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本著有什麽事都要和大師兄一起分享的心態,曉冬把莫辰捧起來,讓他能看清楚窗外頭的情形。
暮色中兩個人緩步而歸,背著光,看上去似兩個黑色的剪影,相牽相係,看起來說不出的安謐。
莫辰其實比曉冬知道的還早。
雖然他沒看到,可是師父和紀真人早晚會有這一天的。昨天晚上在船上,師父和紀真人就不避嫌疑,坐得那麽近——紀真人本就不拘小節,而師父若不是下定了決心,是絕不會有越禮之舉的。現在看兩人的樣子,那一定是把話都說開了,說透了,決定下半生都相守不離了。
莫辰很替師父高興。
這種時候當徒弟的就得識相,閉上眼睛,堵上耳朵,聽見什麽要當沒聽見,看見什麽也要當沒看見。總之……不能妨礙師父,也不能讓師父尷尬。
他現在不能說話,但是他抓了一下曉冬的袖子,抬起一隻龍爪示意。
師兄弟之間總這麽心有靈犀,莫辰的意思曉冬瞬間就懂了,輕手輕腳轉身坐下,那表情要多正經有多正經。
可是抿得緊緊的嘴角出賣了他。
特別想笑,又不能笑,臉上神情特別古怪。
倒是大師兄,他現在的臉……嗯,那是看不出什麽神情變化來的,可曉冬覺得他眼中也滿滿是笑意。
當然不是他們敢笑話師父。說真的,師父一點也不老,和紀真人在一起的時候又顯得那麽快活,和從前一點兒都不一樣,他們隻有替師父高興的,絕沒有對師父和紀真人有半分不敬之心。
曉冬悄悄的說:“大師兄,是不是這次迴去,咱們就要多個師娘啦?”
莫辰輕輕點頭。
“其實這也挺好的……”曉冬跟大師兄是沒什麽可隱瞞的,心裏想什麽嘴裏就說什麽:“師父和紀真人在一塊兒的時候笑容很多……當然我不是說和咱們在一起師父就不笑了,”李複林這人很隨和,在徒弟麵前也不拿架子。不象旁的宗門,弟子們見了掌門不行大禮好象就成了大逆不道一樣。曉冬在天機山住過,在北府、天見城也待過,這些事情沒少見。相比起來,自家師父真是天字第一號的好脾氣。
“但是,那不一樣……”曉冬心裏頭想的明白,就是說不清楚。
笑容和笑容也是不一樣的。
和弟子們在一起的時候師父也會笑,但是那笑是寬和的,長輩式的……曉冬覺得自己嘴巴笨,形容不出來。和紀真人在一起的時候,師父的笑容是不一樣的。
對著紀真人的時候,師父的眼睛好象比平時顯得明亮,笑容也更歡實。有時候顯得無奈,有時候甚至顯得有些俏皮。
那時候的師父更顯得年輕。
對,就是這樣。
和紀真人在一起的時候,師父好象又變成了一個年輕人。
雖然本來他外表看著也一點不顯老,和莫辰在一起象兄弟似的,但眼神騙不了人,師父的眼神不是年輕人的眼神,那眼神裏時刻都帶著歲月留下的滄桑,這是洗不掉,抹不去的。
和紀真人在一起的時候,師父好象一下子迴到了幾十年前一樣,那笑容看著就顯得容光煥發,滿麵生歡。
看著這樣的師父,曉冬也覺得心裏跟著高興起來了。
隻要師父高興,結道侶也好,做別的也好,曉冬都鼎力支持,絕不會鬧什麽別扭的。
