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博良聽見母親的話,頓了一下,微微低了頭,輕聲道:“讓娘操心了,兒子身邊的孫氏,已是有五個月的身孕了。”
孫氏?身孕?
!
於桑花容失色,麵上血色褪盡,張口結舌。
魏夫人聞言也吃了一驚,愣了一下,才道:“你是說去歲你收下的那個姑娘?”
魏博良點頭稱是:“她一直幫兒子打點身邊的事,自願委身給兒子作了妾室,本想過年待她迴來給於氏敬茶的,不想出了些事情。”
於桑聽他溫聲細語地迴著話,一顆心向被人雙手反向擰住一樣,滴下來的全是酸澀。她不知道該說什麽,她還以為他,如今還為自己守身如玉呢!
誰曾想,他身邊早已有了妾室,如今,還有了孩子。她覺得自己就像被扒了衣裳,扔出二門一樣羞恥,她的臉一陣青一陣白。
魏博良背對著她,什麽也看不了,可魏夫人卻看的清楚。
“唉……”她深深地歎了口氣,朝著於桑道:“此事說來是我不對,良兒跟我提起這個孫氏,我本想著跟你好生提一句的,誰曾想我那幾日連著生了幾場病,竟忘了。”
於桑聽著,心裏酸澀的難受,可婆婆一向待她極公正,此時耐著性子給她解釋,她還有什麽可說的。說來說去,也是她自己作孽罷了。
“娘,沒事的,您替媳婦做主也是一樣的。”於桑按下心底翻湧的波濤,強笑著說道。
魏夫人哪裏看不出她心中所想,剛想張口再說什麽,卻見魏博良點了點頭,仍舊背對著於桑,說道:“於氏向來賢惠,娘也不必多操心了,好生養病要緊。”
向來賢惠……
於桑知道,他說的是那時候她要將追雲開臉一事。他當時說的這話,她不以為意,奈何時過境遷,此時這句“賢惠”,就像是一把刀,刺進了於桑的胸膛。
偏偏,她還得受寵若驚地接下這個評語。
真是諷刺。
見過魏夫人,魏博良這才迴了自家的小院,於桑跟在他身後,第一次發現他的身量那般高大,大到擋住了她眼前的一切。
一進院子,她就看到了站在院子中央,穿了桃紅色褙子的孫氏。
孫氏小腹微微隆起,嬌小的身材,清秀的麵龐,顯得很是小鳥依人。見魏博良和於桑前後而至,很是規矩地給二人行禮,一分都不錯。
於桑失望極了。
一路上,她都暗自祈禱孫氏是個恃寵而驕,囂張跋扈的女人,這樣,她至少還能在道義上站穩腳步,甚至不排除必要的時候,出手整治她,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
然而,她失望透頂,孫氏一言一行都透著規矩本分,她無從下手。
喝了她敬上來的茶,於桑覺得比藥還要苦,來不及細細品嚐這苦澀的滋味,就連忙讓追雲扶了她起身,畢竟,那是有身孕的人。
魏博良頗為滿意,看了於桑一眼,道:“往後孫氏全靠你照料了,你多費些心吧。”
於桑見他一雙眸子平靜地似無風的水麵,便是對孫氏也並無太多的關注,吩咐完事體,便去了書房。
於桑心裏五味雜陳,從此開始扮演起了賢良淑德的正室模樣。
她不敢,也沒有傻到去為難孫氏和她的孩子,盡管這孩子,是魏博良的長子,因為她知道,魏博良始終對她心存芥蒂。
她這樣盡職盡責,反倒讓魏夫人對她讚不絕口。在魏夫人三番五次地撮合小兒子和小兒媳婦重歸於好,再加上於桑一直任勞任怨,過了一年多,魏博良才終於去了她的房裏。
可惜於桑福薄,一直到那孫氏又生下了長女,她也還是沒有懷上孩子。
這樣的日子,慢慢磨平了於桑的棱角,她微微笑著,在眾人紛紛退出屋子時,喊住了於小靈。
“靈兒,好久沒跟姑姑說話了,到姑姑這來。”
於小靈雖驚訝,卻也從善如流地走了過去。
屋子裏隻剩下她和於桑,還有昏睡過去的廖氏。
“剛才嚇著你了吧?你祖母,怕是好不了了……”於桑悲傷地說著,又捏過帕子拭了淚。
於小靈不知道還說什麽,幹巴巴地勸了句:“祖母好好養著,慢慢會好的。”
於桑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卻也沒再說起此事,隻道:“你別怪你大姐姐,她小小年紀便喪了父,難免有些神誌恍惚,你多體諒她,讓著她,你大伯在天之靈,也保佑著你們。”
聽了這話,於小靈在心裏卻禁不住冷笑了。於桑說的沒錯,於小霏是不容易,可這就成了她可以肆意妄為的資本了嗎?
