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前麵鄭成功的軍隊搞錯了,是第三集團軍,已經改過來了。
崇禎二十一年(1648年)十月,經過了大半個月的對峙,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巴達維亞調遣的援軍,也終於抵達大員。
除了荷蘭人的援軍外,倭國,西班牙兩國也再次增兵,此次抵達台灣的三國聯軍,共計六千多名士兵、一百一十艘軍艦,此外,增援部隊亦為熱蘭遮城帶來了大量補給品與火藥。
對於援軍的登陸,鄭成功也沒有太多辦法阻攔,如今他的軍力,被迫分散至台灣各地實行任務,駐守於大員以及普羅民遮城市鎮的軍力預估不到五個團(7500人),防備敵軍出城確實沒問題,阻攔援軍入城,兵力顯然不夠用。
要塞中的三國聯軍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甚至因此燃起了反撲的希望,想要趁著明軍兵力空虛之際,內外夾擊,一舉奪迴普羅民遮城要塞。
然而三國聯軍還沒開始動作,便遭遇了無法抵抗的因素——台風。
十月中旬,停泊於外海的三國援軍艦隊,遭遇強風侵襲,被迫離開大員海岸,前往澎湖列島躲避風雨。
這段時間台灣當地的天氣,正是風暴多發時節,連鄭成功這種“當地人”,都不敢輕易在海上行走,甚至糧食都隻能就地征調,荷蘭人在此經營多年,同樣也知曉這樣的氣候變化,但他們沒辦法,隻能賭一把。
不過現在看來,老天爺並沒有出手幫他們,即使因為風暴原因,施琅的分艦隊沒有出海作戰,三國聯軍撤往澎湖列島的艦隊,還是損失了五艘戰艦。
此一變故,使第三集團軍獲得了整備的時機,待三國混合艦隊於十一月初迴到大員海域時,第三集團軍雖未能調迴多數兵力,卻已然完成作戰的準備。
十一月中旬,三國聯軍與明軍,於台江內海展開激烈海戰。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的艦隊,可不是清軍水師那樣虛浮的胖子,人家可是實實在在的老牌海軍艦隊,而且對於蒸汽機,這些西洋人並不陌生,畢竟國內一直都有人在搗鼓這些東西,雖然相比明軍將其應用到戰船上,國內那些蒸汽機研究有些幼稚到可笑,但至少麵對蒸汽戰船的時候,不會向清軍那般,從內心深處感到恐懼。
在戰船數量方麵,三國混合艦隊經過增兵,再次與福建水師持平,甚至略微超過福建水師,加上荷蘭人在此經營多年,對附近水域遠比福建水師熟悉得多,真要死磕,就算福建水師換裝了蒸汽戰船,也不會太好受。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鄭成功不得不將施琅的艦隊,也調往台江內海進行決戰。
海戰不比在內河戰鬥,即便是平時,海上的風浪都在三四級左右,更何況如今風季才剛剛過去,平均風力任然有五級左右,這使得雙方火炮的準度大大降低,福建水師的火力優勢遭到嚴重削弱。
三國混合艦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們已經對遠距離炮戰失去了信心,唯一取勝的機會,或許就是接弦戰。
同時,這些人一個個都是人精,早已對蒸汽戰船垂涎不已,如果能想辦法搞到一艘,運迴國內豈不是發達了。
如今的歐洲,正處於大航海時代,任何一項有助於提高海上生存能力的發明,那都會炒到天價,像李澤水(大明蒸汽機發明者)這樣的發明家,如果在歐洲,那不僅能一夜暴富,而且還能獲得不小的爵位。
不過三國混合艦隊想要依靠接弦戰取勝,難度卻不小,畢竟雙方戰船數量相當,鄭成功發現火炮優勢被抵消後,同樣下令展開了接弦戰。
這時候明軍的單兵武器裝備開始顯現優勢,雙方都是全火器部隊,都在使用燧發槍,可明軍的火器,明顯比三國聯軍的火器先進。
定裝彈遠超普通燧發槍兩倍的射速,令近距離交戰的三國聯軍艦隊苦不堪言。
火炮射速快也就罷了,連單兵火力也這麽兇猛,還怎麽打?
