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在他們逃離的第二年,一位軍隊首腦掌握了那個‘千島之國’的政權。人們都紛紛猜測,他就是那隻操縱暴亂的幕後黑手。
雖然此時安南戰爭持續不斷,可作為安南當時的首都——西貢,卻並沒有遭受戰火的威脅。這裏駐紮著大批的米軍士兵,是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西貢有許多華裔商人,他們用勤勞和智慧換取著財富。
在彪爺的幫助下,林伯和江庭軒各租了一間鋪麵開始經商,生活逐漸穩定下來。他們雖然初來乍到,可有彪爺的暗中關照,在這裏也沒有人敢來故意難為他們。
江庭軒受祖輩的影響,很有經商的天分。加上林伯的指點,他不僅很快熟悉了業務,而且生意也越做越紅火。雖不及林家的規模,可短短三年,他不僅早已還清了林伯當年的資助,而且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二層洋房。
又過了幾年,江庭軒和林子強都各自迎娶了新娘,都是當地華人的女兒。而子強的姐妹也都各自嫁人。江庭軒的母親臉上,也終於開始出現了笑容。婚後,在江庭軒的執意要求下,‘誠義合’的招牌又重新掛了起來。
‘誠義合’的業務發展得很快,可江庭軒的母親卻越來越憂慮,畢竟正在打仗,誰知道會發生什麽意想不到的事,他母親不想他太出風頭。
“財為禍之首,不要把生意做得太大。”她總是這樣告誡兒子,“樹大招風,一家人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江庭軒一方麵尊重母親的意思;另一方麵,業務發展得太快,也不是他想收手就能做到。他隻是學著林伯的樣子,也在暗中藏了一筆美元。
那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安南人的英勇頑強讓對手無計可施。而中方也給安南提供了大量的經濟援助,成了安南人與米軍作戰的強大後方。
當時西貢雖在米方所扶持南部政權的控製之下,可那裏的華僑也都暗中積極地捐款,捐物,支持安南人與米軍作戰。
———————————————————————
直至米軍撤離安南,安南戰爭宣告結束。繼而安南北部政權軍隊占領了西貢,安南完成了全國統一。這場蹂躪了安南長達十數年的戰火,才終於停止。
西貢的本地人和當地的華人一起湧上街頭,共同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人們歡唿雀躍,認為終於可以過上幸福而安定的生活了。
不久,江家又迎來一件喜事——江庭軒的太太懷孕了。
當庭軒將這個消息告知母親時,母親激動得臉上放出紅光。繼而一行熱淚灑下,她撫摸著丈夫的牌位,喃喃地說道:“培德,我們還都活著,我們沒有辜負你……我們江家,終於有後了……”
———————————————————————
一天,久未露麵的李彪突然造訪林府。一進門也不客氣便自行坐下,開口便說道:“林公,我要走了。”
“哦,彪爺準備出遠門?”林伯以為他隻是暫時離開。
“我準備去港九發展。”李彪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
林伯這才明白李彪準備撤離安南。林伯是個精明的商人,他明白隨著戰爭的結束,李彪這些年來在安南的業務也就告一段落了。
“幾時走?我為你餞行。”
“不必了,你我之間客氣什麽?”李彪擺了一下手,“今天來一是跟你道個別,二來是給你透個口風。”
