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涵羅裏吧嗦地講了一大堆,聽得典韋等人雲裏霧裏,不過對於張氏、戲誌才、張遼等愛動腦筋的人而言,他的話還是深有啟發,特別是張氏,她現在就猶如一個忠實的信徒一般,看向朱涵的眼神中不僅帶著敬畏,還帶著崇拜。
就連戲誌才都被朱涵的這套理念給震驚得啞口無言,暗道,若是按照朱涵的這種方法營銷的話,那沉香閣的生意絕對要翻上幾番。
“明白了嗎?”
朱涵見張氏還在那裏發懵,隨即輕聲問道。
“啊?”
張氏這才迴過神來,頓時紅著臉小聲地迴道:“差..差不多明...明白了一些,不...不過還是有...有些地方沒...沒有弄...弄明白!”
“無妨,凡事都得有個過程,接下來我會自己寫本書,把自己的想法都寫上去,然後你拿著去學習,不懂地就來問我!”
朱涵擺了擺手,示意張氏別緊張,然後轉頭看向張遼,說道:“好了,生意上的事情我們暫時就說到這裏,具體的規劃等張姐弄出個方案出來後,咱們再詳談,文遠,說說你手上的事!”
“諾!”
張遼連忙起身迴道:“目前經縣的縣兵暫編為一曲,共三百人,屬下為統領;餘下五十人為一屯,共有六名屯長;十人為一什,共有三十名什長;五人為一伍,共有六十名伍長。”
“至於兵器裝備,眼下我們隻有長槍一百杆;環首刀一百五十把;鐵甲二百一十八套,其中有兩百套是圍剿上台山時繳獲的;各石長弓五十六張,弓箭一千一百餘支;軍弩一十三具,弩箭一百三十支;盾牌一百二十三塊;匕首三百把;軍服一百六十三套(套在甲胄裏的)。”
“都大半年過去了,怎麽才積攢了這麽點物資?”
朱涵轉頭看向裴元紹,有些溫怒地問道。
“大人呐!不是我們不夠用力,是這經縣的鐵匠全被李家都招了去,年那邊還好點,他們多多少少會優先打造我們的軍備,可年這邊人家就直接不做我們的生意了,屬下好說歹說才讓李虎點頭同意給我們再做上一些,再者說了,這長槍隻需槍頭,打造不難,可鐵甲跟軍弩就要費老勁了,人家個把月才出一具軍弩,鐵甲的話更是幾個月才能打出一套。”
裴元紹覺得有些委屈,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使有千般想法,也總不能拿刀架在李虎的脖子上,讓人家隻給自己打造兵器吧?
況且太平教在今年的動作有些大,朱涵也能預料到李虎的鐵匠鋪裏的事情,想了想後,朱涵覺得自己是時候去巨鹿走一遭了,最起碼也要探探自己那準老丈人的口風。
“依你之見,要讓我們這三百名縣兵都裝備齊全的話,需要多少時日?”
朱涵皺眉問道。
“這個啊?最少也得兩年,還是因為我們繳獲了二百套鐵甲,要不然的話,隻依靠神兵鋪的那些人來打造這三百套鐵甲就得花費二三年的光景。”
裴元紹如實迴道。
“元紹,你這話怎麽說得前言不搭後語?”
朱涵聽得眉頭直跳,本以為隻要工匠夠,錢給足,那兵器裝備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可現在看來,事情卻不向朱涵期待的那個方向發展,太平教的動作已經越來越快,越來越頻繁,朱涵每天都在數著時間過日子,生怕哪天起床就被告知自己的那個老丈人已經起義了,時逢亂世,手中得有兵馬,唯有拳頭夠硬,講話人家才聽,行事人家才跟,這是無數先輩用鮮血換來的完美答案,朱涵根本不需要去驗證他的真實性,隻需照著做就成,除非是你自己不想搞事,那就可以隨波逐流,大流滾向哪,自己就跟著滾向哪,隻要注意別被拍在河岸上就行,可朱涵本來就是個閑不住的人,好不容易魂穿漢末,他可不隻是單純的來旅遊一番。
“你就告訴我到底是因為什麽才導致軍備的打造進度如此緩慢?是缺人,還是缺材料?亦或是缺其他的什麽東西?”
