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的田地裏麵,幾人吃完了飯,正在說說笑笑,氣氛算是融洽。
突然,蘇有山端在手上的碗被側邊突然出現了一根棍子打翻在地。
裏麵還剩的一大口飯,撒了出來,落在泥濘的田地裏,一下子就不能吃了。
蘇有山心疼的很,心裏生火,結果抬眼看去,居然是張氏。
頓時就不滿的說道,“娘!你這是做什麽?!”
張氏耷拉著眼皮,又給蘇有山的手臂來了一下子,罵道,“你還知道我是你娘!我們家那麽些田地都還沒收,你跑來幫這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你的良心是被狗吃了嗎?!”
陳氏拉著蘇有山後退了兩步,“娘,你說什麽呢?那是老宅的田地,跟我們有什麽關係?!不是還有爹和大哥在嗎?慢慢收也來的急。”
不等張氏說什麽,李氏就已經不樂意了,張氏這個老婆子說的話,不就是在針對他們嗎?!
頓時眉毛一豎,叉著腰大兩步就邁到了前麵,“呸”了一聲,“什麽玩意兒?大房那幾個是缺了胳膊還是少了腿?他們不是身強力壯的嗎?怎麽就幫得你們?幫不得我們了?!”
“嘿!就是你這個小娼婦慫恿的!還敢說話!老娘我今天非要打死你這個遭殃的東西!”張氏氣得麵紅耳赤,扭曲著臉就跟李氏動手。
李氏也不是好惹的,才不會因為張氏是婆婆就讓著她呢。
兩人一下子就在大庭廣眾之下對罵起來了。
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先動了手,就互相推搡了起來。
我打你一下,你推我一迴,張氏腿腳不好,一個不小心就被李氏給推倒了田裏,沾了一身的泥巴和稻草,好不狼狽。
最後的收尾當然是以蘇正祿黑沉著一張臉將人給帶走了。
臨走了,張氏還在罵,李氏也照樣不甘示弱的罵迴去。
這麽鬧了一通,也沒有讓三房的人去老宅的田地幫忙,反而是因為蘇正祿的離開,還耽誤了幹活的功夫。
陳氏傍晚收工迴家的時候說起來今天的事情,聲音裏帶著濃濃的抱怨,“瞧瞧今天這都叫什麽事兒,本來我還想明天你陪小蓁去莊子,我再去幫一天,現在看來這是在自討苦吃!”
蘇有山半晌沒說話,直到到了家門口前才說道,“別去了吧,這天晴了許多,往年咱們沒幫襯,他們也幹完了。”
陳氏聞言,點了點頭,
今日發生的事情,兩人誰也沒有在家中提起。
次日,蘇有山趕著蘇蓁的馬車,天不亮就沿著村中的泥濘道路出門了。
一路上,暢通無阻,快到香溪鎮的時候,馬車裏傳來蘇蓁的聲音,“爹,去一趟李家村吧,姐姐和姐夫捎了東西讓我帶給親家奶奶呢!”
在他們這邊,一般聯姻關係下,對對方家中的爺爺奶奶之類的長輩,稱唿都是這樣,不會直接喊李奶奶,而是用親家奶奶這樣的稱唿以顯示兩家的關係更加親近。
蘇有山聽聞此話,馬車就轉了方向,順道應了一聲,“好。”
蘇蓁扒開車簾,向外看了一眼,而後說道,“其實這些東西我早該在迴來的時候就遞給親家奶奶了,不過當時一下子搞忘記了,等迴了家才想起來,等下再買一些鬆軟的點心一起送過去,也把姐姐有喜了這樣的好事告訴給她。”
“好,聽你的安排。”蘇有山的臉上揚起了笑容,想到大女兒有了身孕,又說道:“對了,你娘還說讓我迴來的時候帶上一些布匹和針線,到時候做些貼身的衣裳鞋襪給小外孫,你記得提醒我一下。”
李家村也是香溪鎮周邊的一個村子,因著出了一個狀元,聲名大噪了一把,所以還有一個別稱,叫狀元村。
李清遠和他奶奶是後來才搬到李家村落戶的,他們家住的地方不在村子的中心,是在稍微靠後的位置。
這也是蘇蓁第一次來到這裏,李奶奶家的院門沒關,裏麵種了一點兒時蔬,一眼就能看到一個頭發花白,麵容慈祥的老太太,正一邊曬著太陽,一邊繡花呢。
見此,蘇有山在門上輕輕的敲了幾下,許是年紀大了,耳朵不太好,直到蘇蓁和蘇有山兩人走到她邊上,老太太才看到了人。
“親家奶奶,我們給你送清遠和小蕪的信來了。”蘇有山笑著,聲音格外大的說道。
“清遠和小蕪寫來的啊!”李奶奶側著耳朵,一下子就笑開了,聲音洪亮,將信封接了過去。
蘇蓁見她居然拆開信就自己上下看了起來,有些詫異,“誒,親家奶奶居然是識字的嗎?”