外頭天黑了下來,李複林迴來時帶了兩尾鮮魚,讓店家熬了湯,給曉冬喝,還給莫辰一粒丹藥——目前實在不知道給他吃什麽,這丹藥性情溫平,吃一兩顆就算沒好處,也應該沒有壞處。
現在他們三人各一碗湯,李複林怕曉冬年少常餓,還又給他要了一塊餅子。莫辰也有個位置,隻不過他要是待在凳子上,坐著的三個人就都看不見他了,所以他是盤在桌上的。
一張方桌倒是坐得挺齊整的。
李複林端起湯來喝了一口,曉冬好久沒和師父這麽坐在一起用飯了——因為李複林他辟穀已久壓根兒不用吃飯。
一旦師徒們坐在一起擺開桌椅架式,一般是有什麽事情要說。
果然大家都喝了湯,莫辰也把丹藥吃了之後,李複林正正經經的說:“有件事情要和你們兩個說一聲。”
曉冬坐直了身,莫辰也抬起了頭,一副肅然聆聽的模樣。
“我和紀真人情投意合,決意結為道侶。”
莫辰一愣,曉冬也沒想到師父這麽就說出來了。但是愣了一下之後,曉冬馬上說:“恭喜師父!這是件大好事啊。”
紀箏就坐在一旁,既沒有露出什麽喜色,也沒有羞怯之態,好象說的不是她一樣。
不過對於紀真人這樣的性情,曉冬他們都很了解了,沒誰覺得奇怪。要是紀真人真是性情大變,那他們才會奇怪呢。
曉冬站起身來正經揖禮,向李複林和紀真人道賀。
李複林笑著說:“是好事,等咱們迴去了再熱鬧一下,先和你們倆說一聲。”
曉冬坐下來之後問:“師父,咱們是迴北府城嗎?”
路挺遠的,即使師父功力盡複,路上也得耽誤些時日。
“先去迴流山看看,陣法的事情我也不太放心,正好也順路。”
聽到這消息曉冬倒是挺高興。他一直挺惦記迴流山的,北府城那兒他始終不太習慣。倒不是嫌冷……主要是覺得,那不是自己的地方。
要是這趟迴去,陣法已經恢複,那他們是不是就能遷迴去啦?要真能這樣就太好了。
李複林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麽。
曉冬這孩子心思少,心裏想什麽一看就看出來了。
也許有人會嫌這樣的弟子不夠伶俐,覺得也不會有什麽出息。但是李複林覺得心思少有心思少的好處。雜念太多的人,往往容易走上歧路。即使不會行差踏錯,遇到重要的選擇時稍一猶豫,也許時機就稍縱即逝了。
李複林覺得小徒弟心地單純也沒有什麽不好。
不過等到這頓晚飯用過,李複林還有些話要對他說。
這事兒也不用避人,除了紀真人沒耐性自己出去了,曉冬和莫辰都留了下來。
莫辰發現,自從他變成了現在這模樣,曉冬好象特別願意把他捧著、護著,象是怕一鬆手他就會丟了一樣。
或許是這些天的事情讓曉冬受了許多驚嚇,哪一樁哪一件都不是小事。
一座天見城就在他們眼前破滅,他還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
李複林看著兩個徒弟……雖然有一個樣子古怪,但他可不會因為這樣就在心裏有什麽厚此薄彼的念頭了。
“今天白天我到島的東麵去了一趟。潮水把不少東西衝上岸,其中許多能看出原本應該是天見城裏的東西。”
曉冬問:“天見城確實是沒有了嗎?”