尤其是那些試圖躲在夾板,閣樓之中,進行隱蔽射擊的三國聯軍士兵,見識了手榴彈的威力後,紛紛敗下陣來。
接弦戰之後,雙方的軍隊都無法再動用火炮,可人家明軍卻將手榴彈,當成了移動火炮,一通狂轟濫炸之下,誰能扛得住?
一根灰不溜秋帶冒煙的小木棍,爆炸的威力堪比開花彈,這特麽還怎麽打?
而且此次參與接弦戰的,都是福建水師的那些老式戰船,蒸汽戰船則利用速度優勢,穿插進敵軍艦隊之中,開始瘋狂收割。
哪怕因為海浪的原因,火炮準度大打折扣,但近距離抵近射擊,效果還是十分明顯的,蒸汽輪船利用速度優勢,以及火炮射速跟威力,在敵軍艦隊之中,簡直是無往不利。
以往的炮彈,就算是命中四五發,也未必能將這些大船擊沉,而如今使用觸發引信之後,隻要有一發炮彈能落到敵軍戰船中央位置,那沉沒隻是時間問題。
木製戰船雖然沒有鐵甲艦那般防禦力,但勝在艦體龐大,以往使用開花彈,殺傷麵積雖然足夠,但卻沒有多少穿透力,無法達到戰船下層。
而使用實心彈雖然能衝進地方戰船下層,可經過夾板層層削減,打到底層之後,基本也就沒多少威力了。
所以當時裝備火炮進行炮戰,大多是用來殺傷甲板上的敵軍,為接弦戰掃清障礙而已,除非好運到直接用實心彈,命中敵艦吃水線以下,使得戰船進水導致沉沒,否則炮戰遠沒有接弦戰殺傷力來的大。
可如今的福建水師卻不同,錐形彈頭的穿透能力自然不必說,加上掩飾引信的應用,使得福建水師的火炮,既具備了開花彈的大麵積殺傷能力,又具備了實心彈的破甲能力。
往往一枚炮彈命中敵艦甲板,便會直接從甲板上鑽進去,直達敵艦內部,隨後炮彈從內部爆炸,給敵艦造成嚴重損傷。
輕則炸裂船艙底板令其漏水,然後緩慢沉沒,重則直接將底板炸出一個大窟窿,然後在海水的擠壓下,將整個船體撕裂。
當然,偶爾擊中了敵艦彈藥庫引起殉爆,那整搜戰船便會頃刻間灰飛煙滅。
蒸汽戰船不僅火炮殺傷力強大,而且由於自身速度的原因,正麵撞擊之下,幾乎沒有戰船能承受得了。
一些敵軍戰船,為了減緩蒸汽戰船的速度,主動擋在了蒸汽戰船的必經之路上,隻要能讓蒸汽戰船停下來,那麽他們就能一擁而上,進行接弦戰。
可惜想法是好的,但麵對加裝了特製撞角的蒸汽戰船,卻不得不接受殘酷的事實。
真正能遲緩蒸汽戰船速度的大型戰艦,因為自身速度的原因,根本無法對蒸汽戰船實施攔截,而那些勉強能跟上速度的中小型戰船,在蒸汽戰船的衝撞之下,根本不堪一擊。
以現如今的造船水平,“海上清道夫”這個稱號,蒸汽戰船當之無愧。
此次海戰持續了半天時間,最終福建水師大獲全勝,擊沉一百多艘三國聯軍軍艦,並奪取了七十多艘聯軍格式戰船,自此三國聯軍徹底喪失製海權。
崇禎二十一年十一月底,季風徹底過去,第二批三萬多明軍順利登島,反攻開始了..........
