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的安排十分的個性化,很符合他的性格——
將這些俘虜交給刑部,著人安排到菜市口立即斬首,不要為這些殘害大明百姓的北虜浪費一顆百姓耕種出來的糧食。
接著又有官員宣讀一份詔書,宣布這些北虜的死刑,隨後,簡單卻隆重的獻俘儀式告一段落。
之後,才是重頭戲,封賞。
此番大勝,乃是土木堡以後大明未曾有過的酣暢淋漓的大勝,也是永樂以後對北虜唯一一次如此巨大的打擊,直接取得了斬首十萬餘的大功勞。
以蕭如薰為首的鎮南軍、遼東軍、薊鎮太原榆林五鎮兵馬一起取得了如此大的功勳,得到了那麽大的聲望,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期待著自己可以得到什麽樣的封賞。
蕭如薰雖然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封賞,但是當著一整個朝廷的麵前取下這份紮紮實實的軍功功勞,如果說不激動,那是絕對不現實的。
這樣子的情況之下,怎麽可能不激動呢?
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下,一名紅袍官員帶著幾名隨同官員從午門城樓下來,帶來了大家夢寐以求的封賞。
毫無意外的,蕭如薰成為了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總督京營戎政,並封秦國公,賜鐵券,賜蟒袍,鎮南侯爵位世襲至長子蕭國良,封正妻楊彩雲為一品誥命夫人,賞賜銀兩財貨無計,以示皇家恩寵。
對於知道的人來說,這一點不奇怪,對於不知道的人來說,這相當的奇怪。
秦國公。
總督京營戎政。
這是取代了英國公張維賢的地位,直接跨步成為了大明第一勳貴嗎?
武將們沒有一個人預料到蕭如薰得到了如此豐厚的封賞。
李如鬆詫異地看著自己前麵的蕭如薰,萬萬沒想到他在得到爵位的同時,還得到了『秦』這個最美最重的封號。
蕭如薰拜謝皇帝大恩之後,接過了聖旨。
站在午門城樓上的徐文壁死死盯住了蕭如薰。
隨後,其餘武將們的心髒也跳動了起來。
不出他們所料。
李如鬆被封為沈陽侯,依舊領遼東總兵。
柴國柱被封為西寧侯,繼續做他的薊鎮總兵。
董一元被封為懷安侯,其陣亡兄長董一奎雖然戰敗,但是念其英勇,念董一元戰功,追封董一奎為萬全伯,以示朝廷不忘功臣。
另外,還有十二人被封為伯爵,其中包括李如鬆的兩個弟弟李如梅和李如柏,努爾哈赤未能封爵,但是得到了一品官職和數萬白銀還有大量物品的賞賜,也算是得償所願。
這是此番戰爭的最終封賞結果。
一公三侯十二伯,大明朝自從土木堡之變以後,就再也沒有那麽多的以軍功封爵的人存在了。
在不少人的心裏,似乎一個冉冉升起的新的武勳集團又要誕生了,尤其是那個領頭的,以絕對的功勳得到了皇帝的寵幸,讓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似乎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被壓製了百多年的武將集團再次崛起。
他們多數人都用十分忌憚的眼神看著這群喜氣洋洋的新晉武將勳貴們。
大明勳貴再也不是李成梁一個人撐門麵了,一群人冒了出來,用自己的功勞宣示自己的存在。
武將們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而士卒們也得到了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或者是賞錢,或者是賞物,總歸是得償所願。
文官們掏出來的六十萬兩銀子似乎根本不經用,三下五除二就被揮霍完了,這還不夠,顯然還要付出更多的銀子才夠賞賜那些可怕的丘八們。
文官們的心裏升起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或者是無奈,或者是失落,或者是惱怒,或者是忌憚。
他們總覺得今後似乎要有些什麽東西不太一樣了。
