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降了三日之久的大雪,終於停了,可如今的天色依舊昏沉,寒風陣陣,煞是凍人。
所謂下雪不冷,化雪冷,此時的天氣相比下雪時,更讓人難以承受。
但軍人有軍人的使命,無論嚴寒酷暑,他們都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
訓練場上,到處響徹震天的號子,似乎大聲的嘶吼,能將這刺骨的嚴寒喝退一般。
在這訓練場上,新兵與老兵很容易區分開來,老兵大多軍容整齊,就連圍著訓練場跑圈,也是整齊劃一步調一致。
另外,老兵的自由度相對高一些,每日除了基本的跑步熱身之外,便會由各部隊主官帶著,分開進行體能,槍械,拚刺格鬥,戰術動作,等等一係列軍事訓練。
至於新兵.........這會兒全都集中在一起,學習如何分辨左右,如何列隊呢。
“你們他娘的,是勞資帶的最差的一屆兵,入營都半個月了,有的人居然連左右都還分不清楚,集合足足用了一炷香時間,還亂糟糟的,真給咱蘇州新軍丟臉!”郭勝站在隊列中間,罵罵咧咧地訓話。
負責練兵的將領一般都這樣,總會在最初的時候,死命貶低新兵蛋子,說他們是最差的,有些罵的嚴重的,甚至會說對方連狗屎都不如。
可一旦新兵完成蛻變,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之後,教官卻總會欣慰地說:“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好的士兵。”
郭勝總共也就帶了三屆兵,第一屆隻有兩千士兵,不過那時還兼職著照看戚家軍那邊的兩萬新兵。
第二屆則訓練了五千新兵,那時候戚家軍也差不多都成老兵了,所以相對來說輕鬆不少。
如今這是第三屆,半個月前才招募進來的一萬新兵。
郭勝罵罵咧咧一通後,隨即一揮手,大聲說道:“行了行了,還杵在這裏幹嘛?趕緊各部帶迴,加強訓練,一群新兵蛋子,看著就煩!”
交代完士兵,郭勝找了處偏僻的地方,點上一支煙,一邊看著前方的訓練,一邊暗自思索著什麽。
他最近確實有煩心事,但卻不是煩這群新兵,在他看來,這群新兵的進步,相比前兩屆要好了許多,畢竟前兩屆基本都處於摸索之中,很多事都必須他親自解決。
如今那些老兵都被帶出來了,其中表現優異的,甚至直接升官,調入新部隊,負責訓練新兵,這些老兵都是過來人,對練兵一事自然不含糊,所以郭勝倒是省事不少。
但事情煩就煩在,他現在省事兒了。
以前天天練兵,忙得不可開交倒不覺得什麽,可如今閑下來,才發現,這大半年什麽都沒幹,光負責練兵了,而且這一帶,就帶了三屆。
以前他也是常年在戰場上廝殺的人,離開戰場這麽久,心裏總會有些空落落的。
在郭勝看來,哪怕去崇明島駐守,也比在這軍營裏閑著要舒服,至少崇明島那邊,偶爾還能出去剿個匪,追著那些投靠滿清韃子的狗官,痛揍一頓解解氣。
見郭勝解散了訓練,李鴻飛這才來到郭勝身邊道:“我說你小子什麽時候,還染上煙癮了?一個人吃獨食可不好,給我也來一根。”
郭勝一轉頭,發現來人是李鴻飛,趕緊扔掉手中的煙頭,並且雙腿並攏,右手迅速從胸前抬至太陽穴處,五指並攏,掌心稍向外翻,行了一個標標準準的軍禮,並大聲說道:“蘇州新軍第一師,師長郭勝,見過知府大人!”
