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很顯然,馬林之所以組建黑衫騎士,專門就是為了對付薩克森人的板甲騎士和炮兵陣地的。
薩克森財力雄厚,可以拉出幾千人規模的板甲騎士。在戰場上,幾千板甲騎士的衝鋒何其恐怖?那一群鐵皮罐頭衝起來,大地都要震顫。
換成一般的步兵隊伍,被幾千板甲騎士一衝,估計早被衝垮了。也就馬林擁有克製板甲騎士的西班牙方陣,所以才敢和薩克森人剛正麵。
不過,想到薩克森人的火炮,馬林不禁開始皺眉頭了……
這個年代,火炮還不太流行使用鐵球炮彈。因為,歐洲鐵價也不太便宜。這個時期,因為歐洲還沒有出現高爐,導致鐵產量不高,單價也較貴。所以,這個時期,火炮很多使用石彈。
薩克森人的火炮,據馬林打探到的消息,也是有幾十門的。而且,多半是方便運輸的輕型後裝加農炮,就是明朝人所說的弗朗機炮。其製造材料,也都是青銅的。
因為鋼鐵工藝落後,現在歐洲的輕炮,多半采用青銅。因為,同等口徑下的火炮,青銅炮要比鑄鐵炮輕得多。而且,現在因為爐溫不夠高(主要是焦炭還沒有應用),歐洲缺乏熟鐵,生鐵鑄造的炮,和明朝的鐵炮差不多,炸膛頻繁。就連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都因為鐵炮炸膛,而死於非命。
因為早期的生鐵炮如此地危險,後來,歐洲人普遍裝備了青銅炮作為野戰炮。但是,早期的銅價太貴了。15世紀末,銀和銅的比價是1比15左右。也就是說,鑄造一門600磅重的3磅青銅炮,需要花費40磅白銀,簡直太貴了。
總之,這個年代,火炮是大款玩的東西,窮比貴族,是裝備不起火炮的。就連瑞士人,一開始也裝備不起火炮,還是在士瓦本戰爭中,繳獲了皇帝的幾十門火炮,然後才有了炮兵。當然,這是原本曆史上的士瓦本戰爭。因為馬林的到來,皇帝沒有陷入士瓦本同盟和瑞士之間的那個坑,倒是沒損失幾十門火炮。
馬林非常重視薩克森公國的那幾十門後裝青銅炮,因為,火炮對西班牙方陣的破壞力太大了。火槍隻能打一個人,而火炮,卻能炮打一條線。
即使是威力較小的三磅炮,也能在一條直線上,殺死對方15個人。而威力更大的拿破侖炮,可以打穿對方一個排……
好在眼下的薩克森人使用的後裝青銅炮,隻有2磅級的和3磅級的,威力不算大。主要是再大的火炮,炮身太過沉重,炮兵抬起來不方便……
是的,抬起來不方便……
這個年代,火炮還是放在馬車上運輸的。到了戰場上,炮兵要把火炮炮身抬下來,抬到陣前固定好,然後發射。
一般國家都是這麽玩的,所以,炮身不能太重。三磅炮的炮身,已經重達五六百磅,抬起來已經很吃力了。要是六磅炮那樣的,重達500公斤,抬起來就更困難了,甚至需要用到機械。
但是,戰場上形勢危急,變化多端,哪裏有空閑給你慢慢抬炮?而且,火炮角度和方向也需要隨時調整。所以,為了方便抬炮,炮身不能太重。因此,重達五六百磅的3磅炮,已經算是炮兵能夠搬動的極限了。再大口徑的炮,一般都是艦炮和要塞炮了。
隻有法國,有工匠發明了炮耳,並發明了4個輪子的車廂型炮架,才比其他國家方便一點。但是,也還是沒有後來流行的兩輪固定炮架方便。
當然,使用小口徑火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火藥太貴了。比如3磅炮,每次發射,都要耗費近1磅火藥。而一磅火藥價值差不多要1先令了,要是幾十門火炮一起轟,那錢真是嘩嘩地流淌走啊……
而現在歐洲各國流行使用石彈,也是因為成本考慮。在1709年近代高爐出現前,鋼鐵的冶煉都是小爐子的,成本比較高。鐵球炮彈,也是耗費不少錢的。所以,一般在戰場上,打人的時候,多用石彈。麵對血肉之軀,即使穿上板甲,石彈也是夠用的了。而轟擊堅固城牆和工事的時候,才會用上鐵球炮彈。畢竟,轟開石頭城牆和堅固的城門,石彈破防能力比不上鐵球。不過,也有大款貴族,基本使用鐵球炮彈的。