當天晚上,宮裏麵舉辦了盛大的宴會,很久沒有召開朝會的皇帝朱翊鈞因為高興,在宮裏麵舉辦了宴會款待此番在大戰之中立下不世軍功的武將們。
蕭如薰被皇帝安排在武將第一的位置上,而對麵則是老首輔趙誌皋,位置尊崇,已經在在場武勳最高的定國公徐文壁之上,這大大漲了此番受封的新晉勳貴們的氣勢和威望。
徐文壁一口一口地喝著悶酒,一言不發。
其餘勳貴們也是一言不發。
皇帝和蕭如薰如此親密的表現,也讓不少文臣為之側目。
宋應昌聽到自己身邊的趙世卿和楊一魁小聲的交談,說什麽皇帝寵幸武將並非大明之福什麽的,心裏不禁充滿了憂慮。
石星時不時地看著坐在自己身邊的沈一貫,但見沈一貫麵色淡然的喝酒吃菜,觀賞歌舞,時不時的因為皇帝的話語大笑起來,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石星總覺得什麽地方有些不太對勁。
當天晚上笙歌一夜,第二天,十六日,正午時分,李如鬆等遼東軍將領前來向蕭如薰告辭,表達了迴去的想法,蕭如薰沒有阻攔,讓李如鬆愛惜自己的身體,順便為自己帶上對李成梁的問候。
於是十七日一早,李如鬆帶著遼東軍和努爾哈赤的女真兵拔營離去,往東去了,努爾哈赤把褚英留了下來,蕭如薰向他表示會認真調練褚英。
十七日正午,董一元等太原榆林武將前來向蕭如薰告辭,說他們也需要迴去重新把防務負責起來,蕭如薰沒有阻攔,此番大同和山西受創甚眾,需要這些精兵迴去負責防守。
十八日一早,董一元等人率部離開,往西去了。
十八日正午,柴國柱也來向蕭如薰辭行,不過他就在薊鎮防守,距離京師也就一兩日的路程,之後若要見麵也容易得很,兩人語氣輕鬆的告辭了。
於是隨同蕭如薰而來的軍隊,除了兩千餘鎮南軍之外,餘者盡數離開。
蕭如薰也轉移駐地,將多數軍隊安排在了城外軍營,自己帶著親衛隊進駐了皇帝為他收拾出來的秦國公府——據說之前也是一位國公的府邸,不過那位國公運氣不好,早早死去,子孫無能,國公府便空置了。
如今稍微收拾了一些,正好便宜了蕭如薰。
蕭如薰正式走馬上任京營的日子被皇帝定在了萬曆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二十二日晚,蕭如薰一人在書房內炳燭書寫自己對京營進行改造訓練的計劃書,寫著寫著,忽然感覺麵前一陣微風,一抬頭,又是一名黑衣人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蕭總督,陛下有請。”
將這些俘虜交給刑部,著人安排到菜市口立即斬首,不要為這些殘害大明百姓的北虜浪費一顆百姓耕種出來的糧食。
接著又有官員宣讀一份詔書,宣布這些北虜的死刑,隨後,簡單卻隆重的獻俘儀式告一段落。
之後,才是重頭戲,封賞。
此番大勝,乃是土木堡以後大明未曾有過的酣暢淋漓的大勝,也是永樂以後對北虜唯一一次如此巨大的打擊,直接取得了斬首十萬餘的大功勞。
以蕭如薰為首的鎮南軍、遼東軍、薊鎮太原榆林五鎮兵馬一起取得了如此大的功勳,得到了那麽大的聲望,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期待著自己可以得到什麽樣的封賞。
蕭如薰雖然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封賞,但是當著一整個朝廷的麵前取下這份紮紮實實的軍功功勞,如果說不激動,那是絕對不現實的。
這樣子的情況之下,怎麽可能不激動呢?
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下,一名紅袍官員帶著幾名隨同官員從午門城樓下來,帶來了大家夢寐以求的封賞。
毫無意外的,蕭如薰成為了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總督京營戎政,並封秦國公,賜鐵券,賜蟒袍,鎮南侯爵位世襲至長子蕭國良,封正妻楊彩雲為一品誥命夫人,賞賜銀兩財貨無計,以示皇家恩寵。
對於知道的人來說,這一點不奇怪,對於不知道的人來說,這相當的奇怪。
秦國公。
總督京營戎政。
這是取代了英國公張維賢的地位,直接跨步成為了大明第一勳貴嗎?
