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舞獅與遊城
七點方過,太陽已經早早的升起,開始綻放她的光芒,天空白雲朵朵,在朝陽晨光的照耀下仿佛披了一層金色霞衣,越發多姿多彩,以蔚藍深邃為幕,仿佛托起了一方神秘的世界。
這般美好也隻不過僅僅在太陽初升這段時間,待過個兩三小時,太陽的光輝將更加肆無忌憚,更加的猛烈懾人!
你看,才十點過半的樣子,道旁一顆碩果累累的梨樹樹葉似也有些疲軟,看起來都顯得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水泥地麵已經開始變得炙熱無比,上方十來公分的地方,空氣都在發生著扭曲,如果打個雞蛋在上麵,也許都不愁它不熟!
還沒到一年最熱的時候,便已經讓人感受到了盛夏的酷熱。黔省這邊已經算是夏季氣溫較低的地方了,可以想象此時華北、西北、江水沿途以及沿海等地區會是什麽樣子!
可大家幾乎都是黔省本地人,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曾出過黔省,也體會不到那些地方遠超黔省的酷熱,唯有外地打工迴來的人不僅不覺的酷熱煩悶,反覺有些涼爽。經曆不同,體會自然不同!
但不論是誰,都不可能喜歡待在炙熱的陽光之下,所有人都紛紛在陰涼之處紮堆、聊天。
院子對麵路旁種有一顆柳風叫不出名字的景觀樹,枝幹好似藤條一般柔軟,被纏繞而上張開一麵兩丈方圓的傘蓋,茂密的樹葉便是傘麵,層層疊疊連一絲陽光都不能透過。
這數丈大的地方卻聚集了十數人,聊著生活瑣碎、田間地裏、打工曆程等等等等,沒有什麽核心,暢所欲言,天南地北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從大家的聊天中,柳風知道這邊已經大半個月沒怎麽下雨了,即便下雨也不過就飄過幾顆,地裏的玉米很多都受到了影響,可以預見,今年的收成又將大打折扣!
說到這裏,便不得不令人感慨。在柳風的記憶中,小時候一到寒冬季節還偶爾能夠見到超過十厘米後積雪,在雨水豐沛的時節,附近的小河溪流常有洪水漫過河岸,即便盛夏也很少連著大半月不見降水!
而現在呢?別說十厘米的積雪,有的年份甚至見不到雪花!別說河水漫過河岸,不少小河溪流都已經見底甚至幹涸!也別說什麽風調雨順,如今該是雨水充足的時節半月不降雨已是常有之事!
在柳風記憶中,直到初中結束之時,村子旁邊還有一口水質極佳、清甜可口的水井,但在他高一半年之後,這口井的水質就變了,清甜不再,有時還會斷流!而造成這結果的,據說是鄉府請了某個鑽礦隊打井探測附近地下的礦脈,可礦脈沒探出來,這口井卻幾乎徹底廢了。
對自然過度的開發和索取,如今卻是到了買單的時候,可買單之人是不分對象的!
時間就在這麽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中流逝,下午兩三點開始,陸續有遠方的親朋前來吊唁,隨之而來的為數不少的花圈和鞭炮。
柳風等年輕人便在大總管的安排下接過來者手中肩上的東西,花圈全部靠牆放在一處,而鞭炮、禮花則在稍遠些的空曠處集中燃放。至於後者為何如此,不僅是怕爆炸傷人、灰塵極大的原因,更是為了避開空中的電網線路!
到了後麵,死者外家的親戚組團前來,花圈成隊,鞭炮論車,各家請的喪葬樂隊敲鑼打鼓,嗩呐齊鳴,略顯哀婉的音調在此間迴蕩……
無論習俗的好壞,無論紅事白事,禮錢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鄉下,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是不可能取締的。俗話說禮尚往來,便如張家今天辦事,收了李家多少禮金,都會在禮金簿上記得清清楚楚的,等到下次李家辦事之時,這是要還的!
