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順著土路來到榕樹下,聽著那微風拂過樹葉,留下沙沙的聲音,仿佛聽到的是天地的吟唱!
旁邊就是周漁的家。八十年代所建的兩層土坯房。一個院門,竹子籬笆圍成的一個大院子。裏麵種著不少的蔬菜和水果樹。
這些慢慢承載著周漁童年的歡樂!
“爸媽!我迴來了!”,周漁帶著兩人來到院門前,推開厚重的木門,才看到正屋大門緊閉,無人應聲。西廂房兩間屋子倒是沒有上鎖。
“叔叔阿姨不在家?”,淩曉曉看著周漁。
“我沒給他們打電話,他們又以為我不迴來過年了。可能是趕集去了!”,周漁推開西廂房的門,那是一個廚房。在裏麵尋找了一會,總算找到正屋鑰匙。
“是漁仔迴來了嗎?”,周漁剛要去開門,就聽見籬笆外傳來一個老人的聲音。
“是春爺爺啊,你老沒去趕集?”,周漁望著籬笆外一位胡子頭發灰白相間的老者說道。
“是漁仔啊,你父母今天挑著魚去賣去了,我估計不到太陽下山不會迴來。要不要到春爺爺家吃飯?我讓你春奶奶燒去。”,春爺爺見周漁有客人,出言相邀。
周漁謝絕了春爺爺好意,帶兩人進了屋。
“是不是很失望?”,周漁看了看兩人的表情,德哥還是冷冰冰的沒反應,甚至眉頭都不曾皺一下就坐在椅子上。而淩曉曉卻是好奇的東看西看,特別是牆上的十幾幅毛主席畫像。
“周漁,你家的地怎麽不用水泥鋪一下?”,淩曉曉總算把目光從畫像上轉移。
“以前是沒錢,現在也沒必要了。這房子年代久遠,準備讓父親翻建。”,周漁一邊燒開水一邊說。
“叔叔阿姨在趕集賣魚,要不我們也去?”,淩曉曉眼睛開始發光,顯然對於趕集,她是非常想去看看。
“你這容貌要是出現在集市上,估計要引起踩踏。”,周漁打趣道。
“那你就給我找一個帽子唄?”,淩曉曉不在意的說。
“是小漁迴來了嗎?”,就在淩曉曉和德哥坐著喝茶,周漁準備找一頂新草帽時,院子外傳來喊聲。周漁一聽就知道是誰。
“三爺爺,你怎麽過來了?”,這是爺爺的堂弟,是周漁較近的親戚。
“這是小漁啊,迴來過年了?前兩天我和你父母聊天還問過你迴不迴來。你父母說不一定,說你在京城也遠,來迴奔波還浪費車費。沒想到你今天就迴來了!”三爺爺和周漁在院子裏說話,老人家嘴裏吐出的話,句句直刺他的心!
自己這一脈親近的真不算多,隻有父母和大伯一家三爺爺也隻是住的近,才經常走動,要不然除了逢年過節,還真不會怎麽打交道。而堂弟學藝後去了魔都,估計今年不迴來了。堂姐不知道有沒有迴來。
自從在自己很小爺爺奶奶過世之後,每逢過年,周漁都倍感孤獨。別家同齡人都有爺爺奶奶疼愛,熱熱鬧鬧的那壓歲錢過新年。而在家,父母過年往往有很多事情要忙,還得為欠的債鞠躬賠罪送走一撥撥來的人。
現在想來,別的小朋友都是盼著過新年,買東西穿新衣,高高興興的玩耍,而自己偏偏最害怕過年,害怕父母那千篇一律的愁眉苦臉。一個年下來,二人臉上的皺紋又加深不少!
好在自己趕得及迴來,要不然,父母麵對著空空蕩蕩的房子,二人肯定會心裏淒苦。
“三爺爺,我父母是趕集去了還是做什麽?”,在周漁心裏從來沒有此刻這麽強烈的想要見到父母!他想看看父母頭上的白發,眼角的皺紋是不是更多,微微駝著的背,是不是更彎了!
