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台山一役,張超一部抓住機會,主動出擊,吃掉了清軍的前鋒部隊,令清軍意識到了分兵的危險,之後阿濟格迅速調整戰略,不再分兵,而是抱團前進,穩紮穩打,不給明軍絲毫鑽空子的機會。
故而之前設定的層層阻擊計劃,被迫擱淺,無奈之下,李鴻飛隻好集結部隊,與清軍正麵對戰..........
崇禎十八年六月初一,英親王阿濟格,率領二十萬大軍猛攻南京雨花台,南京軍民在城防總督李鴻飛的率領下,於安德門外,正式打響了雨花台會戰。
安德門是明代南京十八座外城城門之一,因為南京三麵環山,外城城牆的修建相對複雜一些,為了進出方便,開出的城門也足足多達十八座。
不過李鴻飛如今據守的這座安德門,與其說是城門,倒不如說是個遺址,由於年久失修,加上明太祖朱元璋,早前也沒打算,將國都建立在南京(原本是定都鳳陽),所以當初很大部分資源,都用在了鳳陽郡。
後來朱棣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南方從此無戰事”,南京的城防建設,更是不了了之,不少外城的城牆,甚至因為經費的原因,最終變成了爛尾工程。
依托這樣的城牆守衛南京,無異於自尋死路,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出城作戰。
李鴻飛之所以陳兵七萬於安德門前,主要是因為,這裏屬於西麵進入南京的必經之地,而且左右環山,中間雖屬平原,場地卻並不算寬廣,至少對於幾十萬大軍來說,還是比較擁擠的,這樣的地勢,恰巧能有效限製大規模騎兵的衝鋒。
左右兩邊山峰並不一般高,左邊山峰略險,最高處達到兩百多米,且山勢陡峭,騎兵難以逾越,李鴻飛將有所損耗的張超一部,調往守衛,防止清軍步兵襲擾側翼。
而右邊說是山峰,不過是相對高一點的土丘罷了,最高處不到一百米,山勢舒緩綿延,甚至因為兩頭皆為斜坡,一旦清軍騎兵衝上了坡頂,則很有可能順勢而下,直擊李鴻飛的中軍。
為此,李鴻飛不僅將郭勝的一師調往駐守,更調撥了一萬步軍,協助禦敵。
當然,從左右突進,隻是清軍的備用選擇,中間可是平原,若能直接從中間突破,誰會去攻打那些地勢險要的區域?
阿濟格要做的,就是集中力量,從一個點突破,鑿穿明軍陣型,然後全軍掩殺擴大戰果。
李鴻飛率領蘇州新軍第三師,以及剩餘聯軍,總共五萬多人,布置在這六裏多寬的平原地區。
看著前後左右黑壓壓的大軍,李鴻飛一時間豪情萬丈,這才是軍隊,這才是氣勢!
以前從電視上看到的那些,簡直弱爆了..............
盡管李鴻飛坐在特製的,兩層樓高的指揮戰車上,可是舉目望去,甚至一眼望不到頭。
“難怪古人打仗,隻能依靠戰鼓,或者旗語進行指揮了,這樣大的區域,依靠傳令兵,等到命令下達,戰鬥估計都結束了。”李鴻飛忍不住感慨道。
五萬多人的軍隊,就已經有如此氣場,待阿濟格的大軍進場,其震撼力更是難以言表。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這或許就是此時李鴻飛內心的真實寫照。
清軍打頭的正是騎兵部隊,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黑色戰馬,猶如一股黑雲迎麵壓來。
阿濟格又是正白旗旗主,他手下的滿人將士,皆身著銀白鎧甲,迎著東升的太陽,頗有金鱗初開之氣勢。
或許是之前的接連失敗,讓阿濟格認真起來,漢八旗的戰鬥力,已令阿濟格失望透頂。
又或許是由於場地狹小,阿濟格二十萬大軍很難擺開,總之這次主攻的部隊,竟然全是滿人正白旗將士。
待前鋒三萬騎兵散開護衛兩翼,中軍六萬正白旗步兵,掩護炮隊緩緩向李鴻飛的大軍開進。
在算上一些輔助兵種,僅前線的部隊,阿濟格就投入了十萬大軍,這還是場地限製的原因,否則鬼知道他會不會全軍壓上來。
沒多久,清軍炮隊就位,兩軍前線相隔僅有一裏地,雙方的步兵,都以進入火炮射程範圍內,有眼力好的士兵,甚至都能看清對方的臉了。
“對麵明軍布置的什麽陣型?是陷馬坑嗎?可為何他們自己人卻跳到那些坑裏?”阿濟格通過千裏眼(單孔望遠鏡)觀察著明軍的陣地。
“這陣法聞所未聞,人在陷馬坑內,如何戰鬥?”孔有德也不清楚。
小小的陷馬坑,寬度不到兩米,衝起來的騎兵,輕易就能越過去,人站在裏麵,如何能施展得開?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李鴻飛是將戰壕,運用到了這次戰場上。
戰壕的寬度確實隻有兩米左右,但它的長度是難以計算的,再加上交通壕等等,容納一萬人在裏麵都是綽綽有餘。
“管他什麽陣法,我大清兵多將廣,一切陰謀詭計,都阻擋不了我大清的鐵蹄!”有滿人將領說道。
是啊.......清軍兵多將廣的優勢就在這裏,不管李鴻飛使用什麽陰謀詭計,清軍隻要衝著既定的目標,一路碾壓過去就行。
如果有得選擇,李鴻飛絕對不會死守南京,而是率領部下,在整個南方,與清軍進行運動戰,一點點磨掉這幾十萬清軍。
然而南京是國都,是南明最後一絲尊嚴,也是清軍的根本目標,李鴻飛不得不硬著頭皮,與其正麵對抗............
