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徐弘基的話,朱應槐撇撇嘴,又小聲道:“你說,這迴傳檄天下,會不會有人造反?那些地方上的藩王和宗室會不會造反?”
徐弘基詫異的看了朱應槐一眼:“你想這些幹什麽?和咱們有關係嗎?咱們現在最重要的是閉門謝客不和任何人來往,陛下有命令咱們就去皇宮陛下沒有命令咱們就呆在家裏享福,其他的事情不要想。”
“我就是擔心有人要造反。”
朱應槐小聲說道:“畢竟地方上還有不少地方沒有被大軍攻擊過,真要造反了,不又要打仗了嗎?”
“好事那句話,和咱們沒關係。”
徐弘基連連搖頭:“我隻在乎這日子過得好不好,別的,我都不在乎,你要是在乎,自己進宮去問陛下。”
朱應槐縮了縮腦袋:“這宮裏麵現在熱火朝天的,我可不敢進去,進去耽誤了誰的事兒還是我的過失。”
朱應槐現在是絕對不願意去皇宮裏晃悠的,因為現在的皇宮裏的確非常非常非常的忙碌,一邊有人被安排到皇宮裏開始對宮殿群進行修繕,一邊正在進行熱火朝天的工作。
基本上原先明廷的一些幹事官員都被蕭如薰重新啟用了,自己帶出來的那些文員安排過去當副手積累經驗,主要還是靠原先的行政班子。
當然,都察院的那些瘋狗禦史清流就被蕭如薰全部扔在家裏賦閑,不允許他們出來鬧事,他實在是受夠了這些瘋狗們,並且開始思考讓自己人來負責監察工作,建立一個針對官員犯罪的專業部門,類似於廉政公署這樣的部門。
通過道德和嘴炮來約束官員的方法已經證明是十分聒噪的了,蕭如薰十分討厭這種除了嘴炮什麽不都不會的家夥,他們的存在隻會拖累行政效率,新朝初建,效率第一,言官都去死吧!
把言官排斥之後,不少前明舊臣都感覺自己輕鬆了很多,行政效率也高了不少,辦事的時候也沒有拖拖拉拉和互相推諉,要辦就辦不辦就拿出理由來,總而言之不會讓人亂來。
之前激烈的黨爭經過了沈一貫時期的高壓和蕭如薰時期的重新洗牌,已經偃旗息鼓,未來是否還會再起,主要看皇帝,黨爭其實往往都是有皇帝在做幕後推手的。
這一點,蕭如薰有了十分深刻的理解。
一個月以來,帶領群臣沒日沒夜的高強度工作,沒日沒夜的處理政務,京師地方政務軍務等等一係列事宜忙得他是頭暈腦脹,但是也的確是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看著一件一件的事情在不斷的處理完並且付諸實施,的確很有意思。
但是也有一點,看著經驗豐富的王錫爵和李廷機所提出來的很有建設性意義的行政方略被不斷通過和采納的時候,蕭如薰看著滿朝不反對無異議的臣子的時候,總覺得哪裏不和諧。
嗯,沒有爭吵很不和諧,沒有爭論很不和諧,沒有吹胡子瞪眼睛很不和諧。
也就是眼下,要是等天下平定以後還會出現這種情況,蕭如薰一定會出手分裂群臣,因為對皇帝而言,如果群臣不鬥,反而聯合在了一起,那麽皇帝就很沒有安全感了。
他現在越來越感覺到自己以前弄錯了一個事實。
朱翊鈞搞國本之爭,可能並不是要和群臣爭奪天下至尊的權力,而是要利用朱常洛和朱常洵這兩個人實現群臣的分裂。
拋出兩個誘餌,企圖將群臣分裂成長子黨和福王黨,彼此對立,相互爭執,達到嘉靖時代嚴徐黨爭的效果,從而實現渾水摸魚掌握權力的目的。
當初,嘉靖皇帝通過大禮議將群臣分裂,把群臣玩弄於鼓掌之中數十年,而朱翊鈞最是尊敬自己的皇爺爺,他極有可能學著朱厚璁的手段,也來一次山寨版的大禮議之爭。
但是那也就真的是山寨了,群臣學乖了,根本沒有理睬朱翊鈞拋出來的誘餌,堅定不移的站在皇長子那邊,站著大義名分讓朱翊鈞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朱翊鈞真的想那麽快立太子嗎?
估計不見得,蕭如薰覺得朱翊鈞要真的想立朱常洵為太子,並非沒有辦法,朱翊鈞根本沒有出過什麽力,沒有為福王的上位做出任何實質性的動作,隻是對群臣一力堅持要立皇長子為太子而不分裂的事實感到惱火。
怎麽皇爺爺用的那麽順利的手段到我這裏卻不行了呢?
