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阿達開始了六分儀和航海鍾的研究後,卻經常抱怨缺少助手。因為,研究工作不是一個人可以幹的。
雖然,那些雇傭來的意大利鍾表匠可以臨時客串阿達的助手。但是,這些人讓他們做精密加工可以,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卻是很難。畢竟,工匠們更擅長的是手藝,而不是動腦。而科研是要集思廣益的,畢竟,一個人再牛,也有疏忽的地方。
事實上,後世的教授們,做研究的時候,基本都是使用自己帶的博士生或碩士研究生的。也就是說,一般科學家,是需要高素質的助手的。
但是,眼下東弗裏斯蘭伯國有文化的人都很少,哪裏有條件給達芬奇配備文化水平高的助手?
馬林想來想去,最終決定從那些工匠學徒裏挑選聰明機靈的給達芬奇送去……
之前,馬林在招募了大批工匠後,就從自己名下的農奴家庭中,挑選了一批少年,去跟著那些工匠學手藝。這匹少年,總數加起來有上千人。不過,他們分屬各個行業。有學習製造鍾表的,有學習造船的,有學習製造火槍和火炮的……
馬林從學習製造鍾表的少年學徒裏,挑選了最聰明的10個人,送給了阿達,給他當助手。同時,也讓達芬奇平時有空時教教這些少年。
事實上,這些少年的底子是很差的。因為,他們隻是比一般孩子聰明點而已,但卻沒上過學。因為,中世紀上過學的人很少,一般不是貴族子弟就是商人子弟。家裏沒有錢,是上不起學的。
所以,這些聰明的少年學徒,也許學東西比較快,但文化底子太爛了,小學生都不如。但是,馬林現在也沒有啥好辦法,隻好先這麽著了。
痛定思痛之下,馬林決定建立學校……
作為一名伯爵,馬林是有資格建立學校的。當然,需要和教會合辦。不然,自己單獨辦的話,可能會引來教會不滿。
不過,東弗裏斯蘭伯國的教會,是在馬林的掌控中的。因此,辦學問題,是不大的。
至於辦大學,馬林現在壓根就沒想過。因為,整個東弗裏斯蘭連普通的教會學校都沒幾所,小學生都沒幾個,辦大學招誰上啊?
因此,馬林先打算辦一批小學和中學,先培養基礎人才。等到這批人中學上得差不多了,再辦大學。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馬林,那就是——馬林想讓農奴子弟也接受教育,但農奴子弟上學,不大符合規矩……
而且,讓一群貴族子弟和富家子弟銅農奴的孩子一起上學,估計他們也不樂意。畢竟,中世紀社會等級森嚴。把貴族子弟和平民子弟放一起貴族子弟都會覺得受到侮辱,更別說和農奴子弟一起上學了……
為此,馬林非常頭疼。馬林作為一個後世的人,哪裏不懂得“高手在民間”這個簡單的道理?貴族子弟們和富豪子弟們生來富貴,前途無憂。所以,他們往往不會認真學習。而那些農奴子弟,要是給他們學習文化的機會,會興奮無比。所以,他們更容易認真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
可問題在於,這個年代,是一個社會等級森嚴的時代。把農奴子弟和貴族子弟放在一起教育,就等於在羞辱那些貴族子弟。而且,他們在一起,不但貴族子弟覺得不滿,那些農奴子弟也會很不自在……
最終,馬林想了很久,決定分開辦學……
他的計劃是——針對貴族子弟、軍人子弟和富家子弟,開設一個貴族學校……
是的,馬林把軍人子弟和貴族子弟並列了。因為日後要謀圖爭霸,馬林決定優待軍人家庭,好讓人們甘心情願地主動當兵服役。
所以,馬林特別下令——凡是東弗裏斯蘭現役軍人家庭的子弟,都可以免費上學,待遇和富商子弟等同,略低於貴族子弟。
他們所上的學校,是馬林和教會合辦的貴族學校。在學校裏,學生們主要學習《聖經》(代替語文)、數學,以及基本軍事技能。
和腓特烈大帝推廣的義務教育一樣,馬林其實把貴族學校當成了培養基層軍官的搖籃。學校的學生都必須住宿,實行封閉教育。每天,貴族學校的學生們都要聞號起床,並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集合,然後就是跑操。
接著,整個上午都是學習《聖經》和數學,下午的時間,則都是安排基本的軍訓,或者組織體育活動。至於安排什麽體育活動?還用問嗎?當然是足球了!