“彪爺請賜教。”
“安共現在已全麵控製了局麵——你知道這些年我一直和他們打交道。”李彪稍微猶豫了一下,又接著說道:“聽說安共方麵準備對華商搞一些改造。”
“怎麽改造?”林伯開始重視。
“具體我也不清楚,想來也不是什麽好事。不如與我一同去港九發展。”
“唉——我老了,已年近六十,漂不動了。”林伯歎了口氣,他不忍拋下這近十年來辛辛苦苦重振的家業。再者,李彪終究是個危險人物,敢在米軍的眼皮底下為安共搞物資,他是個把頭別在褲腰帶上的人,林伯始終不願與他走得太近。
“此去港九,也不知前景如何,你自己多加保重吧。唉——這裏再有什麽事,我也就幫不到了,凡事多加小心吧!”李彪說道。
“這麽多年承蒙彪爺關照,林某感激涕零。苦於無以迴報,容我做一小東,為彪爺餞行。”
“嗨,跟你說話太費勁!我這兩日就動身,你考慮一下,想一起走就通知我一聲。好了,不跟你囉嗦,我走了!”說完,也不待送,起身徑直離開了林府。
———————————————————————
彪爺走了,可他留下的話應驗了。
安南新政權開始對西貢的華商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一夜之間,像林伯和江庭軒這樣的批零商人成了買辦資產階級。他們有的財產被沒收,有的被迫‘自動捐獻’。就連江庭軒的那幢二層洋樓,也被強迫簽了‘自動獻產’的聲明,白白‘捐獻’給政府了。
很多華商想不通。在戰爭中,他們為安南人民抗擊米軍捐助了大量的財物,好容易換來了和平,沒想到安南當局卻讓他們把所有的財產都“捐獻”。華商們開始與當局理論,林伯也是其一,結果慘遭逮捕。
幾經變故,辛辛苦苦在安南經營了近十年的產業,就這樣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急火攻心,林伯病倒了。等放出來時,人已經不行了。
臨終前,林子強和江庭軒都在身邊。
林伯悲苦地說道:“庭軒,你母親說得對——財為禍之首。從今以後,你們最好不要再經商了,如果一定要做,能夠吃穿用度就好。好好照顧你們的母親。將來有了孩子,讓他們好好讀書,找份正當職業。”
林伯去世後,江庭軒和林子強隨其它華人一道,被送往所謂的‘新經濟區’去墾荒種田,完成思想改造。江庭軒和林子強從商人蛻變成了農民,勞作的辛苦讓他們變得又黑又瘦,生活也日漸清苦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江家迎來了一個新生命。江庭軒沒有隨家譜,隻給他取了一個單名‘雄’字,就是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要再受命運的擺布。
幾個月後,林子強的妻子也生下一個女兒。他們給她起名:林依湄。寄希望於生命能象湄公河水一樣源遠流長。
各自做了奶奶的江母和林母都十分高興。他們將兩個孩子抱在一處,十分開心地說:“天官賜福,這兩個孩子多可愛,將來他倆要是有緣,我們做個兒女親家也不一定呢!”
新生命的到來,衝淡了人們臉上的愁雲。
江雄的奶奶總是說:“日子辛苦點沒有什麽,隻要人平安,比什麽都好!”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災難又一次降臨了……
———————————————————————
隨著華米關係的升溫,當時的安南政權轉身投向另一位‘老大哥’,並開始推行反華排華的政策。
安南當局開始大規模地驅趕華人華僑。幾十萬難民拋家棄業,扶老攜幼,奔走唿嚎,其狀空前慘烈!
