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師父的關係,王夢忱對這件事情知道的比旁人要多一些。
他知道天見城這些年來每況愈下,異相頻生,都是因為上任城主去後,少主意外失蹤的緣故。
這件事別說外城的人不知道,就算是內城,也有許多人根本不知道。對他們來說,城主、夫人、少主離他們太過遙遠,他們每天都有許多事情做,修行要忙,還有雜務,哪裏有心思去多想。
而少主迴來,滿打滿算也有一年了。剛一開始的時候王夢忱還高興過,覺得這下大家終於可以放心了。
可是城中的景況不但沒有好轉,甚至越來越惡化了。
王夢忱深知道這件事事關重大,一個搞不好會要小命,可他還是私下裏偷偷問過師父,是不是少主……有什麽不妥?
他很想問的是,這位少主,是真的嗎?
師父當時隻說,信物確實沒錯,對城中的事情他知道的也不少。
可師父卻沒有明明白白的說一句,少主的身份板上釘釘確鑿無疑。
王夢忱了解師父的性子。
這麽說來,師父也對這件事情很信不過。
兩個月前師父就離開了天見城,明麵上的理由是去外麵尋找一些靈礦和藥材,天見城雖然是一處得天獨厚的福地,但畢竟不是真正的仙家之地,大家的吃喝穿用,靈石丹藥,這些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都要從外麵采買得來。
但師父這次出去還另有目的。
這位尋迴來的少主可能是冒牌貨,但信物卻是真的,所以他身上一定有關於真正少主的線索。
師父出去還沒有迴來,可是現在這線索卻自動送到王夢忱手裏來了。
說起來遷善堂這位掌堂真人也著實是運氣不好,他先是順著陳敬之身上帶的一些破綻查到了西北的陳家,然後又輾轉得到了迴流山這線索。可等他趕到迴流山時,迴流山早就人去屋空,護山大陣正是運行到緊要關頭,宋真人險些身陷陣中被困。最後他雖然是逃出來了,可是卻吃了大虧,整個人狼狽不堪,不得不就地停下來休整。
迴流山的這些人動向並不難打聽,山下小鎮上就有以前在山上做過事的人,這些人嘴裏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消息流傳出來。
所以宋真人得到的消息是,迴流山師徒一行人去李掌門的老家了,大概得待個一年半載的,也說不定會待個三年五載。
這下宋真人都快吐血了。他這已經輾轉了幾處地方了,難道還要往極北之地再跑一趟?
因為波折不斷,所以他行程被一再耽誤,倒是打聽出了一些關於陳敬之的事。
宋真人能斷定,陳敬之就是陳家現在現任家主的嫡長子,為繼母所不容,投入迴流山,後來又不知所蹤。
這個人,與現在天見城的“少主”,應該就是同一個人。
不過這些人大多數不知道知道陳敬之叛門私逃的事,山上的事情也隻能說個囫圇大概,無非是李真人多麽厲害啊,莫公子也很厲害啊,他們這個小鎮就在迴流山下,可是沾了他們不少光呢,年年風調雨順的,也沒有什麽盜賊宵小,惡吏匪兵來騷擾,家家都算是太平殷實了,這裏著實是塊好地方,以後也會越來越興旺發達。
宋真人對這個不感興趣,他隻想打聽人,還著重問了山上有沒有十幾歲的少年弟子,那些人也告訴了他。
其中就提到了李掌門又收了一個十幾歲的親傳弟子,姓雲,聽說是李掌門的故人之後。
一聽到年紀,宋真人就留上心了。
他還想再打聽的更細些,可是曉冬來的時間不長,又很少下山,不比莫辰他們是從小在山上長大,鎮上的人對他們知道的當然要清楚一些。
對於師父的經曆,王夢忱當然不可能盡知,他但猜得出,師父此行並不順利。
要是喃利,師父縱然會多耽擱些時日,也當送個信兒迴來。
握著那張紙條,王夢忱隻覺得薄薄的紙條快有千鈞重。
他能猜得出這紙條誰讓人給他送來的。
不會是旁人,應該就是那位少主。
對方送個紙條來的目的王夢忱也猜得出來。
他眼見事情不妙,現在隻怕想的是盡快脫身,而天見城的人又絕不會輕易放過他。在這種情況下,隻要自己能順利抽身,出賣別人也是很自然的事。天見城的人要的是“少主”,至於這個人是不是陳敬之一點兒都不重要,隻要他們如願得到了想要的,陳敬之想從容脫身也就不難了。
王夢忱一點兒都不想同這個心機深沉的人合作,簡直無異於與虎謀皮。
但這人在紙條上寫的兩個條件也確確實實打動了他。
於私,他想救師弟,想維持遷善堂不被人踐踏打壓。有這個消息,他可以與伍長老商量,讓他把師弟們放了。
於公,天見城眼見著已經到了搖搖欲墜的緊要關頭,他也是天見城的一分子,且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城中,這兒的人有他的親人,有師父、有一眾同門,他絕不想見著自己出生長大、安身立命的地方真的毀於一旦。
這是他,也是天見城裏所有人最深也最重的恐懼。
也許旁的人會說,這兒沒了就搬遷,換一個地方也是一樣,哪裏的水土不養人?
