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三姐來了
七零年代土著姐妹智商在線 作者:鹿鳴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易紹清跳腳。
“我得出去打聽啊,還要大哥你跟姥姥指點,不然我來首都幹啥?還不是投奔你?哪有你這樣當哥的!”
“你菜你還有理了,明天我讓狗頭先來帶你在首都練攤,就你這點能耐,先在首都混得下去再說去南方的事兒吧!”
易紹清大喜。
“我肯定能幹好!”
易家兄弟各有誌向,年輕的時候就是要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奔走。
餘紅蘭一邊給姐姐調理身體,一邊開始在醫科大授課。
她教授的所有學生年紀都比她大,而且班級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中醫,多多少少是家裏有些傳承,本身有些底子。
隻有少數是被調劑或者什麽都不懂,稀裏糊塗填了誌願的,這部分人學起來就非常痛苦了。
餘紅蘭第一天進教室還鬧了個烏龍,被學生當做走錯班級的小孩兒。
學生還納悶,看起來就好小,能考上大學,肯定從小就是個學霸。
結果人家不是小妹妹,是尊敬的老師。
餘紅蘭上來先給大家露一手,直接從最淺顯的針灸治病案例開始講解。
從小跟著師父當遊醫,她碰到的病症太多了,並且每種病人的家境脾氣各不相同,治療手法也要隨時變動。
這比枯燥乏味的穴位歌有趣多了。
特別是沒有基礎的學生,一下子就愛上這門課。
不到一周,餘紅蘭的課上,教室坐的滿滿當當,還有人為了聽餘紅蘭的課,跑來跟她班級學生打好關係,隻為了能擠一擠給他們擠出一個座位來。
針灸隻是個開始,走上正軌,一個學期下來,教研小組看到成果喜人,立刻安排餘紅蘭著手上草藥課程。
餘紅蘭曾經跟著師父在山野民間行走三年,對草藥的生長習性,伴生情況和藥性變化講解的細致入微。
她給嫡傳徒弟劉娟寫的醫理感悟直接拿來授課,被鄭濤教授發現,上報校領導,經過國家出版社出版成書,作為中醫專業教材,也是中醫大夫必讀書目之一,這是後話。
忙碌的82年很快過去,83年開春,紅星就跑到首都來找紅蘭和大姐說話。
在家的時候,大姐隔三差五就要給她緊緊螺絲,盯著她罵一頓。
後來大姐不在家,她簡直忘乎所以。
結果險些吃了大虧,吸取教訓,又慢慢安分下來。
“你不是去南方拿了原材料,準備做成衣生意嗎?”
餘紅星不看好的搖搖頭。
“我們當時還忽視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咋的呢?”
“東北,一年有六個月都在貓冬,偶爾大夏天冷空氣殺個迴馬槍,還要來場雪,大棉襖返場,一年能穿漂亮衣服的時間,掰手指數,也不到一個月。
一條裙子一件短袖成本低,投入低,壓百來件貨也不嚇人。
可冬衣不一樣,毛衣棉衣棉褲,不容易做出花樣來,老百姓兩三年買一件都算頻繁的了,還賊拉壓錢在上頭。”
紅蘭覺得紅星說的很有道理,而且越來越老道了。
“唔,你說的有道理,那你怎麽打算的?到南方來做成衣開廠嗎?”
至於做好了再拉過來,那純屬吃飽了撐得。
原材料本身就是千裏迢迢從南方拉到北方,再做好了衣服拉到南方,如今這路況,這可憐的運力,還用說麽!
餘紅星搖頭。
“雖然我覺得不值得,但是季伯明認準了就要幹,而且我們去年確實也投入了不少,我準備精神上和經濟上支持他,讓他幫我掙錢,我迴去做我的老本行。”
餘紅蘭挑眉。
“我覺得你可以盯著某一樣來做,比如隻做襪子,或者隻做手套。
這些東西都是消耗品,不像棉衣能穿好幾年,襪子破洞就得換,手套更不必說,我們小時候丟失的手套還少麽!”
餘紅星被紅蘭逗樂。
她們小時候經常因為跑出去玩,丟了一隻手套不敢迴家。
“這麽點小東西才幾個錢啊?利潤能有多少!”
餘紅蘭白她一眼。
“你走量啊,咱們東北多少人,每人三五雙襪子,那得要多少?再說了,沒人做,隻你做,你就是獨一份,市場都是你承包的,南方有些人家就做紐扣,最後還成了紐扣大王呢!”
紅星被紅蘭說動,但是她還是不舍得放棄她的農產品市場。
“你說的也有道理,所以我決定了,迴去把張寶根和張慧拉進來一起做。”
“不要,你在張家隻選一個就行了,要是不放心,再另外選個別人。
這東西又沒啥技術含量,你就一個人,顧不過來的時候,人家有你沒你都一樣掙錢了,憑啥還要把利潤分給你?”
