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看著看著,各人心裏都有了疑惑。
剛才說,墜子離迴流山八百裏了。這麽遠的距離,大家難免猜,是不是冰雪銷融之際被水衝流帶走了。可是眼看著這筆下畫出來的景致,可不象是河灘湖岸啊。
這可不象水衝走的模樣。
那,總不能是鳥兒銜走,走獸叼走的吧?不不,那更荒唐了。掉的那個墜子分明是個木頭的,不是個野果,什麽飛鳥走獸會去吃它?再說,迴流山方圓百裏,哪來的飛禽走獸?連蟲子都沒一隻。
不是水衝走的,又不可能是鳥獸銜走,那……
是什麽人帶走了?
薑樊先想到當時挾持小師弟的假林雁,可是林雁被大師兄重傷,連披上的那張人皮都丟下了,這種情形下,還能帶走什麽物件兒?
除了她,旁人並沒有接近過門派腹地……那也不可能有誰把這個墜子帶走,而且帶到那麽遠的地方去。
從那場變故之後,離開迴流山的人就兩個。
師父當然不會把小師弟的東西揣了藏了帶走。
另一個離開的人就是陳師弟了,這也不可能啊。
莫辰從圖上看出的東西比薑樊更多。
等到筆停了下來,這副圖終於完成的時候,寧鈺有些訝異:“這……這是什麽地界兒?”
不等旁人開口,他又說:“這樹好象是冷柏、鐵枝鬆、還有長芨草……看著象北邊啊?”
他說的,與莫辰想的一模一樣。
連薑樊也能認出來,這圖上的樹象是北方的樹,而迴流山偏靠西南,圖上的那些樹,這裏都不長。
要憑這麽一副圖判斷出確切方位那自然不可能,但是一些大概還是能看出來。
“不錯,是象北邊。”莫辰說:“至少過了陶崟山。”
薑樊哎喲一聲:“那可有千把裏了。”
這肯定不可能是什麽水衝河流帶的,北邊地勢高啊,水可能是從低往高流的。
這個墜子怎麽跑到了那麽遠的地方去?難道這墜子長了腳?
一開始薑樊並沒有把這件事當件大事來看。不錯這是小師弟父母的遺物,是件十分緊要的物件。可是除了小師弟,這樣東西於旁人來說應該是一錢不值,毫無用處。它又不是什麽珍罕的法寶,也不是什麽靈丹妙藥,從師父往下數,有一個算一個,急著找它都是為了安慰小師弟,以免他為遺失父母遺物而感愧難過。
可是現在這件事情,居然越來越非同一般,越來越蹊蹺了。
薑樊幾乎忍不住就想再問問曉冬,這墜子是不是真有什麽與眾不同之處?比如,自己會挪動位置之類的?
可是看看小師弟那一臉茫然,很顯然曉冬知道的一點兒都不比薑樊多多少,這會兒他也正迷糊著呢。
寧鈺和莫辰兩人盯著那張圖看。他倆的眼界見識不是曉冬可比,看出來的東西也比曉冬要多得多。
“這地勢可不矮。”
“看石頭,這裏的石頭看起來象是長年累月經受風蝕,這樣的石頭我好象是在哪兒見過?”寧鈺認真去想,可是一時間卻想不起來了。
“有路,就說明不是荒山野嶺,道旁這是不是有刻的東西?我看著象個石銊的樣子?那邊也有,這應該是雕的一對。”
曉冬插不上嘴,站在一邊同薑樊師兄一起大眼瞪小眼。
他怎麽覺得,在尋物這件事兒上,寧鈺師兄和大師兄兩個,比他自己的熱情還高?
曉冬的目光在兩個人的臉上來迴遊移,再一次確認自己沒有弄錯。
呃,這個嘛。
薑樊後來“悄悄的”跟曉冬透露,大師兄以前吧,有很長一段時日,也很熱衷於“找藏寶圖”——“按圖索驥尋寶”這事兒的,後來雖然發現所謂的藏寶圖多是以訛傳訛,寶藏更是子虛烏有之後,就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了。不過薑樊總覺得,大師兄對尋寶這件事的熱愛並沒有就此消失,隻是深埋心底了。
今天這事兒,恰好佐證了他這個想法。
至於寧鈺嘛,薑樊是不想說啥了。有胡真人那麽一個愛好找貓找狗的師父在,寧鈺打小耳濡目染的,受的這個熏陶……那也自不必多說。
薑樊琢磨著,寧師兄這次來迴流山,八成是他自個兒樂意,就為著過找東西的癮才來的。
連曉冬在旁邊看著,也覺得……大師兄和寧師兄兩個,實在對他的事情太上心了。
這讓曉冬既感動,又不安。
他就是不明白,他的墜子怎麽跑到千裏之外去的呢?是被什麽人帶走的?為了什麽?