蘇有山笑著說道:“可不是嗎,據說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家裏條件好著呢,後來沒落了,才做起了刺繡生意。”
別怪蘇蓁大驚小怪,這個時代,讀書識字的人還是個村裏麵生活的老太太,那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也不為過,她確實沒有想到。
蘇蓁揚了揚眉梢,“那親家奶奶挺厲害呀!”
“可不是嘛!”蘇有山接話道,“比我識得的字都多,要不怎麽養出一個狀元孫子呢!”
聽到這話蘇蓁想到了李清遠的身世,神色淡了淡,這件事情她還沒想好要不要跟蘇有山夫婦講呢。
這時,老太太突然驚喜的說道,“啥!?小蕪那丫頭有身孕啦!親家,這是喜事呀!大喜事!我早做了許多小衣裳,這下有地方去嘍。”
老太太的笑聲傳出去許遠,蘇有山又從馬車裏麵開始往院子裏麵拿了一個大大的包袱,遞到李奶奶手上,聲音依舊很大的說道:“這是他們帶給你的東西,你記得收好!”
老太太笑著接過,也沒空去看準備的是什麽,現在滿心都是高興,拉著蘇有山隻說道,“跟他們倆說,不用擔心我在家裏好不好,叫他們在外麵要好好過日子!”
“好好好,我一定把話帶到。”蘇有山笑著說道。
而後,老太太又去了屋裏,把她做好的一摞小衣裳都拿了出來,一把塞到蘇有山懷裏,說道:“這就麻煩你們了!”
突然,蘇有山端在手上的碗被側邊突然出現了一根棍子打翻在地。
裏麵還剩的一大口飯,撒了出來,落在泥濘的田地裏,一下子就不能吃了。
蘇有山心疼的很,心裏生火,結果抬眼看去,居然是張氏。
頓時就不滿的說道,“娘!你這是做什麽?!”
張氏耷拉著眼皮,又給蘇有山的手臂來了一下子,罵道,“你還知道我是你娘!我們家那麽些田地都還沒收,你跑來幫這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你的良心是被狗吃了嗎?!”
陳氏拉著蘇有山後退了兩步,“娘,你說什麽呢?那是老宅的田地,跟我們有什麽關係?!不是還有爹和大哥在嗎?慢慢收也來的急。”
不等張氏說什麽,李氏就已經不樂意了,張氏這個老婆子說的話,不就是在針對他們嗎?!
頓時眉毛一豎,叉著腰大兩步就邁到了前麵,“呸”了一聲,“什麽玩意兒?大房那幾個是缺了胳膊還是少了腿?他們不是身強力壯的嗎?怎麽就幫得你們?幫不得我們了?!”
“嘿!就是你這個小娼婦慫恿的!還敢說話!老娘我今天非要打死你這個遭殃的東西!”張氏氣得麵紅耳赤,扭曲著臉就跟李氏動手。
李氏也不是好惹的,才不會因為張氏是婆婆就讓著她呢。
兩人一下子就在大庭廣眾之下對罵起來了。
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先動了手,就互相推搡了起來。
我打你一下,你推我一迴,張氏腿腳不好,一個不小心就被李氏給推倒了田裏,沾了一身的泥巴和稻草,好不狼狽。
最後的收尾當然是以蘇正祿黑沉著一張臉將人給帶走了。
臨走了,張氏還在罵,李氏也照樣不甘示弱的罵迴去。
這麽鬧了一通,也沒有讓三房的人去老宅的田地幫忙,反而是因為蘇正祿的離開,還耽誤了幹活的功夫。
陳氏傍晚收工迴家的時候說起來今天的事情,聲音裏帶著濃濃的抱怨,“瞧瞧今天這都叫什麽事兒,本來我還想明天你陪小蓁去莊子,我再去幫一天,現在看來這是在自討苦吃!”