艦隊被打殘,三國聯軍士氣跌落至穀底,德籍荷蘭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更是令其雪上加霜。
鄭成功在其提供的情報幫助下,調集三百多門重炮,炮轟熱蘭遮城外重要據點烏德勒支堡,發射炮彈25000餘發,當晚破城。
此時龜縮在熱蘭遮城內的三國聯軍殘餘,僅剩一萬五千餘人,由於傷殘、饑病,大部分人喪失了戰鬥力。
三國聯軍首腦召開緊急會議,經過一番磋商,決定願在優惠條件下交出城堡,也就是說,他們決定有條件投降。
然而,鄭成功需要的不是這個,他需要的是對方無條件投降。
十二月初三(1649年1月21日),荷蘭與西班牙軍方代表,雙雙在投降書上簽字,並率軍撤出熱蘭遮城要塞。
隻剩下倭國,還在要塞之中負隅頑抗。
然而這種抵抗無異於以卵擊石,第三集團軍近五萬大軍,在得到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提供的要塞防禦圖之後,僅用兩天時間,便將城內四千多倭國浪人盡數消滅。
與此同時,施琅率領的福建水師,也朝澎湖列島發起最後猛攻,五千被圍困了三個月之久的倭國浪人,同樣在兩萬明軍摧枯拉朽的攻勢之下,土崩瓦解。
至此,被荷蘭殖民者侵占達25年之久的台灣迴歸華夏。
因為無條件投降的原因,荷蘭人這些年在台灣地區掠奪的財物,一分錢都沒能帶走,而且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贖迴這些戰俘,花費了極大的代價,可謂是血本無歸。
相比於荷蘭人,西班牙人更慘,因為他們的海軍沒落,在南洋地區基本沒有什麽油水,此番大戰,可謂是拚盡了老本,戰敗之後,甚至拿不出錢來贖迴戰俘。
於是西班牙人做出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反正不給錢,你愛咋咋地。
西班牙人耍無賴,明軍也不是好相與的,戰俘營可不養閑人,既然不迴去,那就一輩子留在台灣,進行勞動改造吧。
西班牙人確實是沒錢,所以才耍無賴,而這倭國人,那便是真無賴了。
他們不僅沒在投降書上簽字,甚至拒不承認侵略事實,反正人都差不多死光了,而且幾個倭國浪人,根本不會讓倭國政府引起重視。
不過這也難怪,從當初戚繼光抗倭,到明朝的援朝戰爭,基本都與倭國有關,可人家仗著地利優勢,根本不懼怕你。
每當大明動真格的,倭國就立馬認慫,俯首稱臣,並遣使過來朝貢,最後一番馬屁拍下來,幾顆破珍珠,就換迴去一大堆金銀財寶,麵子是給大明了,便宜卻被倭國占了。
“難怪後世的小日本性格如此扭曲,看來都是這幾百年給慣壞的。這是病,得治,等北伐結束,勞資非得好好治治小日本這臭毛病!”看完收複台灣的戰報後,李鴻飛喃喃自語道。
李鴻飛最想收拾的國家,或許就是這倭國了吧。
可惜如今時機還未成熟,而且北伐已經開始,李鴻飛的計劃也得抓緊實施了..........
沒錯,在鄭成功收複台灣之際,明軍的北伐之戰,已經開始實施。
此番北伐,果然沒有李鴻飛什麽事,領兵北伐的,是國防部的新人李定國。
按理說,國防部中除了李鴻飛,資曆最高的,或許就是戚紅英了,無論從家世背景,還是以往的戰功方麵,戚紅英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選。
畢竟李定國可沒有崇明島以少勝多的戰績,也沒有西征之戰,憑借十萬大軍牽製清軍二十五萬兵馬的戰功。
然而戚紅英卻隻得到了一個聯軍副總指揮頭銜。
難道朱由檢準備開始打壓戚家軍了?
其實不然,戚紅英雖然作戰勇猛,而且戰績輝煌,但她始終是女兒身,指揮這樣大規模的戰役,朝中大臣根本不會同意,哪怕現如今指揮官不用衝鋒陷陣了。
再加上李定國提交的作戰計劃,遠比戚紅英的作戰計劃更好,更詳細,所以國防部最終商議結果,便是啟用“新人”李定國。
對於一個才進國防部,才接觸全火器部隊的家夥,為何能布置出,連戚紅英都比不上的作戰計劃呢?
