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蕭如薰的說法,閔啟德因為明軍遲遲不曾出現而產生疑慮,懷疑明軍還有後手,所以不敢用全部的力量來吃掉自己,倒也不是不成立的猜測,但是這樣一想的話,閔啟德連見都沒有見過明軍,光憑一些傳言就如此畏懼明軍,這樣的做法似乎也不符合閔啟德一貫的性格。
納瑞宣的一切考量都建立在他所認為的閔啟德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實際的情況上,閔啟德是閔啟德,是他自己,人有時候什麽都不能看清楚自己,又怎麽能夠看清楚別人呢?這種經驗之談並不值得提倡,納瑞宣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些偏差,閔啟德不會按照自己的設想做事情,這種對自己極其自信的人,隻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事,絕對不會去依靠別人。
閔啟德究竟會如何做,納瑞宣不敢保證,但是納瑞宣也不會就此無視掉蕭如薰的想法,蕭如薰是名將名帥,和倭人打仗未嚐一敗,的確非常有名,他的想法他的戰略思想很值得考慮,納瑞宣越想越覺得自己小心一些謹慎一些是好的,因為如果自己因為一次夜襲而損兵折將,不僅丟臉,還會丟掉暹羅的前途。
光靠三萬明軍能把十萬多士氣正盛的緬甸人打迴去嗎?此戰萬一敗了,明軍大丟麵子不說,自己的國家可就完了,剛剛獲得的獨立成果也就完了,之前好不容易爭取到的一切也都完了,這是一次豪賭,納瑞宣輸不起。
於是,納瑞宣把自己最信任的兩個將軍叫了過來,告訴他們該如何如何去做,如何如何去準備,兩人聽完之後麵麵相覷,但是還是按照納瑞宣所說的去做了。
做完這些準備,納瑞宣讓自己的衛兵在子時把自己喊醒,自己想要多少睡上一兩個時辰補充一點體力,不然還真沒辦法支撐接下來的高強度戰鬥。
長期帶兵作戰的納瑞宣也是有點最基礎的常識的,知道夜襲的最好時機是淩晨之前,太陽還沒出來的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那個時候是天地間最黑暗的時候,也是人睡的最熟最香的時候,他還記得教會他這個習慣經驗的大胡子佛朗機人,一臉奸詐狡猾的說他就曾經用這樣的方法殺死了自己難以應付的敵人。
如果自己沒有準備,讓緬甸人在自己的軍隊睡得最熟最香的時候衝進來夜襲,那就真的完了,沒有說的,絕對完蛋,甚至連像樣的抵抗都做不出來,三下五除二就要被幹掉,還是毫無還手之力的那一種,搞不好自己都跑不出去。
所以不管閔啟德會不會突破自己的下限前來襲擊,納瑞宣覺得自己還是多少小心一點比較好,小心駛得萬年船。
一個多時辰之後,子時三刻左右,納瑞宣被他的親兵喊醒了,迷迷糊糊的坐起來之後,納瑞宣想起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於是強行抖擻精神,讓親兵給自己打一點冷水來,他脫掉了衣服,用冷水清洗了一下自己的身體,尤其是刺激一下頭部,果然清醒了許多,那種渾渾噩噩的感覺就沒有了。
他擦幹了自己的身體,穿好戰甲,走出了自己的軍帳,看了看外麵一片黑暗的天空,今天外麵很黑,慘白的月亮掛在天上,周圍卻依然是一片昏暗,要是沒有火把的光線,納瑞宣估計自己的視野不會超過十步,這樣的天色正是最適合夜襲的,若不是軍隊體能不足,連日奔波,實在支撐不足,納瑞宣自己都想搞一場夜襲。
但是緬甸人那邊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是連日趕路,然後又大戰一場,剛剛伐木立營,正是最累的時候,是最需要休息的時候,這個時候讓士兵夜襲不讓休息,那明天白天還打什麽仗?士兵的眼睛都睜不開了還打仗。
納瑞宣覺得按照常理來考慮的話,閔啟德不會做那麽蠢的事情。
是不是多心了?是不是蕭如薰不太了解閔啟德?要不要讓軍隊去休息不要繼續守著了?