若是誰家收了錢不還,那是要鬧矛盾的。
脾氣激烈點的也許直接就會吵架動手,兩家徹底鬧掰,甚至發展成世仇;而脾氣好一點的或許不會和你吵鬧動手,但卻會在心底將之徹底記住,從今往後或許就是路人,自此老死不相往來!
禮金多少隨意,但人是要麵子的,一般至少同以前收的主家所送禮金一樣的數額,若是因為時間太久數額較少時,往往會根據如今的情況多送一些,至於是多少則看自家情況和心意而定。
送了禮金之後,客人們會留下吃一頓飯,然後同孝家說上幾句,安慰一番才會選擇離開。當然,也不排除少數人隻是來此“還錢”,送了禮吃了飯,也不和孝家見麵就離開的,或許等到後麵孝家翻開禮金簿看見某個名字,才恍然這人來過。
在晚飯結束之後,大部分客人陸續離開,也有些人會多留一晚,等到明天送靈上山之後才會離開。
將近七點時分,此時太陽剛落,餘輝還灑在西邊的天空,天色依舊明亮。舞獅隊的人已經在院子裏搭組表演用的桌子,一個個穿著色彩明豔特製演出服,十來分鍾後已然準備妥當,一黃一紅兩隻獅子各在一邊已經躍躍欲試。
一聲鑼響,舞獅表演正是開始。輕輕一躍,獅子便輕盈躍上一米多高的桌子之上,在方圓之間輾轉騰挪,或是怒吼,或是捕食,或是撓兒梳理著身上華麗的絨毛。
一層又一層,上窄下寬,頂上是一張倒放的桌子,四腳朝天,想要在這立錐之地上站穩絕對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這些舞獅隊員卻能圓滿完成這般高難度的表演,在結束的瞬間,贏得了在場所有人震撼的掌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柳風眼力非凡,之前便看見一位隊員不慎踩滑險些從桌上摔下,雖然他反應極快迅速穩定了身體並堅持表演完畢,但從那顫抖著的右腳,不難發現他已經受了傷。
“沒有什麽工作是完美的,舞獅表演出場費雖然不低,但危險卻時刻可能發生,不知他這次賺的錢是否足夠他的醫療費!”
柳風暗自搖頭,默默感歎了一句,但也僅此而已,畢竟兩人素不相識,他也不會同情心泛濫上去關心慰問。
舞獅表演讓眾人意猶未盡,事後仍然在聊著這個話題,感歎著表演隊幾人的本事。
晚上八點半,天色早已暗了下來,夜空掛著星星點點,不密不疏,現在離滿月也還早,月亮還是殘缺的,掛在夜幕中綻放著淡淡的清輝。
遊城開始!
遊城既是一種古老的習俗,也是整個道場法事的重要一環!
從道士先生念經超度亡靈的大堂開始,先生們在前誦經,身後緊跟著亡者的子輩兒子兒媳等人,再後則是族中堂親子輩,最後才是孫輩等輩分最小的人。所有人手上均拿著一炷點燃的長香,浩蕩緩慢的向著不遠的一處平地行去。
平地上是一個用石灰粉特別規劃出來的四方圖案,內中橫豎相通劃出一條路徑,連接中心與四角,而在這五個點上則點上香燭,燃燒紙錢。
而所謂遊城並非環繞村子遊行之意,而是隻限於這方圓圖案之中。道士先生在前誦經引路,餘者亦步亦趨跟在後麵走了一圈又一圈,一不小心後麵的人手中火星明亮的長香就戳到前麵一人的身上,衣服破洞,齜牙咧嘴,強忍著不大喊大叫出聲!
遊城的時間不算長,也就堪堪幾十分鍾,在平時或是不覺得,但在這方圓之地走了不知多少圈,卻讓人感到無比疲憊,腰酸腳疼。
一炷香將近,遊城也到了尾聲。最後一圈每到一個點,道士先生便會停下,繼續誦經,另有專人會在此時此點焚燒紙錢、燃放一串鞭炮,與此同時,一眾晚輩也要下跪,幾個子媳還需哭上一場,稱為“哭喪”。一分鍾後再次前行,如是五次,遊城方才結束。
七點方過,太陽已經早早的升起,開始綻放她的光芒,天空白雲朵朵,在朝陽晨光的照耀下仿佛披了一層金色霞衣,越發多姿多彩,以蔚藍深邃為幕,仿佛托起了一方神秘的世界。
這般美好也隻不過僅僅在太陽初升這段時間,待過個兩三小時,太陽的光輝將更加肆無忌憚,更加的猛烈懾人!