薩克森人使用的3磅後裝青銅炮,馬林了解過,即使使用鐵球炮彈,有效射程也不過200碼不到。因為,他們使用的是粉末狀的火藥。另外,因為工藝問題,這個年代的後裝火炮閉氣性比較差。所以,後裝青銅炮的有效射程,一般不足200碼。
但即使如此,薩克森人的後裝青銅炮,也足夠給馬林的西班牙方陣帶來巨大的威脅了。鐵球飛來,一砸就是十個八個的東弗裏斯蘭戰士,威脅非常大。
所以,馬林才會想出使用黑衫騎士去襲擊對方炮兵陣地的辦法。但是,馬林想來想去,覺得這樣做很不保險。
薩克森公爵可是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和比較傻的喬治王子不同,薩克森公爵既然要和自己對決,肯定會做好全方位的準備。
而對方的炮兵陣地,肯定會被對方的士兵團團包圍地保護好。用800黑衫騎士去打擊那些追出來的板甲騎士還行,但要徹底解決對方炮兵陣地,那不現實。
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用更強力的火炮,轟垮對方的炮兵陣地。本來馬林是打算用火繩槍手前移的方式,用火槍解決對麵炮兵的。但是,考慮到火繩槍手需要千炮壕溝的保護。不然,庸醫被對方的板甲騎士衝垮和屠殺。所以,想來想去,還是用威力更大的火炮對轟,比較實在點。
因此,馬林決定製造一批3磅炮,用來打擊對方的炮兵,同時打擊對方的戰陣。
之所以也選三磅炮,理由其實也很簡單:一來是為了節約火藥;而來也是方便運輸……最後,就是節省銅料……
不過,馬林打算使用的三磅炮,不是後裝青銅炮,而是前裝炮,類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三磅炮。
因為時間緊迫,使用泥模鑄炮有些來不及。所以,馬林打算使用鐵模鑄炮的方式,來鑄炮。
因為,鐵模鑄炮,效率非常高。鑄造一門大炮,使用泥模的話,要等泥模風幹幾個月。而馬林和薩克森人的戰爭,很快就要爆發了。所以,你末鑄炮實在太慢了。
而利用鐵模鑄炮的話,速度很快,一天就能鑄造幾門,而不是幾個月才能鑄造幾門。但是,使用鐵模鑄炮,速度快是快了,卻又不小的缺陷。馬林前世在網上看過不少分析文章,說鐵模鑄造鐵炮的話,即使使用熟鐵,速度是快樂,但火炮性能會有問題。比如,火炮表麵鐵的白口化嚴重,導致脆性增大,更容易炸膛。因為,鐵模散熱太快,使得鐵水內的滲碳體來不及析出,石墨就以凝固。因此鐵中的滲碳體主要是以碳化鐵的形式存在,就是白口鐵。為了安全,鐵模鑄炮鑄造的火炮,必須要比泥模炮厚很多,才夠安全。
但是,陸軍使用的野戰炮,必須要輕便。因此,鐵模鑄炮鑄造的笨重火炮,是不適合陸軍使用的,最多用於艦炮和要塞炮。因為,艦炮和要塞炮,可以不注重輕便問題。
不過,鐵模鑄炮的缺陷,那是針對鑄鐵炮的。對於青銅炮,卻沒有這方麵的問題。所以,使用鐵模鑄炮來鑄造青銅炮,完全沒有問題。速度快,質量也不差。
因為時間緊張,馬林來不及等泥模幹燥。所以,他決定,使用鐵模鑄炮的辦法,鑄造3磅的前裝青銅炮,用來和薩克森軍隊對抗。
馬林前世看過btv播放的翻譯過來的美國人的電視節目,知道1776式三磅炮的口徑為74mm,炮管長0.65米,使用的是顆粒火藥,有效射程高達365米,遠超過薩克森軍隊的後裝青銅炮的200碼。使用這樣的青銅炮和薩克森軍隊對轟,很明顯,是這種前裝炮勝出。
唯一讓馬林有些肉疼的,就是製造青銅炮所需的巨大開銷了。鑄造一門1776式三磅前裝青銅炮,需要三四百磅青銅,現在銅價那麽貴,簡直要命了……