朱涵被裴元紹說得腦仁漲疼,他索性也就來個快刀斬亂麻,讓裴元紹說說根本原因。
“什麽
(本章未完,請翻頁)
都缺!最主要的還是缺材料!”
裴元紹不敢怠慢,連忙迴道:“經縣境內不產鐵礦,材料都是從外麵運進來,加之縣裏的鐵匠鋪就隻有李虎的神兵鋪,衙門也沒有專屬的打造作坊,他們隻能抽出大概一小半的人來打造我們定製的軍備,故而進度才會如此緩慢!”
“人的話,甄儼接下來會給我們送來,想必其中會有不少鐵匠,可是這材料,不知諸位可有辦法搞到?”
漢朝的冶鐵技術已經相當發達,朝廷也很重視鐵器的打造,故而以打鐵謀生的人並不少,雖然鐵鹽向地方開放,但掌控這兩個命脈的還是官府與地方豪族,尋常人家即便是想以此來謀生,也插不進手,朱涵隻好把目光投向場中唯一一位出身富戶的馬闖身上。
“迴稟大人,馬家還存有數百斤鐵,十餘斤百鍛鋼,若是大人需要,屬下可以說服家中長者,全部送給大人!”
見朱涵看向自己,馬闖趕緊起身迴道。
“送就不必了,本官會按照市場價購買,等散會以後,誌才跟著馬闖去一趟馬家,先把馬闖庫存的鐵都買下後,再跑一下萬木齋與李家,看看能不能再收迴一些鐵。”
朱涵聽了馬闖的話後,這才把提著的心給放了下來,有了馬家的資助後,他的鐵甲軍夢也才能在短時間內實現。
“元紹,有了這數百斤的鐵,你能保證在多長的時間內把三百人的軍備全給弄出來?”
朱涵看向裴元紹,急聲問道。
這可是眼下的當務之急,什麽事情都沒有這個來得緊急。
“隻要甄家的工匠一到,人數在百餘人的話,那屬下就敢保證,半年之內就能全部趕製完成。”
裴元紹在神兵鋪待了一陣子,心裏對於鐵匠的打造速度也有所了解,他默默地盤算了一下後,迴道。
“好!那本官就給你半年的時間,你若是能夠完成任務,必定重賞!”
朱涵聞言後,心情大好,笑著說道。
“多謝大人!”
裴元紹謝過後就趕緊坐了下去,剛才與朱涵交流的時候,他倍感壓力山大,而且朱涵那笑眯眯的樣子讓他總覺得自己是在與虎謀皮,哪怕是聽到朱涵的許諾,他也沒有一絲好心情。
“文遠,軍隊的編製如此劃分是不是太過繁瑣了一些?能不能簡化點?”
一聽到五個人就要設置伍長,朱涵頓時就一個頭兩個大,熟悉現代軍隊編製的他,覺得漢代的這種編製實在是太過落後了一些,不過熱-兵器時代與冷兵器時代的軍隊相差太大,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相互比較,但他心中有疑問,自然是要提出來。
“大人你此言何意?遼,有些不太明白?”
張遼被問得一愣,小聲地迴道。
“你看三百人的隊伍裏就有屯長六人,什長三十人,伍長六十人,這麽多的軍官會不會造成指揮不便,將令不通啊?依我之見,伍長這個職位是不是有些雞肋啊!當然了,在這個方麵你們才是高手,我隻不過是說一說自己心中的疑惑罷了!”
朱涵謙虛地說道。
“原來如此,大人您有所不知,這上了戰場以後,講究配合,講究戰陣,五人為一伍的編製,是兩名盾牌兵,兩名長槍兵,一名弓弩手,配合起來不多也不少,剛剛合適,化整為零後也更容易單獨作戰,若是十人為最小編製的話,也不是不行,但那會把局部戰場擴大,就好比我們鋪路,不能總用大石頭,期間還得用上小石子卡縫,而我朝軍隊的編製曆來都是以五人為一伍作為最小的戰鬥團體,再往上就是十人為一什,五十人為一屯,五百人為一曲,既可大規模作戰,亦可小規模戰鬥,這樣才能讓整體的陣型變得更加緊湊,不至於被敵軍一下子就給衝垮。”
張遼的這些想法都是從兵書上學到的,況且這種軍製已經沿用了數百年,是先輩們從無數場戰鬥中總結出來的,自然是有可取之處。
“這樣啊!本官倒是有個建議,以十人為一小隊,設小隊長;五十人為一中隊,設中隊長;一百人為一大隊,設大隊長;一千人為一營,設營長。你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得如何?”