看著眼眶已經盈有淚水的孫子輩孩子,老人皺巴巴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頓了頓手裏的拐杖,欣慰的說:“你父母今年承包了村裏的水庫養魚。現在應該還在集鎮賣魚。”
“謝謝你三爺爺,等迴來我去看你。”,說是看,那就是拿著禮物和紅包給老人拜年。這是周家的傳統,不管再窮,周漁父親每年都會帶著他去給長輩磕頭送年禮。
“曉曉,這個草帽你看行不行?”,周漁找出一頂看似剛剛買的草帽,對淩曉曉說。
“恩,很好看。”,淩曉曉還從來沒有戴過草帽,接過來就扣在自己頭上。寬大的帽沿正好遮住了大部分絕色容顏。
三人把門鎖上,快步往小車走去。淩曉曉和德哥似乎能體會到周漁的心情,剛剛三爺爺說的話,他們也聽到了。
“你家怎麽欠了很多錢嗎?你上學不要這麽多才對啊。”,淩曉曉即使坐在車上,還是拉著周漁的手掌沒有放。
“我爺爺奶奶在去世前曾經病了一場,那時我還小,隻隱約知道父母借了好幾萬。雖然是親戚的居多,但算了利息!”,周漁淡淡的說道。
“親戚借錢還要利息啊!”,淩曉曉雖然在電視上看過,也聽室友說過一些,親戚之間借錢一般借據都不會要。
“沒辦法,那時我家裏也窮,親戚不放心,情有可原。”,周漁苦笑的說。
到了國道,這次往另外一個方向開去,集鎮不在市區那個方向。
“好了好了,就停在小學前麵,你看,集鎮人多,等會出來也麻煩。”,這就是鄉鎮趕集,一切毫無秩序。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甚至有人直接就在大路當中擺攤,也沒人管,也沒人說。但就這種集鎮卻是最受農村人喜歡,因為越是這樣,越能淘到喜歡的廉價物品。
何況,年關將近,打工的人也迴來了,此時那狹長的兩三公裏地帶,包括鄉政府的大院,那都是人滿為患!
“哇,好壯觀啊!”,淩曉曉眼睛開始發光。對她來說,這種趕集非常的新鮮。那躍躍欲試的表情,讓德哥大感詫異。
“冰總裁消失了!這才是一個小女孩該有的表情。”,德哥暗暗想到。
“跟緊我,要不然被擠走。”,周漁拉著淩曉曉的手,三人緩緩向集市走去。不過幾百米,三人行走就變得艱難。很多買東西的老鄉,肩膀上都有扁擔和籮筐,一不小心就得磕碰上。
旁邊就是周漁的家。八十年代所建的兩層土坯房。一個院門,竹子籬笆圍成的一個大院子。裏麵種著不少的蔬菜和水果樹。
這些慢慢承載著周漁童年的歡樂!
“爸媽!我迴來了!”,周漁帶著兩人來到院門前,推開厚重的木門,才看到正屋大門緊閉,無人應聲。西廂房兩間屋子倒是沒有上鎖。
“叔叔阿姨不在家?”,淩曉曉看著周漁。
“我沒給他們打電話,他們又以為我不迴來過年了。可能是趕集去了!”,周漁推開西廂房的門,那是一個廚房。在裏麵尋找了一會,總算找到正屋鑰匙。
“是漁仔迴來了嗎?”,周漁剛要去開門,就聽見籬笆外傳來一個老人的聲音。
“是春爺爺啊,你老沒去趕集?”,周漁望著籬笆外一位胡子頭發灰白相間的老者說道。
“是漁仔啊,你父母今天挑著魚去賣去了,我估計不到太陽下山不會迴來。要不要到春爺爺家吃飯?我讓你春奶奶燒去。”,春爺爺見周漁有客人,出言相邀。
周漁謝絕了春爺爺好意,帶兩人進了屋。
“是不是很失望?”,周漁看了看兩人的表情,德哥還是冷冰冰的沒反應,甚至眉頭都不曾皺一下就坐在椅子上。而淩曉曉卻是好奇的東看西看,特別是牆上的十幾幅毛主席畫像。
“周漁,你家的地怎麽不用水泥鋪一下?”,淩曉曉總算把目光從畫像上轉移。
“以前是沒錢,現在也沒必要了。這房子年代久遠,準備讓父親翻建。”,周漁一邊燒開水一邊說。
“叔叔阿姨在趕集賣魚,要不我們也去?”,淩曉曉眼睛開始發光,顯然對於趕集,她是非常想去看看。
“你這容貌要是出現在集市上,估計要引起踩踏。”,周漁打趣道。
“那你就給我找一個帽子唄?”,淩曉曉不在意的說。
“是小漁迴來了嗎?”,就在淩曉曉和德哥坐著喝茶,周漁準備找一頂新草帽時,院子外傳來喊聲。周漁一聽就知道是誰。
“三爺爺,你怎麽過來了?”,這是爺爺的堂弟,是周漁較近的親戚。
“這是小漁啊,迴來過年了?前兩天我和你父母聊天還問過你迴不迴來。你父母說不一定,說你在京城也遠,來迴奔波還浪費車費。沒想到你今天就迴來了!”三爺爺和周漁在院子裏說話,老人家嘴裏吐出的話,句句直刺他的心!
