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昖提出的問題,宋應昌絕對不是沒有想過,也絕對不是想不到,相反,他知道,朝鮮一定會提出這樣的事情,大明從日本那裏弄來那麽多的賠款,其實蕭如薰也是打著朝鮮的大義名分,想日本人要朝鮮五十萬民眾的損失,光這一項,就讓蕭如薰多了幾百萬兩銀子的借口。
但是該不,這筆錢如果沒有大明軍隊的拚死奮戰,也是拿不到的,朝鮮的情況不好,大明這個漸漸步入暮年的巨人就好了嗎?大明也不好,大明的收入一樣低,一樣指著這些賠款收拾國內的爛攤子,用這些銀子做點事情,要是給朝鮮人分了,朝鮮倒是沒什麽問題了,可大明的問題就大了去了。
宋應昌可是清楚那些官僚們都幹了些什麽無恥的事情,這些日子,那些官僚們得知了大明要得到一筆數額巨大的賠款,上上下下都在摩拳擦掌準備花這筆銀子,修宮殿啊修長城啊修城池啊修馳道啊修河道啊之類的往年會在朝堂上吵成一片的計劃,全給提出來了。
工部要銀子,兵部要銀子,戶部也要銀子,禮部和刑部也上去湊熱鬧,吏部也老臉醜不要的跟上去要銀子,這個要幾十萬兩,那個要幾十萬兩,這個獅子大開口一口氣要一百萬兩,三下五除二就把幾千萬兩銀子的額度給瓜分掉了,沾沾自喜的樣子實在是令人作嘔。
據這個計劃被皇帝知道了,皇帝直接下旨給六部尚書,把六部尚書罵的狗血淋頭,整體罰俸一年,責令這份計劃作廢,下旨這筆賠款需要在皇帝和內閣的安排下使用,六部不得私自安排使用,銀子一旦抵達京城就進入國庫,國庫換上錦衣衛看守,任何要用銀子的部門必須提前上交報告給皇帝和內閣,沒有皇帝的允許,任何人不得私自動用一兩賠償銀。
皇帝,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給官員補發曆年來積欠的俸祿,其他的什麽事情都以後再。
六部集體愣神兒,然後迫不及待地開始起草用銀子的計劃,彼此之間首先就開始了狗咬狗,之前的和諧氛圍一去不複返,這個要錢那個也要錢,各個部門之間吵的是不可開交。
大明朝廷窮怕了,看著銀子就不要命,所以國內的情況如此洶湧,你讓宋應昌怎麽迴應李昖的期待呢?
李昖是真的期待可以搞到一筆銀子,不用多,幾十萬兩就好,大明拿九成,朝鮮拿一成,那對於地盤不大的朝鮮來也是一筆巨款,可以艱難度日了,而不是隨便就要餓死人了,現在朝鮮的情況的確是這樣,日本人一來,就燒殺搶掠,焚毀房屋田地,今年朝鮮的春耕是耽誤了,很多地方都沒辦法組織春耕,官員不夠,流民無法組織,使得很多田地都會荒廢一年。
李昖當時就向宋應昌求助了,宋應昌也大大方方的派出了自己隨行的二三十個官員去幫著朝鮮人組織春耕,但是目前也隻能在漢城一代把工作做好,很多偏遠地區是鞭長莫及,不出意外的話,朝鮮明年還要麵臨糧荒,這糧荒免不得又需要大明的支援,現在幹脆一步到位,免得到時候大家都不愉快。
宋應昌算是明白了,李昖是想和大明做個交易,之前大明沒有需要用到朝鮮的地方,所以李昖隻能厚著臉皮來,現在大明需要用到朝鮮了,朝鮮也想趁此機會弄點好處。
這也算正常,不算出格,畢竟大家都是要吃飯的,不讓朝鮮人把飯吃飽了,造成大量流民,到時候還是要麻煩大明,大明要真想要朝鮮,之前早就答應李昖的內附要求直接吞並朝鮮了,大明留著朝鮮也就是做個屏障,反正朝鮮對大明一向恭敬,非常老實。
“這樣,王上,你如果能派兵鎮守對馬島,老夫就為王上向大明皇帝請五萬兩賑災銀撥付給朝鮮。”
宋應昌可不會傻乎乎的張口就是幾十萬,要把李昖的期待值狠狠的拉低不能給李昖一個大明很有錢的印象,不然這家夥真能把大明當成錢袋子,順著杆子往上爬,一點也不在乎親疏有別。
“五萬兩?宋公,這……這也太少了一點兒?王聽,大明可是得了四百萬兩銀子呢!這個,就不能多一點嗎?”
