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薰在考慮這件事情的同時,也想到了諸如李世民和李隆基這種破壞嫡長子繼承製的人的存在。


    但是他發現這並沒有什麽所謂。


    因為若真的有人破壞這個製度,那自然是擁有超強的實力,超強的實力都擁有了,還怕什麽呢?


    嫡長子繼承製實際上也是實力繼承製,你實力強,強到打破規矩,那你就繼承吧,誰也管不了你,但若是沒有強大的實力,就按照這個製度來,安安穩穩,大家都有一個標杆。


    穩定是第一位的。


    所以綜合比起來,比起易於鑽空子易於讓官僚操作的立賢不立長,顯然,嫡長子繼承製對蕭如薰的好處更大。


    而且嫡長子繼承製不是除了嫡長子之外其他的都沒有,而是嫡長子繼承部分家產和父親的全部政治權益,其餘諸子還是能分到家產的。


    當然最重要的也是政治權益。


    當然在皇帝權力無可動搖的時代,也就是當今,蕭如薰想要立誰就可以立誰,但是他並不想給後世的皇位傳承留下隱患。


    於是,蕭如薰依然規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從自己的皇位到下麵勳貴的傳承,再到民間,大家繼續遵循嫡長子繼承製這個千古不變的規矩,這個維護社會穩定的規矩。


    隻有皇族三家出於便於掌控的目的而除外。


    所以蕭如薰在京師穩定之後就下令封自己的嫡長子蕭振邦為皇太子,加封秦王,接到京城對群臣做出了表率。


    從此,大臣們都知道了,皇帝還是遵循嫡長子繼承製的,紛紛感覺很放鬆。


    對於這一點一直比較擔心的劉黃裳也放鬆了。


    當初在皇極殿之外,蕭如薰對他所說的對嫡長子繼承製不滿意的話他還記著,一直都在擔心蕭如薰萬一看這個製度不爽所以決定廢除這個製度,他到底是進諫還是不進諫。


    廢除這個製度絕對是一招臭棋,他十分擔心蕭如薰大刀闊斧的改革弊政的時候把這條一起給改了。


    結果蕭如薰封自己的嫡長子為皇太子,穩定了所有人的心,也穩定了劉黃裳的心。


    看來做皇帝和不做皇帝還是有差別了,做了皇帝之後就知道穩定的重要性了。


    劉黃裳還稍微有些高興。


    政治風暴的開始和結束他都預料到了,也預料到了這件事情和他沒有關係,後來的發展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政治風暴沒有波及到他,他還是兵部尚書,在蕭如薰的命令之下協助軍隊進行大秦中央軍事學院的建造和籌備。


    時不時的,蕭如薰還叫上劉黃裳一起去京師東北不遠處的中央軍事學院的建造之地視察。


    為了建造中央軍事學院,蕭如薰下令征調了五千名士兵和兩萬名難民一起來建造。


    以磚石打造軍事學院外圍院牆,打造的就和一座小城池差不多,真要出現戰亂了這裏甚至都能作為軍事堡壘來堅守。


    城內的路麵鋪以磚石,修建各種建築,教室辦公室學生宿舍等等被蕭如薰提出,然後交給工匠們去建造,劉黃裳等於是個監工,要監管建造的質量,不能以次充好。


    蕭如薰對這件事情的關注程度也讓劉黃裳不敢怠慢,隻要有空就來工地上監管,看著一座小型城池拔地而起,甚至還有從京師到這座小型城池的專用馳道,可想而知蕭如薰是有多麽重視這裏。


    想想也對,蕭如薰吸取了前朝文官太強武官太弱的教訓,決定在文官用書院進行教育傳承的同時,也設立專門的武人學院,同樣用教育的方式來為武人搞傳承,增強武人的實力。


    如此一來,武人的後備力量也將充分起來,文官將不能依靠數量和素質的優勢奪取武將的軍事權力,前明土木堡事變之後武將權力大衰微的事情不會再次出現。


    劉黃裳甚至猜測蕭如薰會對軍事製度也做出改變,雖然眼下沒有改變,一切沿襲明製,依然采用五軍都督府的方式來賜封武將們,但是現在一出手就拿下了朱應槐,這種做法讓劉黃裳十分懷疑。


    劉黃裳很聰明,這是毋庸置疑的。


    “這裏做的很好,就要繼續這樣做,地麵都要鋪以磚石,房屋建造也要按照圖紙來,規劃好,這座城池的城牆最高可以在三丈,就按照一座小城池的方式來建造。”


    蕭如薰一邊視察工地一邊對劉黃裳作出指示。


    劉黃裳表示自己完全明白。


    軍事學院的建立在蕭如薰看來是很重要的一步棋,一旦成功建立,不僅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合格的軍事人才,還能穩住武將們的內心,讓他們知道曾經的大帥現在的皇帝說話算話,不要擔心。


    蕭如薰預計還要打仗,現在可不能讓武將和軍隊鬆懈下來準備享受。


    各項訓練依然按照規定進行,一個月一次大排兵大演習蕭如薰都是親臨的,親自到軍隊當中接觸底層士兵,賜給他們酒和肉,讓他們知道皇帝一直都在關懷他們。


    蕭如薰對軍隊的訓練要求比之前更高了,還弄出了其他很多種練兵方式和練兵器具,同時,從鎮南軍中開始的體育競爭比賽也沒有停止,步軍四大營和騎兵兩大營依然在不斷的進行這樣的比拚。


    這些體育競賽項目已經從鎮南軍士兵這裏蔓延到了全軍上下,全軍都在玩這個,幾乎天天都有輪休的士兵進行互相之間的比拚,為一年一次的大競賽做準備。


    要讓軍隊有事情可做,這樣軍隊才不會閑下來搞東搞西,才不會對戰法生疏,否則再強的軍隊也要退化的。


    “這樣下去,軍事學院什麽時候可以建造完畢投入使用?第一批軍事學院招生你看該如何操作?”


    蕭如薰向劉黃裳問計。


    劉黃裳說道:“按照臣的估計,再有半年就能投入使用了,建造的也都比較完善,陛下需要的設施都已經準備好了,至於學院的招生,陛下是打算從軍伍中征兆學生還是麵對民間征召學生呢?”


    蕭如薰思考了一下。


    “從軍隊當中選出年輕識字多戰功大的士卒進入學院深造,也可以麵對民間征召有誌向從軍報國的年輕人,年齡定在十八到二十四歲之間,招生人數在三千,一切費用朝廷來承擔。”


    蕭如薰對第一期的招生進行了規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曆159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萬曆159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