武將們沒有一個人預料到蕭如薰得到了如此豐厚的封賞。
李如鬆詫異地看著自己前麵的蕭如薰,萬萬沒想到他在得到爵位的同時,還得到了『秦』這個最美最重的封號。
蕭如薰拜謝皇帝大恩之後,接過了聖旨。
站在午門城樓上的徐文壁死死盯住了蕭如薰。
隨後,其餘武將們的心髒也跳動了起來。
不出他們所料。
李如鬆被封為沈陽侯,依舊領遼東總兵。
柴國柱被封為西寧侯,繼續做他的薊鎮總兵。
董一元被封為懷安侯,其陣亡兄長董一奎雖然戰敗,但是念其英勇,念董一元戰功,追封董一奎為萬全伯,以示朝廷不忘功臣。
另外,還有十二人被封為伯爵,其中包括李如鬆的兩個弟弟李如梅和李如柏,努爾哈赤未能封爵,但是得到了一品官職和數萬白銀還有大量物品的賞賜,也算是得償所願。
這是此番戰爭的最終封賞結果。
一公三侯十二伯,大明朝自從土木堡之變以後,就再也沒有那麽多的以軍功封爵的人存在了。
在不少人的心裏,似乎一個冉冉升起的新的武勳集團又要誕生了,尤其是那個領頭的,以絕對的功勳得到了皇帝的寵幸,讓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似乎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被壓製了百多年的武將集團再次崛起。
他們多數人都用十分忌憚的眼神看著這群喜氣洋洋的新晉武將勳貴們。
大明勳貴再也不是李成梁一個人撐門麵了,一群人冒了出來,用自己的功勞宣示自己的存在。
武將們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而士卒們也得到了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或者是賞錢,或者是賞物,總歸是得償所願。
文官們掏出來的六十萬兩銀子似乎根本不經用,三下五除二就被揮霍完了,這還不夠,顯然還要付出更多的銀子才夠賞賜那些可怕的丘八們。
文官們的心裏升起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或者是無奈,或者是失落,或者是惱怒,或者是忌憚。
他們總覺得今後似乎要有些什麽東西不太一樣了。
當天晚上,宮裏麵舉辦了盛大的宴會,很久沒有召開朝會的皇帝朱翊鈞因為高興,在宮裏麵舉辦了宴會款待此番在大戰之中立下不世軍功的武將們。
蕭如薰被皇帝安排在武將第一的位置上,而對麵則是老首輔趙誌皋,位置尊崇,已經在在場武勳最高的定國公徐文壁之上,這大大漲了此番受封的新晉勳貴們的氣勢和威望。
徐文壁一口一口地喝著悶酒,一言不發。
其餘勳貴們也是一言不發。
皇帝和蕭如薰如此親密的表現,也讓不少文臣為之側目。
宋應昌聽到自己身邊的趙世卿和楊一魁小聲的交談,說什麽皇帝寵幸武將並非大明之福什麽的,心裏不禁充滿了憂慮。
石星時不時地看著坐在自己身邊的沈一貫,但見沈一貫麵色淡然的喝酒吃菜,觀賞歌舞,時不時的因為皇帝的話語大笑起來,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石星總覺得什麽地方有些不太對勁。
當天晚上笙歌一夜,第二天,十六日,正午時分,李如鬆等遼東軍將領前來向蕭如薰告辭,表達了迴去的想法,蕭如薰沒有阻攔,讓李如鬆愛惜自己的身體,順便為自己帶上對李成梁的問候。
於是十七日一早,李如鬆帶著遼東軍和努爾哈赤的女真兵拔營離去,往東去了,努爾哈赤把褚英留了下來,蕭如薰向他表示會認真調練褚英。
十七日正午,董一元等太原榆林武將前來向蕭如薰告辭,說他們也需要迴去重新把防務負責起來,蕭如薰沒有阻攔,此番大同和山西受創甚眾,需要這些精兵迴去負責防守。
十八日一早,董一元等人率部離開,往西去了。
十八日正午,柴國柱也來向蕭如薰辭行,不過他就在薊鎮防守,距離京師也就一兩日的路程,之後若要見麵也容易得很,兩人語氣輕鬆的告辭了。
於是隨同蕭如薰而來的軍隊,除了兩千餘鎮南軍之外,餘者盡數離開。
蕭如薰也轉移駐地,將多數軍隊安排在了城外軍營,自己帶著親衛隊進駐了皇帝為他收拾出來的秦國公府——據說之前也是一位國公的府邸,不過那位國公運氣不好,早早死去,子孫無能,國公府便空置了。
如今稍微收拾了一些,正好便宜了蕭如薰。
蕭如薰正式走馬上任京營的日子被皇帝定在了萬曆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二十二日晚,蕭如薰一人在書房內炳燭書寫自己對京營進行改造訓練的計劃書,寫著寫著,忽然感覺麵前一陣微風,一抬頭,又是一名黑衣人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蕭總督,陛下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