江庭軒和林子強,以及一些相熟的昔日華商們聚在一起商論對策。他們已被限期離境。是迴祖國,還是另謀生路,他們看法不一。一方的理論是:在文革中和他們這些有海外關係的親友境遇淒慘,很多人甚至被打成反革命特務,而他們這群資產階級迴國,豈不是往槍口上撞?而另一方則認為:聽說是鄧氏在掌握實權,祖國的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且這次祖國還出動了艦船來營救華人,與其在國外受人欺淩,不如落葉歸根。
由於江庭軒和林子強自幼生長在國外,對祖國國內狀況一無所知,而且安南地域狹長,從這裏迴國路途太過遙遠,在別人的槍口下,誰敢保證家人都能安全到達?再說這數十萬難民,即便迴去又將如何生存?由於對國內情況的不明和曆史造成的誤解,江庭軒和林子強決定一同自行設法離境。好在當時兩家都私藏了些美金,這時可以派上用場了。
這群人通過以往建立的關係,湊錢租了艘船。幾經周折,終於成功地逃離了安南,最後他們流落到暹羅和大馬的邊境交接地帶——也就是現在江雄生活的地方。
在他們逃離的第二年,一位軍隊首腦掌握了那個‘千島之國’的政權。人們都紛紛猜測,他就是那隻操縱暴亂的幕後黑手。
雖然此時安南戰爭持續不斷,可作為安南當時的首都——西貢,卻並沒有遭受戰火的威脅。這裏駐紮著大批的米軍士兵,是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西貢有許多華裔商人,他們用勤勞和智慧換取著財富。
在彪爺的幫助下,林伯和江庭軒各租了一間鋪麵開始經商,生活逐漸穩定下來。他們雖然初來乍到,可有彪爺的暗中關照,在這裏也沒有人敢來故意難為他們。
江庭軒受祖輩的影響,很有經商的天分。加上林伯的指點,他不僅很快熟悉了業務,而且生意也越做越紅火。雖不及林家的規模,可短短三年,他不僅早已還清了林伯當年的資助,而且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二層洋房。
又過了幾年,江庭軒和林子強都各自迎娶了新娘,都是當地華人的女兒。而子強的姐妹也都各自嫁人。江庭軒的母親臉上,也終於開始出現了笑容。婚後,在江庭軒的執意要求下,‘誠義合’的招牌又重新掛了起來。
‘誠義合’的業務發展得很快,可江庭軒的母親卻越來越憂慮,畢竟正在打仗,誰知道會發生什麽意想不到的事,他母親不想他太出風頭。
“財為禍之首,不要把生意做得太大。”她總是這樣告誡兒子,“樹大招風,一家人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江庭軒一方麵尊重母親的意思;另一方麵,業務發展得太快,也不是他想收手就能做到。他隻是學著林伯的樣子,也在暗中藏了一筆美元。
那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安南人的英勇頑強讓對手無計可施。而中方也給安南提供了大量的經濟援助,成了安南人與米軍作戰的強大後方。
當時西貢雖在米方所扶持南部政權的控製之下,可那裏的華僑也都暗中積極地捐款,捐物,支持安南人與米軍作戰。
———————————————————————
直至米軍撤離安南,安南戰爭宣告結束。繼而安南北部政權軍隊占領了西貢,安南完成了全國統一。這場蹂躪了安南長達十數年的戰火,才終於停止。
西貢的本地人和當地的華人一起湧上街頭,共同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人們歡唿雀躍,認為終於可以過上幸福而安定的生活了。
不久,江家又迎來一件喜事——江庭軒的太太懷孕了。
當庭軒將這個消息告知母親時,母親激動得臉上放出紅光。繼而一行熱淚灑下,她撫摸著丈夫的牌位,喃喃地說道:“培德,我們還都活著,我們沒有辜負你……我們江家,終於有後了……”
———————————————————————
一天,久未露麵的李彪突然造訪林府。一進門也不客氣便自行坐下,開口便說道:“林公,我要走了。”
“哦,彪爺準備出遠門?”林伯以為他隻是暫時離開。
“我準備去港九發展。”李彪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
林伯這才明白李彪準備撤離安南。林伯是個精明的商人,他明白隨著戰爭的結束,李彪這些年來在安南的業務也就告一段落了。
“幾時走?我為你餞行。”
“不必了,你我之間客氣什麽?”李彪擺了一下手,“今天來一是跟你道個別,二來是給你透個口風。”
“彪爺請賜教。”
“安共現在已全麵控製了局麵——你知道這些年我一直和他們打交道。”李彪稍微猶豫了一下,又接著說道:“聽說安共方麵準備對華商搞一些改造。”
