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太子召見
粽行天下之折花一朵向天行 作者:百年樹袋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坐吧。”太子見她們進來,倒是也沒有什麽講究,直接讓她們找地方坐下。
在經曆了聖上那邊的對話,顯然粽子和卿九酒顯得更加輕鬆了,也沒有客氣,直接找了個位置坐下。
“不知太子為何召見我們?”雖然大概知道了是什麽事情,但場麵話還是要說的。
“北方的事情,多謝你們了。”太子見她們問的直接,說的也直接。
“沒有沒有。”卿九酒和粽子連忙擺手說道,“都是將士們英勇。”
“指揮有度,將士才會英勇。”太子示意她們不必太過自謙,“再說,你們不隻是救了我兒,更是救了赤城堡的百姓。”
卿九酒和粽子聽後有些不好意思,說道:“談不上救不救,隻是當時的情況,我也沒有多想。”
“但是做了正確的選擇。”太子笑著說道,“要不是你們果斷的決定,說不定他們就會按照監軍說的那樣,這樣我兒即便是得救了,也會背上罵名。”
“背上罵名倒是還好,但或許他會因此自責一輩子。”太子知道自己兒子的性格,他和他們都不一樣,自己也好,聖上也罷,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但是他從小就讀聖賢書,對於這種事情自然會更在意。
“我相信,就算沒有我們,皇孫也不會拋下百姓不管的。”卿九酒開口說道,這句話算是奉承了,但她也實在是不想把所有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畢竟如果沒有當時將士的拚命,就算策劃再好,也無濟於事。
太子見她們自謙也就沒再提這件事了,隨後,他提出了一個讓卿九酒和粽子不知道該怎麽迴答的問題。
“我最近幾年都沒怎麽去外地,聽說你們這幾年到處遊曆,我想問一下,除了南京還有哪裏適合建都麽?”太子毫無避諱的說了出來。
卿九酒剛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警覺了起來,莫不是那個找龍泉劍想要造反的人是太子?隨後便想到,太子根本不用造反,皇位最後還會是他的。
而且卿九酒也聽說了太子深得聖上喜愛,包括他兒子,也是深得聖上喜愛,他完全沒必要。
“太子覺得南京不合適麽?”卿九酒沒有立刻迴答,而是反問道。
太子低頭想了一下,有些猶豫,說道:“我覺得不太合適,現在大明內部基本已經穩定了,反倒是北方總是不安定,如果定都在北麵的話,也能震懾住那群狼子野心。”
“而且你也看到了,這次支援北方,江南道包括神機營的兵得從南京出發,其他不說,光這一路就消耗了不少軍資和氣勢。”
卿九酒聽後點了點頭,大概也猜到了原因,看來太子的猜測和自己差不多,都是覺得皇孫的消息是在路途中被泄露的,如果都城在北方,不管是支援還是出兵,都比現在要方便的多。
“北方的話,我隻去過燕京和西安。”卿九酒迴答道。
“燕京不行,燕京是燕王的屬地,而且有他在那裏也足夠的安全。”太子似乎早就排除了燕京。
其實燕京在他看來是建都的最好地方,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優勢,它是之前元人的都城,如果在那建都,更能從心理上打擊他們,讓他們記住,大明就是戰勝了他們才成立的。
但燕京已經是他四弟的屬地了,而且這幾年一直管理的非常好,如果他提出移都到燕京,那燕王心裏定然會有意見。
這些還好說,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兒子重文,而燕王重武,由燕王鎮守燕京更合適。
太子沒有多說什麽,卿九酒的迴答似乎和他的想法很符合,不是燕京的話,那就是西安吧,我得找個時間去視察一番。
“殿下是想要遷都麽?”卿九酒見太子居然在認真的思考,原本以為隻是想法,看來這個想法很有可能會實現。
“嗯。”太子點了點頭。
“我認為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候。”卿九酒猶豫再三,還是說了出來。
