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之前的話題上。一個盲人如果一定要找到紅色和綠色哪個更接近青色的這個答案,最有效的兩種方法應該是查資料和詢問明眼人。
從查找資料出發,可以更加明確地了解這個問題,可以找到關於這個問題的其他解讀,從而用知識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可以從波長出發,通過對於波長的比較來得出綠色和青色更接近。還可以通過對於顏色的分解來了解這個問題,也可以得出綠色更接近青色這個結論。甚至還可以用簡單一些的知識,比如冷色和暖色的區分來解答這個問題。
而來自於明眼人的解答,若是不假思索地說出,大抵上還會是綠色和青色更接近,無他,直覺罷了。
說起來,一個解釋現象的理論體係,若是和直覺在大多數時候一致,大概就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若是和直覺在許多時候不一致,大概就是用來理解一些直覺難以輕易理解的現象的。
不過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直覺。關於直覺這個話題,思維科學家懂得應該比我懂得多得多了。既然不懂,我在深入學習和研究之前,就不多討論了。
再迴到最開始的問題上:作為普通人,如何了解先知是怎樣看待命運的呢?
缺乏文獻資料,又缺乏可以詢問的先知,兩條路都走不通。
當然還有種可能是先知不存在。也許可以通過某種方法證明先知不存在,而既然先知不存在,先知如何看待命運的這個問題就成了一個可以隨意解答而不會得出錯誤結論的問題了。
不過考慮到正在討論的魔法世界裏已經出現了先知,這樣是不行的…
真是好奇格林德沃是怎麽想的,為什麽目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也許用巫師統治麻瓜並不是他的真正目的,他其實想的是別的?
也許他隻是在煽動巫師中不滿的情緒,糾結起一股力量之後,用這力量要做些什麽,比如把魔法部掀翻了?也許他要用這一股力量來統治巫師世界?也許他想要的是權力?
格林德沃的最終的結果是他和鄧布利多大戰了一場並輸給鄧布利多之後就被囚禁了起來。其實細思想來,無論是時間節點還是結局方式,都有些奇怪。
如果他當時事業如日中天,為什麽要決鬥呢?這好像沒什麽意義,他直接糾集自己的手下,自己限製鄧布利多的行動,其他人猛火狂攻,直接人海戰術估計都能把鄧布利多堆死了吧?
人海戰術確實不好看,然而大業將成,犧牲一下美感應該沒什麽不合適的。
所以,如果決鬥發生,說明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要麽不得不決鬥,要麽覺得決鬥很重要。
如果不得不決鬥,很可能是他的勢力受到了巨大打擊,
或者是他自身發現自己追求的理想無法達成後有一種幻滅感。
這種幻滅感使得他心灰意冷,這大概可以作為主動要求的決鬥的動機。畢竟一個組織的首領在事業巔峰期的時候強行冒這麽大的風險去決鬥怎麽看都不太合理。
也許1945年的時候格林德沃已經意識到了巫師統治麻瓜是不可能的,心灰意冷之下就去決鬥了。當時想法估計是決鬥了之後一了百了,還能給鄧布利多增加聲望,讓鄧布利多能更好地為巫師們做點事吧,所以他拿著老魔杖依然輸了。
如果真是這樣,還真是令人悲哀呢。一個為自身理想奮鬥了幾十年的人,突然發現這個理想無法達成,這可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其實,透過這個巫師世界的細節越看越覺得整個世界觀都是一個非常小的世界觀。整個英國巫師的人口都不到1萬,其實也就是個大號村鎮而已。
現在倒是有點明白,為什麽伏地魔的形象那麽扁平甚至低級了。他的恐怖行為的主要影響對象主要在英國,其他地方可能有一些,但談不上很多,再添上一些運氣不太好的麻瓜,他影響的人口最多大概也就幾萬,自然也就隻有一種鄉下黑幫的錯覺。
