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的喊聲,讓後麵清軍俘虜隊伍一片大亂,那些囚車裏的的確沒法做什麽,但那些徒步跟隨的可是炸了窩……
這時候他們也看到前麵是什麽了。
在崇禎陵墓的那座巨大墳丘周圍挖了一圈深深的壕溝,就像一道護城河般環繞整個墳丘,壕溝邊上挖出的土堆積著,無數拿著鐵鍬的士兵和民工正等待在那裏。這要幹什麽基本上腦子不傻都能猜出來,話說這些清軍估計以前也沒少幹,此刻自己成了被活埋的那還不趕緊跑?
用繩索串起來的八千多俘虜從前向後發瘋一樣掙紮逃離。
但這很難做到。
因為他們兩旁都是明軍,一支支上好子彈的鳥銃毫不猶豫地噴出了火焰,逃跑的清軍俘虜不斷被打倒,而且這些清軍都是用繩索捆住雙手互相串起來的,那些被打倒的拖著其他人也根本跑不起來。有些試圖撞擊監押他們的士兵,然後搶奪他們的刀割斷繩索,畢竟這些俘虜戰鬥力不弱,這種拚命的時候也都爆發了。但他們兩旁是剛剛完成整編的第六軍整整一個軍兩萬人,數量超過他們兩倍,而且全都是全副武裝的。這個軍是之前高傑所部,然後加上一部分從原京營三軍抽調的軍官整編,那也都是些死人堆裏爬出來的老兵,全副武裝收拾這些捆住雙手的俘虜還不簡單?
子彈。
槍托。
甚至雁翎刀。
一頓砍砸之後俘虜們血流成河。
數以千計的死屍讓那些俘虜又失去了逃跑的勇氣。
“都鬧什麽?”
楊慶騎著馬囂張地吼道。
俘虜們用畏懼的目光看著他,這裏麵其實有不少見過他的,塔山阻擊戰時候他那扔幾十斤重炸藥包的身影可是依然烙印記憶中。
“活埋是便宜你們,按照規矩該把你們千刀萬剮,你們老老實實過去是死,鬧事也是死,幹嘛給自己最後一段路程找罪受?你們都是以前大明臣民,背叛了大明,是你們對不起先帝,現在是給你們一個向先帝贖罪機會,到地下去伺候先帝,給先帝當奴仆。你們原本都是該扔陰曹地府受那懲罰的,現在去伺候先帝,以後也能跟著先帝到天上享福,這對你們是好事,別不知道好歹,現在反抗死了也是在陰曹地府受罪!”
楊慶繼續吼道。
不得不說他的歪理真多。
但效果還真有,部分俘虜明顯認命泄氣了,坐在血泊中嚎啕大哭,畢竟這裏麵還是有之前跟著尚可喜這些人投降咱大清的老牌漢軍,還有一直視大明為宗主國的朝鮮人。
楊慶說他們是背叛大明也對。
他們給崇禎殉葬贖罪,然後死了跟著崇禎一起到天上,否則死了也是到陰曹地府受刑,至於真假……
這東西總得有個幻想。
自己騙自己那也至少好受些。
甚至還有俘虜重新開始垂頭喪氣地準備走向那壕溝。
“別聽他的鬼話,跟他們拚了!”
何洛會尖叫著。
因為還在囚籠裏,他也隻能用這種方式來重新鼓起士氣了。
然而下一刻楊慶從馬背上縱身躍起,瞬間落地然後以比戰馬狂奔還快的速度轉眼到了他麵前,何洛會還沒反應過來,楊慶已經一拳轟在那木製囚籠上。那手臂粗的原木終究沒扛住他的蠻力,落拳之處釘子脫開整根倒飛出去,楊慶的右手一把抓住何洛會硬生生向外拽……
何洛會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
就砸飛一根木頭,那間隙還能有多大?