紅星皺眉想了想,索性拍板。
“那我就雇張寶根跟我幹,給他抽成就是了。”
餘紅蘭覺得也行。
“那農產品,就那麽大魅力?”
餘紅星懟一下小妹。
“你不懂,我聽說了,北邊河對岸老毛子那邊,重工業發達的要死,製造的彈藥百八十年都用不完,但是老百姓想穿件褲衩子吃個麵餅子都難,那邊農業和紡織業輕工業特別落後,要啥沒啥!
我拉一船白菜和麵粉過去,就換了一船鋼材迴來!”
餘紅蘭沒想到,這個三姐都把目光投向海外了。
“那你要注意安全,國外不比國內,那邊民風彪悍,你就一個人啊?”
“哪能啊,我會一點俄語,帶幾個大隊長過去。”
“暗?你啥時候學的俄語?”
紅星想當然。
“我們家都會啊,不對,你不會。”
餘紅蘭險些以為自己又重新穿越了一迴。
“不可能,我都沒聽你們說過,學校也不教吧?”
她都不太自信了。
紅星白一眼紅蘭,不以為然。
“這有什麽的,我們上學的時候兩家鬧掰了,可咱爸咱媽會啊,咱爸還會彈舌呢!當初老毛子來咱們遼省建廠的時候,咱爸還跟著過來當了一段時間護衛和翻譯,在家住了好長時間。”
那是餘紅星童年記憶裏為數不多的,家庭團圓的時候。
這些紅蘭自然不可能有印象了!
她雙手抱拳,衝三姐揮舞。
“原來三姐還是個學霸,小妹有眼不識泰山,失敬失敬!”
餘紅星被老幺逗樂,噗嗤一笑,捶她一下。
“去你的!”
“你在首都有什麽打算?我還要上課,大姐要上班,要不你等周天我找時間陪你轉轉。”
“得了,你忙你的去,我要到處走走看看,坐坐地鐵,觀察一下首都人民都吃什麽菜,從哪裏運過來,東北種植季節短,我得有個後備倉庫。”
“那行,這生意我覺得能做,咱們國家地大物博,東北不能種植可往南去,山東河南都是好地方,而且周邊日韓全是彈丸小國,物資匱乏,吃的肯定要依賴進口。
隻一點,你要走正規路子,去工商部門問問,成立個正兒八經的外貿公司,為國家創造外匯和稅收,沒人會為難你的,注意安全,自行車歸你,有事給我單位打電話。”
“得了,忙你的去吧,我有數。”
關於草藥的書,餘紅蘭還在寫,但是她仍然覺得自己走過的地方太少,見識的也不多,跟本草經,本草綱目等比起來,九牛一毛,隻能先把常見常用的寫出來。
馬上到期中考試的時候了,餘紅蘭還負責出題,她準備開卷考,大姐和劉娟這兩天都在醫院給她搜羅病人病情,就當做試題。
餘紅星在家坐不住,很快就出門了。
還不到中午時間,她就看見易紹清推著倒三輪從外頭迴來。
這種車沒有紅蘭給她做的好,但是可以倒著騎,順便看著東西不被偷,餘紅星忍不住多看兩眼。
易紹清已經認出餘紅星,車上還有好些衣服沒賣掉,被餘紅星看的難受,他沒好氣地道:
“別看了,沒賣完!”
餘紅星詫異。
“你認識我?”
“小餘大夫掛在嘴邊天天念叨的姐姐,我怎麽就不認識了,我是易紹清,你看我半天了!”
餘紅星想起來了,小時候這人到餘家很多次,接紅蘭給他妹妹治病。
“哦,那你怎麽就迴來了?”
易紹清看傻子一樣看她。
“這都快中午了,我不得迴來吃午飯?”
“嗤~”
餘紅星嗤笑。
易紹清惱怒。
“你笑啥?有什麽可笑的?”
餘紅星擺擺手。
“我笑話你這麽多本錢壓在裏麵,春季眼瞅要過去了,夏裝都要上市了,你竟然還不著急!”
易紹清不理解。
“這著急有什麽用?賣不掉,留著明年再賣就是了。”
餘紅星翻翻白眼。
“你去年的新衣服,今年翻出來還新嗎?還想穿嗎?”
易紹清啞然。
餘紅星又給他會心一擊。
“冬裝壓一千,春裝壓八百,夏裝秋裝再壓一千五,到冬天,人家賣新款,你還有本錢進貨嗎?”
易紹清不說話了。
“那你說怎麽辦?我把衣服弄到工廠門口,人家壓根不看。”
餘紅星正好想問首都消費力情況,追著問:
“那工廠大約有多少人?男人多還是女人多?年輕人多還是中老年人多?大家每月工資都多少?工廠效益怎麽樣,有工資發嗎?”
