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是哪一邊的呢?


    這個問題的確很難迴答啊!


    帶著無限悵惘楊慶就這樣離開了徐州。


    高一功並沒給他明確答複……


    老高也無權決定。


    這種事情必須得上報給李自成由老李來決定幹不幹,而且就算幹也沒那麽簡單,必須得沿淮線上所有順軍共同行動,袁宗第佯攻鳳陽,上遊警戒曹友誼的關寧軍,南陽的田見秀佯攻樊城和棗陽,牽製住左良玉的湖廣軍,把整個戰線上其他明軍全都拖住才能動手,不可能讓高一功真得孤軍深入。


    萬一這是坑他們的呢?


    如果是沿淮線全線進攻就不怕是坑他們了。


    劉良佐那種貨色是絕對擋不住袁宗第的,區區淮河也擋不住順軍騎兵,崇禎要是敢坑他們那麽袁宗第就該進鳳陽了,然後什麽也別管直撲合肥。話說湯若望這段時間可是幫李自成鑄了不少大炮,李自成在各地抄家的銅幾乎全都投入到大炮的鑄造中,順軍此時大炮的比例甚至都超過了明軍。尤其是紅夷大炮級別的重炮據說已經多達上百門,超過一半在沿淮各軍手中,袁宗第手中就得二十門,轟開廬州城毫無壓力,隻要他們拿下合肥就該崇禎倒黴了,在巢湖邊上造船南下的順流出濡須口直下南京,大運河開通前北方打南方都是這麽幹的。


    孫權和曹操合肥大戰,淝水之戰,鍾離之戰……


    無數血流成河的大戰全都是為了爭奪這條進軍線路,隻是大運河開通後有了更好選擇而已。


    李自成也得調兵遣將以防萬一。


    他們必須得做好充足的準備,是不可能僅憑那點可憐的互信,就傻乎乎殺過淮河的,至於崇禎不是坑他們……


    那有什麽大不了?


    無非就算一場實兵演習唄!


    既然如此楊慶就沒必要留在這裏等消息了,再說這種事情也不需要答複,什麽時候高一功殺向盱眙就算是答複了。不過他也沒迴南京,這時候南京也沒什麽事情,他的主要職責是給崇禎抄家,短期內崇禎還沒有新的目標,皇帝陛下短期內還不餓,畢竟揚州晉商這一把還能頂一段時間。至於那些小事也用不著他這種級別的親自出手,抓人什麽的他的錦衣衛又不是王承恩不能調動,崇禎的安全也有高得捷的關寧鐵騎,隻要不出皇宮就用不著他保護。


    他緊接著跑到了廬州。


    然後在廬州他和駐守這裏的曹友義還有從安慶趕來的黎玉田,三人一起跑到了信陽。


    那些遼民是分散安置,但絕大多數其實都在信陽府境內,主要是這一帶靠近前沿,而且之前順軍曾經占領過,那些地主要麽逃亡南下至今不敢迴來,要麽幹脆被順軍給殺了,基本上可以說是赤地千裏,有大量的荒地可以耕種。實際上也不隻是戰亂造成的,很大一部分還是不堪壓榨逃亡的百姓丟棄的,至於逃走的百姓……


    當然是躲進山裏了。


    明朝後期棚民問題可是相當的嚴重。


    那些老百姓寧可舍棄平原的良田跑到山裏與野獸為伍,也不願在外麵忍受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的壓榨,不得不說後者之兇殘遠超虎狼,而南遷的遼民不可能占用那些本地人的土地,隻能是原本的官田或者直接自己開荒……


    但開荒也得有合適的地方。


    別以為淮南就是樂土,實際上淮河最狠的冬天裏冰凍一尺,這個悲劇的時代別說淮南了,就是江南都有太湖封凍的記錄,所以就算開荒最好也得在那些荒廢的農田上開荒,真跑到荒山野嶺開荒隻能餓死,這樣算起來也就隻有這一帶最合適了。


    要不然就得去湖廣了。


    不過這也正好方便了他當自己的老巢,接下來他準備在這裏種玉米種地瓜種土豆,總之種這些未來的主要作物,尤其是把這裏當玉米的育種基地,讓那些遼民充當這個時代的種子巨頭。然後他們培育出來的玉米種,可以向北邊的李自成控製區出售,畢竟北方更需要這個,不過這些都是明年開春以後的事情,現在還正開荒呢,而且馬上就要進入冬天了。既然這樣正好趁著冬天閑人比較多,在這裏搞一項可以賺錢的大工程……


    他要燒水泥。


    不過他並不會燒水泥。


    他對於這東西能知道的就是石灰石和粘土大致配比,然後再加不知比例的煤粉和鐵礦粉磨好配料加水混漿,然後放到石灰窯裏煆燒,至於煆燒溫度這個問題忽略掉,反正他又沒溫度計。


    剩下就是慢慢試驗唄!