古代兩軍對壘,照例是派遣先鋒大將,於陣前掠陣喊話,一來是為了鼓舞士氣,二來是在告訴對方:勞資馬上要打你了,你準備好。
清軍派出的,正是那位說大清兵多將廣的滿人將領,此人騎著一匹棕褐色戰馬,手持一杆長矛,來到明軍陣前兩百米處(再往前就到了火銃的射擊範圍,對方也不傻)。
“南朝小兒聽好了!我大清百萬精兵南下,所過之處,莫敢不從,汝若抵抗,昨日維揚,便是今日之南京!”這名將領聲如洪鍾。
“昨日維揚?什麽意思?”李鴻飛表示不懂曆史。
“啟稟大人,是揚州。”史德威滿臉黑線,小聲提醒道。
“維揚”之名最早載於公元前約五世紀,由孔子編撰的《尚書?禹貢》。
隋、唐時期,維揚曆史空前輝煌,有“揚一益二”之美譽,曆史上最早的揚州城,即誕生在今維揚區的土地上,是古城揚州的發祥地。
對方說這話的意思,擺明了如果不投降,南京也會受到揚州十日般的下場。
“哼!好大的口氣!傳我命令,調五門大炮齊射,給我炸死他!”李鴻飛火冒三丈道。
這個距離,隻有放置在中軍的炮兵部隊,剛好能夠到,李鴻飛決定用炮兵,還以顏色。
用五門大炮齊射,襲殺敵方一名將領,可謂是奢侈之極,不過李鴻飛就是這麽任性,他手下的軍隊,可是全火器部隊,不用強勁的火力還擊,又怎麽能顯示出火器部隊的強大呢?
至於遣武將單挑,李鴻飛才不會這麽傻,萬一打成膠著,到時候清軍定然會派武將支援,李鴻飛如果不派,那出戰的人鐵定迴不來,如果繼續增派,前線很有可能打成添油戰術,甚至是混戰,根本不利於接下來的防守。
“他娘球的,都閃開讓老子來!”二師炮兵團的團長,接到命令後,準備親自動手。
為了對抗清軍騎兵衝陣,李鴻飛將三個師的炮兵團集中使用,甚至連神機營的戰車營,也調入中軍,組建了一個臨時炮兵旅,駐紮在第二梯隊,由在鳳台山立功的,二師炮兵團長王彪,兼任旅長一職,專門負責打擊前沿陣地兩三百米區域的敵軍。
王彪使用的,是一門弗朗機重炮,後裝重炮,帶有準星和照門,填裝開花彈,射程可達七百米,足夠打擊到陣前的滿人將領。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剩餘四門火炮,也同時填裝瞄準完畢。
“讓你娘求的昨日維揚,勞資讓你活不過今日,給我開炮!”
瞄準完畢的王彪,一聲大喝,五門弗朗機齊射,瞬間便將那名滿人將領給吞沒.............
“這明軍端得無恥,竟然直接發動火炮襲擊,傳令下去,開炮還擊!”阿濟格眼見派出去掠陣的將領,連敵軍麵都沒見著,便命喪當場,知道再談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於是下令發動攻擊。
隨著明軍火炮響起,決定南明命運的雨花台之戰,正式打響。
清軍陣營,早已準備完畢的火炮部隊,也開始開炮還擊。
“注意躲避炮火!”
明軍前線戰壕內,多為蘇州新軍第三師部隊,這些士兵在班排長的率領下,貓在戰壕邊緣,捂著耳朵,張大嘴巴,默默承受著頭頂的炮火洗禮。
戰壕的作用,就是為了降低火炮的殺傷力,就算是麵對後世那種,以黃色炸藥為主的大威力重炮,戰壕也有不俗的抵擋能力,更別說清軍這些,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的實心彈了。
故而之前設定的層層阻擊計劃,被迫擱淺,無奈之下,李鴻飛隻好集結部隊,與清軍正麵對戰..........