說到對火器部隊的理解,李鴻飛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李定國作為李鴻飛的“學生”想要布置出周密的進攻計劃,似乎也不算太難的事情,加上有漕幫的情報支持,擬定出來的計劃,自然比戚紅英更加完美。
與其說是李定國在全權指揮這次北伐,倒不如說是李鴻飛在遙控指揮,雖然無法享受北伐帶來的青史留名,但這驅除韃虜的最後一戰,李鴻飛怎麽也不想錯過。
崇禎二十一年(1648年)十月,經過了大半個月的對峙,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巴達維亞調遣的援軍,也終於抵達大員。
除了荷蘭人的援軍外,倭國,西班牙兩國也再次增兵,此次抵達台灣的三國聯軍,共計六千多名士兵、一百一十艘軍艦,此外,增援部隊亦為熱蘭遮城帶來了大量補給品與火藥。
對於援軍的登陸,鄭成功也沒有太多辦法阻攔,如今他的軍力,被迫分散至台灣各地實行任務,駐守於大員以及普羅民遮城市鎮的軍力預估不到五個團(7500人),防備敵軍出城確實沒問題,阻攔援軍入城,兵力顯然不夠用。
要塞中的三國聯軍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甚至因此燃起了反撲的希望,想要趁著明軍兵力空虛之際,內外夾擊,一舉奪迴普羅民遮城要塞。
然而三國聯軍還沒開始動作,便遭遇了無法抵抗的因素——台風。
十月中旬,停泊於外海的三國援軍艦隊,遭遇強風侵襲,被迫離開大員海岸,前往澎湖列島躲避風雨。
這段時間台灣當地的天氣,正是風暴多發時節,連鄭成功這種“當地人”,都不敢輕易在海上行走,甚至糧食都隻能就地征調,荷蘭人在此經營多年,同樣也知曉這樣的氣候變化,但他們沒辦法,隻能賭一把。
不過現在看來,老天爺並沒有出手幫他們,即使因為風暴原因,施琅的分艦隊沒有出海作戰,三國聯軍撤往澎湖列島的艦隊,還是損失了五艘戰艦。
此一變故,使第三集團軍獲得了整備的時機,待三國混合艦隊於十一月初迴到大員海域時,第三集團軍雖未能調迴多數兵力,卻已然完成作戰的準備。
十一月中旬,三國聯軍與明軍,於台江內海展開激烈海戰。
荷蘭人跟西班牙人的艦隊,可不是清軍水師那樣虛浮的胖子,人家可是實實在在的老牌海軍艦隊,而且對於蒸汽機,這些西洋人並不陌生,畢竟國內一直都有人在搗鼓這些東西,雖然相比明軍將其應用到戰船上,國內那些蒸汽機研究有些幼稚到可笑,但至少麵對蒸汽戰船的時候,不會向清軍那般,從內心深處感到恐懼。
在戰船數量方麵,三國混合艦隊經過增兵,再次與福建水師持平,甚至略微超過福建水師,加上荷蘭人在此經營多年,對附近水域遠比福建水師熟悉得多,真要死磕,就算福建水師換裝了蒸汽戰船,也不會太好受。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鄭成功不得不將施琅的艦隊,也調往台江內海進行決戰。
海戰不比在內河戰鬥,即便是平時,海上的風浪都在三四級左右,更何況如今風季才剛剛過去,平均風力任然有五級左右,這使得雙方火炮的準度大大降低,福建水師的火力優勢遭到嚴重削弱。
三國混合艦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們已經對遠距離炮戰失去了信心,唯一取勝的機會,或許就是接弦戰。
同時,這些人一個個都是人精,早已對蒸汽戰船垂涎不已,如果能想辦法搞到一艘,運迴國內豈不是發達了。
如今的歐洲,正處於大航海時代,任何一項有助於提高海上生存能力的發明,那都會炒到天價,像李澤水(大明蒸汽機發明者)這樣的發明家,如果在歐洲,那不僅能一夜暴富,而且還能獲得不小的爵位。
不過三國混合艦隊想要依靠接弦戰取勝,難度卻不小,畢竟雙方戰船數量相當,鄭成功發現火炮優勢被抵消後,同樣下令展開了接弦戰。
這時候明軍的單兵武器裝備開始顯現優勢,雙方都是全火器部隊,都在使用燧發槍,可明軍的火器,明顯比三國聯軍的火器先進。
定裝彈遠超普通燧發槍兩倍的射速,令近距離交戰的三國聯軍艦隊苦不堪言。
火炮射速快也就罷了,連單兵火力也這麽兇猛,還怎麽打?