李複林點頭:“確實是沒了。石料之類的太沉,應該已經沉進了海底。能被海水衝卷帶來的都是一些零碎,”頓了一下,他說:“還有人。”
曉冬怔住了。
“活著的也有,但是比較少。我過去的時候,島上的人救起了兩個,但是傷勢太重,沒多會兒也斷氣了。”李複林怕曉冬心裏難過,連忙解釋說:“不過他們倒是說了一些當時城裏的事。他們有一位遷善堂的王師兄砸開了城庫的門,用飛舟救走了不少人,有內城的人,也有外城的普通人。”
聽到不少人獲救,曉冬才算稍鬆一口氣。
“至於他們身上的傷……”李複林說:“看著都是刀劍傷。我想細問緣由,可是他們已經支撐不住了,沒有問出來。”這件事李複林也覺得很是奇怪。他們除了伍長老帶的那批弟子,沒再和旁人動過手,這些人身上的傷是打哪兒來的?如果是在城塌的時候受傷,那也不該是刀劍傷。
紀真人正要迴房,走到門口聽到他們說的話,不客氣的說:“這有什麽難猜的?你看那些創口的位置和深淺大小,明明就是他們自己鬧起內哄來了。多半平時就有仇,逃命的關頭你推我一把我踩你一腳的,打起來一點兒都不奇怪。”
李複林被她說得有些猶疑起來:“真是的嗎?我看著雖然有點象,但不能確定。”
“有什麽不確定的。”紀箏可是跟天見城那些弟子動過手的,她進屋來,順手抄起門旁立的一根竹枝,抬手就將自己記憶中那幾招使出來。
“喏,這一招看著還不那麽廢柴,我見兩個人都使過,想必是天見城招式裏威力比較大的。”
曉冬都沒看見紀真人的動作,隻見著竹枝前端微晃,帶起一道虛影。
但是李複林身上包括肩頸、腰肋在內的四處地方都已經被竹枝尖端刺中了。紀箏平平端持著竹枝,問被竹枝點了的李複林:“你想想白天見的那個人,是不是這幾處都有傷?我學的未必象,劍勢肯定不一樣,但是不會差太多。”
李複林點了點頭,神色鄭重:“沒有錯,你記心一向好。”
別人招式紀箏見了之後就不會輕易忘——堪稱過目不忘,她在這方麵的直覺和天賦李複林生平見過的人裏沒有一個比得上她的。李複林自己細細迴想天見城的招式,確實是這樣沒錯。
這麽當緊的關頭居然還同室操戈。
當時李複林問他的傷勢 ,那個天見城弟子閉口不言,不多時就斷氣了,李複林以為他是傷勢過重無法再開口了。現在想來,他多半是因為這事兒實在丟人現眼,說出來也是丟了天見城的人,所以他至死都不再開口,不願意把這事說出來。
暮色中兩個人緩步而歸,背著光,看上去似兩個黑色的剪影,相牽相係,看起來說不出的安謐。
莫辰其實比曉冬知道的還早。
雖然他沒看到,可是師父和紀真人早晚會有這一天的。昨天晚上在船上,師父和紀真人就不避嫌疑,坐得那麽近——紀真人本就不拘小節,而師父若不是下定了決心,是絕不會有越禮之舉的。現在看兩人的樣子,那一定是把話都說開了,說透了,決定下半生都相守不離了。
莫辰很替師父高興。
這種時候當徒弟的就得識相,閉上眼睛,堵上耳朵,聽見什麽要當沒聽見,看見什麽也要當沒看見。總之……不能妨礙師父,也不能讓師父尷尬。
他現在不能說話,但是他抓了一下曉冬的袖子,抬起一隻龍爪示意。
師兄弟之間總這麽心有靈犀,莫辰的意思曉冬瞬間就懂了,輕手輕腳轉身坐下,那表情要多正經有多正經。
可是抿得緊緊的嘴角出賣了他。
特別想笑,又不能笑,臉上神情特別古怪。
倒是大師兄,他現在的臉……嗯,那是看不出什麽神情變化來的,可曉冬覺得他眼中也滿滿是笑意。
當然不是他們敢笑話師父。說真的,師父一點也不老,和紀真人在一起的時候又顯得那麽快活,和從前一點兒都不一樣,他們隻有替師父高興的,絕沒有對師父和紀真人有半分不敬之心。
曉冬悄悄的說:“大師兄,是不是這次迴去,咱們就要多個師娘啦?”