崇禎十八年六月初一,英親王阿濟格,率領二十萬大軍猛攻南京雨花台,南京軍民在城防總督李鴻飛的率領下,於安德門外,正式打響了雨花台會戰。
安德門是明代南京十八座外城城門之一,因為南京三麵環山,外城城牆的修建相對複雜一些,為了進出方便,開出的城門也足足多達十八座。
不過李鴻飛如今據守的這座安德門,與其說是城門,倒不如說是個遺址,由於年久失修,加上明太祖朱元璋,早前也沒打算,將國都建立在南京(原本是定都鳳陽),所以當初很大部分資源,都用在了鳳陽郡。
後來朱棣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南方從此無戰事”,南京的城防建設,更是不了了之,不少外城的城牆,甚至因為經費的原因,最終變成了爛尾工程。
依托這樣的城牆守衛南京,無異於自尋死路,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出城作戰。
李鴻飛之所以陳兵七萬於安德門前,主要是因為,這裏屬於西麵進入南京的必經之地,而且左右環山,中間雖屬平原,場地卻並不算寬廣,至少對於幾十萬大軍來說,還是比較擁擠的,這樣的地勢,恰巧能有效限製大規模騎兵的衝鋒。
左右兩邊山峰並不一般高,左邊山峰略險,最高處達到兩百多米,且山勢陡峭,騎兵難以逾越,李鴻飛將有所損耗的張超一部,調往守衛,防止清軍步兵襲擾側翼。
而右邊說是山峰,不過是相對高一點的土丘罷了,最高處不到一百米,山勢舒緩綿延,甚至因為兩頭皆為斜坡,一旦清軍騎兵衝上了坡頂,則很有可能順勢而下,直擊李鴻飛的中軍。
為此,李鴻飛不僅將郭勝的一師調往駐守,更調撥了一萬步軍,協助禦敵。
當然,從左右突進,隻是清軍的備用選擇,中間可是平原,若能直接從中間突破,誰會去攻打那些地勢險要的區域?
阿濟格要做的,就是集中力量,從一個點突破,鑿穿明軍陣型,然後全軍掩殺擴大戰果。
李鴻飛率領蘇州新軍第三師,以及剩餘聯軍,總共五萬多人,布置在這六裏多寬的平原地區。
看著前後左右黑壓壓的大軍,李鴻飛一時間豪情萬丈,這才是軍隊,這才是氣勢!
以前從電視上看到的那些,簡直弱爆了..............
盡管李鴻飛坐在特製的,兩層樓高的指揮戰車上,可是舉目望去,甚至一眼望不到頭。
“難怪古人打仗,隻能依靠戰鼓,或者旗語進行指揮了,這樣大的區域,依靠傳令兵,等到命令下達,戰鬥估計都結束了。”李鴻飛忍不住感慨道。
五萬多人的軍隊,就已經有如此氣場,待阿濟格的大軍進場,其震撼力更是難以言表。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這或許就是此時李鴻飛內心的真實寫照。
清軍打頭的正是騎兵部隊,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黑色戰馬,猶如一股黑雲迎麵壓來。
阿濟格又是正白旗旗主,他手下的滿人將士,皆身著銀白鎧甲,迎著東升的太陽,頗有金鱗初開之氣勢。
或許是之前的接連失敗,讓阿濟格認真起來,漢八旗的戰鬥力,已令阿濟格失望透頂。
又或許是由於場地狹小,阿濟格二十萬大軍很難擺開,總之這次主攻的部隊,竟然全是滿人正白旗將士。
待前鋒三萬騎兵散開護衛兩翼,中軍六萬正白旗步兵,掩護炮隊緩緩向李鴻飛的大軍開進。
在算上一些輔助兵種,僅前線的部隊,阿濟格就投入了十萬大軍,這還是場地限製的原因,否則鬼知道他會不會全軍壓上來。
沒多久,清軍炮隊就位,兩軍前線相隔僅有一裏地,雙方的步兵,都以進入火炮射程範圍內,有眼力好的士兵,甚至都能看清對方的臉了。
“對麵明軍布置的什麽陣型?是陷馬坑嗎?可為何他們自己人卻跳到那些坑裏?”阿濟格通過千裏眼(單孔望遠鏡)觀察著明軍的陣地。
“這陣法聞所未聞,人在陷馬坑內,如何戰鬥?”孔有德也不清楚。
小小的陷馬坑,寬度不到兩米,衝起來的騎兵,輕易就能越過去,人站在裏麵,如何能施展得開?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李鴻飛是將戰壕,運用到了這次戰場上。
戰壕的寬度確實隻有兩米左右,但它的長度是難以計算的,再加上交通壕等等,容納一萬人在裏麵都是綽綽有餘。
“管他什麽陣法,我大清兵多將廣,一切陰謀詭計,都阻擋不了我大清的鐵蹄!”有滿人將領說道。
是啊.......清軍兵多將廣的優勢就在這裏,不管李鴻飛使用什麽陰謀詭計,清軍隻要衝著既定的目標,一路碾壓過去就行。
如果有得選擇,李鴻飛絕對不會死守南京,而是率領部下,在整個南方,與清軍進行運動戰,一點點磨掉這幾十萬清軍。
然而南京是國都,是南明最後一絲尊嚴,也是清軍的根本目標,李鴻飛不得不硬著頭皮,與其正麵對抗............