足球不但可以鍛煉學生們的體能,而且還能鍛煉學生們相互配合的意識和能力。當然,作為小學生的運動項目,馬林是絕對禁止他們使用鏟球這樣的危險動作的。因為,他可不想自己的預備軍官們被鏟斷腿。
等到進入中學階段後,馬林會給貴族學校的子弟們,增加法律和管理學方麵的課程。到時候,學習優秀的,則提拔為文官。而軍事素養好的,則優先提拔為軍官。
因為從小就接受半軍事化教育,這些孩子長大後,會很容易適應軍隊生活,並擁有不錯的軍事基礎能力。
到時候,組建一支強大的近代化軍隊,正需要這些人才充當基層軍官……
近現代軍隊和古代軍隊,最大的差別,就是基層指揮員素質的差別。在古代,基層指揮員都是文盲,沒有什麽軍事素養,隻知道聽上麵的指揮。如果主將戰死,這些基層軍官就會失去主心骨,和士兵一起潰逃。
就像上次萊爾縣戰役那樣,聽說薩克森公爵中炮死了,前來進攻的薩克森步兵,立馬就潰逃了……
而近現代軍隊,則有著嚴格的製度。按照現代軍隊製度,團長戰死,則由副團長接手指揮權。副團長死了,則讓第一營的硬仗接手,一營長死了,則二營長接手……如此按順序來,絕不會出現群龍無首的現象。
當然,這是因為近現代軍隊的軍官都受到過教育,而且也很守紀律。即使解放前的很多基層軍官沒啥文化,但進入軍隊後,也都是接受掃盲培訓的的,而且,指導員們肯定都是文化人,也會提醒那些沒啥文化的軍官,不至於出錯。
如果主將戰死,近現代軍隊,一般會在基層軍官的帶領下,繼續執行命令,或者原地待命,等待新接手的最高指揮官的命令,絕不會一哄而散。即使是撤退,也可以在很有素養的基層軍官的指揮下,有序撤退,而不會潰逃。
馬林自然是想打造那樣的軍隊,可是,現在他手下那些小隊長們,基本都是文盲啊。即使是連隊長,也是急缺。所以,馬林才會那麽急需要有文化的騎士家族出身的流浪騎士。
但是,馬林在使用這些流浪騎士時也發現,這些流浪騎士受到傳統老舊軍事思想的影響太深了,難以改變。畢竟,他們從小就是接受的那種教育。
因此,指望思維成形的成年流浪騎士們適應近代軍隊,是比較難的。很多流浪騎士,還停留在穿上板甲帶頭衝鋒的騎士思維裏無法自拔。讓他們指揮步兵,其實並不太合適。隻有如弗倫茨貝格等少數頭腦靈活的人,才能迅速適應馬林的近代軍隊風格。
而如果把那些貴族子弟從小開始培養的話,等他們長大了,就非常契合近代軍隊的要求。這樣,馬林隨隨便便拉起一支隊伍,就能所向披靡,如同後來的普魯士和德意誌那樣……
:。:
阿達開始了六分儀和航海鍾的研究後,卻經常抱怨缺少助手。因為,研究工作不是一個人可以幹的。
雖然,那些雇傭來的意大利鍾表匠可以臨時客串阿達的助手。但是,這些人讓他們做精密加工可以,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卻是很難。畢竟,工匠們更擅長的是手藝,而不是動腦。而科研是要集思廣益的,畢竟,一個人再牛,也有疏忽的地方。
事實上,後世的教授們,做研究的時候,基本都是使用自己帶的博士生或碩士研究生的。也就是說,一般科學家,是需要高素質的助手的。
但是,眼下東弗裏斯蘭伯國有文化的人都很少,哪裏有條件給達芬奇配備文化水平高的助手?
馬林想來想去,最終決定從那些工匠學徒裏挑選聰明機靈的給達芬奇送去……
之前,馬林在招募了大批工匠後,就從自己名下的農奴家庭中,挑選了一批少年,去跟著那些工匠學手藝。這匹少年,總數加起來有上千人。不過,他們分屬各個行業。有學習製造鍾表的,有學習造船的,有學習製造火槍和火炮的……
馬林從學習製造鍾表的少年學徒裏,挑選了最聰明的10個人,送給了阿達,給他當助手。同時,也讓達芬奇平時有空時教教這些少年。
事實上,這些少年的底子是很差的。因為,他們隻是比一般孩子聰明點而已,但卻沒上過學。因為,中世紀上過學的人很少,一般不是貴族子弟就是商人子弟。家裏沒有錢,是上不起學的。
所以,這些聰明的少年學徒,也許學東西比較快,但文化底子太爛了,小學生都不如。但是,馬林現在也沒有啥好辦法,隻好先這麽著了。
痛定思痛之下,馬林決定建立學校……
作為一名伯爵,馬林是有資格建立學校的。當然,需要和教會合辦。不然,自己單獨辦的話,可能會引來教會不滿。
不過,東弗裏斯蘭伯國的教會,是在馬林的掌控中的。因此,辦學問題,是不大的。
至於辦大學,馬林現在壓根就沒想過。因為,整個東弗裏斯蘭連普通的教會學校都沒幾所,小學生都沒幾個,辦大學招誰上啊?