莫辰輕輕點頭。
“其實這也挺好的……”曉冬跟大師兄是沒什麽可隱瞞的,心裏想什麽嘴裏就說什麽:“師父和紀真人在一塊兒的時候笑容很多……當然我不是說和咱們在一起師父就不笑了,”李複林這人很隨和,在徒弟麵前也不拿架子。不象旁的宗門,弟子們見了掌門不行大禮好象就成了大逆不道一樣。曉冬在天機山住過,在北府、天見城也待過,這些事情沒少見。相比起來,自家師父真是天字第一號的好脾氣。
“但是,那不一樣……”曉冬心裏頭想的明白,就是說不清楚。
笑容和笑容也是不一樣的。
和弟子們在一起的時候師父也會笑,但是那笑是寬和的,長輩式的……曉冬覺得自己嘴巴笨,形容不出來。和紀真人在一起的時候,師父的笑容是不一樣的。
對著紀真人的時候,師父的眼睛好象比平時顯得明亮,笑容也更歡實。有時候顯得無奈,有時候甚至顯得有些俏皮。
那時候的師父更顯得年輕。
對,就是這樣。
和紀真人在一起的時候,師父好象又變成了一個年輕人。
雖然本來他外表看著也一點不顯老,和莫辰在一起象兄弟似的,但眼神騙不了人,師父的眼神不是年輕人的眼神,那眼神裏時刻都帶著歲月留下的滄桑,這是洗不掉,抹不去的。
和紀真人在一起的時候,師父好象一下子迴到了幾十年前一樣,那笑容看著就顯得容光煥發,滿麵生歡。
看著這樣的師父,曉冬也覺得心裏跟著高興起來了。
隻要師父高興,結道侶也好,做別的也好,曉冬都鼎力支持,絕不會鬧什麽別扭的。
外頭天黑了下來,李複林迴來時帶了兩尾鮮魚,讓店家熬了湯,給曉冬喝,還給莫辰一粒丹藥——目前實在不知道給他吃什麽,這丹藥性情溫平,吃一兩顆就算沒好處,也應該沒有壞處。
現在他們三人各一碗湯,李複林怕曉冬年少常餓,還又給他要了一塊餅子。莫辰也有個位置,隻不過他要是待在凳子上,坐著的三個人就都看不見他了,所以他是盤在桌上的。
一張方桌倒是坐得挺齊整的。
李複林端起湯來喝了一口,曉冬好久沒和師父這麽坐在一起用飯了——因為李複林他辟穀已久壓根兒不用吃飯。
一旦師徒們坐在一起擺開桌椅架式,一般是有什麽事情要說。
果然大家都喝了湯,莫辰也把丹藥吃了之後,李複林正正經經的說:“有件事情要和你們兩個說一聲。”
曉冬坐直了身,莫辰也抬起了頭,一副肅然聆聽的模樣。
“我和紀真人情投意合,決意結為道侶。”
莫辰一愣,曉冬也沒想到師父這麽就說出來了。但是愣了一下之後,曉冬馬上說:“恭喜師父!這是件大好事啊。”
紀箏就坐在一旁,既沒有露出什麽喜色,也沒有羞怯之態,好象說的不是她一樣。
不過對於紀真人這樣的性情,曉冬他們都很了解了,沒誰覺得奇怪。要是紀真人真是性情大變,那他們才會奇怪呢。
曉冬站起身來正經揖禮,向李複林和紀真人道賀。
李複林笑著說:“是好事,等咱們迴去了再熱鬧一下,先和你們倆說一聲。”
曉冬坐下來之後問:“師父,咱們是迴北府城嗎?”