可是對天見城的人來說,城要是沒了,那就象天塌了一樣。
他沒人可以商議,因為伍長老出手太重,宋真人又不在,很多人怕惹禍上身,主動對遷善堂疏離起來。
王夢忱把那字條密密收好,他並不急著去尋寫字條、送字條的人。
雖然兩邊都焦急,但是他在明對方在暗,而且現在全城都在嚴搜,伍長老行事一向不給人留餘地,對方比他更急。
他一定還會再來找他。
他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心裏卻在暗算盤算此事。
看字條上寫的話,那位真正的少主應該還活著。
這真是一件蹊蹺事。
按說要冒名頂替,若怕被人揭穿的話,最保險的辦法當然是除掉那個被頂替的人,這樣一來被揭穿的風險就減小了許多。
以這人行事、心計來看,他不應該會犯這樣的錯。
那……也有可能是沒來得及,或者是想殺但沒殺成吧。
外麵有個弟子進——輕聲說:“王師兄。”
王夢忱抬起下巴,示意有話就說。
“城中來了一位客人,兩位長老都去相迎了。”
王夢忱一怔:“來了客人?”
這個節骨眼上來了什麽人?長老們怎麽還會放人進城?而且出動兩位長老前去相迎?
“是什麽人?”
“聽說隻是一個小宗派的掌門,叫……”迴流山這名字實在太過於陌生冷僻,那個弟子當時聽得匆忙,也沒有聽得太清楚,現在想不起來,隻好改口說:“聽說姓李。”
“是個什麽樣子?”
“我急著迴來報信兒,於師弟還在那裏看著呢。”
於師弟不多時也迴來了,有些遺憾的說:“是個人物!要隻論長相氣度,咱們城裏頭長老真人們都比不上他。還有一位道侶,那個女子……”
想到要形容那個紅衫黑裙的女子的模樣,這個年紀也不算大的年輕人不自禁的打個了冷戰。
那個女子給人的感覺……就象一把刀,那麽鋒銳無倫,似乎隻要碰上,不,不用碰上,隻要稍微接近,就會被其所傷。今天風大,吹著她飄擺的紅衫長袖,就象一團躍動的火。可是這團火裏裹著人,比冰還要冷,還要堅硬。
被這兩人的風彩所攝,於師弟滿心滿眼裏都被他們的身影擠占,可要讓他形容一下,他偏又說不上來。
“那他們是為什麽而來,這事打聽著了嗎?”
於師弟小聲說:“我隻聽說,對方不是一般來做客的,好象是為了什麽事上門來找個說法。”
天見城一向行事霸道,這種上門來找說法的,兩人還都是頭一次聽說。
“他是什麽來曆,你聽說了嗎?”
這個於師弟倒是聽見了。
“說是一個叫迴流山的小門派,這位李真人是掌門,同來的那個女子姓紀,是他的道侶。”
平時來客人就少,這次客人來的就更不尋貧困戶,偏偏在這個時候……明明城裏是多事之秋,長老們完全可以將人拒之門外,為什麽又放人進來,還要親自去迎?
難道此人與眼下的困局有關係?
一旁一個女弟子向王夢忱打聽:“王師兄,黃芪、柴胡他們兩人可還好?”
