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當初軍製改革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李鴻飛確實早有染指蒙古之心,總之西北地區儲存的軍事物資,足夠大明國防軍,打完這場戰役了。


    剩下的,或許就隻需要一個契機。


    而眼下,這個契機終於來了。


    “我準備親自去一趟肅州,至於遼東那邊,就交由你負責了。”李鴻飛對李定國說道。


    此次大明國防軍可謂是精銳盡出,不僅在西北地區布置了二十萬野戰軍,更是在遼東地區準備了七萬野戰軍,整個京城,如今除了戚紅英的教導師,便隻剩下史德威的第三軍負責留守。


    “你去西北,那內閣怎麽辦?況且張超才剛剛升任西北戰區總指揮,你跑那邊去,不是擺明了給他壓力嘛!”李定國反對道。


    為了更好地掌控軍隊,軍製改革過後,國防部取消了集團軍的編製,在戰爭時期,會由各軍之間,臨時組成一大戰區,而戰區總指揮,又稱之為前敵總指揮。


    所以現如今,國防部的高級將領,已經沒有了固定的兵權,分到的戰區有多少軍隊,這名戰區總指揮便掌握多大的兵權。


    比如西北戰區總指揮張超,如今包括地方守軍在內,手下掌握有足足二十五萬大軍,可謂是掌握了大明將近三分之二的兵力。


    而中原戰區的史德威,從級別上來說,與張超平級,可他包括教導師在內,都隻掌握了不到五萬軍隊。


    原本李定國是想要親自擔任西北戰區總指揮的,可李鴻飛最終沒同意,理由就是西北地區,需要一個熟悉當地環境的將領。


    張超自從軍製改革過後,便常年駐軍西北,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然而,李鴻飛方才一席話,卻讓李定國炸了毛。


    他不能去西北拿下這開疆擴土之功,轉眼李鴻飛一個丞相,卻跑到西北邊陲,這算什麽事啊?


    況且,遼東地區的戰區總指揮,原本應該由郭勝擔任,國防部都準備調空一軍進駐東北了,結果李鴻飛又安排李定國去東北,這樣的安排,李定國完全糊塗了。


    “內閣方麵,基本已經步入正軌,一般的事情,幾位內閣大臣商量著來就行了,至於大事..........目前也就隻有蒙古諸部算得上大事了。我此次去西北,不是為了指揮軍隊,而是為了就近安撫進入大明境內的蒙古諸部。張超在前線該怎麽打就怎麽打,我保證不會摻和你們軍方的事情。”李鴻飛若有所指道。


    當初為了保證軍隊的獨立性,李鴻飛特意主動辭去了參謀總長職務,就是為了避嫌。


    如今李定國雖未提及此事,但李鴻飛卻不得不主動說明。


    規矩既然定下,那就必須得遵守,否則還不亂套了。


    所以李鴻飛去西北,倒還真不是為了重掌兵權。


    “而且派你去遼東,那是因為郭勝的空一軍還有別的任務,目前隻有你適合做這遼東戰區的總指揮了。”李鴻飛接著說道。


    遼東戰區的任務並不繁重,除了策反收編後明政權的軍隊,順勢占領朵顏三衛之外,剩下的就是由遼東地區向西進攻,打進滿清的老巢唿倫貝爾地區。


    滿清如今全麵入侵蒙古,加上後方還有一個後明政權作為屏障,因此在唿倫貝爾地區的軍事力量並不雄厚,守軍不過兩三萬。


    而這兩三萬人守護的,卻是包括孝莊、順治在內的幾乎所有愛新覺羅一族。


    一旦大明從遼東進攻,滿清有兩個選擇,一是主動放棄唿倫貝爾地區,並調遣大軍南下,利用騎兵機動優勢,朝北京發起進攻。


    第二,則同樣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迂迴進入遼東地區,攻擊大明軍力薄弱的沈陽,長春等地。


    所以對方這兩三萬清軍,事實上隻是為了迷惑大明而已。


    遊牧民族的特性,就是隨時可以轉移自己的老巢,這在滿清看來,明朝要想攻入蒙古,隻能在西北地區動手..........