自己這一脈親近的真不算多,隻有父母和大伯一家三爺爺也隻是住的近,才經常走動,要不然除了逢年過節,還真不會怎麽打交道。而堂弟學藝後去了魔都,估計今年不迴來了。堂姐不知道有沒有迴來。
自從在自己很小爺爺奶奶過世之後,每逢過年,周漁都倍感孤獨。別家同齡人都有爺爺奶奶疼愛,熱熱鬧鬧的那壓歲錢過新年。而在家,父母過年往往有很多事情要忙,還得為欠的債鞠躬賠罪送走一撥撥來的人。
現在想來,別的小朋友都是盼著過新年,買東西穿新衣,高高興興的玩耍,而自己偏偏最害怕過年,害怕父母那千篇一律的愁眉苦臉。一個年下來,二人臉上的皺紋又加深不少!
好在自己趕得及迴來,要不然,父母麵對著空空蕩蕩的房子,二人肯定會心裏淒苦。
“三爺爺,我父母是趕集去了還是做什麽?”,在周漁心裏從來沒有此刻這麽強烈的想要見到父母!他想看看父母頭上的白發,眼角的皺紋是不是更多,微微駝著的背,是不是更彎了!
看著眼眶已經盈有淚水的孫子輩孩子,老人皺巴巴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頓了頓手裏的拐杖,欣慰的說:“你父母今年承包了村裏的水庫養魚。現在應該還在集鎮賣魚。”
“謝謝你三爺爺,等迴來我去看你。”,說是看,那就是拿著禮物和紅包給老人拜年。這是周家的傳統,不管再窮,周漁父親每年都會帶著他去給長輩磕頭送年禮。
“曉曉,這個草帽你看行不行?”,周漁找出一頂看似剛剛買的草帽,對淩曉曉說。
“恩,很好看。”,淩曉曉還從來沒有戴過草帽,接過來就扣在自己頭上。寬大的帽沿正好遮住了大部分絕色容顏。
三人把門鎖上,快步往小車走去。淩曉曉和德哥似乎能體會到周漁的心情,剛剛三爺爺說的話,他們也聽到了。
“你家怎麽欠了很多錢嗎?你上學不要這麽多才對啊。”,淩曉曉即使坐在車上,還是拉著周漁的手掌沒有放。
“我爺爺奶奶在去世前曾經病了一場,那時我還小,隻隱約知道父母借了好幾萬。雖然是親戚的居多,但算了利息!”,周漁淡淡的說道。
“親戚借錢還要利息啊!”,淩曉曉雖然在電視上看過,也聽室友說過一些,親戚之間借錢一般借據都不會要。
“沒辦法,那時我家裏也窮,親戚不放心,情有可原。”,周漁苦笑的說。
到了國道,這次往另外一個方向開去,集鎮不在市區那個方向。
“好了好了,就停在小學前麵,你看,集鎮人多,等會出來也麻煩。”,這就是鄉鎮趕集,一切毫無秩序。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甚至有人直接就在大路當中擺攤,也沒人管,也沒人說。但就這種集鎮卻是最受農村人喜歡,因為越是這樣,越能淘到喜歡的廉價物品。
何況,年關將近,打工的人也迴來了,此時那狹長的兩三公裏地帶,包括鄉政府的大院,那都是人滿為患!
“哇,好壯觀啊!”,淩曉曉眼睛開始發光。對她來說,這種趕集非常的新鮮。那躍躍欲試的表情,讓德哥大感詫異。
“冰總裁消失了!這才是一個小女孩該有的表情。”,德哥暗暗想到。
“跟緊我,要不然被擠走。”,周漁拉著淩曉曉的手,三人緩緩向集市走去。不過幾百米,三人行走就變得艱難。很多買東西的老鄉,肩膀上都有扁擔和籮筐,一不小心就得磕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