朱涵有些期待的看著張遼,他覺得這樣更容易劃分軍隊裏的等級製度,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唯有把等級製度給規劃出來後,才能實施下一階段的軍訓。
“那千人以上的規模呢?”
張遼皺著眉頭問道。
“那些離我們太遠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你們來幫著一起分析分析,這樣的編製會不會影響到士卒們在戰場上的發揮?”
朱涵掃了一圈在場的眾人後,問道。
“咱們縣的縣兵本來就不多,若是按照大人的這套軍製來的話,也並不是不行,不過,在下倒是有一點擔憂,還請大人三思而行!”
其他人都覺得沒什麽,反正自己帶的人數不會變少,至於其中老板想十個人為一團,還是五十個人擠一堆,都不傷大雅,顏良倒是一臉無所謂地表情,張遼卻是麵色沉重,似乎是在考慮著其中的利弊,戲誌才見這兩位軍中大拿都不率先開口後,他緊接著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什麽擔憂,誌才明言!”
朱涵聞言一愣,問道。
“我們擅自更變軍隊編製,是不是應該上報安平國的中尉大人?此事看似簡單,實則存在禍端啊!往小了說,這不過是軍隊裏的一個小小的製度改變,往大了說就是大人你在試圖改變朝廷的製度,試問這天下間有誰能更改軍中的製度?哪怕是太尉大人也得奏明天子,得到恩準後才敢更變吧?依在下之見,還是按照原來的軍製為宜!”
戲誌才這輕飄飄地一句話卻是猶如轟雷一般在朱涵的耳邊炸響,讓他忍不住地打了個寒顫。
“是啊!誌才提醒得對!”
朱涵這才反應過來,天下還沒亂呢,如今這軍隊還是人家老劉家說了算,自己的這番變革是有點卻俎代庖,目無君上了。
“再者說了,兵法中許多打法都是圍繞著五人製來擬定的,若是貿然改變軍製,不止大人你要背上那莫須有的罪名外,就連手下軍隊的戰力也不見得能提上去!”
張遼本來就想勸朱涵一番,可他又不知該如何開口,現在聽到戲誌才率先出聲後,他連忙跟著勸道:“若是變革軍製,不止打法要跟著變,就連戰陣也得演變,這其中所要花費的時間,何其多也,得不償失啊!”
“那好吧!既然你們都這麽說了,那就不改了,繼續沿用先前的軍製!”
朱涵擦了下額間冷汗,他剛才也不過是提了一下自己的建議,既然有這麽多的弊端,那他也沒必要更變,按部就班便成,反正軍隊有張遼替他把著,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公驥,你的騎兵小隊如何,也來說說!”
朱涵趕緊把話題扯到騎兵上,隻見他把目光投向顏良,問道。
“咱們目前手裏的戰馬是三十八匹,騎兵三十八名,其中長槍三十八杆,鐵甲兩套,皮甲三十六套,弓弩十六把,箭矢三百支,環首刀三十八把,短刃三十八把。”
顏良說著說著老臉頓時一紅,上台山腳一戰過後,他麾下的騎兵隊不止折損了兵員,就連戰馬也折了好幾匹,不過單論裝備的話,騎兵隊的裝備絕對是朱涵麾下裝備最為齊全的隊伍了。
“恩,夠用了!以我們目前的實力,不易再增加騎兵數量!”
朱涵與戲誌才交換了下意見後,點頭總結道:“就目前而言,咱們經縣的軍事力量較為薄弱,不過也不怪你們,這一來,咱們軍隊的招募時間尚短,訓練不足,而且軍中多是新兵,影響了戰力;這二來嘛,也是咱們衙門太窮了,軍備遠遠跟不上部隊的需求,就連打造軍備這種事情都得假借他人之手。在這點上,本官確實有失責之處,不過本官向你們保證,不管甄家的工匠有沒有到位,在今年之內,本官哪怕是去搶,也會把你們的軍備都給湊齊了。”
“而你們隻需給本官好好練兵即可,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別到時候上了戰場拉稀,若是如此,本官可是會軍法從事的!”