腦袋也就勉強鑽出。
楊慶的硬拽讓他的腦袋在兩根原木的擠壓摩擦中血肉模糊,甚至連倆耳朵都擠掉了,緊接著就是身體同樣硬生生從這點間隙拽出來。體格也算壯碩的何洛會,在兩旁粗糙的原木摩擦下渾身鮮血淋漓,然後在劇痛中掙紮著被楊慶單手舉到半空。
“你們聽也是死,不聽也是死!”
楊慶獰笑著吼道。
緊接著他把何洛會像摔死狗一樣摔在地上,後者抽搐一下,嘴裏立刻湧出鮮血,楊慶拎起一條腿拖著何洛會血淋淋向前走去,在那些俘虜顫抖的注視下拖到壕溝邊一把扔了下去。
然後他走到尚可喜的囚車前……
“罪臣前皮島鎮副將尚可喜願追隨先帝,服侍先帝以贖罪!”
尚可喜趴在囚車裏說道。
“打開囚車,給他把刀!”
楊慶說道。
旁邊士兵打開囚車,然後給了尚可喜一把刀,因為他已不能走路,又把他拖到那壕溝前。
“罪臣叩見陛下!”
尚可喜跪在那裏,朝著麵前墳丘磕頭,然後悲涼地看著眼前這壯麗山河,估計在迴憶自己一生,他降清的確是被逼無奈,但之後跟著清軍為虎作倀就罪該萬死了。被逼無奈投降的又不隻他一個,祖大壽也投降,但後世沒人罵祖大壽漢奸,因為他投降後不論是不被信任還是其他原因,一直沒有再出現在對大明的戰場上。但尚可喜不一樣,不說原本曆史上他屠廣州百萬,就是在入關前他也是始終跟著清軍當打手,兢兢業業為咱大清血戰的。
這可以說真正的漢奸了。
“唉!”
尚可喜長歎一聲。
他緊接著把刀放到脖子上狠狠地向下一拉,伴隨大動脈被割斷噴射出的鮮血,他的死屍順著堆積起來的泥土滾落壕溝。
楊慶接著走到屯齊麵前。
“我大清將士,有死無降!”
屯齊高傲地說。
“剮了!”
楊慶很幹脆地說。
“我,我,罪奴舒爾哈齊之孫屯齊願侍奉皇帝於地下!”
屯齊瞬間清醒趴在囚籠高喊。
“晚了,拖出去剮了,一定要剮夠三千六百刀,至於你們願意剮還是願意給先帝殉葬?別說是我楊慶不講理,我可以給你們一個自己選擇的機會,願意給先帝殉葬的就自己過來跳下去,原因剮的就留在那裏等著挨那三千六百刀!”
楊慶喊道。
那些俘虜麵麵相覷。
這個選擇很好做,淩遲至少得受大半天的罪,活埋也就一會兒,更何況淩遲那是屍骨無存,骨頭都得挫骨揚灰的,既然早死晚死都得死,那為什麽不選擇一個全屍?
很快就有清軍俘虜做出選擇,然後旁邊士兵解開繩索,押著走到壕溝前,先是給崇禎磕頭說明自己願意用殉葬來贖背叛大明之罪,接著自己下到壕溝裏麵等著。很快一批批俘虜就這樣以自願殉葬的形式下去,沒過多久絕大多數俘虜也都做出選擇,不出半個時辰所有俘虜全都選擇了去伺候崇禎,很快這條環繞墳丘的壕溝就滿了人,剩下就是填土了。
旁邊立起的木架上,被淩遲的屯齊慘叫著,眼睜睜看著這一幕,他的慘叫聲也算是伴奏了。
“先帝終於可以瞑目了!”
楊慶感慨地說。
崇禎一輩子受建奴的氣,死後八千建奴殉葬,這也算是對他最好的告慰了,這個皇帝沒多大本事,但也的確想著振作,他在位期間的確民不聊生,但他也的確想老百姓過好些。可惜能力有限,最終什麽也沒做好,他十八年折騰得筋疲力盡,現在也算是真正安息了。
“忠勇侯行事,的確是痛快!”