你看,才十點過半的樣子,道旁一顆碩果累累的梨樹樹葉似也有些疲軟,看起來都顯得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水泥地麵已經開始變得炙熱無比,上方十來公分的地方,空氣都在發生著扭曲,如果打個雞蛋在上麵,也許都不愁它不熟!
還沒到一年最熱的時候,便已經讓人感受到了盛夏的酷熱。黔省這邊已經算是夏季氣溫較低的地方了,可以想象此時華北、西北、江水沿途以及沿海等地區會是什麽樣子!
可大家幾乎都是黔省本地人,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曾出過黔省,也體會不到那些地方遠超黔省的酷熱,唯有外地打工迴來的人不僅不覺的酷熱煩悶,反覺有些涼爽。經曆不同,體會自然不同!
但不論是誰,都不可能喜歡待在炙熱的陽光之下,所有人都紛紛在陰涼之處紮堆、聊天。
院子對麵路旁種有一顆柳風叫不出名字的景觀樹,枝幹好似藤條一般柔軟,被纏繞而上張開一麵兩丈方圓的傘蓋,茂密的樹葉便是傘麵,層層疊疊連一絲陽光都不能透過。
這數丈大的地方卻聚集了十數人,聊著生活瑣碎、田間地裏、打工曆程等等等等,沒有什麽核心,暢所欲言,天南地北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從大家的聊天中,柳風知道這邊已經大半個月沒怎麽下雨了,即便下雨也不過就飄過幾顆,地裏的玉米很多都受到了影響,可以預見,今年的收成又將大打折扣!
說到這裏,便不得不令人感慨。在柳風的記憶中,小時候一到寒冬季節還偶爾能夠見到超過十厘米後積雪,在雨水豐沛的時節,附近的小河溪流常有洪水漫過河岸,即便盛夏也很少連著大半月不見降水!
而現在呢?別說十厘米的積雪,有的年份甚至見不到雪花!別說河水漫過河岸,不少小河溪流都已經見底甚至幹涸!也別說什麽風調雨順,如今該是雨水充足的時節半月不降雨已是常有之事!
在柳風記憶中,直到初中結束之時,村子旁邊還有一口水質極佳、清甜可口的水井,但在他高一半年之後,這口井的水質就變了,清甜不再,有時還會斷流!而造成這結果的,據說是鄉府請了某個鑽礦隊打井探測附近地下的礦脈,可礦脈沒探出來,這口井卻幾乎徹底廢了。
對自然過度的開發和索取,如今卻是到了買單的時候,可買單之人是不分對象的!
時間就在這麽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中流逝,下午兩三點開始,陸續有遠方的親朋前來吊唁,隨之而來的為數不少的花圈和鞭炮。
柳風等年輕人便在大總管的安排下接過來者手中肩上的東西,花圈全部靠牆放在一處,而鞭炮、禮花則在稍遠些的空曠處集中燃放。至於後者為何如此,不僅是怕爆炸傷人、灰塵極大的原因,更是為了避開空中的電網線路!
到了後麵,死者外家的親戚組團前來,花圈成隊,鞭炮論車,各家請的喪葬樂隊敲鑼打鼓,嗩呐齊鳴,略顯哀婉的音調在此間迴蕩……
無論習俗的好壞,無論紅事白事,禮錢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鄉下,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是不可能取締的。俗話說禮尚往來,便如張家今天辦事,收了李家多少禮金,都會在禮金簿上記得清清楚楚的,等到下次李家辦事之時,這是要還的!