因此,馬林先打算辦一批小學和中學,先培養基礎人才。等到這批人中學上得差不多了,再辦大學。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馬林,那就是——馬林想讓農奴子弟也接受教育,但農奴子弟上學,不大符合規矩……
而且,讓一群貴族子弟和富家子弟銅農奴的孩子一起上學,估計他們也不樂意。畢竟,中世紀社會等級森嚴。把貴族子弟和平民子弟放一起貴族子弟都會覺得受到侮辱,更別說和農奴子弟一起上學了……
為此,馬林非常頭疼。馬林作為一個後世的人,哪裏不懂得“高手在民間”這個簡單的道理?貴族子弟們和富豪子弟們生來富貴,前途無憂。所以,他們往往不會認真學習。而那些農奴子弟,要是給他們學習文化的機會,會興奮無比。所以,他們更容易認真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
可問題在於,這個年代,是一個社會等級森嚴的時代。把農奴子弟和貴族子弟放在一起教育,就等於在羞辱那些貴族子弟。而且,他們在一起,不但貴族子弟覺得不滿,那些農奴子弟也會很不自在……
最終,馬林想了很久,決定分開辦學……
他的計劃是——針對貴族子弟、軍人子弟和富家子弟,開設一個貴族學校……
是的,馬林把軍人子弟和貴族子弟並列了。因為日後要謀圖爭霸,馬林決定優待軍人家庭,好讓人們甘心情願地主動當兵服役。
所以,馬林特別下令——凡是東弗裏斯蘭現役軍人家庭的子弟,都可以免費上學,待遇和富商子弟等同,略低於貴族子弟。
他們所上的學校,是馬林和教會合辦的貴族學校。在學校裏,學生們主要學習《聖經》(代替語文)、數學,以及基本軍事技能。
和腓特烈大帝推廣的義務教育一樣,馬林其實把貴族學校當成了培養基層軍官的搖籃。學校的學生都必須住宿,實行封閉教育。每天,貴族學校的學生們都要聞號起床,並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集合,然後就是跑操。
接著,整個上午都是學習《聖經》和數學,下午的時間,則都是安排基本的軍訓,或者組織體育活動。至於安排什麽體育活動?還用問嗎?當然是足球了!
足球不但可以鍛煉學生們的體能,而且還能鍛煉學生們相互配合的意識和能力。當然,作為小學生的運動項目,馬林是絕對禁止他們使用鏟球這樣的危險動作的。因為,他可不想自己的預備軍官們被鏟斷腿。
等到進入中學階段後,馬林會給貴族學校的子弟們,增加法律和管理學方麵的課程。到時候,學習優秀的,則提拔為文官。而軍事素養好的,則優先提拔為軍官。
因為從小就接受半軍事化教育,這些孩子長大後,會很容易適應軍隊生活,並擁有不錯的軍事基礎能力。
到時候,組建一支強大的近代化軍隊,正需要這些人才充當基層軍官……
近現代軍隊和古代軍隊,最大的差別,就是基層指揮員素質的差別。在古代,基層指揮員都是文盲,沒有什麽軍事素養,隻知道聽上麵的指揮。如果主將戰死,這些基層軍官就會失去主心骨,和士兵一起潰逃。
就像上次萊爾縣戰役那樣,聽說薩克森公爵中炮死了,前來進攻的薩克森步兵,立馬就潰逃了……
而近現代軍隊,則有著嚴格的製度。按照現代軍隊製度,團長戰死,則由副團長接手指揮權。副團長死了,則讓第一營的硬仗接手,一營長死了,則二營長接手……如此按順序來,絕不會出現群龍無首的現象。
當然,這是因為近現代軍隊的軍官都受到過教育,而且也很守紀律。即使解放前的很多基層軍官沒啥文化,但進入軍隊後,也都是接受掃盲培訓的的,而且,指導員們肯定都是文化人,也會提醒那些沒啥文化的軍官,不至於出錯。
如果主將戰死,近現代軍隊,一般會在基層軍官的帶領下,繼續執行命令,或者原地待命,等待新接手的最高指揮官的命令,絕不會一哄而散。即使是撤退,也可以在很有素養的基層軍官的指揮下,有序撤退,而不會潰逃。
馬林自然是想打造那樣的軍隊,可是,現在他手下那些小隊長們,基本都是文盲啊。即使是連隊長,也是急缺。所以,馬林才會那麽急需要有文化的騎士家族出身的流浪騎士。
但是,馬林在使用這些流浪騎士時也發現,這些流浪騎士受到傳統老舊軍事思想的影響太深了,難以改變。畢竟,他們從小就是接受的那種教育。
因此,指望思維成形的成年流浪騎士們適應近代軍隊,是比較難的。很多流浪騎士,還停留在穿上板甲帶頭衝鋒的騎士思維裏無法自拔。讓他們指揮步兵,其實並不太合適。隻有如弗倫茨貝格等少數頭腦靈活的人,才能迅速適應馬林的近代軍隊風格。
而如果把那些貴族子弟從小開始培養的話,等他們長大了,就非常契合近代軍隊的要求。這樣,馬林隨隨便便拉起一支隊伍,就能所向披靡,如同後來的普魯士和德意誌那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