他身旁欣賞這一幕的群臣中,一個身材高大,看起來不下兩米,一身一品武將服的老太太欣慰地說。
這是秦良玉。
作為雲貴兩省軍隊統帥,她當然要來參加崇禎葬禮,不過她的忠貞侯是隆武封的,這時候還沒封侯,她之前是都督僉事,崇禎南渡之後加到了都督,也是正一品。楊慶的官製改革取消五軍都督府,但原本那些將領的都督頭銜仍在,隻不過增加了一個大都督而已,其他那些都督全都改成類似軍銜的品級稱號,不再有任何實際的權力屬性,隻是將領等級和俸祿的標準而已。
所以秦良玉除了遵義行營都統這個職務外,軍銜就是左都督。
“隻是殺俘終究不妥。”
張國維說道。
“這怎麽是殺俘呢?難道張公沒聽見他們說自願追隨先帝?”
楊慶說道。
“但以後戰場上建奴還會投降嗎?”
張國維說道。
他才不跟楊慶講歪理呢!
這個家夥一堆歪理邪說,完全沒法以聖賢之道教化。
“我就沒想過讓他們投降,建奴之禍根源何在?就是咱們朝廷過去對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殺得太少。
建奴源出胡裏改,金國時被女真視為低等賤民,胡裏改女真豈可為婚,不過女真人被蒙古人殺絕後他們趁機南遷入居遼東。他們接受我大明的庇護,我大明任命其首領為官,待其恩不可謂不厚,然而此輩終究狼子野心不改,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輩不殺難道留之遺禍子孫?更何況建奴闔族不過幾十萬而已,加上其他附逆者亦不過百萬,青壯不過二十萬,就算都不降殺盡又有何難?
殺盡之後其族自滅。
以後對待造反作亂的胡虜,統統斬盡殺絕,男人高過車輪者殺,女人沒為奴婢,禁其語言文字,史書禁止記載其事跡,毀掉他們留下的一切建築雕刻之類,五十年後連其族名都再無人知曉。”
楊慶冷笑道。
這時候他們也看到前麵是什麽了。
在崇禎陵墓的那座巨大墳丘周圍挖了一圈深深的壕溝,就像一道護城河般環繞整個墳丘,壕溝邊上挖出的土堆積著,無數拿著鐵鍬的士兵和民工正等待在那裏。這要幹什麽基本上腦子不傻都能猜出來,話說這些清軍估計以前也沒少幹,此刻自己成了被活埋的那還不趕緊跑?
用繩索串起來的八千多俘虜從前向後發瘋一樣掙紮逃離。
但這很難做到。
因為他們兩旁都是明軍,一支支上好子彈的鳥銃毫不猶豫地噴出了火焰,逃跑的清軍俘虜不斷被打倒,而且這些清軍都是用繩索捆住雙手互相串起來的,那些被打倒的拖著其他人也根本跑不起來。有些試圖撞擊監押他們的士兵,然後搶奪他們的刀割斷繩索,畢竟這些俘虜戰鬥力不弱,這種拚命的時候也都爆發了。但他們兩旁是剛剛完成整編的第六軍整整一個軍兩萬人,數量超過他們兩倍,而且全都是全副武裝的。這個軍是之前高傑所部,然後加上一部分從原京營三軍抽調的軍官整編,那也都是些死人堆裏爬出來的老兵,全副武裝收拾這些捆住雙手的俘虜還不簡單?
子彈。
槍托。
甚至雁翎刀。
一頓砍砸之後俘虜們血流成河。
數以千計的死屍讓那些俘虜又失去了逃跑的勇氣。
“都鬧什麽?”