“我得出去打聽啊,還要大哥你跟姥姥指點,不然我來首都幹啥?還不是投奔你?哪有你這樣當哥的!”
“你菜你還有理了,明天我讓狗頭先來帶你在首都練攤,就你這點能耐,先在首都混得下去再說去南方的事兒吧!”
易紹清大喜。
“我肯定能幹好!”
易家兄弟各有誌向,年輕的時候就是要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奔走。
餘紅蘭一邊給姐姐調理身體,一邊開始在醫科大授課。
她教授的所有學生年紀都比她大,而且班級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中醫,多多少少是家裏有些傳承,本身有些底子。
隻有少數是被調劑或者什麽都不懂,稀裏糊塗填了誌願的,這部分人學起來就非常痛苦了。
餘紅蘭第一天進教室還鬧了個烏龍,被學生當做走錯班級的小孩兒。
學生還納悶,看起來就好小,能考上大學,肯定從小就是個學霸。
結果人家不是小妹妹,是尊敬的老師。
餘紅蘭上來先給大家露一手,直接從最淺顯的針灸治病案例開始講解。
從小跟著師父當遊醫,她碰到的病症太多了,並且每種病人的家境脾氣各不相同,治療手法也要隨時變動。
這比枯燥乏味的穴位歌有趣多了。
特別是沒有基礎的學生,一下子就愛上這門課。
不到一周,餘紅蘭的課上,教室坐的滿滿當當,還有人為了聽餘紅蘭的課,跑來跟她班級學生打好關係,隻為了能擠一擠給他們擠出一個座位來。
針灸隻是個開始,走上正軌,一個學期下來,教研小組看到成果喜人,立刻安排餘紅蘭著手上草藥課程。
餘紅蘭曾經跟著師父在山野民間行走三年,對草藥的生長習性,伴生情況和藥性變化講解的細致入微。
她給嫡傳徒弟劉娟寫的醫理感悟直接拿來授課,被鄭濤教授發現,上報校領導,經過國家出版社出版成書,作為中醫專業教材,也是中醫大夫必讀書目之一,這是後話。
忙碌的82年很快過去,83年開春,紅星就跑到首都來找紅蘭和大姐說話。
在家的時候,大姐隔三差五就要給她緊緊螺絲,盯著她罵一頓。
後來大姐不在家,她簡直忘乎所以。
結果險些吃了大虧,吸取教訓,又慢慢安分下來。
“你不是去南方拿了原材料,準備做成衣生意嗎?”
餘紅星不看好的搖搖頭。
“我們當時還忽視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咋的呢?”
“東北,一年有六個月都在貓冬,偶爾大夏天冷空氣殺個迴馬槍,還要來場雪,大棉襖返場,一年能穿漂亮衣服的時間,掰手指數,也不到一個月。
一條裙子一件短袖成本低,投入低,壓百來件貨也不嚇人。
可冬衣不一樣,毛衣棉衣棉褲,不容易做出花樣來,老百姓兩三年買一件都算頻繁的了,還賊拉壓錢在上頭。”
紅蘭覺得紅星說的很有道理,而且越來越老道了。
“唔,你說的有道理,那你怎麽打算的?到南方來做成衣開廠嗎?”
至於做好了再拉過來,那純屬吃飽了撐得。
原材料本身就是千裏迢迢從南方拉到北方,再做好了衣服拉到南方,如今這路況,這可憐的運力,還用說麽!
餘紅星搖頭。
“雖然我覺得不值得,但是季伯明認準了就要幹,而且我們去年確實也投入了不少,我準備精神上和經濟上支持他,讓他幫我掙錢,我迴去做我的老本行。”
餘紅蘭挑眉。
“我覺得你可以盯著某一樣來做,比如隻做襪子,或者隻做手套。
這些東西都是消耗品,不像棉衣能穿好幾年,襪子破洞就得換,手套更不必說,我們小時候丟失的手套還少麽!”
餘紅星被紅蘭逗樂。
她們小時候經常因為跑出去玩,丟了一隻手套不敢迴家。
“這麽點小東西才幾個錢啊?利潤能有多少!”
餘紅蘭白她一眼。
“你走量啊,咱們東北多少人,每人三五雙襪子,那得要多少?再說了,沒人做,隻你做,你就是獨一份,市場都是你承包的,南方有些人家就做紐扣,最後還成了紐扣大王呢!”
紅星被紅蘭說動,但是她還是不舍得放棄她的農產品市場。
“你說的也有道理,所以我決定了,迴去把張寶根和張慧拉進來一起做。”
“不要,你在張家隻選一個就行了,要是不放心,再另外選個別人。
這東西又沒啥技術含量,你就一個人,顧不過來的時候,人家有你沒你都一樣掙錢了,憑啥還要把利潤分給你?”