分析了這麽多,如果巫師和麻瓜之間想要雙方都一直存在下去並且不產生大規模的衝突,就兩種路徑。一種路徑就是巫師和麻瓜,想辦法互相融合,相互合作。另外一種路徑就是彼此徹底隔開,或者至少是隻有極少數人知道巫師存在的那種隔開。
甚至隔開都隻能是緩兵之計,最終恐怕依舊不會有好結果。
隨著麻瓜一側科技的發展,如果魔法界一直沒有足夠的進步,如果不像成為麻瓜世界的附庸,那隔離的力度就隻能越來越大。到了某一時刻,即使努力隔開,魔法世界也隻會慢慢消亡,甚至於麻瓜統治巫師都不是不可能。
隨著麻瓜一側科技的發展,魔法世界對於麻瓜出身的小巫師的吸引力恐怕是會逐漸下降的。魔法的確是超能力,但魔法世界裏也缺乏很多麻瓜世界中才有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的使用和欣賞不是沒有門檻的。
僅僅是考慮現在這個時間點,僅僅考慮到移動互聯這一條,就很難讓一個出身麻瓜世界的普通人拋棄了。
想想看進入魔法世界意味著在接下來7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遠離手機,電腦,電視。想聯係家人和朋友隻能使用貓頭鷹;不能看電影或者電視節目;不能玩點子遊戲;新聞熱點一概不知;有問題不知道答案也不能網上去搜隻能翻書慢慢找;想吃零食了也不能在網上隨意逛著看到什麽有趣買什麽而是隻能反複吃有限的幾種…
這聽起來缺乏吸引力。
然而更大的問題來自於教育本身。根據劇情來看,霍格沃茲沒有專門的語文課或者數學課。這其實很奇怪,一個剛上完小學的學生,語文和數學的水平再好,也很難說就足夠用一輩子了。語文和數學的水平如果真的很低,有詞典和計算器輔助也彌補不了。
舉一個生活中的簡單例子:我曾經在超市見到過一種零食的價格標簽,買一個2.99,買三個一共8.99,而買三個的選項寫的是促銷。還有洗衣液的價格標簽,異曲同工,大桶的容量大概是小桶的3.5倍,但價格卻接近4倍。
從查找資料出發,可以更加明確地了解這個問題,可以找到關於這個問題的其他解讀,從而用知識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可以從波長出發,通過對於波長的比較來得出綠色和青色更接近。還可以通過對於顏色的分解來了解這個問題,也可以得出綠色更接近青色這個結論。甚至還可以用簡單一些的知識,比如冷色和暖色的區分來解答這個問題。
而來自於明眼人的解答,若是不假思索地說出,大抵上還會是綠色和青色更接近,無他,直覺罷了。
說起來,一個解釋現象的理論體係,若是和直覺在大多數時候一致,大概就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若是和直覺在許多時候不一致,大概就是用來理解一些直覺難以輕易理解的現象的。
不過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直覺。關於直覺這個話題,思維科學家懂得應該比我懂得多得多了。既然不懂,我在深入學習和研究之前,就不多討論了。
再迴到最開始的問題上:作為普通人,如何了解先知是怎樣看待命運的呢?
缺乏文獻資料,又缺乏可以詢問的先知,兩條路都走不通。
當然還有種可能是先知不存在。也許可以通過某種方法證明先知不存在,而既然先知不存在,先知如何看待命運的這個問題就成了一個可以隨意解答而不會得出錯誤結論的問題了。
不過考慮到正在討論的魔法世界裏已經出現了先知,這樣是不行的…
真是好奇格林德沃是怎麽想的,為什麽目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也許用巫師統治麻瓜並不是他的真正目的,他其實想的是別的?
也許他隻是在煽動巫師中不滿的情緒,糾結起一股力量之後,用這力量要做些什麽,比如把魔法部掀翻了?也許他要用這一股力量來統治巫師世界?也許他想要的是權力?