朱翊鈞可能思考過這個問題。
這可能才是國本之爭的真正目的,鬧來鬧去,是皇帝要分裂群臣不得反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心灰意冷之下用消極怠工的方式報複群臣,也間接的害苦了大明朝。
由此可見皇帝的安全感是多麽的重要。
“西北諸將迴朝,可安排兵部尚書出城迎接,陛下在宮中設宴款待諸將,然後賜封,大賞軍隊,如此便可穩定軍心,而九邊是否要繼續維持,這還要看陛下的意思。”
王錫爵對西北諸將迴朝的事情做出了自己的建議,然後請求蕭如薰做出決斷。
封賞之類的當然不是問題,九邊的過渡性維持也是有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蕭如薰需要打造出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以發動對北方草原的第二次全麵進攻。
一年前,他消滅了三十萬北虜,在大同那一段長城沿線築起了數十座京觀,用如此殘酷的方式威懾北虜,使得周邊北虜要麽東逃要麽西竄,無不心驚膽戰,這也給蕭如薰如今的和平發展爭取到了寶貴的外部條件。
這個時間段,他在外部沒有敵人,倭國被打成兩半,南洋被他占領,東南亞諸國紛紛臣服,北虜又被打的喪膽,眼下這個時機,是發展自身的大好時機,抓住這個時機埋頭發展是蕭如薰的基本國策。
但是這不意味著就不打仗了。
為了奪取草原作為養馬地和拓寬京師的戰略縱深,以及征伐遼東,他需要一支極其強大的騎兵。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曾經計劃徹底消滅北元,將北元最後一個行省嶺北行省拿下,為此讓名將盡出,於洪武五年派徐達藍玉馮勝等人帶領十五萬騎兵北伐嶺北,與王保保決戰,結果慘敗。
明軍從漢地繼承的蒙古戰馬損失殆盡,短時間內失去了戰略進攻的能力,也失去了把嶺北納入的機會,朱元璋從此以後不得不采取相對的守勢,而不能保持戰略進攻了。
而在眼下,對於蕭如薰來說,戰馬依然是一個問題。
這個時代,坦克之類的戰車是想都別想,騎兵的重要性依然無可替代,若要在草原上爭鋒,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蕭如薰眼下的確沒有太多的騎兵,更關鍵的是,沒有太多的戰馬。
徐弘基詫異的看了朱應槐一眼:“你想這些幹什麽?和咱們有關係嗎?咱們現在最重要的是閉門謝客不和任何人來往,陛下有命令咱們就去皇宮陛下沒有命令咱們就呆在家裏享福,其他的事情不要想。”
“我就是擔心有人要造反。”
朱應槐小聲說道:“畢竟地方上還有不少地方沒有被大軍攻擊過,真要造反了,不又要打仗了嗎?”
“好事那句話,和咱們沒關係。”
徐弘基連連搖頭:“我隻在乎這日子過得好不好,別的,我都不在乎,你要是在乎,自己進宮去問陛下。”
朱應槐縮了縮腦袋:“這宮裏麵現在熱火朝天的,我可不敢進去,進去耽誤了誰的事兒還是我的過失。”
朱應槐現在是絕對不願意去皇宮裏晃悠的,因為現在的皇宮裏的確非常非常非常的忙碌,一邊有人被安排到皇宮裏開始對宮殿群進行修繕,一邊正在進行熱火朝天的工作。
基本上原先明廷的一些幹事官員都被蕭如薰重新啟用了,自己帶出來的那些文員安排過去當副手積累經驗,主要還是靠原先的行政班子。
當然,都察院的那些瘋狗禦史清流就被蕭如薰全部扔在家裏賦閑,不允許他們出來鬧事,他實在是受夠了這些瘋狗們,並且開始思考讓自己人來負責監察工作,建立一個針對官員犯罪的專業部門,類似於廉政公署這樣的部門。
通過道德和嘴炮來約束官員的方法已經證明是十分聒噪的了,蕭如薰十分討厭這種除了嘴炮什麽不都不會的家夥,他們的存在隻會拖累行政效率,新朝初建,效率第一,言官都去死吧!