這個疑問一直在心裏盤旋。
為了招待遠道而來的寧師兄,晚上的飯菜格外豐盛。俗話說靠山吃山,迴流山多得是各種山珍,曉冬吃的有些心不在焉,平時他很喜歡吃一道蒸雜菜,今天也沒吃幾口。
寧鈺的身體看來是不怎麽好,麵色蒼白,說話的時候聲音也不高,給人一種中氣不足的感覺。吃過飯他明顯精神不濟,連曉冬都看得出來。
“你趕緊去歇著,藥帶了沒有?”
“忘了什麽也不能忘了這個。”寧鈺自嘲的一笑:“一把一把的吃,我有一次做夢,夢見自己被撲天匝地的丹藥給埋住了,怎麽爬不出來……等一醒了,看見床頭又擺著要吃一把藥,這世上要說我最恨什麽,真是非它莫屬。”
寧師兄也很可憐啊……
結果薑樊一點兒不客氣的說:“有本事你別吃啊。”
寧鈺就笑,看起來沒有一點兒自怨自艾的樣子,還從袖子裏掏出個小藥瓶,問曉冬:“小師弟要不要嚐嚐?”
他那架勢太理所當然了,好象拿不是藥,而是什麽零嘴兒一樣。
曉冬愣了一下才說:“不,不用啦。”
寧鈺師兄又從袖子裏掏東西啦!
這藥瓶圓滾滾的,看起來也不象是能掖在袖子裏的樣子啊。
“真不吃嗎?可惜了。”寧鈺說:“這迴煉的是香瓜味兒的,可甜呢。”
曉冬:……
藥丸還能煉成甜瓜味兒?
看得出曉冬的疑惑,寧鈺說:“既然這東西非吃不可,那就把它變得好吃一點兒,讓自己少受點罪嘛。”
剛才說,墜子離迴流山八百裏了。這麽遠的距離,大家難免猜,是不是冰雪銷融之際被水衝流帶走了。可是眼看著這筆下畫出來的景致,可不象是河灘湖岸啊。
這可不象水衝走的模樣。
那,總不能是鳥兒銜走,走獸叼走的吧?不不,那更荒唐了。掉的那個墜子分明是個木頭的,不是個野果,什麽飛鳥走獸會去吃它?再說,迴流山方圓百裏,哪來的飛禽走獸?連蟲子都沒一隻。
不是水衝走的,又不可能是鳥獸銜走,那……
是什麽人帶走了?
薑樊先想到當時挾持小師弟的假林雁,可是林雁被大師兄重傷,連披上的那張人皮都丟下了,這種情形下,還能帶走什麽物件兒?
除了她,旁人並沒有接近過門派腹地……那也不可能有誰把這個墜子帶走,而且帶到那麽遠的地方去。
從那場變故之後,離開迴流山的人就兩個。
師父當然不會把小師弟的東西揣了藏了帶走。
另一個離開的人就是陳師弟了,這也不可能啊。
莫辰從圖上看出的東西比薑樊更多。
等到筆停了下來,這副圖終於完成的時候,寧鈺有些訝異:“這……這是什麽地界兒?”
不等旁人開口,他又說:“這樹好象是冷柏、鐵枝鬆、還有長芨草……看著象北邊啊?”
他說的,與莫辰想的一模一樣。
連薑樊也能認出來,這圖上的樹象是北方的樹,而迴流山偏靠西南,圖上的那些樹,這裏都不長。
要憑這麽一副圖判斷出確切方位那自然不可能,但是一些大概還是能看出來。
“不錯,是象北邊。”莫辰說:“至少過了陶崟山。”
薑樊哎喲一聲:“那可有千把裏了。”
這肯定不可能是什麽水衝河流帶的,北邊地勢高啊,水可能是從低往高流的。
這個墜子怎麽跑到了那麽遠的地方去?難道這墜子長了腳?
