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陽光灑落在古老的城牆上,泛出一層金黃的光輝。近日來,玄德在徐州的聲名愈發遠揚,他的仁德與壯誌吸引著四方豪傑。


    這一日,城門口熙熙攘攘,人群來來往往。突然,一位身姿挺拔、氣質不凡的青年男子出現在城門前。他目光堅定,步伐沉穩有力,身後背著一把長槍,此人正是陳到。


    陳到在城門口向守城士兵表明來意:“我乃陳到,久聞劉玄德仁德之名,特來投奔,還望通報。”


    士兵不敢怠慢,趕忙前去稟報玄德。玄德得知後,欣喜不已,帶著關羽、張飛等人親自前來迎接。


    見到陳到,玄德拱手道:“壯士遠道而來,備深感榮幸。”


    陳到連忙迴禮道:“久仰玄德公大名,今日得見,實乃陳到之幸。”


    張飛上前打量著陳到,豪爽地笑道:“哈哈,兄弟看著就是好漢,不知有何本領?”


    陳到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迴答:“張將軍,陳到自幼習武,槍法還算嫻熟,願為玄德公效命。”


    關羽手撫長須,點頭說道:“既來此,便是兄弟,日後一同為大業努力。”


    眾人相視而笑,一同迴到府中。


    在府中,玄德設宴款待陳到。席間,玄德問道:“陳壯士,不知為何選擇此時前來投奔於我?”


    陳到放下酒杯,麵色鄭重地說道:“玄德公,如今這亂世,民不聊生。而您以仁德為本,誌在興複漢室,拯救蒼生。陳到雖不才,但也有一腔熱血,願追隨玄德公,共創太平。”


    玄德感動地說道:“有陳壯士相助,實乃天助我也。隻是如今徐州局勢複雜,前途未卜,不知壯士可曾懼怕?”


    陳到決然道:“玄德公莫憂,陳到既已決定,便無所畏懼。定當與玄德公同生死,共患難。”


    張飛拍著陳到的肩膀說道:“好兄弟,有你這話,俺老張信你!以後咱一起並肩作戰。”


    陳到點頭應道:“願聽張將軍差遣。”


    接下來的日子裏,陳到迅速融入了玄德的軍隊。訓練場上,他認真指導士兵操練,將自己的槍法技巧傾囊相授。


    一日,陳到正在指導士兵練習槍法,玄德等人前來視察。


    玄德讚道:“陳壯士所教之法,精妙非常。”


    陳到拱手道:“玄德公過獎,這些士兵勤奮刻苦,假以時日,必成精銳之師。”


    張飛看著訓練有素的士兵,笑著說:“哈哈,有陳兄弟幫忙,咱們的軍隊是越來越強了。”


    徐州城,陽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給這座繁華的城池增添了幾分莊嚴。陶謙坐在府中,麵色凝重,心中反複思考著關於徐州未來的重大決定。


    陶謙身旁的謀士陳登開口道:“主公,如今徐州局勢微妙,劉備仁德之名遠揚,且手下人才濟濟,或許將徐州托付於他,才是保境安民之道。”


    陶謙微微點頭,說道:“吾亦有此想法,劉備為人寬厚,心懷天下,必能善待徐州百姓。隻是此事恐會引起內部諸多反對之聲。”


    陳登拱手道:“主公為徐州百姓謀福祉之心,天地可鑒。那些反對之人,目光短淺,隻圖私利,不顧大局。隻要主公下定決心,定能成就此事。”


    這時,陶謙的兒子陶應走進廳內,聽聞父親欲將徐州讓與劉備,急忙說道:“父親,徐州乃是我們家族世代經營之地,怎能輕易讓與他人?孩兒實在不能理解。”


    陶謙長歎一聲:“應兒,為父此舉並非一時衝動。如今曹操虎視眈眈,周邊諸侯各懷心思,以吾等之力,實難長久守護徐州。劉備乃當世英雄,仁德布於四海,唯有他才能使徐州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陶應仍不甘心:“父親,即便如此,我們也可憑借徐州城的堅固和將士們的忠誠奮力抵抗,何必拱手讓人?”


    陶謙搖搖頭:“應兒,戰爭帶來的隻有生靈塗炭,百姓遭殃。為父不能為了一家之私,而置百姓於水火之中。”


    與此同時,劉備正在自己的住所與關羽、張飛等人商議事務。


    張飛大大咧咧地說道:“大哥,這陶謙對我們禮遇有加,不知他心中到底作何打算。”


    關羽手撫長須,沉思片刻道:“以吾觀之,陶謙似有托城之意。”


    劉備一驚:“二弟何出此言?徐州乃陶公之地,吾等前來投靠,豈能有非分之想。”


    正說話間,陶謙派人來請劉備過府一敘。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來到陶謙府中。陶謙見到劉備,開門見山地說道:“玄德公,吾年事已高,且無能力守護徐州。徐州百姓需要一位仁德之主,吾觀玄德公乃不二之人選,願將徐州讓與公,還望玄德公莫要推辭。”