把言官排斥之後,不少前明舊臣都感覺自己輕鬆了很多,行政效率也高了不少,辦事的時候也沒有拖拖拉拉和互相推諉,要辦就辦不辦就拿出理由來,總而言之不會讓人亂來。
之前激烈的黨爭經過了沈一貫時期的高壓和蕭如薰時期的重新洗牌,已經偃旗息鼓,未來是否還會再起,主要看皇帝,黨爭其實往往都是有皇帝在做幕後推手的。
這一點,蕭如薰有了十分深刻的理解。
一個月以來,帶領群臣沒日沒夜的高強度工作,沒日沒夜的處理政務,京師地方政務軍務等等一係列事宜忙得他是頭暈腦脹,但是也的確是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看著一件一件的事情在不斷的處理完並且付諸實施,的確很有意思。
但是也有一點,看著經驗豐富的王錫爵和李廷機所提出來的很有建設性意義的行政方略被不斷通過和采納的時候,蕭如薰看著滿朝不反對無異議的臣子的時候,總覺得哪裏不和諧。
嗯,沒有爭吵很不和諧,沒有爭論很不和諧,沒有吹胡子瞪眼睛很不和諧。
也就是眼下,要是等天下平定以後還會出現這種情況,蕭如薰一定會出手分裂群臣,因為對皇帝而言,如果群臣不鬥,反而聯合在了一起,那麽皇帝就很沒有安全感了。
他現在越來越感覺到自己以前弄錯了一個事實。
朱翊鈞搞國本之爭,可能並不是要和群臣爭奪天下至尊的權力,而是要利用朱常洛和朱常洵這兩個人實現群臣的分裂。
拋出兩個誘餌,企圖將群臣分裂成長子黨和福王黨,彼此對立,相互爭執,達到嘉靖時代嚴徐黨爭的效果,從而實現渾水摸魚掌握權力的目的。
當初,嘉靖皇帝通過大禮議將群臣分裂,把群臣玩弄於鼓掌之中數十年,而朱翊鈞最是尊敬自己的皇爺爺,他極有可能學著朱厚璁的手段,也來一次山寨版的大禮議之爭。
但是那也就真的是山寨了,群臣學乖了,根本沒有理睬朱翊鈞拋出來的誘餌,堅定不移的站在皇長子那邊,站著大義名分讓朱翊鈞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朱翊鈞真的想那麽快立太子嗎?
估計不見得,蕭如薰覺得朱翊鈞要真的想立朱常洵為太子,並非沒有辦法,朱翊鈞根本沒有出過什麽力,沒有為福王的上位做出任何實質性的動作,隻是對群臣一力堅持要立皇長子為太子而不分裂的事實感到惱火。
怎麽皇爺爺用的那麽順利的手段到我這裏卻不行了呢?
朱翊鈞可能思考過這個問題。
這可能才是國本之爭的真正目的,鬧來鬧去,是皇帝要分裂群臣不得反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心灰意冷之下用消極怠工的方式報複群臣,也間接的害苦了大明朝。
由此可見皇帝的安全感是多麽的重要。
“西北諸將迴朝,可安排兵部尚書出城迎接,陛下在宮中設宴款待諸將,然後賜封,大賞軍隊,如此便可穩定軍心,而九邊是否要繼續維持,這還要看陛下的意思。”
王錫爵對西北諸將迴朝的事情做出了自己的建議,然後請求蕭如薰做出決斷。
封賞之類的當然不是問題,九邊的過渡性維持也是有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蕭如薰需要打造出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以發動對北方草原的第二次全麵進攻。
一年前,他消滅了三十萬北虜,在大同那一段長城沿線築起了數十座京觀,用如此殘酷的方式威懾北虜,使得周邊北虜要麽東逃要麽西竄,無不心驚膽戰,這也給蕭如薰如今的和平發展爭取到了寶貴的外部條件。
這個時間段,他在外部沒有敵人,倭國被打成兩半,南洋被他占領,東南亞諸國紛紛臣服,北虜又被打的喪膽,眼下這個時機,是發展自身的大好時機,抓住這個時機埋頭發展是蕭如薰的基本國策。
但是這不意味著就不打仗了。
為了奪取草原作為養馬地和拓寬京師的戰略縱深,以及征伐遼東,他需要一支極其強大的騎兵。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曾經計劃徹底消滅北元,將北元最後一個行省嶺北行省拿下,為此讓名將盡出,於洪武五年派徐達藍玉馮勝等人帶領十五萬騎兵北伐嶺北,與王保保決戰,結果慘敗。
明軍從漢地繼承的蒙古戰馬損失殆盡,短時間內失去了戰略進攻的能力,也失去了把嶺北納入的機會,朱元璋從此以後不得不采取相對的守勢,而不能保持戰略進攻了。
而在眼下,對於蕭如薰來說,戰馬依然是一個問題。
這個時代,坦克之類的戰車是想都別想,騎兵的重要性依然無可替代,若要在草原上爭鋒,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蕭如薰眼下的確沒有太多的騎兵,更關鍵的是,沒有太多的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