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葉平戎原本是想要留上兩天就迴京,無奈大雨封門,他出不去,也就在祁家住下了。


    一日兩日就罷了,等到七日八日,葉平戎便有些待不住,到葉嬌這裏來同妹子說話。


    葉嬌抱著旭寶坐在榻上,看著外麵連成線的雨水,輕聲道:“再不停,怕是我在山上園子裏種的那些藥材都要被衝沒了。”


    葉平戎正在一旁拿著布老虎逗著旭寶,聞言,歎了口氣:“莫說藥材了,這麽久的雨,堤壩都不一定受得住。”


    水衝了壩,便是災。


    這世上最無情的便是水火,沾上就逃不脫。


    葉嬌雖不知道天災有多嚴重,不過她也看得出家裏人近來的緊張,小人參也很體貼的不會多問,也不像之前那樣總是變著法子吃東西,隻是因為雙身子,偶爾覺得嘴裏缺了口什麽。


    並不是餓,就是嘴裏幹幹的,總想吃點甜的。


    葉平戎見她舔嘴,便問道:“餓了?”


    小素在一旁道:“二少奶奶可要吃什麽?小廚房裏燉著雞湯呢,可要讓廚娘做碗麵來?”


    葉嬌搖搖頭,道:“不是餓,就是想吃點心,豐盛齋的,”聲音頓了頓,“反正也不著急,我就想想。”


    旭寶則是舉起了手,遞給了葉嬌:“娘吃糕糕!”


    葉嬌也不跟他客氣,笑著湊過去吃了,順便還親了旭寶一口。


    葉平戎看著葉嬌,不由得道:“瞧著這雨也快停了,迴頭我去豐盛齋給你買一趟就是了。”


    葉嬌笑著點點頭。


    而這雨,整整十天才停。


    十天當中,並非天天暴雨,雨水有大有小,但終究是難得一見的大雨。


    祁家倒是無事,他們地勢高,積不下水,而在鎮子裏和城裏麵的鋪子也沒什麽影響,外圍有護城河繞著,裏麵有城壕和排水明渠、暗渠,頂多是有些藥材泡了水用不得,店麵是沒事的。


    莊子坐落在貫穿村鎮的原河上遊,雖說有淹了的,但隻要糧倉無事,就一切無事。


    可是在原河下遊,卻是堤壩被衝,有數個村鎮被淹。


    縱然有水報、羊報諸多法子來提前告知,但是村民隻來得及自己跑到高處躲避保存性命,卻沒辦法帶走家裏的糧食牲畜。


    水災無情,一頓衝刷下,便什麽都沒了。


    而在城鎮中的人都慶幸大雨停止避免了更大的災禍時,祁昀卻把宋管事叫了過來。


    宋管事剛一進書房,就對祁昀道:“二少爺,我盤點過鋪子,折損不大,藥園子那邊早早的就把藥材囤積起來,如今正好是可以放出去的時候。”


    祁昀聞言,並沒有說什麽,因為他知道宋管事說的是真的。


    災禍帶來的便是短缺,朝廷多年來履行仁政,苛捐雜稅少,又趕上剛剛打過仗,緊接著先皇駕崩,新帝登基,哪怕祁昀和當官的半點關聯都沒有,也知道這會兒朝廷隻怕沒多少錢,能分到地方上的更是不多。


    如今若是能將存著的藥材放出去,哪怕多上十倍的價錢,也是賣得出去的。


    隻是祁昀並不打算這麽做。


    他看了看宋管事,招手讓宋管事坐下,而後道:“這次遭災的地方,與莊上佃戶多有聯係,莊子上的不少人都是從那裏出來的,終究離得不遠,總會有些沾親帶故。”


    宋管事一愣。


    而後就聽祁昀道:“我與大哥合計了一下,想著要給寫東西安撫,哪怕是為了佃戶們,也總要幫他們一把才是。”


    此話一出,宋管事的腦袋裏立刻計較起得失,很快迴道:“二少爺心善,這種救人性命的事情自然是做得。隻是咱們的知縣老爺可不是什麽心胸寬廣之人,那新來的縣丞也不算大度,哪怕我們出了力,隻怕也會被當作他們邀功的憑證,對我們並無什麽好處。”


    祁昀神色平靜,顯然已經想到了這點。


    他甚至比宋管事想的更進一步,篤定了知縣不會把他的功勞上報,隻會攬到自己個兒身上。


    但是祁昀這麽做的初衷卻不是為了表功,而是為了祁家:“宋管事,你要記著,定人心才能定自身,我隻要安穩住他們,至於功勞,那是以後才要考慮的事情。”