    反正最早的波特蘭水泥就是這麽燒出來的。


    沒理由他燒不出來啊!


    在接下來的整整一個月裏,他都是待在信陽,守著一座石灰窯反複不斷地試驗,燒壞一爐再換一爐,水泥配料的磨細就用石磨,拿錘子敲碾子碾碎然後上石磨一點點磨,沒有機器就用牲畜做動力,反正又不用在乎價格,他燒這個的主要目的,是替代這時候高檔建築磚石粘合主要使用的糯米,那東西抹牆哪趕上給人吃?


    就在這一年冬天第一場雪降下的時候,他也終於燒出了第一爐合格的水泥。


    不過成本是真高。


    “這東西誰用得起啊!”


    看著眼前的幾十桶水泥,曹友義驚歎道。


    這東西燒製倒不是很麻煩,無非就是燒窯,燒窯又不是什麽高科技,一千三四百度毫無壓力,燒瓷器的窯溫起碼也得這個數,可燒製以前配料的磨粉和燒成後的磨細就麻煩了,很顯然在沒有蒸汽機之前搞這個東西的成本那不是一般的高,完全可以用奢侈品形容。產量也不是一般低,他們努力一個月的成果也僅僅是這麽幾十桶,而且這東西在這個時代的包裝也很麻煩,因為除了木桶不可能有其他可以確保防潮同時又有足夠強度的包裝,塑編袋沒有,布袋那價格更恐怖,這年頭穿不起衣服的人都有的是,紙袋也沒有,牛皮紙可不是這個時代技術能解決,麻袋就不提也罷了。


    隻有木桶完全合格!


    而且這還不算運輸成本,從這裏運到南京也是輾轉千裏。


    不過……


    “曹總兵,這是忠勇伯為了皇上能盡早修好皇宮,又避免耗費糧食想出的替代之法,銀子算什麽?忠勇伯對陛下的忠心和心懷百姓的赤子之心才是最重要的。”


    黎玉田拍了拍他肩膀說。


    “嘿嘿!”


    旁邊楊慶的確笑得很陰險。


    這個就是賣給崇禎修皇宮的,後者的皇宮至今就修了幾處勉強能夠用的宮殿,整個皇宮絕大多數地方都依舊一片破敗,如果崇禎能夠解決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的問題,財政暴漲之後肯定要修的。但修這個得耗費大量糧食,那磚的粘合全靠糯米汁,不用水泥替代得消耗大量糯米,現代修複西昌古城牆,九百米就需要耗費糯米五十噸,這還僅僅是包層磚,而且隻是象征性用一下,肯定少不了在一些地方用水泥,而南京那麽一座巨大的皇宮,無數宮牆無數殿閣得用多少?


    上萬石都有可能。


    皇帝陛下心念百姓,連煙草都不準種植,哪能這麽浪費糧食?


    這樣正好可以用節省糧食的噱頭忽悠崇禎買他的天價水泥,一斤水泥按照一斤糯米的價就行。


    這就可以維持生產了。


    而且皇宮都用這種好東西,民間那些富豪肯定有追趕潮流的,最好讓崇禎下一道聖旨,禁止蓋房子用糯米當粘合劑,這樣就可以逼著人們來買水泥,這糧食能省則省,畢竟也是活命的東西,看多了北方的餓殍後,楊慶此時對糧食看得比什麽都重要,而且這裏的遼民可以向著工人轉變了,雖然這種工業有些簡陋,但它畢竟也開始了工業啊!


    而且以後終究能夠找到降低成本的辦法。


    比如說把磨改成水力,甚至改成風力,總之隻要有利可圖總會找到辦法的,一年兩年不行,那幾十年總可以了吧?等搞出蒸汽機,搞出真正的工業化生產工藝就簡單了,話說歐洲的水泥從最早十八世紀中期提出理論到波特蘭水泥發明花了一個甲子呢!任何一種新產品發明都隻是開始,剩下還需要在漫長歲月裏一點點進步,這個過程百年都不算長。


    總之隻要解決有無的問題,剩下的就慢慢來了。


    “爵爺,陛下急召!”


    一名狂奔而來的錦衣衛突然在他身旁下馬行禮說道。


    “何事?”


    楊慶說道。


    很顯然李自成那邊有動靜了。


    不過算算時間也差不多,高一功把報告送去,他那裏做出決定,然後向沿淮各軍發出命令,這些軍隊就位做好準備,這些加起來一個月已經是效率非常高了。


    然而……


    “朝鮮使者到南京重新稱藩並求救,建奴大軍已經攻陷漢城,並渡江攻陷江華島,在朝鮮境內大肆殺戮,屠城無數,朝鮮國王不得不南逃羅州,建奴在朝鮮以屠城為威脅強迫其民剃發易服。”


    那錦衣衛說道。


    “呃?!”


    楊慶愕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護國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男並收藏護國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