著船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紋路蔓延,這情形就象水流過溝渠一樣順暢宛然。原本看著並不怎麽起眼的飛舟,這下象是換了個模樣——就象,就象從沉睡之中醒過來了一樣。
剛才李複林忙碌時曉冬也十分好奇,不過他知道自己要是湊上去,幫不上師父的忙不說還要倒添亂,所以一直在旁邊安靜看著。
現在船的變化曉冬也看在眼裏。
明明是一件死物,可是因為包裹著一片明滅不定圖紋,看起來就象是有生命的活物一樣。
紀箏將手撤開,轉過頭來看了李複林一眼。
以前她就覺得李複林懂得比旁人多。
而且他這人並不會因此得意忘形,更不會在人前刻意炫技。
連船也會修——他還真算是多才多藝啊。
雖然兩個人已經相識多年,現在更是確立了道侶的關係,可是紀箏卻發現自己對李複林的了解還是不夠多……
他到底還有多少沒亮出來的本事?
一時間紀箏真想把他從頭到腳,從裏到外的看個清楚明白。
不過不用急,他們以後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來相處,她對他的了解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多。
陣法一起,曉冬就聽到了隱約的聲音,夾在風聲和海浪聲中聽不清楚,腳下的顫動卻感覺很清晰。
隨即船身上那層光亮開始向高處升騰蔓延,就象一層霧氣一般,在飛舟上方合攏。
這層微光象是一個罩子,將整條飛舟包了起來。
剛才還能吹到臉的上海風,曬在身上的驕陽,這下好象都被陣法擋住了,過濾了,隻剩下那麽一丁點兒的風力,拂在臉上柔柔的,一點兒都不難受。
曉冬好奇的睜大了眼。
“這是給船包了一層殼子嗎?”曉冬試探著伸出手。
他的手指可以穿透這一層光幕,伸出去的手指立刻可以感到外頭海風吹的有多勁,立時間肌膚就覺得發緊。
曉冬將手縮迴來,就象是從大風唿嘯的屋外迴到了屋子裏一樣,頓時輕鬆、暖和多了。
“還真象個殼子。”
手能伸出去,可風卻吹不進來,連太陽照在身上也不覺得燥熱,多餘的熱量都被擋住了。
那層微光約摸一盞茶的功夫就隱沒了,但是防護還在,風依舊吹不進來。
“這可真是……”曉冬咂咂嘴:“天見城的人也真會想,這飛舟真是方便。那……師父,它現在能飛起來嗎?”
“能啊。”李複林興致勃勃的問:“要不要讓它飛起來試試?曉冬你不怕高吧?”曉冬搖頭:“不怕。”
“成,那咱們飛起來試試。”
結果……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船還是貼在海麵上的。
“呃,多辦半是有哪兒出了點小岔子,不要緊,師父要不了多久就能全修好。”
在紀箏和徒弟們麵前出了這麽一迴洋象,李複林也有點兒尷尬。
本來是想在徒弟麵前小露一手的,結果這手沒露出來,倒露出馬腳來了。
李複林咳嗽一聲,打個岔想把這事兒蓋過去:“這海裏魚倒是不少,剛才在船頭看見好幾條從水裏跳出來。曉冬你想不想捉魚?”
曉冬忍著笑,對師父轉移話題的意圖心知肚明。
師父也不容易啊,尤其是這當著紀真人的麵,肯定加倍覺得丟臉。
曉冬順著他的話說:“想啊,可是這什麽也沒有,沒有網,沒有魚竿,也沒有魚叉什麽的……”
“可以捉的,師父教你怎麽捉。”李複林連忙說:“多學一樣東西總不是壞事。”
這話倒是真的,常言說得好,藝多不壓身嘛。
曉冬一麵聽師父講捉魚,一麵分神去看大師兄。
莫辰身體盤曲,頭卻微揚起來,看他的樣子也聽得很用神,很給師父捧場掙麵子。
大概是在紀箏和徒弟們麵前丟了一迴臉麵,李複林接下來的一天裏就和這陣圖杠上了,一定要修到它能飛起來為止。
陣法修好了大半之後,他們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曉冬以前從來沒有坐過這麽久的船,之前還有些擔心自己會不會暈船,等直到上岸他還有些迷糊:“師父,咱們這就到岸了嗎?”
“到了,”李複林朝徒弟點了下頭。
曉冬捧著大師兄,拎起一個小包袱下了船。腳踩在地上的時候不是穩當。
這兩天在船上,船是不分晝夜晃個不停的,可曉冬在船上還穩當當的,這一下了船反而覺得腳下一軟,險些就跌了個踉蹌。
李複林將他們乘來的飛舟收拾好揣在身上,伸手扶了曉冬一把:“在船上時日久了就容易這樣,上了岸反倒走路不得勁,過半天就好了。”
對自己的不適曉冬倒不太關心,他一門心思替大師兄擔憂。
大師兄這形態應該是龍,龍就應該生活在江河湖海裏。這都幾天了大師兄還沒有要變迴去的跡象。
現在離海登岸了,他們的路程隻會一往北走好迴家,大師兄呢?他離了海,會有好處還是壞處?
萬一這龍不能離開水太遠太久,那他們豈不是害了大師兄的性命。
“大師兄,你身上有沒有覺得哪裏不舒坦?”
莫辰微微搖頭。
還好還好,大師兄離水上岸生活看來也能適應。
“師父說咱們先往迴流山去,看看陣法的破綻有沒有自動補原。”
這件事隻有李複林和莫辰能做,他們對陣法了解的最深,這是旁人替代不了。
能迴迴流山對曉冬來說是難得的高興事。這一次迴去,說不定陣法就已經好了,他們就可以不在北府城那裏苦熬,直接迴宗門多好啊!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曉冬已經迴流山看做是自己真正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