這也是馬林為何不鑄造更厲害的6磅炮和12磅拿破侖炮的原因——銅價太貴,鑄不起……
馬林打算鑄造50門前裝青銅炮,那麽,花費的銅料,多達2萬磅重,差不多要花費磅白銀,也就是差不多磅黃金,差不多是1.4萬多金幣。這還隻是材料費,還需要工匠花銷和運輸費等各項開支,2萬金幣都打不住。
然而,這隻是開始。因為,火炮鑄成後,還需要很多的鐵球炮彈。馬林可不願意打石彈。石彈縫隙大,對閉氣更加不好。所以,薩克森的火炮,有效射程隻能打到200碼都不到。換成鐵球的話,應該還能打遠點,而且威力更大。
至於鐵球鑄造,其實是比較簡單的,就是簡單的翻砂鑄造而已。弄一個砂箱,上下兩半,先把作為標準模子的鐵球放在砂箱內壓出印子,然後拿掉鐵球,從漏鬥和通道裏往鐵球壓出的空間裏澆入鐵水,這樣,一個鐵球就做成了。
翻砂鑄造,雖然因為使用濕砂,可能會導致鐵球內因為水蒸氣蒸發產生一些蜂窩結構,導致結構不夠嚴密。要是這樣鑄造火炮,肯定不行,因為會容易炸膛。但是用來鑄造鐵球炮彈,卻是沒有問題。鐵球有點蜂窩結構算啥?還能用更差的石彈呢。反正隻是用來砸人的東西,沒那麽高要求。
所以說,鐵球炮彈的鑄造,是很容易的。唯一麻煩的,就是鐵料成本。現在,馬林的鐵料,基本都是從英國進口的鐵塊,價格並不便宜。所以,成本還算比較高的。
但是,和打敗薩克森人,立了威相比,這點投入,還是值得的。因此,馬林沒有猶豫,決定全麵使用鐵球炮彈,把薩克森人砸個稀巴爛……
事實上,鐵球還不算什麽,火藥的開銷,才是最驚人的,開一炮就是1磅火藥,1先令就這麽沒了。要是一天開上幾十炮,50門炮一起開,金幣消耗的速度,簡直跟瀑布一般嘩嘩直流……
但不管怎麽說,隻要能打贏,這點投入,也是值得的。馬林現在,已經在幻想,打敗薩克森軍隊,抓住阿爾布雷西特公爵後,要多少贖金比較合適了……
很顯然,馬林之所以組建黑衫騎士,專門就是為了對付薩克森人的板甲騎士和炮兵陣地的。
薩克森財力雄厚,可以拉出幾千人規模的板甲騎士。在戰場上,幾千板甲騎士的衝鋒何其恐怖?那一群鐵皮罐頭衝起來,大地都要震顫。
換成一般的步兵隊伍,被幾千板甲騎士一衝,估計早被衝垮了。也就馬林擁有克製板甲騎士的西班牙方陣,所以才敢和薩克森人剛正麵。
不過,想到薩克森人的火炮,馬林不禁開始皺眉頭了……
這個年代,火炮還不太流行使用鐵球炮彈。因為,歐洲鐵價也不太便宜。這個時期,因為歐洲還沒有出現高爐,導致鐵產量不高,單價也較貴。所以,這個時期,火炮很多使用石彈。
薩克森人的火炮,據馬林打探到的消息,也是有幾十門的。而且,多半是方便運輸的輕型後裝加農炮,就是明朝人所說的弗朗機炮。其製造材料,也都是青銅的。
因為鋼鐵工藝落後,現在歐洲的輕炮,多半采用青銅。因為,同等口徑下的火炮,青銅炮要比鑄鐵炮輕得多。而且,現在因為爐溫不夠高(主要是焦炭還沒有應用),歐洲缺乏熟鐵,生鐵鑄造的炮,和明朝的鐵炮差不多,炸膛頻繁。就連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都因為鐵炮炸膛,而死於非命。
因為早期的生鐵炮如此地危險,後來,歐洲人普遍裝備了青銅炮作為野戰炮。但是,早期的銅價太貴了。15世紀末,銀和銅的比價是1比15左右。也就是說,鑄造一門600磅重的3磅青銅炮,需要花費40磅白銀,簡直太貴了。
總之,這個年代,火炮是大款玩的東西,窮比貴族,是裝備不起火炮的。就連瑞士人,一開始也裝備不起火炮,還是在士瓦本戰爭中,繳獲了皇帝的幾十門火炮,然後才有了炮兵。當然,這是原本曆史上的士瓦本戰爭。因為馬林的到來,皇帝沒有陷入士瓦本同盟和瑞士之間的那個坑,倒是沒損失幾十門火炮。