古代兩軍對壘,照例是派遣先鋒大將,於陣前掠陣喊話,一來是為了鼓舞士氣,二來是在告訴對方:勞資馬上要打你了,你準備好。
清軍派出的,正是那位說大清兵多將廣的滿人將領,此人騎著一匹棕褐色戰馬,手持一杆長矛,來到明軍陣前兩百米處(再往前就到了火銃的射擊範圍,對方也不傻)。
“南朝小兒聽好了!我大清百萬精兵南下,所過之處,莫敢不從,汝若抵抗,昨日維揚,便是今日之南京!”這名將領聲如洪鍾。
“昨日維揚?什麽意思?”李鴻飛表示不懂曆史。
“啟稟大人,是揚州。”史德威滿臉黑線,小聲提醒道。
“維揚”之名最早載於公元前約五世紀,由孔子編撰的《尚書?禹貢》。
隋、唐時期,維揚曆史空前輝煌,有“揚一益二”之美譽,曆史上最早的揚州城,即誕生在今維揚區的土地上,是古城揚州的發祥地。
對方說這話的意思,擺明了如果不投降,南京也會受到揚州十日般的下場。
“哼!好大的口氣!傳我命令,調五門大炮齊射,給我炸死他!”李鴻飛火冒三丈道。
這個距離,隻有放置在中軍的炮兵部隊,剛好能夠到,李鴻飛決定用炮兵,還以顏色。
用五門大炮齊射,襲殺敵方一名將領,可謂是奢侈之極,不過李鴻飛就是這麽任性,他手下的軍隊,可是全火器部隊,不用強勁的火力還擊,又怎麽能顯示出火器部隊的強大呢?
至於遣武將單挑,李鴻飛才不會這麽傻,萬一打成膠著,到時候清軍定然會派武將支援,李鴻飛如果不派,那出戰的人鐵定迴不來,如果繼續增派,前線很有可能打成添油戰術,甚至是混戰,根本不利於接下來的防守。
“他娘球的,都閃開讓老子來!”二師炮兵團的團長,接到命令後,準備親自動手。
為了對抗清軍騎兵衝陣,李鴻飛將三個師的炮兵團集中使用,甚至連神機營的戰車營,也調入中軍,組建了一個臨時炮兵旅,駐紮在第二梯隊,由在鳳台山立功的,二師炮兵團長王彪,兼任旅長一職,專門負責打擊前沿陣地兩三百米區域的敵軍。
王彪使用的,是一門弗朗機重炮,後裝重炮,帶有準星和照門,填裝開花彈,射程可達七百米,足夠打擊到陣前的滿人將領。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剩餘四門火炮,也同時填裝瞄準完畢。
“讓你娘求的昨日維揚,勞資讓你活不過今日,給我開炮!”
瞄準完畢的王彪,一聲大喝,五門弗朗機齊射,瞬間便將那名滿人將領給吞沒.............
“這明軍端得無恥,竟然直接發動火炮襲擊,傳令下去,開炮還擊!”阿濟格眼見派出去掠陣的將領,連敵軍麵都沒見著,便命喪當場,知道再談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於是下令發動攻擊。
隨著明軍火炮響起,決定南明命運的雨花台之戰,正式打響。
清軍陣營,早已準備完畢的火炮部隊,也開始開炮還擊。
“注意躲避炮火!”
明軍前線戰壕內,多為蘇州新軍第三師部隊,這些士兵在班排長的率領下,貓在戰壕邊緣,捂著耳朵,張大嘴巴,默默承受著頭頂的炮火洗禮。
戰壕的作用,就是為了降低火炮的殺傷力,就算是麵對後世那種,以黃色炸藥為主的大威力重炮,戰壕也有不俗的抵擋能力,更別說清軍這些,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的實心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