若是誰家收了錢不還,那是要鬧矛盾的。
脾氣激烈點的也許直接就會吵架動手,兩家徹底鬧掰,甚至發展成世仇;而脾氣好一點的或許不會和你吵鬧動手,但卻會在心底將之徹底記住,從今往後或許就是路人,自此老死不相往來!
禮金多少隨意,但人是要麵子的,一般至少同以前收的主家所送禮金一樣的數額,若是因為時間太久數額較少時,往往會根據如今的情況多送一些,至於是多少則看自家情況和心意而定。
送了禮金之後,客人們會留下吃一頓飯,然後同孝家說上幾句,安慰一番才會選擇離開。當然,也不排除少數人隻是來此“還錢”,送了禮吃了飯,也不和孝家見麵就離開的,或許等到後麵孝家翻開禮金簿看見某個名字,才恍然這人來過。
在晚飯結束之後,大部分客人陸續離開,也有些人會多留一晚,等到明天送靈上山之後才會離開。
將近七點時分,此時太陽剛落,餘輝還灑在西邊的天空,天色依舊明亮。舞獅隊的人已經在院子裏搭組表演用的桌子,一個個穿著色彩明豔特製演出服,十來分鍾後已然準備妥當,一黃一紅兩隻獅子各在一邊已經躍躍欲試。
一聲鑼響,舞獅表演正是開始。輕輕一躍,獅子便輕盈躍上一米多高的桌子之上,在方圓之間輾轉騰挪,或是怒吼,或是捕食,或是撓兒梳理著身上華麗的絨毛。
一層又一層,上窄下寬,頂上是一張倒放的桌子,四腳朝天,想要在這立錐之地上站穩絕對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這些舞獅隊員卻能圓滿完成這般高難度的表演,在結束的瞬間,贏得了在場所有人震撼的掌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柳風眼力非凡,之前便看見一位隊員不慎踩滑險些從桌上摔下,雖然他反應極快迅速穩定了身體並堅持表演完畢,但從那顫抖著的右腳,不難發現他已經受了傷。
“沒有什麽工作是完美的,舞獅表演出場費雖然不低,但危險卻時刻可能發生,不知他這次賺的錢是否足夠他的醫療費!”
柳風暗自搖頭,默默感歎了一句,但也僅此而已,畢竟兩人素不相識,他也不會同情心泛濫上去關心慰問。
舞獅表演讓眾人意猶未盡,事後仍然在聊著這個話題,感歎著表演隊幾人的本事。
晚上八點半,天色早已暗了下來,夜空掛著星星點點,不密不疏,現在離滿月也還早,月亮還是殘缺的,掛在夜幕中綻放著淡淡的清輝。
遊城開始!
遊城既是一種古老的習俗,也是整個道場法事的重要一環!
從道士先生念經超度亡靈的大堂開始,先生們在前誦經,身後緊跟著亡者的子輩兒子兒媳等人,再後則是族中堂親子輩,最後才是孫輩等輩分最小的人。所有人手上均拿著一炷點燃的長香,浩蕩緩慢的向著不遠的一處平地行去。
平地上是一個用石灰粉特別規劃出來的四方圖案,內中橫豎相通劃出一條路徑,連接中心與四角,而在這五個點上則點上香燭,燃燒紙錢。
而所謂遊城並非環繞村子遊行之意,而是隻限於這方圓圖案之中。道士先生在前誦經引路,餘者亦步亦趨跟在後麵走了一圈又一圈,一不小心後麵的人手中火星明亮的長香就戳到前麵一人的身上,衣服破洞,齜牙咧嘴,強忍著不大喊大叫出聲!
遊城的時間不算長,也就堪堪幾十分鍾,在平時或是不覺得,但在這方圓之地走了不知多少圈,卻讓人感到無比疲憊,腰酸腳疼。
一炷香將近,遊城也到了尾聲。最後一圈每到一個點,道士先生便會停下,繼續誦經,另有專人會在此時此點焚燒紙錢、燃放一串鞭炮,與此同時,一眾晚輩也要下跪,幾個子媳還需哭上一場,稱為“哭喪”。一分鍾後再次前行,如是五次,遊城方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