蘇有山半晌沒說話,直到到了家門口前才說道,“別去了吧,這天晴了許多,往年咱們沒幫襯,他們也幹完了。”
陳氏聞言,點了點頭,
今日發生的事情,兩人誰也沒有在家中提起。
次日,蘇有山趕著蘇蓁的馬車,天不亮就沿著村中的泥濘道路出門了。
一路上,暢通無阻,快到香溪鎮的時候,馬車裏傳來蘇蓁的聲音,“爹,去一趟李家村吧,姐姐和姐夫捎了東西讓我帶給親家奶奶呢!”
在他們這邊,一般聯姻關係下,對對方家中的爺爺奶奶之類的長輩,稱唿都是這樣,不會直接喊李奶奶,而是用親家奶奶這樣的稱唿以顯示兩家的關係更加親近。
蘇有山聽聞此話,馬車就轉了方向,順道應了一聲,“好。”
蘇蓁扒開車簾,向外看了一眼,而後說道,“其實這些東西我早該在迴來的時候就遞給親家奶奶了,不過當時一下子搞忘記了,等迴了家才想起來,等下再買一些鬆軟的點心一起送過去,也把姐姐有喜了這樣的好事告訴給她。”
“好,聽你的安排。”蘇有山的臉上揚起了笑容,想到大女兒有了身孕,又說道:“對了,你娘還說讓我迴來的時候帶上一些布匹和針線,到時候做些貼身的衣裳鞋襪給小外孫,你記得提醒我一下。”
李家村也是香溪鎮周邊的一個村子,因著出了一個狀元,聲名大噪了一把,所以還有一個別稱,叫狀元村。
李清遠和他奶奶是後來才搬到李家村落戶的,他們家住的地方不在村子的中心,是在稍微靠後的位置。
這也是蘇蓁第一次來到這裏,李奶奶家的院門沒關,裏麵種了一點兒時蔬,一眼就能看到一個頭發花白,麵容慈祥的老太太,正一邊曬著太陽,一邊繡花呢。
見此,蘇有山在門上輕輕的敲了幾下,許是年紀大了,耳朵不太好,直到蘇蓁和蘇有山兩人走到她邊上,老太太才看到了人。
“親家奶奶,我們給你送清遠和小蕪的信來了。”蘇有山笑著,聲音格外大的說道。
“清遠和小蕪寫來的啊!”李奶奶側著耳朵,一下子就笑開了,聲音洪亮,將信封接了過去。
蘇蓁見她居然拆開信就自己上下看了起來,有些詫異,“誒,親家奶奶居然是識字的嗎?”
蘇有山笑著說道:“可不是嗎,據說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家裏條件好著呢,後來沒落了,才做起了刺繡生意。”
別怪蘇蓁大驚小怪,這個時代,讀書識字的人還是個村裏麵生活的老太太,那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也不為過,她確實沒有想到。
蘇蓁揚了揚眉梢,“那親家奶奶挺厲害呀!”
“可不是嘛!”蘇有山接話道,“比我識得的字都多,要不怎麽養出一個狀元孫子呢!”
聽到這話蘇蓁想到了李清遠的身世,神色淡了淡,這件事情她還沒想好要不要跟蘇有山夫婦講呢。
這時,老太太突然驚喜的說道,“啥!?小蕪那丫頭有身孕啦!親家,這是喜事呀!大喜事!我早做了許多小衣裳,這下有地方去嘍。”
老太太的笑聲傳出去許遠,蘇有山又從馬車裏麵開始往院子裏麵拿了一個大大的包袱,遞到李奶奶手上,聲音依舊很大的說道:“這是他們帶給你的東西,你記得收好!”
老太太笑著接過,也沒空去看準備的是什麽,現在滿心都是高興,拉著蘇有山隻說道,“跟他們倆說,不用擔心我在家裏好不好,叫他們在外麵要好好過日子!”
“好好好,我一定把話帶到。”蘇有山笑著說道。
而後,老太太又去了屋裏,把她做好的一摞小衣裳都拿了出來,一把塞到蘇有山懷裏,說道:“這就麻煩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