李昖的臉頓時就不好看了。
宋應昌擺出一副苦哈哈的神。
“王上你是不知道啊,大明也為難啊,大明的確是得了四百萬賠償銀,可是這是分五年賠償的啊,一年大明也才能拿到八十萬兩,而且還不是現在交付,還要再過半年左右倭國才能把銀子送來,你們那麽急著用錢,大明隻能自己掏腰包,可大明剛剛打完了這場仗,你大明的腰包裏還有幾個子兒?
王上,這做人做事都要想著別人一點兒,大明對朝鮮可是仁至義盡沒的了,可現在大明也需要很多錢去賑災,去撫恤,去整理後勤,去處理戰爭之後的事情,很多士兵需要賞賜,很多將軍更需要賞賜,哪兒有那麽多錢周轉啊?王上,你細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李昖不話了,低著頭,一副受氣媳婦的樣子。
“話是這麽,但是,但是宋公,這五萬兩銀子實在是太少了點兒,這連塞牙縫都不夠,朝鮮的國庫虧空實在是太大,我們也一點兒辦法都沒有,您這……這可怎麽辦啊!”
宋應昌苦著臉,歎了口氣,開口道:“那,老夫再加個三萬?八萬兩,不能再多了!再多的話大明就受不住了!”
“十萬!就十萬,宋公,就請大明幫朝鮮這最後一次,十萬兩白銀,之後的事情,本王如果處理不好,就上表給大明皇帝陛下,退位讓賢,不再做這個朝鮮王了!宋公,您以為呢?”
李昖緊張兮兮的看著宋應昌,生怕從他嘴裏聽到一個“不”字,那他就要崩潰了。
他的祈禱似乎被上天聽到了,他就看到宋應昌左右為難,麵陰晴不定,最後仿佛是下定決心一般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好!十萬就十萬,老夫幫你這一次!但是如果對馬島你守不好,大明皇帝一定會來找你問罪!”
李昖常常鬆了口氣,忙道:“必不使大明皇帝和宋公失望!”...
但是該不,這筆錢如果沒有大明軍隊的拚死奮戰,也是拿不到的,朝鮮的情況不好,大明這個漸漸步入暮年的巨人就好了嗎?大明也不好,大明的收入一樣低,一樣指著這些賠款收拾國內的爛攤子,用這些銀子做點事情,要是給朝鮮人分了,朝鮮倒是沒什麽問題了,可大明的問題就大了去了。
宋應昌可是清楚那些官僚們都幹了些什麽無恥的事情,這些日子,那些官僚們得知了大明要得到一筆數額巨大的賠款,上上下下都在摩拳擦掌準備花這筆銀子,修宮殿啊修長城啊修城池啊修馳道啊修河道啊之類的往年會在朝堂上吵成一片的計劃,全給提出來了。
工部要銀子,兵部要銀子,戶部也要銀子,禮部和刑部也上去湊熱鬧,吏部也老臉醜不要的跟上去要銀子,這個要幾十萬兩,那個要幾十萬兩,這個獅子大開口一口氣要一百萬兩,三下五除二就把幾千萬兩銀子的額度給瓜分掉了,沾沾自喜的樣子實在是令人作嘔。
據這個計劃被皇帝知道了,皇帝直接下旨給六部尚書,把六部尚書罵的狗血淋頭,整體罰俸一年,責令這份計劃作廢,下旨這筆賠款需要在皇帝和內閣的安排下使用,六部不得私自安排使用,銀子一旦抵達京城就進入國庫,國庫換上錦衣衛看守,任何要用銀子的部門必須提前上交報告給皇帝和內閣,沒有皇帝的允許,任何人不得私自動用一兩賠償銀。
皇帝,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給官員補發曆年來積欠的俸祿,其他的什麽事情都以後再。
六部集體愣神兒,然後迫不及待地開始起草用銀子的計劃,彼此之間首先就開始了狗咬狗,之前的和諧氛圍一去不複返,這個要錢那個也要錢,各個部門之間吵的是不可開交。
大明朝廷窮怕了,看著銀子就不要命,所以國內的情況如此洶湧,你讓宋應昌怎麽迴應李昖的期待呢?