體諒她?讓著她?她闖進北小院要汙她名聲的時候,她以為廖氏身死朝她興致問罪的時候,是不是也想著她做什麽都會被原諒,所以這般肆無忌憚呢?
她知道因為崔氏是於桑姨姐的關係,於小霏和她,在於桑眼裏是不一樣的,正如同廖氏對她們也是不一樣的,可她如此有失偏頗地勸自己“懂事體諒”,於小靈還是太意外了。
不過她也不想和於桑多說什麽,隻順著她,點了點頭。
於桑的臉上顯出了悲憫又慈愛的表情,拍拍於小靈的肩膀道:“凡事多忍讓兩分,對你也是好處,況你們也大了,做姑娘的時日過一日少一日了,好好珍惜才是。”
勸人“忍讓”的於桑,於小靈不大識得,可是於家亂七八糟的忙碌,讓她抽不出空來細想,直到她看到了多年不見的姑父。
魏博良在靈堂外見到她,也有些意外,略一思索,才笑道:“是靈兒吧,我是你姑父。”
於小靈這才認出他來。
“幾年不見,都長成大姑娘了,姑父都識不得了。”他道。
於小靈暗自打量了一番魏博良,覺得他比往日更加沉穩了,說話也中氣十足,倒像是和於桑二人掉了個個一樣。
於小靈裝作靦腆笑了笑,見他腳步往內院去,指了指敬蓮園的方向:“姑父是去找姑姑的吧,姑姑在祖母那裏。”
魏博良聞言微微頷首,腳步卻停下沒動,隻指了路邊的一個小丫鬟,說道:“去通稟一聲,說我在二門處等著。”
孫氏?身孕?
!
於桑花容失色,麵上血色褪盡,張口結舌。
魏夫人聞言也吃了一驚,愣了一下,才道:“你是說去歲你收下的那個姑娘?”
魏博良點頭稱是:“她一直幫兒子打點身邊的事,自願委身給兒子作了妾室,本想過年待她迴來給於氏敬茶的,不想出了些事情。”
於桑聽他溫聲細語地迴著話,一顆心向被人雙手反向擰住一樣,滴下來的全是酸澀。她不知道該說什麽,她還以為他,如今還為自己守身如玉呢!
