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濟州島2
在下朱雄英:認錢不認人 作者:春光不外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軍慢慢登陸,然後朝著北方推進,鵝毛一般的大學落在眾人的身上,越深入,就越能感受到這個島上美麗的風景。
大雪紛飛千萬裏,天地萬物上白銀,這一片一片的雪白色,將所有的草木都覆蓋起來,白茫茫的一片,猶如仙境,讓人有一種遠離塵囂的寧靜。
“那這島上豈不是什麽都沒有?”
朱棡有點難以置信,看地圖,這麽大的一個島嶼,居然沒什麽好處。
“你要說錢財的話,那確實沒有,這裏的本地人手中,也就隻有一些農作物和海魚而已。”
朱雄英四處的查看著,一邊道:“如果這島上的居民,有金有銀,早就被倭寇搶光了。”
“那豈不是說,這濟州島沒什麽用?”
朱棡攤攤手,又道:“我們大費周章的過來,就為了把這路作為一個跳板,進攻高麗而已?”
他不敢相信這裏真的什麽都沒有。
“這個島嶼的價值不在於錢財,當地人本身都是部落文明,你還想他們怎麽有錢?”
朱雄英無法跟朱棡解釋太多的方麵,關於金融的方麵。
但還是簡單的解釋了一句:“這個島的價值,最大的是在於風景,其次是水產和柑橘,油菜花。”
“所以,進入島嶼之後,不要隨意破壞環境,不要殺當地的土著人,我們不是來燒殺搶掠的,是來建設這裏的。”
“以後高麗也是你的,所有人都是你的子民,要愛護,他們就是生產發展的價值所在。”
“當然了,李成桂那一票人,要殺完,到時候,你把太原王府裏的官員全部帶過來,成立新的朝廷體係和官員任命。”
“這個島嶼,我會派龍門商會的商人過來成立一個商業中心的,到時候跟高麗,扶桑周邊地區建立貿易。”
“所有的藩國個跟大明建立貿易,設立關稅,雖然是藩國,但是必須要有貿易經濟,這裏就是高麗,扶桑,大明三國的海貿中心。”
朱雄英也不管朱棡懂不懂,也就隨口說了出來,雖然大明跟藩國是一體的,但是這兩者的經濟體係是必須要分開的,就如同跟外國貿易一樣,才能長久並且穩定的促進經濟增長。
初期一定要強製性的,把藩國的特產商品,收購流入大明,然後保持商品相互流通,才能穩定經濟,不然的話,在大明的令郎滿目的商品之下,直接會把這些藩國的經濟給抽幹的。
因為,大明的商品,那絕對是暢銷品,可是其他藩國的商品,那就不一定了。
必須要給藩國經濟扶持,才是大明更好,不然的話,這些土地打下來,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一荒蕪之地,拿來幹什麽?
反而是累贅,還會拖垮大明的財政。
比如,原曆史當中,英吉利出海,到處殖民,它不想擴大國土嗎,本國人口不支持,隻能短暫殖民,奪取利益之後撤離。
有的地方扶持了,想變成自己的,比如香港,新加坡。
有的地方沒扶持,或者扶持作用不大,更甚者直接把當地的資源進行奪取,把當地的利益都給抽幹了之後,撤退。
這種地方,再非洲,中東地區,東南亞地區太多了,發展一直都很差。
大明的人口,隻能支撐朱雄英統一這麽點地方,再多的地方無法支持,中東他不想要,非洲更加不行,歐洲也無法統治,除非執行種族滅絕計劃,不然要被同化的。
羅刹國的北方,地段也太北了,氣候不太行,麵積也太大了,占領秋明和鄂木斯克州已經是極限。
目前沒被發現的地方,也就南北美洲,澳洲這兩個地方,還是部落土著文明,不過應該快被發現了。
朱雄英始終有這種感覺,因為曆史軌跡變了,大的的走向應該已經脫離的原本的進程,到現在也沒接觸過西方文明,也不知道他們發展的如何了。
是不是提前開啟了工業時代。
“哎,這些我是不懂的。”
朱棡搖搖頭,這些東西不懂,光是聽著就感覺煩躁。
喜歡打仗的人,從小喜歡在軍營裏度過的人,本身就不會喜歡讀書。
“那藩國的政務,三叔你就不要自以為是的胡搞瞎搞,多聽聽文化人的建議。”
朱雄英提醒了朱棡一句,又道:“其實我並不是很想把高麗給三叔你。”
“哦?”