一開始薑樊並沒有把這件事當件大事來看。不錯這是小師弟父母的遺物,是件十分緊要的物件。可是除了小師弟,這樣東西於旁人來說應該是一錢不值,毫無用處。它又不是什麽珍罕的法寶,也不是什麽靈丹妙藥,從師父往下數,有一個算一個,急著找它都是為了安慰小師弟,以免他為遺失父母遺物而感愧難過。
可是現在這件事情,居然越來越非同一般,越來越蹊蹺了。
薑樊幾乎忍不住就想再問問曉冬,這墜子是不是真有什麽與眾不同之處?比如,自己會挪動位置之類的?
可是看看小師弟那一臉茫然,很顯然曉冬知道的一點兒都不比薑樊多多少,這會兒他也正迷糊著呢。
寧鈺和莫辰兩人盯著那張圖看。他倆的眼界見識不是曉冬可比,看出來的東西也比曉冬要多得多。
“這地勢可不矮。”
“看石頭,這裏的石頭看起來象是長年累月經受風蝕,這樣的石頭我好象是在哪兒見過?”寧鈺認真去想,可是一時間卻想不起來了。
“有路,就說明不是荒山野嶺,道旁這是不是有刻的東西?我看著象個石銊的樣子?那邊也有,這應該是雕的一對。”
曉冬插不上嘴,站在一邊同薑樊師兄一起大眼瞪小眼。
他怎麽覺得,在尋物這件事兒上,寧鈺師兄和大師兄兩個,比他自己的熱情還高?
曉冬的目光在兩個人的臉上來迴遊移,再一次確認自己沒有弄錯。
呃,這個嘛。
薑樊後來“悄悄的”跟曉冬透露,大師兄以前吧,有很長一段時日,也很熱衷於“找藏寶圖”——“按圖索驥尋寶”這事兒的,後來雖然發現所謂的藏寶圖多是以訛傳訛,寶藏更是子虛烏有之後,就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了。不過薑樊總覺得,大師兄對尋寶這件事的熱愛並沒有就此消失,隻是深埋心底了。
今天這事兒,恰好佐證了他這個想法。
至於寧鈺嘛,薑樊是不想說啥了。有胡真人那麽一個愛好找貓找狗的師父在,寧鈺打小耳濡目染的,受的這個熏陶……那也自不必多說。
薑樊琢磨著,寧師兄這次來迴流山,八成是他自個兒樂意,就為著過找東西的癮才來的。
連曉冬在旁邊看著,也覺得……大師兄和寧師兄兩個,實在對他的事情太上心了。
這讓曉冬既感動,又不安。
他就是不明白,他的墜子怎麽跑到千裏之外去的呢?是被什麽人帶走的?為了什麽?
這個疑問一直在心裏盤旋。
為了招待遠道而來的寧師兄,晚上的飯菜格外豐盛。俗話說靠山吃山,迴流山多得是各種山珍,曉冬吃的有些心不在焉,平時他很喜歡吃一道蒸雜菜,今天也沒吃幾口。
寧鈺的身體看來是不怎麽好,麵色蒼白,說話的時候聲音也不高,給人一種中氣不足的感覺。吃過飯他明顯精神不濟,連曉冬都看得出來。
“你趕緊去歇著,藥帶了沒有?”
“忘了什麽也不能忘了這個。”寧鈺自嘲的一笑:“一把一把的吃,我有一次做夢,夢見自己被撲天匝地的丹藥給埋住了,怎麽爬不出來……等一醒了,看見床頭又擺著要吃一把藥,這世上要說我最恨什麽,真是非它莫屬。”
寧師兄也很可憐啊……
結果薑樊一點兒不客氣的說:“有本事你別吃啊。”
寧鈺就笑,看起來沒有一點兒自怨自艾的樣子,還從袖子裏掏出個小藥瓶,問曉冬:“小師弟要不要嚐嚐?”
他那架勢太理所當然了,好象拿不是藥,而是什麽零嘴兒一樣。
曉冬愣了一下才說:“不,不用啦。”
寧鈺師兄又從袖子裏掏東西啦!
這藥瓶圓滾滾的,看起來也不象是能掖在袖子裏的樣子啊。
“真不吃嗎?可惜了。”寧鈺說:“這迴煉的是香瓜味兒的,可甜呢。”
曉冬:……
藥丸還能煉成甜瓜味兒?
看得出曉冬的疑惑,寧鈺說:“既然這東西非吃不可,那就把它變得好吃一點兒,讓自己少受點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