馬林非常重視薩克森公國的那幾十門後裝青銅炮,因為,火炮對西班牙方陣的破壞力太大了。火槍隻能打一個人,而火炮,卻能炮打一條線。
即使是威力較小的三磅炮,也能在一條直線上,殺死對方15個人。而威力更大的拿破侖炮,可以打穿對方一個排……
好在眼下的薩克森人使用的後裝青銅炮,隻有2磅級的和3磅級的,威力不算大。主要是再大的火炮,炮身太過沉重,炮兵抬起來不方便……
是的,抬起來不方便……
這個年代,火炮還是放在馬車上運輸的。到了戰場上,炮兵要把火炮炮身抬下來,抬到陣前固定好,然後發射。
一般國家都是這麽玩的,所以,炮身不能太重。三磅炮的炮身,已經重達五六百磅,抬起來已經很吃力了。要是六磅炮那樣的,重達500公斤,抬起來就更困難了,甚至需要用到機械。
但是,戰場上形勢危急,變化多端,哪裏有空閑給你慢慢抬炮?而且,火炮角度和方向也需要隨時調整。所以,為了方便抬炮,炮身不能太重。因此,重達五六百磅的3磅炮,已經算是炮兵能夠搬動的極限了。再大口徑的炮,一般都是艦炮和要塞炮了。
隻有法國,有工匠發明了炮耳,並發明了4個輪子的車廂型炮架,才比其他國家方便一點。但是,也還是沒有後來流行的兩輪固定炮架方便。
當然,使用小口徑火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火藥太貴了。比如3磅炮,每次發射,都要耗費近1磅火藥。而一磅火藥價值差不多要1先令了,要是幾十門火炮一起轟,那錢真是嘩嘩地流淌走啊……
而現在歐洲各國流行使用石彈,也是因為成本考慮。在1709年近代高爐出現前,鋼鐵的冶煉都是小爐子的,成本比較高。鐵球炮彈,也是耗費不少錢的。所以,一般在戰場上,打人的時候,多用石彈。麵對血肉之軀,即使穿上板甲,石彈也是夠用的了。而轟擊堅固城牆和工事的時候,才會用上鐵球炮彈。畢竟,轟開石頭城牆和堅固的城門,石彈破防能力比不上鐵球。不過,也有大款貴族,基本使用鐵球炮彈的。
薩克森人使用的3磅後裝青銅炮,馬林了解過,即使使用鐵球炮彈,有效射程也不過200碼不到。因為,他們使用的是粉末狀的火藥。另外,因為工藝問題,這個年代的後裝火炮閉氣性比較差。所以,後裝青銅炮的有效射程,一般不足200碼。
但即使如此,薩克森人的後裝青銅炮,也足夠給馬林的西班牙方陣帶來巨大的威脅了。鐵球飛來,一砸就是十個八個的東弗裏斯蘭戰士,威脅非常大。
所以,馬林才會想出使用黑衫騎士去襲擊對方炮兵陣地的辦法。但是,馬林想來想去,覺得這樣做很不保險。
薩克森公爵可是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和比較傻的喬治王子不同,薩克森公爵既然要和自己對決,肯定會做好全方位的準備。
而對方的炮兵陣地,肯定會被對方的士兵團團包圍地保護好。用800黑衫騎士去打擊那些追出來的板甲騎士還行,但要徹底解決對方炮兵陣地,那不現實。
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用更強力的火炮,轟垮對方的炮兵陣地。本來馬林是打算用火繩槍手前移的方式,用火槍解決對麵炮兵的。但是,考慮到火繩槍手需要千炮壕溝的保護。不然,庸醫被對方的板甲騎士衝垮和屠殺。所以,想來想去,還是用威力更大的火炮對轟,比較實在點。
因此,馬林決定製造一批3磅炮,用來打擊對方的炮兵,同時打擊對方的戰陣。
之所以也選三磅炮,理由其實也很簡單:一來是為了節約火藥;而來也是方便運輸……最後,就是節省銅料……
不過,馬林打算使用的三磅炮,不是後裝青銅炮,而是前裝炮,類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三磅炮。