楊慶騎著馬囂張地吼道。
俘虜們用畏懼的目光看著他,這裏麵其實有不少見過他的,塔山阻擊戰時候他那扔幾十斤重炸藥包的身影可是依然烙印記憶中。
“活埋是便宜你們,按照規矩該把你們千刀萬剮,你們老老實實過去是死,鬧事也是死,幹嘛給自己最後一段路程找罪受?你們都是以前大明臣民,背叛了大明,是你們對不起先帝,現在是給你們一個向先帝贖罪機會,到地下去伺候先帝,給先帝當奴仆。你們原本都是該扔陰曹地府受那懲罰的,現在去伺候先帝,以後也能跟著先帝到天上享福,這對你們是好事,別不知道好歹,現在反抗死了也是在陰曹地府受罪!”
楊慶繼續吼道。
不得不說他的歪理真多。
但效果還真有,部分俘虜明顯認命泄氣了,坐在血泊中嚎啕大哭,畢竟這裏麵還是有之前跟著尚可喜這些人投降咱大清的老牌漢軍,還有一直視大明為宗主國的朝鮮人。
楊慶說他們是背叛大明也對。
他們給崇禎殉葬贖罪,然後死了跟著崇禎一起到天上,否則死了也是到陰曹地府受刑,至於真假……
這東西總得有個幻想。
自己騙自己那也至少好受些。
甚至還有俘虜重新開始垂頭喪氣地準備走向那壕溝。
“別聽他的鬼話,跟他們拚了!”
何洛會尖叫著。
因為還在囚籠裏,他也隻能用這種方式來重新鼓起士氣了。
然而下一刻楊慶從馬背上縱身躍起,瞬間落地然後以比戰馬狂奔還快的速度轉眼到了他麵前,何洛會還沒反應過來,楊慶已經一拳轟在那木製囚籠上。那手臂粗的原木終究沒扛住他的蠻力,落拳之處釘子脫開整根倒飛出去,楊慶的右手一把抓住何洛會硬生生向外拽……
何洛會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
就砸飛一根木頭,那間隙還能有多大?
腦袋也就勉強鑽出。
楊慶的硬拽讓他的腦袋在兩根原木的擠壓摩擦中血肉模糊,甚至連倆耳朵都擠掉了,緊接著就是身體同樣硬生生從這點間隙拽出來。體格也算壯碩的何洛會,在兩旁粗糙的原木摩擦下渾身鮮血淋漓,然後在劇痛中掙紮著被楊慶單手舉到半空。
“你們聽也是死,不聽也是死!”
楊慶獰笑著吼道。
緊接著他把何洛會像摔死狗一樣摔在地上,後者抽搐一下,嘴裏立刻湧出鮮血,楊慶拎起一條腿拖著何洛會血淋淋向前走去,在那些俘虜顫抖的注視下拖到壕溝邊一把扔了下去。
然後他走到尚可喜的囚車前……
“罪臣前皮島鎮副將尚可喜願追隨先帝,服侍先帝以贖罪!”
尚可喜趴在囚車裏說道。
“打開囚車,給他把刀!”
楊慶說道。
旁邊士兵打開囚車,然後給了尚可喜一把刀,因為他已不能走路,又把他拖到那壕溝前。
“罪臣叩見陛下!”
尚可喜跪在那裏,朝著麵前墳丘磕頭,然後悲涼地看著眼前這壯麗山河,估計在迴憶自己一生,他降清的確是被逼無奈,但之後跟著清軍為虎作倀就罪該萬死了。被逼無奈投降的又不隻他一個,祖大壽也投降,但後世沒人罵祖大壽漢奸,因為他投降後不論是不被信任還是其他原因,一直沒有再出現在對大明的戰場上。但尚可喜不一樣,不說原本曆史上他屠廣州百萬,就是在入關前他也是始終跟著清軍當打手,兢兢業業為咱大清血戰的。
這可以說真正的漢奸了。
“唉!”
尚可喜長歎一聲。
他緊接著把刀放到脖子上狠狠地向下一拉,伴隨大動脈被割斷噴射出的鮮血,他的死屍順著堆積起來的泥土滾落壕溝。
楊慶接著走到屯齊麵前。
“我大清將士,有死無降!”