他們倆的情形,怎麽也說不上一個好字。可王夢忱看其他人也支起耳朵也在傾聽的樣子,實話在這時候說出來顯得多麽不合時宜。
“暫時還好,現在城裏有事,長老們一時也顧不上這些。再等個幾天,師父也該迴來了。”
大家都不太明顯的鬆了口氣。
王夢忱卻並不樂觀。
師父在外頭可安康?會不會出什麽事了,這才一去數月不歸?要等師父迴來了給他們討還公道,隻怕黃芪他們撐不到那時候了。
一定要早些下手,把他們救上來。
王夢忱揮揮手,那些圍著他的弟子就知趣的都散開了。
他知道天見城這些年來每況愈下,異相頻生,都是因為上任城主去後,少主意外失蹤的緣故。
這件事別說外城的人不知道,就算是內城,也有許多人根本不知道。對他們來說,城主、夫人、少主離他們太過遙遠,他們每天都有許多事情做,修行要忙,還有雜務,哪裏有心思去多想。
而少主迴來,滿打滿算也有一年了。剛一開始的時候王夢忱還高興過,覺得這下大家終於可以放心了。
可是城中的景況不但沒有好轉,甚至越來越惡化了。
王夢忱深知道這件事事關重大,一個搞不好會要小命,可他還是私下裏偷偷問過師父,是不是少主……有什麽不妥?
他很想問的是,這位少主,是真的嗎?
師父當時隻說,信物確實沒錯,對城中的事情他知道的也不少。
可師父卻沒有明明白白的說一句,少主的身份板上釘釘確鑿無疑。
王夢忱了解師父的性子。
這麽說來,師父也對這件事情很信不過。
兩個月前師父就離開了天見城,明麵上的理由是去外麵尋找一些靈礦和藥材,天見城雖然是一處得天獨厚的福地,但畢竟不是真正的仙家之地,大家的吃喝穿用,靈石丹藥,這些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都要從外麵采買得來。
但師父這次出去還另有目的。
這位尋迴來的少主可能是冒牌貨,但信物卻是真的,所以他身上一定有關於真正少主的線索。
師父出去還沒有迴來,可是現在這線索卻自動送到王夢忱手裏來了。
說起來遷善堂這位掌堂真人也著實是運氣不好,他先是順著陳敬之身上帶的一些破綻查到了西北的陳家,然後又輾轉得到了迴流山這線索。可等他趕到迴流山時,迴流山早就人去屋空,護山大陣正是運行到緊要關頭,宋真人險些身陷陣中被困。最後他雖然是逃出來了,可是卻吃了大虧,整個人狼狽不堪,不得不就地停下來休整。
迴流山的這些人動向並不難打聽,山下小鎮上就有以前在山上做過事的人,這些人嘴裏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消息流傳出來。
所以宋真人得到的消息是,迴流山師徒一行人去李掌門的老家了,大概得待個一年半載的,也說不定會待個三年五載。
這下宋真人都快吐血了。他這已經輾轉了幾處地方了,難道還要往極北之地再跑一趟?
因為波折不斷,所以他行程被一再耽誤,倒是打聽出了一些關於陳敬之的事。
宋真人能斷定,陳敬之就是陳家現在現任家主的嫡長子,為繼母所不容,投入迴流山,後來又不知所蹤。
這個人,與現在天見城的“少主”,應該就是同一個人。
不過這些人大多數不知道知道陳敬之叛門私逃的事,山上的事情也隻能說個囫圇大概,無非是李真人多麽厲害啊,莫公子也很厲害啊,他們這個小鎮就在迴流山下,可是沾了他們不少光呢,年年風調雨順的,也沒有什麽盜賊宵小,惡吏匪兵來騷擾,家家都算是太平殷實了,這裏著實是塊好地方,以後也會越來越興旺發達。
宋真人對這個不感興趣,他隻想打聽人,還著重問了山上有沒有十幾歲的少年弟子,那些人也告訴了他。
其中就提到了李掌門又收了一個十幾歲的親傳弟子,姓雲,聽說是李掌門的故人之後。
一聽到年紀,宋真人就留上心了。
他還想再打聽的更細些,可是曉冬來的時間不長,又很少下山,不比莫辰他們是從小在山上長大,鎮上的人對他們知道的當然要清楚一些。
對於師父的經曆,王夢忱當然不可能盡知,他但猜得出,師父此行並不順利。
要是喃利,師父縱然會多耽擱些時日,也當送個信兒迴來。
握著那張紙條,王夢忱隻覺得薄薄的紙條快有千鈞重。
他能猜得出這紙條誰讓人給他送來的。
不會是旁人,應該就是那位少主。
對方送個紙條來的目的王夢忱也猜得出來。
他眼見事情不妙,現在隻怕想的是盡快脫身,而天見城的人又絕不會輕易放過他。在這種情況下,隻要自己能順利抽身,出賣別人也是很自然的事。天見城的人要的是“少主”,至於這個人是不是陳敬之一點兒都不重要,隻要他們如願得到了想要的,陳敬之想從容脫身也就不難了。
王夢忱一點兒都不想同這個心機深沉的人合作,簡直無異於與虎謀皮。
但這人在紙條上寫的兩個條件也確確實實打動了他。
於私,他想救師弟,想維持遷善堂不被人踐踏打壓。有這個消息,他可以與伍長老商量,讓他把師弟們放了。
於公,天見城眼見著已經到了搖搖欲墜的緊要關頭,他也是天見城的一分子,且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城中,這兒的人有他的親人,有師父、有一眾同門,他絕不想見著自己出生長大、安身立命的地方真的毀於一旦。
這是他,也是天見城裏所有人最深也最重的恐懼。
也許旁的人會說,這兒沒了就搬遷,換一個地方也是一樣,哪裏的水土不養人?