既然是改革,李鴻飛索性將軍隊的編製,以及禮儀全都進行了改動。
編製的改革,借鑒後世華夏軍隊編製:班、排、連、營、團、旅、師、軍。
一個班有十名戰士,加上正(副)班長共十二人。
一個排由三個班組成,一個連由三個排組成,加上炊事班,人數大約在120人左右。
一個營配備四個連,人數大約在500人左右。
一個團配備三個營,一個標準團人數1500人。
一個師包括五到六個團,加上隸屬於師後勤處的二線部隊,比如車馬夫,轍重兵等,再加上師部警衛連,一個標準師大約是一萬人左右。
一個旅比一個師少兩個團,一個標準師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數大約在7000人左右。
至於軍......蘇州不會成立軍,這種全國最高的軍事單位,隻能由朱由檢親自擬定。
蘇州新軍中,除了沒有政委這一項,其餘的都與後世華夏軍隊差不多,甚至每個團以上的部隊,都組建了參謀部,在戰鬥之時,上級會將戰鬥任務下達給各團長,而參謀部的作用,便是幫助團長策劃出完成任務的方案,團長隻需要看過參謀部的方案後,再決定能否實施,具體由誰實施就行。
而李鴻飛之所以將軍隊編製徹底改革,一個是因為明朝的軍隊編製太籠統,指揮分工不夠細化,這些在冷兵器部隊中還行,但用於全火器的軍隊,就有些雞肋了。
冷兵器戰爭,那是人越多越好,領頭的將領一聲吼,大家抄家夥一擁而上,誰先慫,誰就輸了,可這種戰術,已經不適用李鴻飛那全火器的蘇州新軍了。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李鴻飛官銜太低,權力卻頗大,一個正四品知府,手下的軍隊,卻比一般的總兵還多,雖然是朱由檢特意安排,但有些忌諱還是能避則避。
李鴻飛的軍隊中,不用明朝常規的官職,如此一來,指揮打仗的時候,拉出去一兩個師,即使大家知道人數,卻也不會多說什麽,畢竟人家可沒自稱總兵之類的。
而一個沒有得到朝廷正式肯定的師長,盡管手下的兵力再多,可官銜品級在那裏擺著,大家也隻能歸類為地方義軍首領之類的稱號。
如此一來,正好避免了官銜帶來的尷尬境地。
至於軍禮方麵,一個是為了顯示官兵平等,相互尊重。
另一個嘛.........既然連軍製都改了,改個禮儀又有何妨?
況且李鴻飛今後還有可能領兵出征,他可是連皇帝都不想跪的人,用蘇州新軍的軍禮,迴敬各路總兵,恰巧能化解這份尷尬。
所謂下雪不冷,化雪冷,此時的天氣相比下雪時,更讓人難以承受。
但軍人有軍人的使命,無論嚴寒酷暑,他們都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
訓練場上,到處響徹震天的號子,似乎大聲的嘶吼,能將這刺骨的嚴寒喝退一般。
在這訓練場上,新兵與老兵很容易區分開來,老兵大多軍容整齊,就連圍著訓練場跑圈,也是整齊劃一步調一致。
另外,老兵的自由度相對高一些,每日除了基本的跑步熱身之外,便會由各部隊主官帶著,分開進行體能,槍械,拚刺格鬥,戰術動作,等等一係列軍事訓練。
至於新兵.........這會兒全都集中在一起,學習如何分辨左右,如何列隊呢。
“你們他娘的,是勞資帶的最差的一屆兵,入營都半個月了,有的人居然連左右都還分不清楚,集合足足用了一炷香時間,還亂糟糟的,真給咱蘇州新軍丟臉!”郭勝站在隊列中間,罵罵咧咧地訓話。
負責練兵的將領一般都這樣,總會在最初的時候,死命貶低新兵蛋子,說他們是最差的,有些罵的嚴重的,甚至會說對方連狗屎都不如。
可一旦新兵完成蛻變,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之後,教官卻總會欣慰地說:“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好的士兵。”
郭勝總共也就帶了三屆兵,第一屆隻有兩千士兵,不過那時還兼職著照看戚家軍那邊的兩萬新兵。
第二屆則訓練了五千新兵,那時候戚家軍也差不多都成老兵了,所以相對來說輕鬆不少。
如今這是第三屆,半個月前才招募進來的一萬新兵。
郭勝罵罵咧咧一通後,隨即一揮手,大聲說道:“行了行了,還杵在這裏幹嘛?趕緊各部帶迴,加強訓練,一群新兵蛋子,看著就煩!”
