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逼不得已,韋太後還不想與晉王妃翻臉。


    因為如此一來,必定是她率先露出獠牙,暴露惡意。


    莫說王淮準等掣肘未除,就算晉王妃毫無臂助,韋太後也必須愛惜自己的聲名,否則她這幾十年來的隱忍,步步為營便付之東流,惡議太多,生前雖能震壓,死後卻無法避免遺臭萬年,這不符合韋太後的設定。


    因為她並沒有親生的子孫,所以無法控製將來的天子能夠成全她死後哀榮,她能夠依靠的,到頭來竟是被她視為草芥的民心,以及生前可以隨意操控的輿論。


    所以她這時無比痛恨十一娘的“重情重義”“淡泊利益”。


    “柳十一娘先一步送賀信往邙山,說明已然對太後心生戒備了。”姚潛提醒道。


    說起這事,韋太後就忍不住鬱火萬丈:“這都是因為任氏!”


    倘若任氏能成功謀殺賀燁,十一娘未必不會意動,因為他們母子兩人,要想避開燕國公的報複,除了對太後言聽計從,幾乎別無選擇。


    “意外既生,海池何必再耿耿於懷?”姚潛笑道:“依我看來,海池若想行使廢立之權,也並不是非賀信不可。”


    “沈淵另有良策?”太後側臉,看向男人方正的下頷。


    “賀洱年方十七,若得子嗣,病重亡故,帝子克承大統,豈不名正言順?”


    這條計策,太後並非沒有考慮過,但仍然行不通:“賀洱為常氏所惑,厭惡皇後、貴妃,如今賀珅被除,他視我如殺父仇人,除非常氏,竟不近女色,然而常氏,已不可能再有子嗣了。”


    “賀洱如今有若身陷囹圄,外臣不能與之接近,是否寵幸後宮,皆隨海池之意。”姚潛笑道。


    “沈淵之意是?”


    “大周帝位,並不一定賀姓之後,海池難道沒有想過,讓韋氏取而代之。”


    “這話謝瑩便曾經提過,但並不可取。”太後蹙眉:“眼下廢立尚有諸多阻礙,更何論立韋姓子為帝……沈淵是說?!”又忽然醒悟。


    姚潛嗤笑道:“海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皇後與貴妃雖不得帝寵,若有身孕,天下人也必會相信乃賀洱之子,誰會憑空質疑,皇後、貴妃紅杏出牆呢?”


    韋太後沒有其餘子孫,但韋元平卻子孫成群!


    今日一直沒有多話的高玉祥,聽到這裏心中大震。


    姚潛這是在建議“偷梁換柱”,讓太後的侄子抑或侄孫,與皇後、貴妃通奸,再毒殺賀洱,讓稚子名正言順繼位,天下人皆信稚子乃賀洱遺孤,卻不料已經不是皇族正統。


    高玉祥早就懷疑姚潛野心甚大,此時簡直歎為觀止。


    倘若太後不是因為年邁,再無機緣產子,姚潛恐怕就不會如此迂迴了。


    他哪裏是想讓韋姓子取而代之,分明盤算著讓姚姓子坐擁天下!


    從今以後的十年,太後必然對姚潛信任不疑,委托重權,然而當太後越加老邁……


    韋相國哪裏是老謀深算,又手握軍權姚將軍的對手?


    可這宦官雖然悚然心驚,隻消睨一眼角太後欣喜若狂的神色,他便知道自己隻能裝聾作啞了。


    就算對晉王妃、賀湛,高玉祥都心存忌憚,無憑無據時不敢向太後檢舉,更何況姚潛?


    於是高玉祥不過眉心急跳兩下,依然保持緘默。


    他聽見姚潛繼續獻策。


    “要使這計劃天衣無縫,仍需一人配合,便是阿妹。”


    姚潛說得這個阿妹當然不姓姚,姓韋,賀洱的生母,也就是賀珅的遺孀,前蜀王妃韋蓮池。


    賀珅獲死,奪爵滅門,但太後唯獨寬赦了兩個人。


    一母同胞的妹妹小韋氏當然沒被一齊處死,還有一人就是被軟禁多年的賀珅長子賀淘。


    而賀淘之所以能得饒幸,不是因為韋太後心慈手軟,而是源於她對賀珅的憤恨。


    韋太後痛恨賀珅的背叛,她知道賀珅留著這個嫡長子有何目的,也不是因為心慈手軟,而是因為憤慨,意圖讓賀淘生不如死,所以韋太後將賀珅子女斬盡殺絕,唯獨留下賀淘,雖說不會寬容大度到讓賀淘繼續襲承蜀王爵位的地步,卻並未將他從王室宗譜革除,錦衣玉食地繼續軟禁著,她想賀珅在幽冥之下,目睹對他恨之入骨的嫡長子反而成為唯一“薪火傳承”的希望,必定會覺諷刺,而魂靈難安。


    這就是韋太後,對於戰敗之敵的侮辱,她能從中得到愉悅。


    反而讓她頭痛的是胞妹小韋氏。


    終於詢問高玉祥:“蓮池如何,依然對我心存抱怨?”


    賀珅身敗名裂,被處極刑,奪爵理所當然,小韋氏自然不再是尊貴的親王妃,太後許其大歸,但不得不貶為庶人,小韋氏沒有了品階,好在兄長依然貴為國相,可以收容她繼續錦衣玉食,不過小韋氏當然不會恩謝太後的網開一麵,她癡戀的丈夫身首異處,親生兒子身陷囹圄,徹底淪為傀儡,並隨時有性命之危,讓小韋氏怎麽對太後感恩戴德?


    據說時常咒罵太後不得好死。


    然而高玉祥卻不能如實稟報,長歎一聲:“韋娘子因為悲痛,心智迷失,雖經醫治,及韋相國寬慰,病症有所好轉,卻還沒有完全康複。”


    姚潛睨了一眼高玉祥,笑道:“少用這話糊弄,阿妹當然沒這麽容易釋懷,她這一生,單為賀珅而活,眼裏從來沒有大是大非,如今賀珅一死,她必然會怨恨海池,不過……阿妹之所以沒有殉夫,足能證明還未完全喪失心智,畢竟在這世間,她還有賀洱這麽個牽掛,賀洱若然有後,並且能夠登極,相信阿妹不至於糊途透頂,知道怎麽抉擇才更有利。”


    韋太後長歎:“此事真相,也隻有連蓮池也隱瞞在內了。”


    “說服阿妹配合不算緊急,海池卻切切不可疏忽了晉王夫婦。”姚潛又再提醒。


    然而華清宮的陰謀尚在策劃,韋太後尚無良策清算賀燁與十一娘,長安城中再生變亂,震驚朝野!


    共治元年十月,鐵勒大親王與京兆尹楊懷治發生衝突,下令親衛攻擊京兆府衙,殺楊懷治,與京兆巡衛發生直接衝突,這件事故將三大親王一並卷入,異族王三萬親衛竟然放火焚燒興慶宮、芙蓉園,大火三日不滅,黑煙直熏驪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望族權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刹時紅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刹時紅瘦並收藏望族權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