路挺遠的,即使師父功力盡複,路上也得耽誤些時日。
“先去迴流山看看,陣法的事情我也不太放心,正好也順路。”
聽到這消息曉冬倒是挺高興。他一直挺惦記迴流山的,北府城那兒他始終不太習慣。倒不是嫌冷……主要是覺得,那不是自己的地方。
要是這趟迴去,陣法已經恢複,那他們是不是就能遷迴去啦?要真能這樣就太好了。
李複林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麽。
曉冬這孩子心思少,心裏想什麽一看就看出來了。
也許有人會嫌這樣的弟子不夠伶俐,覺得也不會有什麽出息。但是李複林覺得心思少有心思少的好處。雜念太多的人,往往容易走上歧路。即使不會行差踏錯,遇到重要的選擇時稍一猶豫,也許時機就稍縱即逝了。
李複林覺得小徒弟心地單純也沒有什麽不好。
不過等到這頓晚飯用過,李複林還有些話要對他說。
這事兒也不用避人,除了紀真人沒耐性自己出去了,曉冬和莫辰都留了下來。
莫辰發現,自從他變成了現在這模樣,曉冬好象特別願意把他捧著、護著,象是怕一鬆手他就會丟了一樣。
或許是這些天的事情讓曉冬受了許多驚嚇,哪一樁哪一件都不是小事。
一座天見城就在他們眼前破滅,他還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
李複林看著兩個徒弟……雖然有一個樣子古怪,但他可不會因為這樣就在心裏有什麽厚此薄彼的念頭了。
“今天白天我到島的東麵去了一趟。潮水把不少東西衝上岸,其中許多能看出原本應該是天見城裏的東西。”
曉冬問:“天見城確實是沒有了嗎?”
李複林點頭:“確實是沒了。石料之類的太沉,應該已經沉進了海底。能被海水衝卷帶來的都是一些零碎,”頓了一下,他說:“還有人。”
曉冬怔住了。
“活著的也有,但是比較少。我過去的時候,島上的人救起了兩個,但是傷勢太重,沒多會兒也斷氣了。”李複林怕曉冬心裏難過,連忙解釋說:“不過他們倒是說了一些當時城裏的事。他們有一位遷善堂的王師兄砸開了城庫的門,用飛舟救走了不少人,有內城的人,也有外城的普通人。”
聽到不少人獲救,曉冬才算稍鬆一口氣。
“至於他們身上的傷……”李複林說:“看著都是刀劍傷。我想細問緣由,可是他們已經支撐不住了,沒有問出來。”這件事李複林也覺得很是奇怪。他們除了伍長老帶的那批弟子,沒再和旁人動過手,這些人身上的傷是打哪兒來的?如果是在城塌的時候受傷,那也不該是刀劍傷。
紀真人正要迴房,走到門口聽到他們說的話,不客氣的說:“這有什麽難猜的?你看那些創口的位置和深淺大小,明明就是他們自己鬧起內哄來了。多半平時就有仇,逃命的關頭你推我一把我踩你一腳的,打起來一點兒都不奇怪。”
李複林被她說得有些猶疑起來:“真是的嗎?我看著雖然有點象,但不能確定。”
“有什麽不確定的。”紀箏可是跟天見城那些弟子動過手的,她進屋來,順手抄起門旁立的一根竹枝,抬手就將自己記憶中那幾招使出來。
“喏,這一招看著還不那麽廢柴,我見兩個人都使過,想必是天見城招式裏威力比較大的。”
曉冬都沒看見紀真人的動作,隻見著竹枝前端微晃,帶起一道虛影。
但是李複林身上包括肩頸、腰肋在內的四處地方都已經被竹枝尖端刺中了。紀箏平平端持著竹枝,問被竹枝點了的李複林:“你想想白天見的那個人,是不是這幾處都有傷?我學的未必象,劍勢肯定不一樣,但是不會差太多。”
李複林點了點頭,神色鄭重:“沒有錯,你記心一向好。”
別人招式紀箏見了之後就不會輕易忘——堪稱過目不忘,她在這方麵的直覺和天賦李複林生平見過的人裏沒有一個比得上她的。李複林自己細細迴想天見城的招式,確實是這樣沒錯。
這麽當緊的關頭居然還同室操戈。
當時李複林問他的傷勢 ,那個天見城弟子閉口不言,不多時就斷氣了,李複林以為他是傷勢過重無法再開口了。現在想來,他多半是因為這事兒實在丟人現眼,說出來也是丟了天見城的人,所以他至死都不再開口,不願意把這事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