說到最後,朱涵看向張遼、顏良、馬闖、管亥四人,沉聲說道。
(本章完)
/76/76623/25047461.html
就連戲誌才都被朱涵的這套理念給震驚得啞口無言,暗道,若是按照朱涵的這種方法營銷的話,那沉香閣的生意絕對要翻上幾番。
“明白了嗎?”
朱涵見張氏還在那裏發懵,隨即輕聲問道。
“啊?”
張氏這才迴過神來,頓時紅著臉小聲地迴道:“差..差不多明...明白了一些,不...不過還是有...有些地方沒...沒有弄...弄明白!”
“無妨,凡事都得有個過程,接下來我會自己寫本書,把自己的想法都寫上去,然後你拿著去學習,不懂地就來問我!”
朱涵擺了擺手,示意張氏別緊張,然後轉頭看向張遼,說道:“好了,生意上的事情我們暫時就說到這裏,具體的規劃等張姐弄出個方案出來後,咱們再詳談,文遠,說說你手上的事!”
“諾!”
張遼連忙起身迴道:“目前經縣的縣兵暫編為一曲,共三百人,屬下為統領;餘下五十人為一屯,共有六名屯長;十人為一什,共有三十名什長;五人為一伍,共有六十名伍長。”
“至於兵器裝備,眼下我們隻有長槍一百杆;環首刀一百五十把;鐵甲二百一十八套,其中有兩百套是圍剿上台山時繳獲的;各石長弓五十六張,弓箭一千一百餘支;軍弩一十三具,弩箭一百三十支;盾牌一百二十三塊;匕首三百把;軍服一百六十三套(套在甲胄裏的)。”
“都大半年過去了,怎麽才積攢了這麽點物資?”
朱涵轉頭看向裴元紹,有些溫怒地問道。
“大人呐!不是我們不夠用力,是這經縣的鐵匠全被李家都招了去,年那邊還好點,他們多多少少會優先打造我們的軍備,可年這邊人家就直接不做我們的生意了,屬下好說歹說才讓李虎點頭同意給我們再做上一些,再者說了,這長槍隻需槍頭,打造不難,可鐵甲跟軍弩就要費老勁了,人家個把月才出一具軍弩,鐵甲的話更是幾個月才能打出一套。”
裴元紹覺得有些委屈,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使有千般想法,也總不能拿刀架在李虎的脖子上,讓人家隻給自己打造兵器吧?
況且太平教在今年的動作有些大,朱涵也能預料到李虎的鐵匠鋪裏的事情,想了想後,朱涵覺得自己是時候去巨鹿走一遭了,最起碼也要探探自己那準老丈人的口風。
“依你之見,要讓我們這三百名縣兵都裝備齊全的話,需要多少時日?”
朱涵皺眉問道。
“這個啊?最少也得兩年,還是因為我們繳獲了二百套鐵甲,要不然的話,隻依靠神兵鋪的那些人來打造這三百套鐵甲就得花費二三年的光景。”
裴元紹如實迴道。
“元紹,你這話怎麽說得前言不搭後語?”
朱涵聽得眉頭直跳,本以為隻要工匠夠,錢給足,那兵器裝備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可現在看來,事情卻不向朱涵期待的那個方向發展,太平教的動作已經越來越快,越來越頻繁,朱涵每天都在數著時間過日子,生怕哪天起床就被告知自己的那個老丈人已經起義了,時逢亂世,手中得有兵馬,唯有拳頭夠硬,講話人家才聽,行事人家才跟,這是無數先輩用鮮血換來的完美答案,朱涵根本不需要去驗證他的真實性,隻需照著做就成,除非是你自己不想搞事,那就可以隨波逐流,大流滾向哪,自己就跟著滾向哪,隻要注意別被拍在河岸上就行,可朱涵本來就是個閑不住的人,好不容易魂穿漢末,他可不隻是單純的來旅遊一番。
“你就告訴我到底是因為什麽才導致軍備的打造進度如此緩慢?是缺人,還是缺材料?亦或是缺其他的什麽東西?”
朱涵被裴元紹說得腦仁漲疼,他索性也就來個快刀斬亂麻,讓裴元紹說說根本原因。
“什麽
(本章未完,請翻頁)
都缺!最主要的還是缺材料!”