朱棡看轉頭看向朱雄英,驚訝問道:“為什麽?”
“高麗這地方,相對來說是比較貧瘠的,而且把三叔放在這裏,有點大材小用了,現在在大明內有工作,也沒出去建立藩國的親王,就是十一叔蜀朱椿了。”
朱雄英覺得高麗確實沒必要派個像朱棡這種親王過來鎮守。
“無所謂,其實我對藩國不藩國的無所謂,隻要能到處打仗就行了,之前天南地北的打了一圈,多爽快。”
朱棡無所謂的攤攤手,又道:“四處玩樂很爽的,哪裏的藩國,還能有金陵好?”
“現在親王可以隨處走動,以前是不知道,現在知道了這個天下有多大,還有好多地方沒去過,那麽多好玩的地方,那麽多不同的風土人情沒見過。”
朱棡看著朱雄英:“跟著你,好玩很多,到處都能去。”
朱雄英看了朱棡一眼,這位三叔跟朱樉不一樣,還是能管的住的,也是比較擁護朱標,能力比較出眾。
見識過天下之大的人,哪裏會甘心蝸居在一個彈丸之地,而且整個天下,沒有哪裏會比金陵繁榮,高麗這個地方朱棡看不上很正常。
就連朱雄英,都喜歡在海外到處跑,一方們是占領一些重要的地方,一方們確實是可以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增加見識。
“我看得出來,以後沒多少仗打了,除非跟著你,因為你這個皇太孫,想去哪裏就去哪,想打誰就打誰。”
朱棡笑道。
“給你提個醒把,高麗不好打,李成桂雖然不見得的多厲害,但也不會多差勁。”
朱雄英說迴正題,又道:“他們反擊前元,打退倭寇,還能篡位成功,也算是有點能力的,你小心對待,別輕敵。”
“你借點禁衛軍給我不就行了。”
朱棡道。
“不行,這些兵力,要全部在夏威夷和關島駐紮的,而且我還要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也沒多少糧草再調兵給你了。”
朱雄英估摸著鄭和的船隊,應該有貨船在返航了。
大雪紛飛千萬裏,天地萬物上白銀,這一片一片的雪白色,將所有的草木都覆蓋起來,白茫茫的一片,猶如仙境,讓人有一種遠離塵囂的寧靜。
“那這島上豈不是什麽都沒有?”
朱棡有點難以置信,看地圖,這麽大的一個島嶼,居然沒什麽好處。
“你要說錢財的話,那確實沒有,這裏的本地人手中,也就隻有一些農作物和海魚而已。”
朱雄英四處的查看著,一邊道:“如果這島上的居民,有金有銀,早就被倭寇搶光了。”
“那豈不是說,這濟州島沒什麽用?”
朱棡攤攤手,又道:“我們大費周章的過來,就為了把這路作為一個跳板,進攻高麗而已?”
他不敢相信這裏真的什麽都沒有。
“這個島嶼的價值不在於錢財,當地人本身都是部落文明,你還想他們怎麽有錢?”
朱雄英無法跟朱棡解釋太多的方麵,關於金融的方麵。
但還是簡單的解釋了一句:“這個島的價值,最大的是在於風景,其次是水產和柑橘,油菜花。”
“所以,進入島嶼之後,不要隨意破壞環境,不要殺當地的土著人,我們不是來燒殺搶掠的,是來建設這裏的。”
“以後高麗也是你的,所有人都是你的子民,要愛護,他們就是生產發展的價值所在。”
“當然了,李成桂那一票人,要殺完,到時候,你把太原王府裏的官員全部帶過來,成立新的朝廷體係和官員任命。”
“這個島嶼,我會派龍門商會的商人過來成立一個商業中心的,到時候跟高麗,扶桑周邊地區建立貿易。”
“所有的藩國個跟大明建立貿易,設立關稅,雖然是藩國,但是必須要有貿易經濟,這裏就是高麗,扶桑,大明三國的海貿中心。”
朱雄英也不管朱棡懂不懂,也就隨口說了出來,雖然大明跟藩國是一體的,但是這兩者的經濟體係是必須要分開的,就如同跟外國貿易一樣,才能長久並且穩定的促進經濟增長。
初期一定要強製性的,把藩國的特產商品,收購流入大明,然後保持商品相互流通,才能穩定經濟,不然的話,在大明的令郎滿目的商品之下,直接會把這些藩國的經濟給抽幹的。
因為,大明的商品,那絕對是暢銷品,可是其他藩國的商品,那就不一定了。
必須要給藩國經濟扶持,才是大明更好,不然的話,這些土地打下來,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一荒蕪之地,拿來幹什麽?
