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隻有他一個人,死了到是也無妨,但是這件事情牽扯到的,可不僅僅隻是他一個人,還有他身後那麽多兄弟,他就算是不為了自己負責,也要為自己的兄弟負責,不是嗎?


    所以,盡管知曉,自己這般模樣,隻怕會惹得李世民心中不快,但還是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做了出來,他隻能逼著李世民來承認他做這件事情是李世民授意的。


    其實,李世民是皇上嘛,雖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但是若是他真的想要不守承諾,也沒有人能夠將他怎麽樣。


    但是陳豐的身邊,可是還有杜如晦和高士廉呢,這兩位聽到的話,應該還是有些力道的吧,就好像現在,盡管意識到陳豐的用意,李世民還是給了陳豐一個保證,其實也算不上是保證,畢竟她是皇上,沒有人敢說他的錯處,但是終歸在臣子麵子做了承諾,也算是給了陳豐一個承諾。


    “不過,這稍微差一點計策,草民還真是有一個,不知道陛下願不願意浪費時間,聽上一聽。”


    “說說,到是也不妨事。”


    “若是陛下下旨,設下考核製度,沒有達到考核標準的官員們便要被裁剪下來,這樣的命令,可能稍微減緩一些百官心中的怨念?”陳豐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是胸有成竹的模樣。


    幾人看向陳豐時候,都略微有點驚歎,這樣的方法?


    以前到是真的沒有人想過這樣的情況,畢竟自打隋朝開了科舉之後,大唐也將這樣的製度沿襲下來了,能入朝為官的,那也都是科考的前幾名,都已經是佼佼者了。


    但是大家也隻考慮到這一點,其實說白了那科舉考試,就是給窮人一個出頭的機會,有權有勢的人家,子孫後輩,早早就已經被走關係,安排進了一些重要職位上麵了,這樣的事情,就算是隋朝也有,並非是大唐一家這般。


    所以,其實真正經曆了考試進入朝堂的人,也就隻有那麽幾個,更多人,不知道有沒有真才實學,便被送了進來。


    長輩嘛,對自家的晚輩,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信任,覺得自家的晚輩是最優秀的,雖然他們總是時不時的就用自家的孩子和旁人家的孩子做一下對比,覺得自家這個怎麽怎哪裏都不如別人家的,但是朕要是到了關鍵時候,誰說他們家這個不好,長輩都能和人家拚命。


    所以,真正將自家子孫往官場上安排的大人物們,是不會覺得自家的孩子其實並不適合這個崗位的,他們隻會考量這個崗位的油水大不大,以後是否容易升遷這種問題,更多的,隻怕也不會去思考了。


    “如果是考核的話,隻怕也並不容易啊。”李世民歎了口氣,這考核的內容又該是什麽?“如同你所說,每一個部門所需要擅長的事情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需要考核的東西應該也並不一樣,這題目又該怎麽出?”


    “陛下多慮了,這考核的題目,自然應該由每一個部門的長官來出。”陳豐眯了眯眼睛,如同小狐狸一般的笑出了聲,“當然也不排除這個部門的長官本身就是一個不學無術之輩,所以,這些題目,陛下最好還是親自收上來查探一番,合理之後,再下放出去。”


    “當然,草民知曉陛下公務繁忙,未必有時間去考量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所以草民手頭到是又幾個人可以暫且替陛下分憂解愁,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看著陳豐彎彎的笑顏,李世民還能說什麽?連這件事情最後怎麽分擔,都已經替他想好了,李世民甚至不知道如果自己現在反對,還有沒有效果。


    其實一定是有效果的,隻不過,按照陳豐的為人,若是這一次,自己反駁了陳豐的提議,隻怕陳豐絕對不會開口再提及此事,所以,盡管他認為現在已經是多事之秋,並不適合繼續給自己和大唐添亂了,但是因著有陳豐這麽一句話,他最終還是妥協了,按照陳豐的意思辦吧。


    “近幾日,朕就下發政令,隻是,這其中,怕是還會有些阻礙呀。”一道政令,也並不是皇上說了就算的,也不是他當皇上的,說什麽就是什麽,仍然需要和下麵的官員們商量一番。


    “這其中,並不會有什麽阻礙。”陳豐笑著扇了兩下扇子,“若是有人不服氣,陛下大可以直接懟迴去,便問問他們,是不是認為自家的子孫後輩沒有在他們所在的位置立足的實力,還是他們自己認為自己沒有這個實力,若是怯場了,擔心屆時會丟人,就敢在第一場考核之前,將自家不成器的兒子孫子,侄子外甥之類的,都帶迴家去,不要讓他們出來丟人了。”


    我的天啊!


    李世民幾人看著陳豐,眼神之中充滿了驚歎。


    真要是在朝堂之上這麽說的話,隻怕還真是沒有誰能夠反駁他,就算是想要反駁,最終也一定會被這番話,懟的啞口無言。


    這並不是他們的猜測,而是三日之後的朝堂上,確實實打實的出現了這樣的狀況,而李世民一番話,也確實是讓那些不大懂事的官員們啞口無言。


    之所以說是不大懂事的官員們,這其中就還有部分懂事的官員,至於懂事的官員們做了些什麽,他們當然是什麽都沒做,乖乖聽從陛下的命令。


    早就已經預料到了,陛下會用這樣的話來迴懟他們了。


    當然,之所以那麽多人乖巧懂事,完全是因為,在此之前,陳豐就已經派人放出風聲去了,所說的便正是這個政令,和李世民今日會用來迴應文武百官的內容。


    聽說了這些風聲的官員們,大多數都乖乖巧巧的蟄伏,不曾冒頭來反駁。


    沒有聽到這些風聲,但是反應快的官員們,也不曾冒頭。


    沒有聽見這些風聲,但是家中沒有後輩在官場的官員們,也不必冒頭。


    所以最終冒頭的人,都早就已經在陳豐的安排之下,被記錄在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流韓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流韓少並收藏新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