看了看昏暗的四周,納瑞宣還是否認了自己的想法,決定讓部隊繼續醒著,行軍打仗這種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閔啟德腦子抽筋了要試試新戰法找找新的可能,自己去哪裏哭?自己可就這五萬精銳兵馬能用來國防,要想繼續動員部隊,不說精銳程度,就說人數,也不會超過五萬。
國家剛剛獨立,主旋律是建設,抽不出太多的青壯來從軍。
納瑞宣讓自己的衛兵熄滅了火把,不要拿火把跟著,就這樣走在一片漆黑的天地之間,如此這般其妙的感覺,居然讓他有些意外的舒適,年少在緬甸王宮做人質的時候,有些時候晚上睡不著覺,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時候,他也會這樣做,在屬於自己的小院落裏麵看月亮看星星,感受著那種靜謐的沒有任何人的感覺。
當時是淒涼,而現在則是感慨。
人生不確定的事情太多了,十幾年前自己還是一介階下囚,看人臉色度日行事,精神十分痛苦,而現在自己是一個國家的王,是一個民族的希望和象征,換作那個時代的少年的自己,能想到現在嗎?
如此感慨著,納瑞宣走到了營地的周邊,在一個沒有人的角落裏麵,靠著柵欄望向外麵更加廣闊的空曠的土地,他思念著自己的親人,思念著姐姐,思念著父親,思念著母親,思念著跟隨自己起兵作戰奪取自由卻已經不在他身邊的朋友們,如此想著,心中平添幾分哀傷的感覺。
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自由,他的家族也把血流得差不多了,隻剩下他和他弟弟兩個人,他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反抗霸主緬甸的事業,為此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大到他幾乎難以承受的地步。
或許,這一戰之後,就能迎來幸福和希望的明天吧?就如同這黎明前的黑暗一般,若是足夠幸運,還能迎來更加強大的未來,為他的國家和族人爭取到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爭取到更輝煌的明天。
他是如此期待著的。
然後,就在外邊,就在那片空曠的大地之上,慘白的月光所略微覆蓋之處,無數人影攢動著。
納瑞宣的一切考量都建立在他所認為的閔啟德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實際的情況上,閔啟德是閔啟德,是他自己,人有時候什麽都不能看清楚自己,又怎麽能夠看清楚別人呢?這種經驗之談並不值得提倡,納瑞宣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些偏差,閔啟德不會按照自己的設想做事情,這種對自己極其自信的人,隻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事,絕對不會去依靠別人。
閔啟德究竟會如何做,納瑞宣不敢保證,但是納瑞宣也不會就此無視掉蕭如薰的想法,蕭如薰是名將名帥,和倭人打仗未嚐一敗,的確非常有名,他的想法他的戰略思想很值得考慮,納瑞宣越想越覺得自己小心一些謹慎一些是好的,因為如果自己因為一次夜襲而損兵折將,不僅丟臉,還會丟掉暹羅的前途。
光靠三萬明軍能把十萬多士氣正盛的緬甸人打迴去嗎?此戰萬一敗了,明軍大丟麵子不說,自己的國家可就完了,剛剛獲得的獨立成果也就完了,之前好不容易爭取到的一切也都完了,這是一次豪賭,納瑞宣輸不起。
於是,納瑞宣把自己最信任的兩個將軍叫了過來,告訴他們該如何如何去做,如何如何去準備,兩人聽完之後麵麵相覷,但是還是按照納瑞宣所說的去做了。
做完這些準備,納瑞宣讓自己的衛兵在子時把自己喊醒,自己想要多少睡上一兩個時辰補充一點體力,不然還真沒辦法支撐接下來的高強度戰鬥。
長期帶兵作戰的納瑞宣也是有點最基礎的常識的,知道夜襲的最好時機是淩晨之前,太陽還沒出來的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那個時候是天地間最黑暗的時候,也是人睡的最熟最香的時候,他還記得教會他這個習慣經驗的大胡子佛朗機人,一臉奸詐狡猾的說他就曾經用這樣的方法殺死了自己難以應付的敵人。