    劉備連忙跪地推辭:“陶公,萬萬不可。備承蒙陶公收留,已是感激不盡,怎敢有此非分之念。”


    陶謙上前扶起劉備,誠懇地說道:“玄德公,吾意已決。此乃為了徐州百姓著想,還望玄德公以大局為重,接受此托。”


    張飛在一旁說道:“大哥,既然陶公如此誠意,我們何必推辭,也好為百姓做一番事業。”


    劉備瞪了張飛一眼:“三弟不得無禮。”


    關羽也說道:“大哥,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陶謙又道:“玄德公,吾知此事重大,但時間緊迫,望公早做決斷。”


    劉備沉思良久,終是推辭不過,說道:“陶公如此信任備,備若再推辭,便是不識大體。但備定當竭盡全力,守護徐州,不負陶公所托。”


    陶謙聞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徐州百姓有福了。”


    消息傳出,徐州各界反應不一。一些百姓對劉備的仁德早有耳聞,對陶謙的決定表示支持;而一些官員和地方豪強則心懷不滿,認為劉備是外來之人,不配掌管徐州。


    劉備正式接手徐州後,深知肩負的責任重大如泰山,每一刻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與放鬆。每日清晨,天邊還隻是剛剛泛起魚肚白,劉備便已早早起身,簡單洗漱整理後,便匆匆趕往府中的議事廳,與手下的謀士將領們一同商議治理徐州的諸多事務。


    那議事廳內,氣氛莊重而嚴肅。劉備端坐在主位之上,麵色凝重如鉛,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擔當,他環視著廳內眾人,緩緩開口說道:“諸位,如今我等接管徐州,此乃萬民之托,責任重大。當以百姓為重,以興複徐州為己任。但當前局勢複雜多變,外有諸侯虎視眈眈,內有諸多事務亟待解決,還需諸位齊心協力,共渡此難關。”


    林帥彪起身,雙手恭敬地拱起,說道:“主公,當下之要務,乃是減輕百姓賦稅。多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不堪。賦稅過重,猶如壓在百姓身上的巨石,使其喘不過氣。若能減輕賦稅,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方能贏得民心,使徐州根基穩固。”


    劉備微微點頭,眼中流露出讚同之色,說道:“軍師所言極是。百姓乃國之根本,吾等得徐州,當以百姓福祉為先。即刻下令,減少賦稅,且對貧困百姓予以救濟。”


    關羽坐在一旁,手撫長須,思索片刻後接著說道:“大哥,治安之事亦不可忽視。近日來,城中時有盜賊出沒,擾亂民生。百姓日夜惶恐,不得安寧。當加強巡邏,嚴厲打擊不法之徒,還百姓一個清平世界。”


    劉備讚同地說道:“二弟說得對,雲長,此事便交予你負責。需調派兵力,加強城中巡邏,晝夜不息,務必還百姓一個安寧的生活環境。”


    關羽雙手抱拳,應道:“大哥放心,羽定當不辱使命。”說罷,便起身離去,著手安排相關事宜。


    張飛性子急躁,此時忍不住嚷道:“大哥,那些個地方豪強,仗著有些錢財勢力,平日裏為非作歹,常常欺壓百姓,魚肉鄉裏。俺老張覺得,不能對他們太過客氣,要不要給他們些顏色瞧瞧,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


    劉備沉思片刻,擺了擺手說道:“三弟,不可魯莽行事。豪強之事,需謹慎處理。先派人去與他們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知他們吾等治理徐州的決心與方略。若他們能夠悔改,從此奉公守法,善待百姓,那便是最好。若仍不知悔改,再行處置。”


    這時,孫乾向前一步,進言道:“主公,如今徐州初定,根基未穩。外部諸侯對徐州虎視眈眈,尤其是那曹操,雄踞一方,野心勃勃。當加強城防,操練兵馬,以防外敵入侵,保徐州一方平安。”


    劉備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來迴踱步,而後說道:“孫乾所言甚是。傳我命令,招募新兵,加強訓練。同時修繕城防工事,不可有絲毫馬虎。”


    呂布此時也站起身來,雙手抱胸,自信滿滿地說道:“主公,吾呂布之勇,天下皆知。有我在此,定能為徐州城防助力。操練兵馬之事,謀也定當全力以赴,定讓徐州軍威大振。”


    在劉備的一係列決策與舉措下,徐州城內各項事務有條不紊地推進著。賦稅的減輕讓百姓們的負擔大大減輕,臉上漸漸有了笑容;關羽加強了城中巡邏,盜賊們聞風喪膽,治安狀況日益好轉;新兵的招募與訓練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城防工事不斷得到修繕和加固。


    然而,隨著徐州的局麵逐漸穩定,內部權力分配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麵,如同一團烏雲籠罩在眾人頭頂。