交代完士兵,郭勝找了處偏僻的地方,點上一支煙,一邊看著前方的訓練,一邊暗自思索著什麽。
他最近確實有煩心事,但卻不是煩這群新兵,在他看來,這群新兵的進步,相比前兩屆要好了許多,畢竟前兩屆基本都處於摸索之中,很多事都必須他親自解決。
如今那些老兵都被帶出來了,其中表現優異的,甚至直接升官,調入新部隊,負責訓練新兵,這些老兵都是過來人,對練兵一事自然不含糊,所以郭勝倒是省事不少。
但事情煩就煩在,他現在省事兒了。
以前天天練兵,忙得不可開交倒不覺得什麽,可如今閑下來,才發現,這大半年什麽都沒幹,光負責練兵了,而且這一帶,就帶了三屆。
以前他也是常年在戰場上廝殺的人,離開戰場這麽久,心裏總會有些空落落的。
在郭勝看來,哪怕去崇明島駐守,也比在這軍營裏閑著要舒服,至少崇明島那邊,偶爾還能出去剿個匪,追著那些投靠滿清韃子的狗官,痛揍一頓解解氣。
見郭勝解散了訓練,李鴻飛這才來到郭勝身邊道:“我說你小子什麽時候,還染上煙癮了?一個人吃獨食可不好,給我也來一根。”
郭勝一轉頭,發現來人是李鴻飛,趕緊扔掉手中的煙頭,並且雙腿並攏,右手迅速從胸前抬至太陽穴處,五指並攏,掌心稍向外翻,行了一個標標準準的軍禮,並大聲說道:“蘇州新軍第一師,師長郭勝,見過知府大人!”
既然是改革,李鴻飛索性將軍隊的編製,以及禮儀全都進行了改動。
編製的改革,借鑒後世華夏軍隊編製:班、排、連、營、團、旅、師、軍。
一個班有十名戰士,加上正(副)班長共十二人。
一個排由三個班組成,一個連由三個排組成,加上炊事班,人數大約在120人左右。
一個營配備四個連,人數大約在500人左右。
一個團配備三個營,一個標準團人數1500人。
一個師包括五到六個團,加上隸屬於師後勤處的二線部隊,比如車馬夫,轍重兵等,再加上師部警衛連,一個標準師大約是一萬人左右。
一個旅比一個師少兩個團,一個標準師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數大約在7000人左右。
至於軍......蘇州不會成立軍,這種全國最高的軍事單位,隻能由朱由檢親自擬定。
蘇州新軍中,除了沒有政委這一項,其餘的都與後世華夏軍隊差不多,甚至每個團以上的部隊,都組建了參謀部,在戰鬥之時,上級會將戰鬥任務下達給各團長,而參謀部的作用,便是幫助團長策劃出完成任務的方案,團長隻需要看過參謀部的方案後,再決定能否實施,具體由誰實施就行。
而李鴻飛之所以將軍隊編製徹底改革,一個是因為明朝的軍隊編製太籠統,指揮分工不夠細化,這些在冷兵器部隊中還行,但用於全火器的軍隊,就有些雞肋了。
冷兵器戰爭,那是人越多越好,領頭的將領一聲吼,大家抄家夥一擁而上,誰先慫,誰就輸了,可這種戰術,已經不適用李鴻飛那全火器的蘇州新軍了。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李鴻飛官銜太低,權力卻頗大,一個正四品知府,手下的軍隊,卻比一般的總兵還多,雖然是朱由檢特意安排,但有些忌諱還是能避則避。
李鴻飛的軍隊中,不用明朝常規的官職,如此一來,指揮打仗的時候,拉出去一兩個師,即使大家知道人數,卻也不會多說什麽,畢竟人家可沒自稱總兵之類的。
而一個沒有得到朝廷正式肯定的師長,盡管手下的兵力再多,可官銜品級在那裏擺著,大家也隻能歸類為地方義軍首領之類的稱號。
如此一來,正好避免了官銜帶來的尷尬境地。
至於軍禮方麵,一個是為了顯示官兵平等,相互尊重。
另一個嘛.........既然連軍製都改了,改個禮儀又有何妨?
況且李鴻飛今後還有可能領兵出征,他可是連皇帝都不想跪的人,用蘇州新軍的軍禮,迴敬各路總兵,恰巧能化解這份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