屯齊高傲地說。
“剮了!”
楊慶很幹脆地說。
“我,我,罪奴舒爾哈齊之孫屯齊願侍奉皇帝於地下!”
屯齊瞬間清醒趴在囚籠高喊。
“晚了,拖出去剮了,一定要剮夠三千六百刀,至於你們願意剮還是願意給先帝殉葬?別說是我楊慶不講理,我可以給你們一個自己選擇的機會,願意給先帝殉葬的就自己過來跳下去,原因剮的就留在那裏等著挨那三千六百刀!”
楊慶喊道。
那些俘虜麵麵相覷。
這個選擇很好做,淩遲至少得受大半天的罪,活埋也就一會兒,更何況淩遲那是屍骨無存,骨頭都得挫骨揚灰的,既然早死晚死都得死,那為什麽不選擇一個全屍?
很快就有清軍俘虜做出選擇,然後旁邊士兵解開繩索,押著走到壕溝前,先是給崇禎磕頭說明自己願意用殉葬來贖背叛大明之罪,接著自己下到壕溝裏麵等著。很快一批批俘虜就這樣以自願殉葬的形式下去,沒過多久絕大多數俘虜也都做出選擇,不出半個時辰所有俘虜全都選擇了去伺候崇禎,很快這條環繞墳丘的壕溝就滿了人,剩下就是填土了。
旁邊立起的木架上,被淩遲的屯齊慘叫著,眼睜睜看著這一幕,他的慘叫聲也算是伴奏了。
“先帝終於可以瞑目了!”
楊慶感慨地說。
崇禎一輩子受建奴的氣,死後八千建奴殉葬,這也算是對他最好的告慰了,這個皇帝沒多大本事,但也的確想著振作,他在位期間的確民不聊生,但他也的確想老百姓過好些。可惜能力有限,最終什麽也沒做好,他十八年折騰得筋疲力盡,現在也算是真正安息了。
“忠勇侯行事,的確是痛快!”
他身旁欣賞這一幕的群臣中,一個身材高大,看起來不下兩米,一身一品武將服的老太太欣慰地說。
這是秦良玉。
作為雲貴兩省軍隊統帥,她當然要來參加崇禎葬禮,不過她的忠貞侯是隆武封的,這時候還沒封侯,她之前是都督僉事,崇禎南渡之後加到了都督,也是正一品。楊慶的官製改革取消五軍都督府,但原本那些將領的都督頭銜仍在,隻不過增加了一個大都督而已,其他那些都督全都改成類似軍銜的品級稱號,不再有任何實際的權力屬性,隻是將領等級和俸祿的標準而已。
所以秦良玉除了遵義行營都統這個職務外,軍銜就是左都督。
“隻是殺俘終究不妥。”
張國維說道。
“這怎麽是殺俘呢?難道張公沒聽見他們說自願追隨先帝?”
楊慶說道。
“但以後戰場上建奴還會投降嗎?”
張國維說道。
他才不跟楊慶講歪理呢!
這個家夥一堆歪理邪說,完全沒法以聖賢之道教化。
“我就沒想過讓他們投降,建奴之禍根源何在?就是咱們朝廷過去對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殺得太少。
建奴源出胡裏改,金國時被女真視為低等賤民,胡裏改女真豈可為婚,不過女真人被蒙古人殺絕後他們趁機南遷入居遼東。他們接受我大明的庇護,我大明任命其首領為官,待其恩不可謂不厚,然而此輩終究狼子野心不改,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輩不殺難道留之遺禍子孫?更何況建奴闔族不過幾十萬而已,加上其他附逆者亦不過百萬,青壯不過二十萬,就算都不降殺盡又有何難?
殺盡之後其族自滅。
以後對待造反作亂的胡虜,統統斬盡殺絕,男人高過車輪者殺,女人沒為奴婢,禁其語言文字,史書禁止記載其事跡,毀掉他們留下的一切建築雕刻之類,五十年後連其族名都再無人知曉。”
楊慶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