裴元紹不敢怠慢,連忙迴道:“經縣境內不產鐵礦,材料都是從外麵運進來,加之縣裏的鐵匠鋪就隻有李虎的神兵鋪,衙門也沒有專屬的打造作坊,他們隻能抽出大概一小半的人來打造我們定製的軍備,故而進度才會如此緩慢!”
“人的話,甄儼接下來會給我們送來,想必其中會有不少鐵匠,可是這材料,不知諸位可有辦法搞到?”
漢朝的冶鐵技術已經相當發達,朝廷也很重視鐵器的打造,故而以打鐵謀生的人並不少,雖然鐵鹽向地方開放,但掌控這兩個命脈的還是官府與地方豪族,尋常人家即便是想以此來謀生,也插不進手,朱涵隻好把目光投向場中唯一一位出身富戶的馬闖身上。
“迴稟大人,馬家還存有數百斤鐵,十餘斤百鍛鋼,若是大人需要,屬下可以說服家中長者,全部送給大人!”
見朱涵看向自己,馬闖趕緊起身迴道。
“送就不必了,本官會按照市場價購買,等散會以後,誌才跟著馬闖去一趟馬家,先把馬闖庫存的鐵都買下後,再跑一下萬木齋與李家,看看能不能再收迴一些鐵。”
朱涵聽了馬闖的話後,這才把提著的心給放了下來,有了馬家的資助後,他的鐵甲軍夢也才能在短時間內實現。
“元紹,有了這數百斤的鐵,你能保證在多長的時間內把三百人的軍備全給弄出來?”
朱涵看向裴元紹,急聲問道。
這可是眼下的當務之急,什麽事情都沒有這個來得緊急。
“隻要甄家的工匠一到,人數在百餘人的話,那屬下就敢保證,半年之內就能全部趕製完成。”
裴元紹在神兵鋪待了一陣子,心裏對於鐵匠的打造速度也有所了解,他默默地盤算了一下後,迴道。
“好!那本官就給你半年的時間,你若是能夠完成任務,必定重賞!”
朱涵聞言後,心情大好,笑著說道。
“多謝大人!”
裴元紹謝過後就趕緊坐了下去,剛才與朱涵交流的時候,他倍感壓力山大,而且朱涵那笑眯眯的樣子讓他總覺得自己是在與虎謀皮,哪怕是聽到朱涵的許諾,他也沒有一絲好心情。
“文遠,軍隊的編製如此劃分是不是太過繁瑣了一些?能不能簡化點?”
一聽到五個人就要設置伍長,朱涵頓時就一個頭兩個大,熟悉現代軍隊編製的他,覺得漢代的這種編製實在是太過落後了一些,不過熱-兵器時代與冷兵器時代的軍隊相差太大,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相互比較,但他心中有疑問,自然是要提出來。
“大人你此言何意?遼,有些不太明白?”
張遼被問得一愣,小聲地迴道。
“你看三百人的隊伍裏就有屯長六人,什長三十人,伍長六十人,這麽多的軍官會不會造成指揮不便,將令不通啊?依我之見,伍長這個職位是不是有些雞肋啊!當然了,在這個方麵你們才是高手,我隻不過是說一說自己心中的疑惑罷了!”
朱涵謙虛地說道。
“原來如此,大人您有所不知,這上了戰場以後,講究配合,講究戰陣,五人為一伍的編製,是兩名盾牌兵,兩名長槍兵,一名弓弩手,配合起來不多也不少,剛剛合適,化整為零後也更容易單獨作戰,若是十人為最小編製的話,也不是不行,但那會把局部戰場擴大,就好比我們鋪路,不能總用大石頭,期間還得用上小石子卡縫,而我朝軍隊的編製曆來都是以五人為一伍作為最小的戰鬥團體,再往上就是十人為一什,五十人為一屯,五百人為一曲,既可大規模作戰,亦可小規模戰鬥,這樣才能讓整體的陣型變得更加緊湊,不至於被敵軍一下子就給衝垮。”
張遼的這些想法都是從兵書上學到的,況且這種軍製已經沿用了數百年,是先輩們從無數場戰鬥中總結出來的,自然是有可取之處。
“這樣啊!本官倒是有個建議,以十人為一小隊,設小隊長;五十人為一中隊,設中隊長;一百人為一大隊,設大隊長;一千人為一營,設營長。你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得如何?”