    祁昀不敢說自己是個慈悲菩薩心腸,相反,他在乎的不過那幾個人,旁的與他都沒有關係,他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可祁昀總歸是個有考量的,而且這次遭難的多多少少與他家是有關係的,他自然做不到不聞不問。


    如今祁家做事的,無論是管事還是掌櫃,還是多從佃戶裏麵找人。


    而那些佃戶,瞧著沒什麽家底,但是裏麵還是有不少有本事的,最關鍵的是和祁家一條心,這點最為難得。


    哪怕用這次的花銷去換手下人的忠心,祁昀也覺得這筆買賣劃得來。


    宋管事又拱了拱手:“東家……”


    不過不等他說完,祁昀就抬抬手隻住了他的話:“生意做的永遠不隻是銀錢,還有人情,宋管事,照我說的去準備吧,總不會讓你吃虧的。”


    宋管事低了低頭,不再多問,應了一聲:“是。”而後便快步出去準備了。


    自始至終,祁昀沒有說宋管事不對,哪怕看起來宋管事有些不講人情,但是宋管事的想法才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事不關己罷了,在別人過得好和自己過得好裏,尋常人都會選擇後者。


    隻是祁昀這次選擇了讓別人過得好,倒也不是完全聖心發作,更多的是祁昀看得更清楚些。


    錢可以再賺,根基要是沒了才是真的完了。


    祁家在這裏紮了根,尤其是莊子上的佃戶,大多是從村子裏出來的,若是什麽都不做,哪怕和那些村子裏頭沒關係的也會物傷其類。


    寒了人家的心,隻怕以後走的也不會那麽順遂。


    聚人心難,想要散了卻很容易。


    於是,第二天一早,祁昀和祁昭分別派了人去莊子鋪子。


    莊子裏的糧倉,十開其六,由佃戶們護送去村子中分發,酒鋪中囤積的烈酒也取出一半,即可燃燒也可暖身。


    李郎中則是帶著十幾名郎中,帶上藥材,並且準備好了藥丸以及雄黃去點燒,預防瘟疫。


    其實其中需要花銷銀錢的並不多,起碼葉嬌的放錢的匣子並沒有少太多,但是卻把之前囤積的東西放了不少出去,那都是實打實的糧食藥材,尤其是藥材,從鎮子上運走的時候看著浩浩蕩蕩。


    而這些糧食藥材的銀錢,祁昀都是和各家管事單算賬的,不會虧到他們。


    忙活了數日,總算是暫時穩定了下來。


    而做這些的時候,祁昀並沒有和葉嬌多說,怕她擔心。


    不過小人參卻總是能聽到風聲,便把自己院子裏頭的藥材花薅掉了將近一半給他用。


    這些藥材花並不像是石芽草那樣立竿見影,也不稀罕,尋常在董氏那邊也種了不少,多是燒一燒就能對身體有益的,總算是個幫助。


    但祁昀不招搖,葉嬌在和葉平戎說話時自然也沒涉及這些,等葉平戎帶著祁明來告辭時,她隻是道:“大哥,這雨水剛過,外麵怕是道路泥濘不好走,不如再等幾日吧。”


    葉平戎笑了笑:“不礙事,這裏到鎮子上的大路我上午時候去瞧了瞧,能走通的,而且三郎的書院也重開了,他也該早早過去讀書才是。”


    這不僅僅是為了祁明考慮,更是也是楚承允的囑托,葉平戎自然不敢懈怠。


    葉嬌也沒有多留他們,隻是去內室拿了個穗子出來,遞給了祁明。


    祁三郎瞧著,覺得這個穗子有點歪,配色也是紅加綠,格外……與眾不同。


    但在祁明開口前,葉嬌笑道:“最近大雨封門出不去,我就想著找點事情做。這是我親手打的穗子,給你了。”


    祁明立刻伸手接過,瞧著那個紅配綠的穗子,又看了看葉嬌,憋了半天說了一句:“很好看的,嫂嫂手藝真好。”


    這讓葉平戎瞥了他一眼,覺得這讀書的人也會說瞎話。


    祁明則是在心裏默默道,上次說嫂嫂字難看,抄了無數篇大字,這次他才不說實話呢……不,這就是實話!好看,好看極了,嫂嫂親手打的穗子,當然好看,誰說不好看誰瞎!