紅星皺眉想了想,索性拍板。
“那我就雇張寶根跟我幹,給他抽成就是了。”
餘紅蘭覺得也行。
“那農產品,就那麽大魅力?”
餘紅星懟一下小妹。
“你不懂,我聽說了,北邊河對岸老毛子那邊,重工業發達的要死,製造的彈藥百八十年都用不完,但是老百姓想穿件褲衩子吃個麵餅子都難,那邊農業和紡織業輕工業特別落後,要啥沒啥!
我拉一船白菜和麵粉過去,就換了一船鋼材迴來!”
餘紅蘭沒想到,這個三姐都把目光投向海外了。
“那你要注意安全,國外不比國內,那邊民風彪悍,你就一個人啊?”
“哪能啊,我會一點俄語,帶幾個大隊長過去。”
“暗?你啥時候學的俄語?”
紅星想當然。
“我們家都會啊,不對,你不會。”
餘紅蘭險些以為自己又重新穿越了一迴。
“不可能,我都沒聽你們說過,學校也不教吧?”
她都不太自信了。
紅星白一眼紅蘭,不以為然。
“這有什麽的,我們上學的時候兩家鬧掰了,可咱爸咱媽會啊,咱爸還會彈舌呢!當初老毛子來咱們遼省建廠的時候,咱爸還跟著過來當了一段時間護衛和翻譯,在家住了好長時間。”
那是餘紅星童年記憶裏為數不多的,家庭團圓的時候。
這些紅蘭自然不可能有印象了!
她雙手抱拳,衝三姐揮舞。
“原來三姐還是個學霸,小妹有眼不識泰山,失敬失敬!”
餘紅星被老幺逗樂,噗嗤一笑,捶她一下。
“去你的!”
“你在首都有什麽打算?我還要上課,大姐要上班,要不你等周天我找時間陪你轉轉。”
“得了,你忙你的去,我要到處走走看看,坐坐地鐵,觀察一下首都人民都吃什麽菜,從哪裏運過來,東北種植季節短,我得有個後備倉庫。”
“那行,這生意我覺得能做,咱們國家地大物博,東北不能種植可往南去,山東河南都是好地方,而且周邊日韓全是彈丸小國,物資匱乏,吃的肯定要依賴進口。
隻一點,你要走正規路子,去工商部門問問,成立個正兒八經的外貿公司,為國家創造外匯和稅收,沒人會為難你的,注意安全,自行車歸你,有事給我單位打電話。”
“得了,忙你的去吧,我有數。”
關於草藥的書,餘紅蘭還在寫,但是她仍然覺得自己走過的地方太少,見識的也不多,跟本草經,本草綱目等比起來,九牛一毛,隻能先把常見常用的寫出來。
馬上到期中考試的時候了,餘紅蘭還負責出題,她準備開卷考,大姐和劉娟這兩天都在醫院給她搜羅病人病情,就當做試題。
餘紅星在家坐不住,很快就出門了。
還不到中午時間,她就看見易紹清推著倒三輪從外頭迴來。
這種車沒有紅蘭給她做的好,但是可以倒著騎,順便看著東西不被偷,餘紅星忍不住多看兩眼。
易紹清已經認出餘紅星,車上還有好些衣服沒賣掉,被餘紅星看的難受,他沒好氣地道:
“別看了,沒賣完!”
餘紅星詫異。
“你認識我?”
“小餘大夫掛在嘴邊天天念叨的姐姐,我怎麽就不認識了,我是易紹清,你看我半天了!”
餘紅星想起來了,小時候這人到餘家很多次,接紅蘭給他妹妹治病。
“哦,那你怎麽就迴來了?”
易紹清看傻子一樣看她。
“這都快中午了,我不得迴來吃午飯?”
“嗤~”
餘紅星嗤笑。
易紹清惱怒。
“你笑啥?有什麽可笑的?”
餘紅星擺擺手。
“我笑話你這麽多本錢壓在裏麵,春季眼瞅要過去了,夏裝都要上市了,你竟然還不著急!”
易紹清不理解。
“這著急有什麽用?賣不掉,留著明年再賣就是了。”
餘紅星翻翻白眼。
“你去年的新衣服,今年翻出來還新嗎?還想穿嗎?”
易紹清啞然。
餘紅星又給他會心一擊。
“冬裝壓一千,春裝壓八百,夏裝秋裝再壓一千五,到冬天,人家賣新款,你還有本錢進貨嗎?”
易紹清不說話了。
“那你說怎麽辦?我把衣服弄到工廠門口,人家壓根不看。”
餘紅星正好想問首都消費力情況,追著問:
“那工廠大約有多少人?男人多還是女人多?年輕人多還是中老年人多?大家每月工資都多少?工廠效益怎麽樣,有工資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