如果自己沒有準備,讓緬甸人在自己的軍隊睡得最熟最香的時候衝進來夜襲,那就真的完了,沒有說的,絕對完蛋,甚至連像樣的抵抗都做不出來,三下五除二就要被幹掉,還是毫無還手之力的那一種,搞不好自己都跑不出去。
所以不管閔啟德會不會突破自己的下限前來襲擊,納瑞宣覺得自己還是多少小心一點比較好,小心駛得萬年船。
一個多時辰之後,子時三刻左右,納瑞宣被他的親兵喊醒了,迷迷糊糊的坐起來之後,納瑞宣想起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於是強行抖擻精神,讓親兵給自己打一點冷水來,他脫掉了衣服,用冷水清洗了一下自己的身體,尤其是刺激一下頭部,果然清醒了許多,那種渾渾噩噩的感覺就沒有了。
他擦幹了自己的身體,穿好戰甲,走出了自己的軍帳,看了看外麵一片黑暗的天空,今天外麵很黑,慘白的月亮掛在天上,周圍卻依然是一片昏暗,要是沒有火把的光線,納瑞宣估計自己的視野不會超過十步,這樣的天色正是最適合夜襲的,若不是軍隊體能不足,連日奔波,實在支撐不足,納瑞宣自己都想搞一場夜襲。
但是緬甸人那邊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是連日趕路,然後又大戰一場,剛剛伐木立營,正是最累的時候,是最需要休息的時候,這個時候讓士兵夜襲不讓休息,那明天白天還打什麽仗?士兵的眼睛都睜不開了還打仗。
納瑞宣覺得按照常理來考慮的話,閔啟德不會做那麽蠢的事情。
是不是多心了?是不是蕭如薰不太了解閔啟德?要不要讓軍隊去休息不要繼續守著了?
看了看昏暗的四周,納瑞宣還是否認了自己的想法,決定讓部隊繼續醒著,行軍打仗這種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閔啟德腦子抽筋了要試試新戰法找找新的可能,自己去哪裏哭?自己可就這五萬精銳兵馬能用來國防,要想繼續動員部隊,不說精銳程度,就說人數,也不會超過五萬。
國家剛剛獨立,主旋律是建設,抽不出太多的青壯來從軍。
納瑞宣讓自己的衛兵熄滅了火把,不要拿火把跟著,就這樣走在一片漆黑的天地之間,如此這般其妙的感覺,居然讓他有些意外的舒適,年少在緬甸王宮做人質的時候,有些時候晚上睡不著覺,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時候,他也會這樣做,在屬於自己的小院落裏麵看月亮看星星,感受著那種靜謐的沒有任何人的感覺。
當時是淒涼,而現在則是感慨。
人生不確定的事情太多了,十幾年前自己還是一介階下囚,看人臉色度日行事,精神十分痛苦,而現在自己是一個國家的王,是一個民族的希望和象征,換作那個時代的少年的自己,能想到現在嗎?
如此感慨著,納瑞宣走到了營地的周邊,在一個沒有人的角落裏麵,靠著柵欄望向外麵更加廣闊的空曠的土地,他思念著自己的親人,思念著姐姐,思念著父親,思念著母親,思念著跟隨自己起兵作戰奪取自由卻已經不在他身邊的朋友們,如此想著,心中平添幾分哀傷的感覺。
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自由,他的家族也把血流得差不多了,隻剩下他和他弟弟兩個人,他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反抗霸主緬甸的事業,為此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大到他幾乎難以承受的地步。
或許,這一戰之後,就能迎來幸福和希望的明天吧?就如同這黎明前的黑暗一般,若是足夠幸運,還能迎來更加強大的未來,為他的國家和族人爭取到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爭取到更輝煌的明天。
他是如此期待著的。
然後,就在外邊,就在那片空曠的大地之上,慘白的月光所略微覆蓋之處,無數人影攢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