    葉嬌也看出了祁明臉上格外真誠的神色,心想著,下次在給三弟打幾個才好。


    等出了院子,兩人又去見了祁昀。


    祁二郎對自己這些天在忙的事情隻字不提,隻拜托葉平戎將自家弟弟平平安安的送到城裏,其他的什麽都沒說。


    卻不知道,葉平戎將祁明送到書院之後,才發現自己的佩囊裏裝著一個紙包。


    這是他上午來看路的時候到鎮子上買的,本來想要親手交給葉嬌,這會兒裏麵的點心已經在馬匹顛簸的時候被震碎,葉平戎這才記起自己答應葉嬌要給她帶點心的。


    這其實是小事,想來他沒有帶迴去葉嬌也不會埋怨,況且過去了這麽多天,隻怕葉嬌自己都忘記了。


    但是對於葉平戎而言,隻要是小妹說的,那就堪比聖旨,是一定要做的。


    總不能讓小妹失望。


    於是葉平戎調轉馬頭,又去了鎮子上的豐盛齋,準備再給葉嬌買上一包點心送迴去,就算耽擱了時候,迴去了會被楚承允責罰,他也覺得值。


    不過就在買點心的時候,葉平戎看到街上與平時並沒有什麽不同,可是這種平靜卻是最大的異樣。


    尋常天災都是無可避免的,縱然朝廷早早築造堤壩,加寬河道,但是不過是盡人事,到底能不能永免災禍還是要聽天命的。


    下遊的村子被淹的事情葉平戎也是能猜到,而尋常來說,那些災民為了求生,難免是要朝著鎮子甚至是城裏湧入以謀生路。


    哪怕是當初他在邊關鎮守時,也常常碰到跑到城中的災民,那場麵可以說分外混亂,鎮子上的商鋪隻怕都不敢開門。


    可如今瞧著風平浪靜的,倒不像是有什麽災難發生似的。


    葉平戎不由得問著豐盛齋的夥計道:“最近都沒有人到鎮子裏來嗎?”


    上午葉平戎來買點心的時候,就是這個夥計招唿的,現下夥計一邊葉平戎包點心一邊道:“想來客官是想問這次的水災吧,客官大概是外地人,並不知情,這次水災來了之後,除了朝廷給了錢糧,那邊的祁家也是使了大力,又出糧食又出郎中的,那些災民這才沒有往鎮子裏麵跑,客官若是再往前走走,肯定能看到路邊給祁家運貨品的車架了。”


    葉平戎一愣,忙問道:“可是東邊的那個祁家?”


    夥計笑道:“可不就是那個祁家?城裏的富戶不少,可也就祁家有這個慈悲心腸了。”而後夥計將包好的點心遞給了葉平戎,“來,客官您拿好。”


    葉平戎接過來,紙包的點心還熱著,但是葉平戎卻覺得心口的地方更熱了些。


    站在那裏想了半晌,葉平戎卻沒有迴祁家,而是去了趟祁家藥鋪,讓小夥計將點心送去祁家,而後他就快馬加鞭的迴了京城。


    第一件事便是遞牌子進宮,一點不漏的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楚承允。


    而楚承允對此事竟是毫不知情。


    撂了筆,楚承允微微皺眉,伸手從旁邊那一摞奏折裏找出了一份奏折,打開來,裏麵是一份邀功的奏章。


    說的是縣丞辦事得力,知縣指導有方,卻分毫沒有提過祁家在此事中出的力氣。


    不僅沒提,還把祁家送出去的東西都張冠李戴的扣在了自己頭上,為他們的族人要好處。


    楚承允自然不會懷疑葉平戎的用心,縱然葉平戎與祁家有親,但是葉平戎是楚承允身邊的純臣,素來坦誠,況且這種賑災之事隻要稍微打聽就能知道內情,葉平戎總不會撒這個謊。


    隻是,若沒有葉平戎說這麽一句,隻怕楚承允絕對不會去找人專門查其中的細節。


    這到底隻是貪功冒領,還是看他是新帝繼位根基不穩而欺瞞……


    楚承允眯了眯眼睛,沒有說話。


    不過很快,他便對著葉平戎道:“行了,平戎先起來吧。”而後,楚承允對著葉平戎道,“自古以來,獎罰自有分明。祁二郎一不貪財,二不求賞,著實難得。”


    葉平戎看了楚承允一眼,心想著,這說的獎罰分明,可光說自家妹夫的獎,卻不說罰誰,這是怎麽迴事?


    這會兒,楚承允已經笑著讓宮人拿了紙筆來,揮毫寫了幾個字,而後又叫了戶部和吏部的人來,至於說了什麽,葉平戎就不知道了。


    至於革職罷黜一個小縣丞和小知縣的事情,在京城裏根本連新聞都算不上。


    但皇帝命人做了匾額護送出京的事情,卻悄然在官員當中傳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衝喜小娘子:娶了我就長命百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碧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碧蓮並收藏衝喜小娘子:娶了我就長命百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