“怎麽改造?”林伯開始重視。
“具體我也不清楚,想來也不是什麽好事。不如與我一同去港九發展。”
“唉——我老了,已年近六十,漂不動了。”林伯歎了口氣,他不忍拋下這近十年來辛辛苦苦重振的家業。再者,李彪終究是個危險人物,敢在米軍的眼皮底下為安共搞物資,他是個把頭別在褲腰帶上的人,林伯始終不願與他走得太近。
“此去港九,也不知前景如何,你自己多加保重吧。唉——這裏再有什麽事,我也就幫不到了,凡事多加小心吧!”李彪說道。
“這麽多年承蒙彪爺關照,林某感激涕零。苦於無以迴報,容我做一小東,為彪爺餞行。”
“嗨,跟你說話太費勁!我這兩日就動身,你考慮一下,想一起走就通知我一聲。好了,不跟你囉嗦,我走了!”說完,也不待送,起身徑直離開了林府。
———————————————————————
彪爺走了,可他留下的話應驗了。
安南新政權開始對西貢的華商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一夜之間,像林伯和江庭軒這樣的批零商人成了買辦資產階級。他們有的財產被沒收,有的被迫‘自動捐獻’。就連江庭軒的那幢二層洋樓,也被強迫簽了‘自動獻產’的聲明,白白‘捐獻’給政府了。
很多華商想不通。在戰爭中,他們為安南人民抗擊米軍捐助了大量的財物,好容易換來了和平,沒想到安南當局卻讓他們把所有的財產都“捐獻”。華商們開始與當局理論,林伯也是其一,結果慘遭逮捕。
幾經變故,辛辛苦苦在安南經營了近十年的產業,就這樣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急火攻心,林伯病倒了。等放出來時,人已經不行了。
臨終前,林子強和江庭軒都在身邊。
林伯悲苦地說道:“庭軒,你母親說得對——財為禍之首。從今以後,你們最好不要再經商了,如果一定要做,能夠吃穿用度就好。好好照顧你們的母親。將來有了孩子,讓他們好好讀書,找份正當職業。”
林伯去世後,江庭軒和林子強隨其它華人一道,被送往所謂的‘新經濟區’去墾荒種田,完成思想改造。江庭軒和林子強從商人蛻變成了農民,勞作的辛苦讓他們變得又黑又瘦,生活也日漸清苦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江家迎來了一個新生命。江庭軒沒有隨家譜,隻給他取了一個單名‘雄’字,就是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要再受命運的擺布。
幾個月後,林子強的妻子也生下一個女兒。他們給她起名:林依湄。寄希望於生命能象湄公河水一樣源遠流長。
各自做了奶奶的江母和林母都十分高興。他們將兩個孩子抱在一處,十分開心地說:“天官賜福,這兩個孩子多可愛,將來他倆要是有緣,我們做個兒女親家也不一定呢!”
新生命的到來,衝淡了人們臉上的愁雲。
江雄的奶奶總是說:“日子辛苦點沒有什麽,隻要人平安,比什麽都好!”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災難又一次降臨了……
———————————————————————
隨著華米關係的升溫,當時的安南政權轉身投向另一位‘老大哥’,並開始推行反華排華的政策。
安南當局開始大規模地驅趕華人華僑。幾十萬難民拋家棄業,扶老攜幼,奔走唿嚎,其狀空前慘烈!
江庭軒和林子強,以及一些相熟的昔日華商們聚在一起商論對策。他們已被限期離境。是迴祖國,還是另謀生路,他們看法不一。一方的理論是:在文革中和他們這些有海外關係的親友境遇淒慘,很多人甚至被打成反革命特務,而他們這群資產階級迴國,豈不是往槍口上撞?而另一方則認為:聽說是鄧氏在掌握實權,祖國的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且這次祖國還出動了艦船來營救華人,與其在國外受人欺淩,不如落葉歸根。
由於江庭軒和林子強自幼生長在國外,對祖國國內狀況一無所知,而且安南地域狹長,從這裏迴國路途太過遙遠,在別人的槍口下,誰敢保證家人都能安全到達?再說這數十萬難民,即便迴去又將如何生存?由於對國內情況的不明和曆史造成的誤解,江庭軒和林子強決定一同自行設法離境。好在當時兩家都私藏了些美金,這時可以派上用場了。
這群人通過以往建立的關係,湊錢租了艘船。幾經周折,終於成功地逃離了安南,最後他們流落到暹羅和大馬的邊境交接地帶——也就是現在江雄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