之所以猶豫是因為這種事她本不應該參與,這屬於朝政了,但她也有不得不說的理由。
“嗯?”太子抬頭看向了卿九酒,有些疑惑。
“你說的那些問題固然存在,不過經此一戰,元人大概連續幾年都不敢侵犯大明了,現在中原剛安穩沒幾年,百姓現在是最有盼頭的時候,這個時候遷都,可能會有些影響。”卿九酒開口解釋道。
“而且近期武林江湖看似太平,實則暗湧波動。”
“龍泉劍的事情我也聽說了。”太子笑著開口說道,“而且你的擔心其實沒必要,遷都這種事情沒個幾十年是不可能的。”
太子見卿九酒疑惑,說道:“我們是主動遷都,自然要先視察,然後評估,接著再建都,之後會在那邊建立各部各司,等一切都穩定了才會遷都,和那些因為戰敗落荒而逃,換個都城不一樣。”
卿九酒聽到太子的解釋後,也是放下心來,她的擔憂是現在盲目的遷都很有可能會引起武林的震動,隨後影響朝廷,畢竟從她目前的線索來看,想要造反的那夥人可能就在中原,而都城一旦到了北方,這邊的牽製就會減少,他們的動作會更快。
現在看來是自己多慮了,不管是太子還是聖上,他們的想法總歸是會比自己全麵的多,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頂多就是錦上添花。
卿九酒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是我多慮了。”
“哎,話不能這麽說,有想法就說,不管是不是多慮,也不管想法對不對,說出來了才能發現其中的利弊。”太子倒是不覺得卿九酒多慮了。
畢竟在你沒說出口之前,別人是不知道你的想法的,你又怎麽能確定你的想法就是多慮呢?
卿九酒點了點頭,便沒再說話。
太子見氣氛尷尬,說道:“原本請你們過來隻是為了感謝你們,誰知道你們一個個的都如此謙虛,便找了個話題,想聽聽你們江湖人的想法。”
“我們江湖人看問題比較簡單,其實提不出太多的建議的。”卿九酒依舊保持的微笑。
隨後,幾人又客氣了一番,太子就讓他們先迴去了。
他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感謝,順便見一下他們,給一些賞賜,僅此而已。
卿九酒和粽子走出了東宮,衛央依舊在門口等他們,衛央見他們出來,也沒多問什麽,便帶著他們走出了皇宮。
在經曆了聖上那邊的對話,顯然粽子和卿九酒顯得更加輕鬆了,也沒有客氣,直接找了個位置坐下。
“不知太子為何召見我們?”雖然大概知道了是什麽事情,但場麵話還是要說的。
“北方的事情,多謝你們了。”太子見她們問的直接,說的也直接。
“沒有沒有。”卿九酒和粽子連忙擺手說道,“都是將士們英勇。”
“指揮有度,將士才會英勇。”太子示意她們不必太過自謙,“再說,你們不隻是救了我兒,更是救了赤城堡的百姓。”
卿九酒和粽子聽後有些不好意思,說道:“談不上救不救,隻是當時的情況,我也沒有多想。”
“但是做了正確的選擇。”太子笑著說道,“要不是你們果斷的決定,說不定他們就會按照監軍說的那樣,這樣我兒即便是得救了,也會背上罵名。”
“背上罵名倒是還好,但或許他會因此自責一輩子。”太子知道自己兒子的性格,他和他們都不一樣,自己也好,聖上也罷,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但是他從小就讀聖賢書,對於這種事情自然會更在意。
“我相信,就算沒有我們,皇孫也不會拋下百姓不管的。”卿九酒開口說道,這句話算是奉承了,但她也實在是不想把所有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畢竟如果沒有當時將士的拚命,就算策劃再好,也無濟於事。
太子見她們自謙也就沒再提這件事了,隨後,他提出了一個讓卿九酒和粽子不知道該怎麽迴答的問題。
“我最近幾年都沒怎麽去外地,聽說你們這幾年到處遊曆,我想問一下,除了南京還有哪裏適合建都麽?”太子毫無避諱的說了出來。
卿九酒剛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警覺了起來,莫不是那個找龍泉劍想要造反的人是太子?隨後便想到,太子根本不用造反,皇位最後還會是他的。
而且卿九酒也聽說了太子深得聖上喜愛,包括他兒子,也是深得聖上喜愛,他完全沒必要。