可是對天見城的人來說,城要是沒了,那就象天塌了一樣。
他沒人可以商議,因為伍長老出手太重,宋真人又不在,很多人怕惹禍上身,主動對遷善堂疏離起來。
王夢忱把那字條密密收好,他並不急著去尋寫字條、送字條的人。
雖然兩邊都焦急,但是他在明對方在暗,而且現在全城都在嚴搜,伍長老行事一向不給人留餘地,對方比他更急。
他一定還會再來找他。
他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心裏卻在暗算盤算此事。
看字條上寫的話,那位真正的少主應該還活著。
這真是一件蹊蹺事。
按說要冒名頂替,若怕被人揭穿的話,最保險的辦法當然是除掉那個被頂替的人,這樣一來被揭穿的風險就減小了許多。
以這人行事、心計來看,他不應該會犯這樣的錯。
那……也有可能是沒來得及,或者是想殺但沒殺成吧。
外麵有個弟子進——輕聲說:“王師兄。”
王夢忱抬起下巴,示意有話就說。
“城中來了一位客人,兩位長老都去相迎了。”
王夢忱一怔:“來了客人?”
這個節骨眼上來了什麽人?長老們怎麽還會放人進城?而且出動兩位長老前去相迎?
“是什麽人?”
“聽說隻是一個小宗派的掌門,叫……”迴流山這名字實在太過於陌生冷僻,那個弟子當時聽得匆忙,也沒有聽得太清楚,現在想不起來,隻好改口說:“聽說姓李。”
“是個什麽樣子?”
“我急著迴來報信兒,於師弟還在那裏看著呢。”
於師弟不多時也迴來了,有些遺憾的說:“是個人物!要隻論長相氣度,咱們城裏頭長老真人們都比不上他。還有一位道侶,那個女子……”
想到要形容那個紅衫黑裙的女子的模樣,這個年紀也不算大的年輕人不自禁的打個了冷戰。
那個女子給人的感覺……就象一把刀,那麽鋒銳無倫,似乎隻要碰上,不,不用碰上,隻要稍微接近,就會被其所傷。今天風大,吹著她飄擺的紅衫長袖,就象一團躍動的火。可是這團火裏裹著人,比冰還要冷,還要堅硬。
被這兩人的風彩所攝,於師弟滿心滿眼裏都被他們的身影擠占,可要讓他形容一下,他偏又說不上來。
“那他們是為什麽而來,這事打聽著了嗎?”
於師弟小聲說:“我隻聽說,對方不是一般來做客的,好象是為了什麽事上門來找個說法。”
天見城一向行事霸道,這種上門來找說法的,兩人還都是頭一次聽說。
“他是什麽來曆,你聽說了嗎?”
這個於師弟倒是聽見了。
“說是一個叫迴流山的小門派,這位李真人是掌門,同來的那個女子姓紀,是他的道侶。”
平時來客人就少,這次客人來的就更不尋貧困戶,偏偏在這個時候……明明城裏是多事之秋,長老們完全可以將人拒之門外,為什麽又放人進來,還要親自去迎?
難道此人與眼下的困局有關係?
一旁一個女弟子向王夢忱打聽:“王師兄,黃芪、柴胡他們兩人可還好?”
他們倆的情形,怎麽也說不上一個好字。可王夢忱看其他人也支起耳朵也在傾聽的樣子,實話在這時候說出來顯得多麽不合時宜。
“暫時還好,現在城裏有事,長老們一時也顧不上這些。再等個幾天,師父也該迴來了。”
大家都不太明顯的鬆了口氣。
王夢忱卻並不樂觀。
師父在外頭可安康?會不會出什麽事了,這才一去數月不歸?要等師父迴來了給他們討還公道,隻怕黃芪他們撐不到那時候了。
一定要早些下手,把他們救上來。
王夢忱揮揮手,那些圍著他的弟子就知趣的都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