尤其是那些試圖躲在夾板,閣樓之中,進行隱蔽射擊的三國聯軍士兵,見識了手榴彈的威力後,紛紛敗下陣來。
接弦戰之後,雙方的軍隊都無法再動用火炮,可人家明軍卻將手榴彈,當成了移動火炮,一通狂轟濫炸之下,誰能扛得住?
一根灰不溜秋帶冒煙的小木棍,爆炸的威力堪比開花彈,這特麽還怎麽打?
而且此次參與接弦戰的,都是福建水師的那些老式戰船,蒸汽戰船則利用速度優勢,穿插進敵軍艦隊之中,開始瘋狂收割。
哪怕因為海浪的原因,火炮準度大打折扣,但近距離抵近射擊,效果還是十分明顯的,蒸汽輪船利用速度優勢,以及火炮射速跟威力,在敵軍艦隊之中,簡直是無往不利。
以往的炮彈,就算是命中四五發,也未必能將這些大船擊沉,而如今使用觸發引信之後,隻要有一發炮彈能落到敵軍戰船中央位置,那沉沒隻是時間問題。
木製戰船雖然沒有鐵甲艦那般防禦力,但勝在艦體龐大,以往使用開花彈,殺傷麵積雖然足夠,但卻沒有多少穿透力,無法達到戰船下層。
而使用實心彈雖然能衝進地方戰船下層,可經過夾板層層削減,打到底層之後,基本也就沒多少威力了。
所以當時裝備火炮進行炮戰,大多是用來殺傷甲板上的敵軍,為接弦戰掃清障礙而已,除非好運到直接用實心彈,命中敵艦吃水線以下,使得戰船進水導致沉沒,否則炮戰遠沒有接弦戰殺傷力來的大。
可如今的福建水師卻不同,錐形彈頭的穿透能力自然不必說,加上掩飾引信的應用,使得福建水師的火炮,既具備了開花彈的大麵積殺傷能力,又具備了實心彈的破甲能力。
往往一枚炮彈命中敵艦甲板,便會直接從甲板上鑽進去,直達敵艦內部,隨後炮彈從內部爆炸,給敵艦造成嚴重損傷。
輕則炸裂船艙底板令其漏水,然後緩慢沉沒,重則直接將底板炸出一個大窟窿,然後在海水的擠壓下,將整個船體撕裂。
當然,偶爾擊中了敵艦彈藥庫引起殉爆,那整搜戰船便會頃刻間灰飛煙滅。
蒸汽戰船不僅火炮殺傷力強大,而且由於自身速度的原因,正麵撞擊之下,幾乎沒有戰船能承受得了。
一些敵軍戰船,為了減緩蒸汽戰船的速度,主動擋在了蒸汽戰船的必經之路上,隻要能讓蒸汽戰船停下來,那麽他們就能一擁而上,進行接弦戰。
可惜想法是好的,但麵對加裝了特製撞角的蒸汽戰船,卻不得不接受殘酷的事實。
真正能遲緩蒸汽戰船速度的大型戰艦,因為自身速度的原因,根本無法對蒸汽戰船實施攔截,而那些勉強能跟上速度的中小型戰船,在蒸汽戰船的衝撞之下,根本不堪一擊。
以現如今的造船水平,“海上清道夫”這個稱號,蒸汽戰船當之無愧。
此次海戰持續了半天時間,最終福建水師大獲全勝,擊沉一百多艘三國聯軍軍艦,並奪取了七十多艘聯軍格式戰船,自此三國聯軍徹底喪失製海權。
崇禎二十一年十一月底,季風徹底過去,第二批三萬多明軍順利登島,反攻開始了..........