“太子覺得南京不合適麽?”卿九酒沒有立刻迴答,而是反問道。
太子低頭想了一下,有些猶豫,說道:“我覺得不太合適,現在大明內部基本已經穩定了,反倒是北方總是不安定,如果定都在北麵的話,也能震懾住那群狼子野心。”
“而且你也看到了,這次支援北方,江南道包括神機營的兵得從南京出發,其他不說,光這一路就消耗了不少軍資和氣勢。”
卿九酒聽後點了點頭,大概也猜到了原因,看來太子的猜測和自己差不多,都是覺得皇孫的消息是在路途中被泄露的,如果都城在北方,不管是支援還是出兵,都比現在要方便的多。
“北方的話,我隻去過燕京和西安。”卿九酒迴答道。
“燕京不行,燕京是燕王的屬地,而且有他在那裏也足夠的安全。”太子似乎早就排除了燕京。
其實燕京在他看來是建都的最好地方,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優勢,它是之前元人的都城,如果在那建都,更能從心理上打擊他們,讓他們記住,大明就是戰勝了他們才成立的。
但燕京已經是他四弟的屬地了,而且這幾年一直管理的非常好,如果他提出移都到燕京,那燕王心裏定然會有意見。
這些還好說,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兒子重文,而燕王重武,由燕王鎮守燕京更合適。
太子沒有多說什麽,卿九酒的迴答似乎和他的想法很符合,不是燕京的話,那就是西安吧,我得找個時間去視察一番。
“殿下是想要遷都麽?”卿九酒見太子居然在認真的思考,原本以為隻是想法,看來這個想法很有可能會實現。
“嗯。”太子點了點頭。
“我認為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候。”卿九酒猶豫再三,還是說了出來。
之所以猶豫是因為這種事她本不應該參與,這屬於朝政了,但她也有不得不說的理由。
“嗯?”太子抬頭看向了卿九酒,有些疑惑。
“你說的那些問題固然存在,不過經此一戰,元人大概連續幾年都不敢侵犯大明了,現在中原剛安穩沒幾年,百姓現在是最有盼頭的時候,這個時候遷都,可能會有些影響。”卿九酒開口解釋道。
“而且近期武林江湖看似太平,實則暗湧波動。”
“龍泉劍的事情我也聽說了。”太子笑著開口說道,“而且你的擔心其實沒必要,遷都這種事情沒個幾十年是不可能的。”
太子見卿九酒疑惑,說道:“我們是主動遷都,自然要先視察,然後評估,接著再建都,之後會在那邊建立各部各司,等一切都穩定了才會遷都,和那些因為戰敗落荒而逃,換個都城不一樣。”
卿九酒聽到太子的解釋後,也是放下心來,她的擔憂是現在盲目的遷都很有可能會引起武林的震動,隨後影響朝廷,畢竟從她目前的線索來看,想要造反的那夥人可能就在中原,而都城一旦到了北方,這邊的牽製就會減少,他們的動作會更快。
現在看來是自己多慮了,不管是太子還是聖上,他們的想法總歸是會比自己全麵的多,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頂多就是錦上添花。
卿九酒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是我多慮了。”
“哎,話不能這麽說,有想法就說,不管是不是多慮,也不管想法對不對,說出來了才能發現其中的利弊。”太子倒是不覺得卿九酒多慮了。
畢竟在你沒說出口之前,別人是不知道你的想法的,你又怎麽能確定你的想法就是多慮呢?
卿九酒點了點頭,便沒再說話。
太子見氣氛尷尬,說道:“原本請你們過來隻是為了感謝你們,誰知道你們一個個的都如此謙虛,便找了個話題,想聽聽你們江湖人的想法。”
“我們江湖人看問題比較簡單,其實提不出太多的建議的。”卿九酒依舊保持的微笑。
隨後,幾人又客氣了一番,太子就讓他們先迴去了。
他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感謝,順便見一下他們,給一些賞賜,僅此而已。
卿九酒和粽子走出了東宮,衛央依舊在門口等他們,衛央見他們出來,也沒多問什麽,便帶著他們走出了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