李昖是真的期待可以搞到一筆銀子,不用多,幾十萬兩就好,大明拿九成,朝鮮拿一成,那對於地盤不大的朝鮮來也是一筆巨款,可以艱難度日了,而不是隨便就要餓死人了,現在朝鮮的情況的確是這樣,日本人一來,就燒殺搶掠,焚毀房屋田地,今年朝鮮的春耕是耽誤了,很多地方都沒辦法組織春耕,官員不夠,流民無法組織,使得很多田地都會荒廢一年。
李昖當時就向宋應昌求助了,宋應昌也大大方方的派出了自己隨行的二三十個官員去幫著朝鮮人組織春耕,但是目前也隻能在漢城一代把工作做好,很多偏遠地區是鞭長莫及,不出意外的話,朝鮮明年還要麵臨糧荒,這糧荒免不得又需要大明的支援,現在幹脆一步到位,免得到時候大家都不愉快。
宋應昌算是明白了,李昖是想和大明做個交易,之前大明沒有需要用到朝鮮的地方,所以李昖隻能厚著臉皮來,現在大明需要用到朝鮮了,朝鮮也想趁此機會弄點好處。
這也算正常,不算出格,畢竟大家都是要吃飯的,不讓朝鮮人把飯吃飽了,造成大量流民,到時候還是要麻煩大明,大明要真想要朝鮮,之前早就答應李昖的內附要求直接吞並朝鮮了,大明留著朝鮮也就是做個屏障,反正朝鮮對大明一向恭敬,非常老實。
“這樣,王上,你如果能派兵鎮守對馬島,老夫就為王上向大明皇帝請五萬兩賑災銀撥付給朝鮮。”
宋應昌可不會傻乎乎的張口就是幾十萬,要把李昖的期待值狠狠的拉低不能給李昖一個大明很有錢的印象,不然這家夥真能把大明當成錢袋子,順著杆子往上爬,一點也不在乎親疏有別。
“五萬兩?宋公,這……這也太少了一點兒?王聽,大明可是得了四百萬兩銀子呢!這個,就不能多一點嗎?”
李昖的臉頓時就不好看了。
宋應昌擺出一副苦哈哈的神。
“王上你是不知道啊,大明也為難啊,大明的確是得了四百萬賠償銀,可是這是分五年賠償的啊,一年大明也才能拿到八十萬兩,而且還不是現在交付,還要再過半年左右倭國才能把銀子送來,你們那麽急著用錢,大明隻能自己掏腰包,可大明剛剛打完了這場仗,你大明的腰包裏還有幾個子兒?
王上,這做人做事都要想著別人一點兒,大明對朝鮮可是仁至義盡沒的了,可現在大明也需要很多錢去賑災,去撫恤,去整理後勤,去處理戰爭之後的事情,很多士兵需要賞賜,很多將軍更需要賞賜,哪兒有那麽多錢周轉啊?王上,你細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李昖不話了,低著頭,一副受氣媳婦的樣子。
“話是這麽,但是,但是宋公,這五萬兩銀子實在是太少了點兒,這連塞牙縫都不夠,朝鮮的國庫虧空實在是太大,我們也一點兒辦法都沒有,您這……這可怎麽辦啊!”
宋應昌苦著臉,歎了口氣,開口道:“那,老夫再加個三萬?八萬兩,不能再多了!再多的話大明就受不住了!”
“十萬!就十萬,宋公,就請大明幫朝鮮這最後一次,十萬兩白銀,之後的事情,本王如果處理不好,就上表給大明皇帝陛下,退位讓賢,不再做這個朝鮮王了!宋公,您以為呢?”
李昖緊張兮兮的看著宋應昌,生怕從他嘴裏聽到一個“不”字,那他就要崩潰了。
他的祈禱似乎被上天聽到了,他就看到宋應昌左右為難,麵陰晴不定,最後仿佛是下定決心一般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好!十萬就十萬,老夫幫你這一次!但是如果對馬島你守不好,大明皇帝一定會來找你問罪!”
李昖常常鬆了口氣,忙道:“必不使大明皇帝和宋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