    然而,凡是都有例外,如果後明政權,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悄然投靠大明,那麽明軍便可將軍隊,悄然調到黑龍江地區,屆時發動閃電突襲,不給滿清調整戰略的時間,那麽滿清將會是繼蒙古諸部之後,第二個退出這場戰爭的勢力。


    而要完成策反後明政權,至少是策反後明的軍隊,郭勝這種級別的將領還真不適合,畢竟一個戰區總指揮(至於空軍總司令,就連明朝官員都不清楚這個官銜有多少權力)的影響力,遠沒有國防部長來的大。


    隻要李定國前往遼東,向那些後明政權的將領,許下幾個官職,那些本就心向大明的漢人將領,絕對會趁勢倒戈。


    朱由檢當權,他們或許會猶豫,但如今是李鴻飛掌權,雙方沒什麽過節,而且李鴻飛的處事方針還算溫和,對方要是再不識趣,那就是真傻了。


    “就郭勝手下那些,整天隻知道搗鼓各種稀奇古怪玩意兒的家夥,能完成什麽任務啊?要我說,派我去遼東可以,把郭勝那小子的特種部隊調給我,朱由崧雖然死了,但他那老婆可不是省油的燈,要想拉攏後明,最好還是派出特種部隊,給他來個一鍋端。”李定國趁機提起了要求。


    自從上次特種部隊暗殺成功之後,國防部就開始重視起了這支特殊部隊。


    甚至如今各軍之中,都自發組建起了,五十至一百人左右的特種部隊。


    但其中最突出了,還是郭勝手下這支,畢竟人家成立的時間最早,更是有赫赫戰功在手,其它特種部隊,對於這支老牌特種部隊而言,那就隻能算是剛剛啟蒙的學生兵而已。


    如今阻礙後明政權歸降的,主要便是朱由崧的那個滿人老婆。


    李定國想要利用郭勝的特種部隊進入朵顏三衛,像當年那樣,對其實施斬首行動,這是大明接收後明政權最有效,也是最簡單的方法了。


    “如果這時候,那個女人死了,你覺得滿清不會警惕嗎?”李鴻飛反問道。


    一旦朱由崧的老婆也死了,後明政權確實土崩瓦解,但滿清也能借機插手後明事物,這樣一來反而會弄巧成拙。


    明軍的目的是出其不意地攻入唿倫貝爾,而不是出其不意地拿下區區後明的地盤。


    “額.........”李定國根本無力反駁。


    看來,暗殺這條路,在遼東地區是行不通了。


    “還有,千萬別小瞧了郭勝的空軍部隊,兩年時間,大把銀子砸進去,你以為就隻有那支兩百來人的特種部隊厲害嗎?毫不客氣地說,以現如今空軍部隊的戰鬥力,滅掉西域任何一國,最多隻需要半個月時間!”李鴻飛語出驚人。


    郭勝的空軍有三萬人編製,而西域各國,兵力最多的,應該也不會超過三萬人。


    即使是國防部任何一支陸軍,也有能力滅掉這些國家。


    但就時間上來說,沒人敢胯下半個月滅一國的海口。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交通因素的問題。


    光是行軍就得半個月時間,總不可能你去滅對方的國家,對方還開門迎客吧。


    一旦戰爭打起來,這耗費的時間就不是一天兩天了。


    但空軍卻不同,他們最大的優勢便是速度,在天上走直線,遠比在地上七彎八拐要快得多。


    尤其是在飛艇開始大規模裝備空軍之後。


    當初李鴻飛下令停止熱氣球的研究,改為研發飛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確實加速了空軍戰鬥力的形成。


    不過這飛艇的研究,確實稱得上一波三折..........


    就在熱氣球項目被叫停的兩個月之後,第一艘飛艇被宋應星的團隊造出。


    這艘長15.6米,最大直徑9. 6米,充氫氣後可產生1000多公斤升力的飛艇,被製成了魚形。


    倒不是為了減少空氣阻力,而是研究人員覺得,飛艇在天上飛,跟魚兒在海量遊區別不大,這才誤打誤撞之下,將其設計成了,可減少空氣阻力的流線型。


    他們在這艘飛艇上,安裝了槳,這槳是用綢子繃在直徑2米的框子上製成的。


    然而,就在研究人員試飛之時,卻出現了一個意外。


    當他們給氣囊充滿氫氣後,飛艇冉冉上升,可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逐漸降低,囊內氫氣膨脹,氣囊越脹越大,眼看就要脹破,這可把幾名試飛人員嚇壞了。


    如果飛艇在天上炸開,那絕對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於是他們趕緊用小刀把氣囊刺了一個小孔,才使飛艇安全降到了地麵。