格林德沃的最終的結果是他和鄧布利多大戰了一場並輸給鄧布利多之後就被囚禁了起來。其實細思想來,無論是時間節點還是結局方式,都有些奇怪。
如果他當時事業如日中天,為什麽要決鬥呢?這好像沒什麽意義,他直接糾集自己的手下,自己限製鄧布利多的行動,其他人猛火狂攻,直接人海戰術估計都能把鄧布利多堆死了吧?
人海戰術確實不好看,然而大業將成,犧牲一下美感應該沒什麽不合適的。
所以,如果決鬥發生,說明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要麽不得不決鬥,要麽覺得決鬥很重要。
如果不得不決鬥,很可能是他的勢力受到了巨大打擊,
或者是他自身發現自己追求的理想無法達成後有一種幻滅感。
這種幻滅感使得他心灰意冷,這大概可以作為主動要求的決鬥的動機。畢竟一個組織的首領在事業巔峰期的時候強行冒這麽大的風險去決鬥怎麽看都不太合理。
也許1945年的時候格林德沃已經意識到了巫師統治麻瓜是不可能的,心灰意冷之下就去決鬥了。當時想法估計是決鬥了之後一了百了,還能給鄧布利多增加聲望,讓鄧布利多能更好地為巫師們做點事吧,所以他拿著老魔杖依然輸了。
如果真是這樣,還真是令人悲哀呢。一個為自身理想奮鬥了幾十年的人,突然發現這個理想無法達成,這可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其實,透過這個巫師世界的細節越看越覺得整個世界觀都是一個非常小的世界觀。整個英國巫師的人口都不到1萬,其實也就是個大號村鎮而已。
現在倒是有點明白,為什麽伏地魔的形象那麽扁平甚至低級了。他的恐怖行為的主要影響對象主要在英國,其他地方可能有一些,但談不上很多,再添上一些運氣不太好的麻瓜,他影響的人口最多大概也就幾萬,自然也就隻有一種鄉下黑幫的錯覺。
分析了這麽多,如果巫師和麻瓜之間想要雙方都一直存在下去並且不產生大規模的衝突,就兩種路徑。一種路徑就是巫師和麻瓜,想辦法互相融合,相互合作。另外一種路徑就是彼此徹底隔開,或者至少是隻有極少數人知道巫師存在的那種隔開。
甚至隔開都隻能是緩兵之計,最終恐怕依舊不會有好結果。
隨著麻瓜一側科技的發展,如果魔法界一直沒有足夠的進步,如果不像成為麻瓜世界的附庸,那隔離的力度就隻能越來越大。到了某一時刻,即使努力隔開,魔法世界也隻會慢慢消亡,甚至於麻瓜統治巫師都不是不可能。
隨著麻瓜一側科技的發展,魔法世界對於麻瓜出身的小巫師的吸引力恐怕是會逐漸下降的。魔法的確是超能力,但魔法世界裏也缺乏很多麻瓜世界中才有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的使用和欣賞不是沒有門檻的。
僅僅是考慮現在這個時間點,僅僅考慮到移動互聯這一條,就很難讓一個出身麻瓜世界的普通人拋棄了。
想想看進入魔法世界意味著在接下來7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遠離手機,電腦,電視。想聯係家人和朋友隻能使用貓頭鷹;不能看電影或者電視節目;不能玩點子遊戲;新聞熱點一概不知;有問題不知道答案也不能網上去搜隻能翻書慢慢找;想吃零食了也不能在網上隨意逛著看到什麽有趣買什麽而是隻能反複吃有限的幾種…
這聽起來缺乏吸引力。
然而更大的問題來自於教育本身。根據劇情來看,霍格沃茲沒有專門的語文課或者數學課。這其實很奇怪,一個剛上完小學的學生,語文和數學的水平再好,也很難說就足夠用一輩子了。語文和數學的水平如果真的很低,有詞典和計算器輔助也彌補不了。
舉一個生活中的簡單例子:我曾經在超市見到過一種零食的價格標簽,買一個2.99,買三個一共8.99,而買三個的選項寫的是促銷。還有洗衣液的價格標簽,異曲同工,大桶的容量大概是小桶的3.5倍,但價格卻接近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