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戰過後,李鴻飛掌管的地盤,從小小的蘇州,猛增到北起常州、江陰,南至溫州、平陽。


    如今整個南明實際控製的六個省份,李鴻飛就占據了兩個省,而且是手工業最為發達的兩個省,實打實的封疆大吏。


    然而這樣的殊榮還沒享受幾天,朱由檢一紙詔書,又令南明的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崇禎十八年,九月初一,南明朝廷正式頒布全國改革法令。


    1、破除舊政治體製,廢藩置縣,逐步削弱封建割據勢力,建立中央集權,實現國家統一。


    同時廢除封建身份製度,實行全民平等,取消士大夫階層所有特權。


    2、殖產興業,采取大力創辦官營企業,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動用國庫資金,設立“模範工廠”,來迅速振興全國經濟。


    同時實行“勸業政策”,通過向私人發放無息貸款、補助金等,獎勵私人投資工礦業等。


    3、富國強兵,崇禎頒布旨意,宣布實行義務兵役製,取消原軍戶製(與匠戶差不多,一人參軍,子子孫孫都要參軍),建立近代意義上的常備軍。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取消武舉政策,並設立專門的軍事大學,除所有武將必須報考軍事大學外,表現優異的現役士兵,也能通過考取軍校,獲得晉升機會。


    軍隊編製方麵,借鑒蘇州新軍的編製方針,廢除五軍都督府,改組國防部,地方守備隊(警察,民兵一類)等軍事機構,國防部最高指揮權,直接隸屬於皇帝。


    同時朝廷傾力扶植軍事工業,所有武器裝備,開始更新換代,完成從冷兵器時代,到全火器時代的轉換。


    4、文明開化,整頓舊的教育機構,廢除“八股”,科考改考行政、商業、算術、科技發明等實用學科。


    同時在全國實行義務教育製度,凡六歲以上,十歲以下孩童,必須入學讀書,違者罰銀十兩。


    八股文最初是寫議論文章的一種推薦格式,本身無好壞之分。


    但後來由於科舉考試規定必須采用這個格式,就遭到了很多知識分子的反對,八股文就成了古代科舉製度弊端的替罪羊。


    同時八股文的題目出自《論語》和《孟子》,新意不足,甚至有割裂原句拚湊出題目的現象,更有甚者,一次出題的題目隻有標點,全為了難為大多數考生。


    所以朱由檢僅僅廢除了八股這種格式,並明確規定了今後科舉,所需涉及的考題範疇,並將一些時下流行的學科,融入到考試之中。


    5、增加商務部、科學技術研究部。


    前者照搬蘇州商業部模式,後者設立皇家科學研究院,主要研究製造各種先進武器,以及發明創造新型科技產品。


    6............


    .............


    整個改革法令洋洋灑灑一大堆,不過大半都是之前在蘇州已經實施過的政策,唯一增加的,就隻有全民義務教育製度了。


    因為朱由檢做出了一項大膽的決定,就是要廢除士大夫階層的特權,如此一來,天下讀書人怕是心裏都不好受。


    如今是戰爭年代,朱由檢擁有對軍隊的絕對掌控權,倒是不怕士大夫階層搞小動作,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沒什麽用。


    他所擔心的,是今後建設治理國家時,這些士大夫階層,會跳出來使絆子,為此,早些普及平民教育,開化民智,用以對抗士大夫,十分有必要。


    “這下好了,才當上總兵,又改成了集團軍,真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李鴻飛沒好氣道。


    如今改革一下來,直接就是軍政分開,以前當個總兵,不僅能管軍事,還能分管地方行政,如今倒好,第一集團軍總司令,看起來威風不少,可地方權力全被收迴了。


    李鴻飛現在悔不當初,為什麽就那麽嘴欠,跟朱由檢講什麽國防軍那一套呢?


    “大人不必介懷,這吳浩可是大人一手提拔的,如今他當上蘇州知府,想必定會大力配合我們的軍隊建設。”張超說道。


    張超心思細膩,知道李鴻飛想的是什麽。


    軍隊一旦與地方政府不合,想要發展形成戰鬥力,將會十分艱難,尤其是如今的朝代,一文一武為了爭奪話語權,常常鬧出各種矛盾。


    “派人告訴吳浩,宋應星跟畢懋康兩位教授,無論如何也不能放走,寶山工業體係已經趨於完善,這時候調走專業人才,蘇州的發展將會很長一段時間停止不前的。”李鴻飛想了想,這才說道。


    他已經管不到蘇州地方了,隻能在後麵給吳浩支招。


    如今各省都在實行改革,科技人才奇缺,南京由史可法親自上陣,為了打造重工業,史可法已經挖走了徐光啟的學生陳於階,讓蘇州重工最新啟動的重炮研究計劃,暫時擱淺。


    若是再繼續挖人,蘇州的優勢將不複存在。


    倒不是李鴻飛有私心,改革這種事,懂行的,可以越改越好,不懂行亂來,隻能越來越糟糕,所以蘇州必須保持足夠優勢,成為指路燈一般的存在。


    “這次朝廷給我們分了十萬大軍的份額,如今還有七萬五的缺口,趕緊征召新兵,才是正事兒。”郭勝說道。


    他倒是像一名純粹的軍人,隻關心軍隊,懶得去管地方建設。


    此次南京會戰,蘇州新軍總計戰死或傷殘了七千餘人,兵源缺額極大,確實需要盡快補充新軍了。


    “沒錯,朝廷如今軍費還沒有下來,各地雖有編製,卻無法快速征兵,蘇州今年發展迅速,地方財政較為富裕,我們可以先支取地方財政征兵,搶在各省前麵,招收優質兵源。”李鴻飛同意道。


    等朝廷撥款征兵的那些,都是地方政府沒錢的省份,若是地方政府有餘錢,則可以報備之後,便直接使用,屆時在從稅務中扣除即可


    這樣做有利也有弊,好處就是,可以省去朝廷來迴運輸軍餉,所耽誤的人力物力與時間,尤其是在戰爭年代,時間就是生命,早一日完成新兵的訓練,就可以早一日走向戰場。


    壞處則是一旦習慣成自然,當兵的隻知道是地方政府在養兵,並不知道,這些錢實際上是朝廷撥下來的。


    這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是常見,不少將領,拿的朝廷軍餉,卻蓄養私兵,比如之前的鄭家軍,就隻認鄭芝龍,不知朱由檢。


    不難想象,軍製改革後,道路交通建設,將會成為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644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窮癌晚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窮癌晚期並收藏大國崛起1644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