反而是累贅,還會拖垮大明的財政。
比如,原曆史當中,英吉利出海,到處殖民,它不想擴大國土嗎,本國人口不支持,隻能短暫殖民,奪取利益之後撤離。
有的地方扶持了,想變成自己的,比如香港,新加坡。
有的地方沒扶持,或者扶持作用不大,更甚者直接把當地的資源進行奪取,把當地的利益都給抽幹了之後,撤退。
這種地方,再非洲,中東地區,東南亞地區太多了,發展一直都很差。
大明的人口,隻能支撐朱雄英統一這麽點地方,再多的地方無法支持,中東他不想要,非洲更加不行,歐洲也無法統治,除非執行種族滅絕計劃,不然要被同化的。
羅刹國的北方,地段也太北了,氣候不太行,麵積也太大了,占領秋明和鄂木斯克州已經是極限。
目前沒被發現的地方,也就南北美洲,澳洲這兩個地方,還是部落土著文明,不過應該快被發現了。
朱雄英始終有這種感覺,因為曆史軌跡變了,大的的走向應該已經脫離的原本的進程,到現在也沒接觸過西方文明,也不知道他們發展的如何了。
是不是提前開啟了工業時代。
“哎,這些我是不懂的。”
朱棡搖搖頭,這些東西不懂,光是聽著就感覺煩躁。
喜歡打仗的人,從小喜歡在軍營裏度過的人,本身就不會喜歡讀書。
“那藩國的政務,三叔你就不要自以為是的胡搞瞎搞,多聽聽文化人的建議。”
朱雄英提醒了朱棡一句,又道:“其實我並不是很想把高麗給三叔你。”
“哦?”
朱棡看轉頭看向朱雄英,驚訝問道:“為什麽?”
“高麗這地方,相對來說是比較貧瘠的,而且把三叔放在這裏,有點大材小用了,現在在大明內有工作,也沒出去建立藩國的親王,就是十一叔蜀朱椿了。”
朱雄英覺得高麗確實沒必要派個像朱棡這種親王過來鎮守。
“無所謂,其實我對藩國不藩國的無所謂,隻要能到處打仗就行了,之前天南地北的打了一圈,多爽快。”
朱棡無所謂的攤攤手,又道:“四處玩樂很爽的,哪裏的藩國,還能有金陵好?”
“現在親王可以隨處走動,以前是不知道,現在知道了這個天下有多大,還有好多地方沒去過,那麽多好玩的地方,那麽多不同的風土人情沒見過。”
朱棡看著朱雄英:“跟著你,好玩很多,到處都能去。”
朱雄英看了朱棡一眼,這位三叔跟朱樉不一樣,還是能管的住的,也是比較擁護朱標,能力比較出眾。
見識過天下之大的人,哪裏會甘心蝸居在一個彈丸之地,而且整個天下,沒有哪裏會比金陵繁榮,高麗這個地方朱棡看不上很正常。
就連朱雄英,都喜歡在海外到處跑,一方們是占領一些重要的地方,一方們確實是可以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增加見識。
“我看得出來,以後沒多少仗打了,除非跟著你,因為你這個皇太孫,想去哪裏就去哪,想打誰就打誰。”
朱棡笑道。
“給你提個醒把,高麗不好打,李成桂雖然不見得的多厲害,但也不會多差勁。”
朱雄英說迴正題,又道:“他們反擊前元,打退倭寇,還能篡位成功,也算是有點能力的,你小心對待,別輕敵。”
“你借點禁衛軍給我不就行了。”
朱棡道。
“不行,這些兵力,要全部在夏威夷和關島駐紮的,而且我還要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也沒多少糧草再調兵給你了。”
朱雄英估摸著鄭和的船隊,應該有貨船在返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