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


    這兩個景點緊挨著,可以說是在同一處。我向來喜歡慢節奏的旅行,而且參觀博物館總是看得很慢,因此今天隻有這些,而且沒有完全看完,有可能還會再去一次。


    今天幾乎下了一整天的雨,時大時小。幸好之前做計劃的時候考慮到了天氣,絕大部分時間安排給了博物院。


    一早出門打算去吃昨天看到的那家多人排隊的綠豆餅,結果發現那家店居然連雨天都有人排隊,而且隊伍並不算短。我有親戚


    於是轉而吃了旁邊的一家主打“籠籠肉夾饃“的小店。拿到手了才發現這種饃是辣的,而且超過了我能接受的辣度上限(很低)。


    這種夾饃我僅憑嗅覺和視覺也能判斷出我最多就能品嚐一小口。


    這種夾饃是半圓形的,餅是白色的,比較軟,而內部的餡料則是加入了辣椒以及一些其他材料的碎肉或者肉餡。帶著辣椒顏色的油汁把饃和夾餡解除的地方染出了些許橙紅色,而在饃靠近口鼻的過程中可以聞到略嗆的辣椒味。


    我隻吃了很小的一口,最大的印象就是餅很鬆軟而且不幹,餡料有一種偏向於麻辣到口腔前部的辣味。


    沒法繼續吃,也就不知道好不好吃了。


    接下來吃了醪糟雞蛋湯。醪糟大概類似米酒,湯喝起來以甜味為主,略帶一點酒味和酸味。


    店主得知我不能吃辣椒之後,推薦了三鮮米線。三鮮米線中有海帶絲,豆腐皮絲,蝦皮,和炸花生米。滋味還好,不過越吃白胡椒味越重,米線略硬,湯則略鹹,量也不大。


    一共兩個籠籠肉夾饃,母親吃下了第一個之後也覺得太辣不能繼續吃,於是她決定去買綠豆餅。排了一段時間的隊之後買到了五種口味中的山楂和原味兩種。


    這家的綠豆餅的確美味,香甜可口。山楂味的多一些額外的酸甜味,不過我更喜歡原味的。


    之後從北門進去西安博物院園區遊覽,看過白衣閣之後終於見到了小雁塔。看了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我曾經在課本上見過它,不過記不清楚那個科目的課本了。


    小雁塔看上去是一座曆經風雨的古塔,塔最上麵的部分損毀,頂部能看到後來添加的避雷針和欄杆。這次沒能登塔,因為景區在維護。


    這個園區還是薦福寺所在之處,不過這裏的大雄寶殿也處在維護之中。除了參觀幾處建築的外景比如匾額上寫著“晨鍾”“暮鼓”的兩個小樓之外,還可以撞鍾,十元撞三次。


    園區還有古樂演出,不過時間不合適因此沒有聽。


    園區內還有一些石雕和碑文。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沒來得及逛的部分。


    之後就去西安博物院了。裏麵的收藏值得一看。展館總共三層,分別是地下一層、一層、以及二層。


    從我的觀察來看,如果時間有限,要先看地下一層。


    地下一層共有三個展區。


    第一個展區的印象:整體呈環形,展出的內容按年代推進組成一圈,而中心則是西安曆代變遷圖。


    部分記憶點:陶製下水管道,瓦當,瓷器,陶俑


    第二個展區的印象:內有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和陶器,有鍾,有馬蹄金和金餅,有貝幣,有刀幣和布幣,蚌刀,古代兵器,有秦代玉杯等


    第三個展區的印象:大量陶俑,有大唐美人傭,胡人俑,天王俑,組成車隊的俑等,還有唐三彩以及瓷器。


    之後又參觀了一層的佛像展,裏麵有從北魏到明代的佛像。


    在館內還吃了文創冰糕,一個是小雁塔形狀的,另一個是秦代玉杯形狀的。顏值優秀的同時味道都不錯,而且配料表內的是稀奶油。


    閉關之後前往了樊記肉夾饃,吃了優質臘汁肉夾饃以及甑糕。


    這家的臘汁肉夾饃十分美味,裏麵的臘汁肉軟爛多汁,肥肉增香瘦肉增鮮,而饃軟硬適度的同時富含麵香,足量的肉配上優秀的餅,真是絕配。


    吃了之後隻覺得一天三頓頓頓吃它,吃上一年半載也心甘情願。


    甑糕也很優秀,甜香黏糯,有許多棗和足夠的棗味。除了糯米和棗之外還有別的配料,然而吃的時候太過開心沒有品嚐出來。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個親戚來我家做客,帶來了一盒甑糕,年幼的我品嚐之後對這種美味的食物念念不忘,時隔多年終於再次吃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運河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運河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運河島並收藏運河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