    這次試驗給了研究人員一個啟示,應當在氣囊上留一個放氣閥門。


    一個月之後,研究人員又對飛艇進行了改裝,做了第二次飛行。


    這次飛行由7個人劃槳作動力,飛行了7個小時,但隻飛了幾公裏。


    雖然飛行速度很慢,但它畢竟是按照預定方向飛行,沒有像熱氣球那樣,飛到哪裏全憑老天爺高興。


    之後兩個月,機關術大師黃鳴崗,專門為飛艇設計了一套動力係統,製成了一艘用螺旋槳代替劃槳的人力飛艇。


    飛艇長26米,最大直徑12米,加上吊艙,高達29米,可載14人。


    螺旋槳直徑9米,幾個人輪流轉動螺旋槳,使其產生拉力,牽引飛艇前進,速度達每小時10公裏,比劃槳的飛艇好了許多。


    然而,即使是這樣,還是沒能達到軍方的要求,這樣的速度,也就比正常行軍快了那麽一點點,如何能配得上空軍這個以機動能力著稱的兵種。


    不久之後,黃鳴崗的弟子何梓旭,從大明生產的自行車中受到啟發,設計了一種腳踏式螺旋槳飛艇。


    將飛艇的螺旋槳從手搖改為腳踏,不僅操作人員要輕鬆不少,而且在無風的時候,速度可達每小時二十六公裏,比起手轉螺旋槳飛艇又快了一大截。


    每小時二十六公裏,這樣的速度,已經相當於航速14節的蒸汽戰艦了,就算是追求機動能力的空軍,對此也十分滿意。


    不過這時的飛艇,在飛行中還有一個難題沒能解決,就是當飛艇上升到一定高度,就要通過閥門放氣,以防止氣囊膨脹爆裂。


    但氣放掉之後,飛艇自然就無法再升高了。


    也就是說,飛艇所能飛行的高度,完全取決於大氣壓強,在低海拔的平原地區,或許還能飛個一兩千米,但高海拔地區,卻有可能連升空都做不到。


    為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先是通過改進帆布材質,想要製成一種難以漲破的氣囊,可惜卻屢屢失敗。


    直到發覺這條路行不通後,開始另辟蹊徑,最終製成了一種,裝有空氣房的氣球。


    它的形狀像紡錘,與後世的飛艇很相似。


    這種氣球,外麵是一個大的絲質膠囊,裏麵有一個小氣囊,小氣囊上麵有一個氣體閥門。


    外囊充氫氣,使氣球產生浮力升到空中,內囊用來充空氣。


    這個小氣囊就叫“空氣房”。


    氣球在升空之前,先將“空氣房”充進空氣,當氣球升到一定高度後,就將“空氣房”打開,放出一部分空氣,這樣,外囊膨脹後,“空氣房”就因受擠壓而縮小,使外囊膨脹的壓力有所減小,以保證氣囊不致脹破。


    前後曆時近半年時間,經過多次改進,李鴻飛的飛艇計劃,終於圓滿完成。


    當然,在飛艇上安裝蒸汽機很不現實,至少現階段,飛艇已經接近了這個時期的巔峰狀態。


    改進後的飛艇,載重能力達到了2000公斤,一次性運載2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完全沒問題。


    滯空時間長、飛行速度快、載重能力強,這樣的裝備,郭勝在看過之後,視為珍寶,當即就讓武器研究所組建生產線,並一次性下達了五十艘的訂單。


    飛艇主要由氣囊與吊籃組成,動力係統則完全可以交由,擁有製造經驗的自行車生產廠家來完成。


    所以它的製造難道,比鐵甲艦要弱得多,全力開工之下,一個月能交付空軍四至六艘。


    如今距離飛艇投產已經半年之久,郭勝的空軍,已經組建了一個飛艇大隊(三十艘飛艇)。


    按照一艘飛艇能運載20名全副武裝士兵的載重能力,600名士兵從天而降,遠距離偷襲一國的都城,實施斬首行動,幾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以李鴻飛才敢誇下海口,說大明的空軍,如今有實力,半個月滅掉西域任何一個國家。


    飛艇的出現,標誌著大明空軍正式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戰鬥體係,郭勝隻需要在今後的戰鬥中,打出一場漂亮的大勝仗,那麽他們就不需要再借由炮兵部隊作掩護,向國會申請軍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644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窮癌晚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窮癌晚期並收藏大國崛起1644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