    一日,劉備召集眾人於議事廳商討此事。


    劉備坐在主位上,麵色凝重地說道:“諸位,如今徐州新定,百廢待興。但權力分配之事,關乎徐州未來的發展與穩定,需妥善處理,以免生出事端。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糜芳率先站出來,拱手說道:“主公,我等追隨主公已久,鞍前馬後,出生入死。如今徐州初定,論功行賞,我等理應得到重用。那些新歸附之人,不知根不知底,不可過於信任。還望主公三思。”


    趙雲聽了,眉頭微皺,起身說道:“糜芳將軍此言差矣。如今大家同為主公效力,目標皆是為了興複徐州,造福百姓。當以才能和功績論之,不可因歸附先後而有偏見。況且,在這亂世之中,人才難得,若因偏見而錯失良才,實乃徐州之損失。”


    糜芳冷哼一聲,不屑地說道:“趙將軍,你新到不久,對徐州過往之事不甚了解。在此大事上,還是莫要多言為好。”


    魏延也站起身來,抱拳說道:“主公,吾等當以大局為重,唯才是舉,方能使徐州強大。若因私人恩怨或派別之見而誤了大事,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呂布雙手叉腰,大聲說道:“哼,本將軍威名遠揚,武藝超群。論武力,這徐州城防之任當以我為主。況且我對主公忠心耿耿,豈能忽視我的本事。那些無能之輩,怎可與我相提並論。”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爭論不休。議事廳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充滿了火藥味。


    劉備見狀,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說道:“諸位莫要爭吵。吾深知大家皆是為了徐州的未來著想,但如此爭吵,於大事無補。吾用人唯賢,隻要有才能、有忠心,皆可為徐州出力。切不可因私怨而壞了大事。徐州的發展與穩定,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同舟共濟。”


    眾人聽了劉備的話,皆低下頭,沉思片刻後,表示讚同。


    與此同時,在許昌的曹操府中,曹操得知劉備接管徐州後,十分惱怒。他在書房內來迴踱步,麵色陰沉得可怕。


    曹操停下腳步,對著下方的探子怒喝道:“劉備小兒,竟趁我不備,接管了徐州。那徐州本是我誌在必得之地,如今卻落入他手,實在可惡!”


    探子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不敢抬頭。


    曹操接著說道:“給我密切關注徐州的一舉一動,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匯報。我定要讓劉備知道,與我曹操作對的下場。”


    探子連忙應道:“是,主公。”隨後退下。


    一日,探子再次迴報曹操:“主公,劉備在徐州施行仁政,百姓歸心,且正在加強城防,操練兵馬。”


    曹操怒拍桌案,桌上的筆墨紙硯被震得跳了起來:“劉備小兒,竟敢占我覬覦之地。待我整頓兵馬,定要將徐州奪迴來。”


    謀士郭嘉在一旁勸道:“主公息怒。劉備在徐州根基未穩,此時進攻,正是時機。但需謹慎謀劃,切不可輕敵。”


    曹操微微點頭,說道:“奉孝所言有理。傳我命令,召集眾將,商議攻打徐州之事。”


    徐州城內,劉備得知曹操的動向,心中憂慮。他立刻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劉備坐在主位上,麵色憂慮地說道:“曹操勢大,此番必有一場惡戰。吾等當如何應對,還請諸位出謀劃策。”


    林帥彪輕搖折扇,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冷靜與沉著,說道:“主公勿憂。曹操雖兵強馬壯,但吾等隻要上下一心,憑借徐州城的堅固和百姓的支持,未必不能抵禦曹操。當提前做好部署,準備迎敵。首先,需加強城防,布置防線;其次,要合理調配兵力,分兵把守各個要害之處;再者,要發動百姓,共同抗敵,讓曹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關羽說道:“大哥,吾願親率一軍,出城迎敵,定要讓曹操知道我的厲害。”


    張飛也嚷道:“大哥,俺老張也願為先鋒,殺他個片甲不留。”


    趙雲說道:“主公,雲願隨關將軍、張將軍一同作戰,萬死不辭。”


    呂布說道:“主公,有我呂布在此,何懼曹操。待我在戰場上取他首級,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眾人紛紛表態,士氣高昂。


    劉備看著眾人,心中湧起一股感動與信心,說道:“諸位皆是忠義之士,有大家相助,徐州定能度過此劫。但此戰關乎徐州生死存亡,切不可掉以輕心。需按照軍師的部署,各司其職,緊密配合。”


    眾人紛紛點頭,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城中的鐵匠鋪日夜爐火通明,打造兵器;士兵們加緊訓練,喊殺聲震天;百姓們也紛紛行動起來,為軍隊送糧送水,支援前線。


    徐州城上空,戰爭的陰雲密布,但在劉備的帶領下,眾人團結一心,準備迎接這場生死之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東漢末年風雲之蜀漢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夜於燈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夜於燈下並收藏三國東漢末年風雲之蜀漢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