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想要進入官場,有兩個途徑,一是薦舉製,一般需要官場之中有人且職位不低,且要有些較好的關係,才有機會被舉薦,這種途徑對於商人來說,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第二種就是科舉了,這是最廣泛,商人子弟科舉需要家中為當地修繕一座書院並且管吃管住,請夫子教書,還要有當地的官員為其擔保,其子女才能進行科舉,或者有重大貢獻的也可,不過,這重大貢獻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很少有人達到過。


    上一個達到重大貢獻的人是蘇有山夫婦,發現了高產糧食,有了陛下的親筆牌匾。


    當然了,他們夫婦這其實也是沾了蘇蓁的光,不然這種好事就算是他們發現的,最後的獎賞也不會落到他們頭上。


    聽蘇蓁這麽一說,這些供貨商們大部分人都有些意動,其中最大的供貨商單氏開口了,“你怎麽保證陛下一定會優待我們這些商賈呢?”


    蘇蓁微微一笑,既然有人這樣問了,那就是有人心動了,“我家中有些人在朝為官,可以在陛下麵前一說,若是成了,豈不皆大歡喜?”


    “可若是不成呢?”單氏皺著眉頭問道。


    “我說了,不過是給你們的後代科考少一些阻礙,陛下沒必要在這個環節給你們卡死,你們的兒女也不輸於任何人,真的進了官場,未必不能為國效力,


    當然,凡事都有萬一,若是真的不成,各位就自己定價吧,不過若是均州,金州,還有利州三洲保不住,咱們陛下會不會如我之前所說的那麽做,就不得而知了。”


    蘇蓁話說到這裏了,意思也已經明了了,有些人衡量的很快,有些人臉上神色還在掙紮。


    突然,單氏又說道:“你們今日這一出其實是來遊說我們的,對嗎?”


    一個朝中能在天子麵前說的上話的人,能夠被威脅?


    蘇蓁看著眾人又用疑惑和懷疑的眼神來看著他們,卻不疾不徐的說道:“一半一半,一開始所說的事情是真的,朝中的某些人想要借此發點國難財,既要錢又要功勞,這是真的,要真讓他們得逞了,日後這樣的事情怕是就少不了。


    可是我們又沒有直接的證據,指認他們說了那樣的話,否則就是汙蔑,所以想來個釜底抽薪,我這個人呢,比較誠實,我就喜歡功勞,不會既要又要。


    隻要陛下的命令先到,各位背後的人也無話可說,當然了,最終願不願意還是要看各位。”


    眾人都在權衡利弊,蘇蓁站起身來,給了鹿竹一個眼神,走了。


    臨出門前,蘇蓁又說道:“各位叔伯長輩,人這一生能碰到改變命運的機會不多,這次機會能不能把握得住全看各位自己了。”


    等到蘇蓁一出門,雅間內的藥材商們就立刻嘰嘰喳喳的討論了起來。


    出了鴻鵠樓,鹿竹忍不住問道:“表妹,這還扯到改變命運了?這是不是太誇張了?”


    蘇蓁冷漠臉,“一點兒也不誇張,隻要陛下能夠取消那麽一點點對商人的限製,為了長遠的利益來看,聰明人會知道怎麽做的。”


    隨後,兩人直奔家中去找薑國公。


    薑國公聽完兩人的想法之後,立刻眼神一亮,不過他還是問了一個問題,“商人重利,他們真的願意放棄那麽多錢不賺?就為了一點點科舉的限製嗎?”


    他隻怕到時候跟陛下說了這樣的想法,陛下下了口諭之後,卻無人來應,那,那豈不是要丟臉丟盡了?


    蘇蓁微笑表示,“藥材商那邊我和表哥已經去遊說過了,爹你說的這是陛下要考慮的事情,你不過是出個主意,最後要不要下這樣的命令還是要看陛下自己的想法,。”


    若是就因為無人來應,怕自己丟了麵子,就不嚐試一下,那她就收迴之前說的“仁君”這個詞。


    薑國公考慮了不過片刻,就命人換了衣裳,坐了轎子去了宮裏。


    等薑國公再迴來的時候已經是申時三刻了。


    最關心這件事情進展的還是鹿竹,這關乎著他能不能拿到賞賜,他心心念念的玉簟。


    “爹,陛下怎麽說?”蘇蓁給薑國公倒了一杯熱茶。


    “陛下已經讓人寫了告示,今天就貼到城牆上,不止是針對藥商,還有糧商,也是一樣的,隻要有商賈願意捐藥捐糧,就放寬他那一戶對科舉的限製,不用建書院,隻需給當地的書院捐修繕費用即可,不過還是為了以防萬一,寫了名額有限。”


    薑國公說著還是有些憂心,眉毛不自覺的緊巴了一些,“希望會有人願意吧,別真的讓陛下鬧了個笑話。”


    蘇蓁和鹿竹對視一眼,既然告示已經下了,那就幾乎成功了一半。


    大街上,敲鑼打鼓的來了一隊禁軍,威風凜凜的,有好事的百姓遠遠的在後麵跟著,想看看有什麽熱鬧。


    而後在城牆上,內侍太監親手貼上了一張明黃的告示,並尖著嗓子將其中的內容高聲說了一遍,最後要浩浩蕩蕩的迴去了。


    剛剛還在鴻鵠樓中爭論不休的藥材商們,一踏出酒樓的門,就聽到了大街小巷之中議論的事兒,沒走遠的幾人相互對視一眼,快速向著城牆方向趕去。


    他們沒想到這告示居然來的這麽快 。


    而且這個條件相比較之前的可謂是放寬了不止一點半點,要知道,他們這些商人之前每年為了家中的兒女科考一事,可花了不少錢,修繕書院總比建一座書院還要維持它更省銀子。


    這次的機會確實是千載難逢,而且不會便宜了其他人,沒時間思考了,這上麵還寫了名額有限。


    能自己做了決定的,當機立斷就去了官府簽了名字,蓋了印章,不能自己做決定的,立馬就飛奔迴家,找人商量去了。


    同樣,也有人是對此不屑一顧的,認為朝廷這樣的做法跟白嫖無異,錯過這次掙錢的機會的人,那才是傻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有蓁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棠要吃鬆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棠要吃鬆子並收藏農家有蓁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