因為時間緊迫,使用泥模鑄炮有些來不及。所以,馬林打算使用鐵模鑄炮的方式,來鑄炮。
因為,鐵模鑄炮,效率非常高。鑄造一門大炮,使用泥模的話,要等泥模風幹幾個月。而馬林和薩克森人的戰爭,很快就要爆發了。所以,你末鑄炮實在太慢了。
而利用鐵模鑄炮的話,速度很快,一天就能鑄造幾門,而不是幾個月才能鑄造幾門。但是,使用鐵模鑄炮,速度快是快了,卻又不小的缺陷。馬林前世在網上看過不少分析文章,說鐵模鑄造鐵炮的話,即使使用熟鐵,速度是快樂,但火炮性能會有問題。比如,火炮表麵鐵的白口化嚴重,導致脆性增大,更容易炸膛。因為,鐵模散熱太快,使得鐵水內的滲碳體來不及析出,石墨就以凝固。因此鐵中的滲碳體主要是以碳化鐵的形式存在,就是白口鐵。為了安全,鐵模鑄炮鑄造的火炮,必須要比泥模炮厚很多,才夠安全。
但是,陸軍使用的野戰炮,必須要輕便。因此,鐵模鑄炮鑄造的笨重火炮,是不適合陸軍使用的,最多用於艦炮和要塞炮。因為,艦炮和要塞炮,可以不注重輕便問題。
不過,鐵模鑄炮的缺陷,那是針對鑄鐵炮的。對於青銅炮,卻沒有這方麵的問題。所以,使用鐵模鑄炮來鑄造青銅炮,完全沒有問題。速度快,質量也不差。
因為時間緊張,馬林來不及等泥模幹燥。所以,他決定,使用鐵模鑄炮的辦法,鑄造3磅的前裝青銅炮,用來和薩克森軍隊對抗。
馬林前世看過btv播放的翻譯過來的美國人的電視節目,知道1776式三磅炮的口徑為74mm,炮管長0.65米,使用的是顆粒火藥,有效射程高達365米,遠超過薩克森軍隊的後裝青銅炮的200碼。使用這樣的青銅炮和薩克森軍隊對轟,很明顯,是這種前裝炮勝出。
唯一讓馬林有些肉疼的,就是製造青銅炮所需的巨大開銷了。鑄造一門1776式三磅前裝青銅炮,需要三四百磅青銅,現在銅價那麽貴,簡直要命了……
這也是馬林為何不鑄造更厲害的6磅炮和12磅拿破侖炮的原因——銅價太貴,鑄不起……
馬林打算鑄造50門前裝青銅炮,那麽,花費的銅料,多達2萬磅重,差不多要花費磅白銀,也就是差不多磅黃金,差不多是1.4萬多金幣。這還隻是材料費,還需要工匠花銷和運輸費等各項開支,2萬金幣都打不住。
然而,這隻是開始。因為,火炮鑄成後,還需要很多的鐵球炮彈。馬林可不願意打石彈。石彈縫隙大,對閉氣更加不好。所以,薩克森的火炮,有效射程隻能打到200碼都不到。換成鐵球的話,應該還能打遠點,而且威力更大。
至於鐵球鑄造,其實是比較簡單的,就是簡單的翻砂鑄造而已。弄一個砂箱,上下兩半,先把作為標準模子的鐵球放在砂箱內壓出印子,然後拿掉鐵球,從漏鬥和通道裏往鐵球壓出的空間裏澆入鐵水,這樣,一個鐵球就做成了。
翻砂鑄造,雖然因為使用濕砂,可能會導致鐵球內因為水蒸氣蒸發產生一些蜂窩結構,導致結構不夠嚴密。要是這樣鑄造火炮,肯定不行,因為會容易炸膛。但是用來鑄造鐵球炮彈,卻是沒有問題。鐵球有點蜂窩結構算啥?還能用更差的石彈呢。反正隻是用來砸人的東西,沒那麽高要求。
所以說,鐵球炮彈的鑄造,是很容易的。唯一麻煩的,就是鐵料成本。現在,馬林的鐵料,基本都是從英國進口的鐵塊,價格並不便宜。所以,成本還算比較高的。
但是,和打敗薩克森人,立了威相比,這點投入,還是值得的。因此,馬林沒有猶豫,決定全麵使用鐵球炮彈,把薩克森人砸個稀巴爛……
事實上,鐵球還不算什麽,火藥的開銷,才是最驚人的,開一炮就是1磅火藥,1先令就這麽沒了。要是一天開上幾十炮,50門炮一起開,金幣消耗的速度,簡直跟瀑布一般嘩嘩直流……
但不管怎麽說,隻要能打贏,這點投入,也是值得的。馬林現在,已經在幻想,打敗薩克森軍隊,抓住阿爾布雷西特公爵後,要多少贖金比較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