艦隊被打殘,三國聯軍士氣跌落至穀底,德籍荷蘭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更是令其雪上加霜。
鄭成功在其提供的情報幫助下,調集三百多門重炮,炮轟熱蘭遮城外重要據點烏德勒支堡,發射炮彈25000餘發,當晚破城。
此時龜縮在熱蘭遮城內的三國聯軍殘餘,僅剩一萬五千餘人,由於傷殘、饑病,大部分人喪失了戰鬥力。
三國聯軍首腦召開緊急會議,經過一番磋商,決定願在優惠條件下交出城堡,也就是說,他們決定有條件投降。
然而,鄭成功需要的不是這個,他需要的是對方無條件投降。
十二月初三(1649年1月21日),荷蘭與西班牙軍方代表,雙雙在投降書上簽字,並率軍撤出熱蘭遮城要塞。
隻剩下倭國,還在要塞之中負隅頑抗。
然而這種抵抗無異於以卵擊石,第三集團軍近五萬大軍,在得到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提供的要塞防禦圖之後,僅用兩天時間,便將城內四千多倭國浪人盡數消滅。
與此同時,施琅率領的福建水師,也朝澎湖列島發起最後猛攻,五千被圍困了三個月之久的倭國浪人,同樣在兩萬明軍摧枯拉朽的攻勢之下,土崩瓦解。
至此,被荷蘭殖民者侵占達25年之久的台灣迴歸華夏。
因為無條件投降的原因,荷蘭人這些年在台灣地區掠奪的財物,一分錢都沒能帶走,而且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贖迴這些戰俘,花費了極大的代價,可謂是血本無歸。
相比於荷蘭人,西班牙人更慘,因為他們的海軍沒落,在南洋地區基本沒有什麽油水,此番大戰,可謂是拚盡了老本,戰敗之後,甚至拿不出錢來贖迴戰俘。
於是西班牙人做出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反正不給錢,你愛咋咋地。
西班牙人耍無賴,明軍也不是好相與的,戰俘營可不養閑人,既然不迴去,那就一輩子留在台灣,進行勞動改造吧。
西班牙人確實是沒錢,所以才耍無賴,而這倭國人,那便是真無賴了。
他們不僅沒在投降書上簽字,甚至拒不承認侵略事實,反正人都差不多死光了,而且幾個倭國浪人,根本不會讓倭國政府引起重視。
不過這也難怪,從當初戚繼光抗倭,到明朝的援朝戰爭,基本都與倭國有關,可人家仗著地利優勢,根本不懼怕你。
每當大明動真格的,倭國就立馬認慫,俯首稱臣,並遣使過來朝貢,最後一番馬屁拍下來,幾顆破珍珠,就換迴去一大堆金銀財寶,麵子是給大明了,便宜卻被倭國占了。
“難怪後世的小日本性格如此扭曲,看來都是這幾百年給慣壞的。這是病,得治,等北伐結束,勞資非得好好治治小日本這臭毛病!”看完收複台灣的戰報後,李鴻飛喃喃自語道。
李鴻飛最想收拾的國家,或許就是這倭國了吧。
可惜如今時機還未成熟,而且北伐已經開始,李鴻飛的計劃也得抓緊實施了..........
沒錯,在鄭成功收複台灣之際,明軍的北伐之戰,已經開始實施。
此番北伐,果然沒有李鴻飛什麽事,領兵北伐的,是國防部的新人李定國。
按理說,國防部中除了李鴻飛,資曆最高的,或許就是戚紅英了,無論從家世背景,還是以往的戰功方麵,戚紅英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選。
畢竟李定國可沒有崇明島以少勝多的戰績,也沒有西征之戰,憑借十萬大軍牽製清軍二十五萬兵馬的戰功。
然而戚紅英卻隻得到了一個聯軍副總指揮頭銜。
難道朱由檢準備開始打壓戚家軍了?
其實不然,戚紅英雖然作戰勇猛,而且戰績輝煌,但她始終是女兒身,指揮這樣大規模的戰役,朝中大臣根本不會同意,哪怕現如今指揮官不用衝鋒陷陣了。
再加上李定國提交的作戰計劃,遠比戚紅英的作戰計劃更好,更詳細,所以國防部最終商議結果,便是啟用“新人”李定國。
對於一個才進國防部,才接觸全火器部隊的家夥,為何能布置出,連戚紅英都比不上的作戰計劃呢?
說到對火器部隊的理解,李鴻飛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李定國作為李鴻飛的“學生”想要布置出周密的進攻計劃,似乎也不算太難的事情,加上有漕幫的情報支持,擬定出來的計劃,自然比戚紅英更加完美。
與其說是李定國在全權指揮這次北伐,倒不如說是李鴻飛在遙控指揮,雖然無法享受北伐帶來的青史留名,但這驅除韃虜的最後一戰,李鴻飛怎麽也不想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