朱涵有些期待的看著張遼,他覺得這樣更容易劃分軍隊裏的等級製度,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唯有把等級製度給規劃出來後,才能實施下一階段的軍訓。
“那千人以上的規模呢?”
張遼皺著眉頭問道。
“那些離我們太遠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你們來幫著一起分析分析,這樣的編製會不會影響到士卒們在戰場上的發揮?”
朱涵掃了一圈在場的眾人後,問道。
“咱們縣的縣兵本來就不多,若是按照大人的這套軍製來的話,也並不是不行,不過,在下倒是有一點擔憂,還請大人三思而行!”
其他人都覺得沒什麽,反正自己帶的人數不會變少,至於其中老板想十個人為一團,還是五十個人擠一堆,都不傷大雅,顏良倒是一臉無所謂地表情,張遼卻是麵色沉重,似乎是在考慮著其中的利弊,戲誌才見這兩位軍中大拿都不率先開口後,他緊接著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什麽擔憂,誌才明言!”
朱涵聞言一愣,問道。
“我們擅自更變軍隊編製,是不是應該上報安平國的中尉大人?此事看似簡單,實則存在禍端啊!往小了說,這不過是軍隊裏的一個小小的製度改變,往大了說就是大人你在試圖改變朝廷的製度,試問這天下間有誰能更改軍中的製度?哪怕是太尉大人也得奏明天子,得到恩準後才敢更變吧?依在下之見,還是按照原來的軍製為宜!”
戲誌才這輕飄飄地一句話卻是猶如轟雷一般在朱涵的耳邊炸響,讓他忍不住地打了個寒顫。
“是啊!誌才提醒得對!”
朱涵這才反應過來,天下還沒亂呢,如今這軍隊還是人家老劉家說了算,自己的這番變革是有點卻俎代庖,目無君上了。
“再者說了,兵法中許多打法都是圍繞著五人製來擬定的,若是貿然改變軍製,不止大人你要背上那莫須有的罪名外,就連手下軍隊的戰力也不見得能提上去!”
張遼本來就想勸朱涵一番,可他又不知該如何開口,現在聽到戲誌才率先出聲後,他連忙跟著勸道:“若是變革軍製,不止打法要跟著變,就連戰陣也得演變,這其中所要花費的時間,何其多也,得不償失啊!”
“那好吧!既然你們都這麽說了,那就不改了,繼續沿用先前的軍製!”
朱涵擦了下額間冷汗,他剛才也不過是提了一下自己的建議,既然有這麽多的弊端,那他也沒必要更變,按部就班便成,反正軍隊有張遼替他把著,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公驥,你的騎兵小隊如何,也來說說!”
朱涵趕緊把話題扯到騎兵上,隻見他把目光投向顏良,問道。
“咱們目前手裏的戰馬是三十八匹,騎兵三十八名,其中長槍三十八杆,鐵甲兩套,皮甲三十六套,弓弩十六把,箭矢三百支,環首刀三十八把,短刃三十八把。”
顏良說著說著老臉頓時一紅,上台山腳一戰過後,他麾下的騎兵隊不止折損了兵員,就連戰馬也折了好幾匹,不過單論裝備的話,騎兵隊的裝備絕對是朱涵麾下裝備最為齊全的隊伍了。
“恩,夠用了!以我們目前的實力,不易再增加騎兵數量!”
朱涵與戲誌才交換了下意見後,點頭總結道:“就目前而言,咱們經縣的軍事力量較為薄弱,不過也不怪你們,這一來,咱們軍隊的招募時間尚短,訓練不足,而且軍中多是新兵,影響了戰力;這二來嘛,也是咱們衙門太窮了,軍備遠遠跟不上部隊的需求,就連打造軍備這種事情都得假借他人之手。在這點上,本官確實有失責之處,不過本官向你們保證,不管甄家的工匠有沒有到位,在今年之內,本官哪怕是去搶,也會把你們的軍備都給湊齊了。”
“而你們隻需給本官好好練兵即可,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別到時候上了戰場拉稀,若是如此,本官可是會軍法從事的!”
說到最後,朱涵看向張遼、顏良、馬闖、管亥四人,沉聲說道。
(本章完)
/76/76623/2504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