誰曾想,他身邊早已有了妾室,如今,還有了孩子。她覺得自己就像被扒了衣裳,扔出二門一樣羞恥,她的臉一陣青一陣白。
魏博良背對著她,什麽也看不了,可魏夫人卻看的清楚。
“唉……”她深深地歎了口氣,朝著於桑道:“此事說來是我不對,良兒跟我提起這個孫氏,我本想著跟你好生提一句的,誰曾想我那幾日連著生了幾場病,竟忘了。”
於桑聽著,心裏酸澀的難受,可婆婆一向待她極公正,此時耐著性子給她解釋,她還有什麽可說的。說來說去,也是她自己作孽罷了。
“娘,沒事的,您替媳婦做主也是一樣的。”於桑按下心底翻湧的波濤,強笑著說道。
魏夫人哪裏看不出她心中所想,剛想張口再說什麽,卻見魏博良點了點頭,仍舊背對著於桑,說道:“於氏向來賢惠,娘也不必多操心了,好生養病要緊。”
向來賢惠……
於桑知道,他說的是那時候她要將追雲開臉一事。他當時說的這話,她不以為意,奈何時過境遷,此時這句“賢惠”,就像是一把刀,刺進了於桑的胸膛。
偏偏,她還得受寵若驚地接下這個評語。
真是諷刺。
見過魏夫人,魏博良這才迴了自家的小院,於桑跟在他身後,第一次發現他的身量那般高大,大到擋住了她眼前的一切。
一進院子,她就看到了站在院子中央,穿了桃紅色褙子的孫氏。
孫氏小腹微微隆起,嬌小的身材,清秀的麵龐,顯得很是小鳥依人。見魏博良和於桑前後而至,很是規矩地給二人行禮,一分都不錯。
於桑失望極了。
一路上,她都暗自祈禱孫氏是個恃寵而驕,囂張跋扈的女人,這樣,她至少還能在道義上站穩腳步,甚至不排除必要的時候,出手整治她,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
然而,她失望透頂,孫氏一言一行都透著規矩本分,她無從下手。
喝了她敬上來的茶,於桑覺得比藥還要苦,來不及細細品嚐這苦澀的滋味,就連忙讓追雲扶了她起身,畢竟,那是有身孕的人。
魏博良頗為滿意,看了於桑一眼,道:“往後孫氏全靠你照料了,你多費些心吧。”
於桑見他一雙眸子平靜地似無風的水麵,便是對孫氏也並無太多的關注,吩咐完事體,便去了書房。
於桑心裏五味雜陳,從此開始扮演起了賢良淑德的正室模樣。
她不敢,也沒有傻到去為難孫氏和她的孩子,盡管這孩子,是魏博良的長子,因為她知道,魏博良始終對她心存芥蒂。
她這樣盡職盡責,反倒讓魏夫人對她讚不絕口。在魏夫人三番五次地撮合小兒子和小兒媳婦重歸於好,再加上於桑一直任勞任怨,過了一年多,魏博良才終於去了她的房裏。
可惜於桑福薄,一直到那孫氏又生下了長女,她也還是沒有懷上孩子。
這樣的日子,慢慢磨平了於桑的棱角,她微微笑著,在眾人紛紛退出屋子時,喊住了於小靈。
“靈兒,好久沒跟姑姑說話了,到姑姑這來。”
於小靈雖驚訝,卻也從善如流地走了過去。
屋子裏隻剩下她和於桑,還有昏睡過去的廖氏。
“剛才嚇著你了吧?你祖母,怕是好不了了……”於桑悲傷地說著,又捏過帕子拭了淚。
於小靈不知道還說什麽,幹巴巴地勸了句:“祖母好好養著,慢慢會好的。”
於桑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卻也沒再說起此事,隻道:“你別怪你大姐姐,她小小年紀便喪了父,難免有些神誌恍惚,你多體諒她,讓著她,你大伯在天之靈,也保佑著你們。”
聽了這話,於小靈在心裏卻禁不住冷笑了。於桑說的沒錯,於小霏是不容易,可這就成了她可以肆意妄為的資本了嗎?
體諒她?讓著她?她闖進北小院要汙她名聲的時候,她以為廖氏身死朝她興致問罪的時候,是不是也想著她做什麽都會被原諒,所以這般肆無忌憚呢?
她知道因為崔氏是於桑姨姐的關係,於小霏和她,在於桑眼裏是不一樣的,正如同廖氏對她們也是不一樣的,可她如此有失偏頗地勸自己“懂事體諒”,於小靈還是太意外了。
不過她也不想和於桑多說什麽,隻順著她,點了點頭。
於桑的臉上顯出了悲憫又慈愛的表情,拍拍於小靈的肩膀道:“凡事多忍讓兩分,對你也是好處,況你們也大了,做姑娘的時日過一日少一日了,好好珍惜才是。”
勸人“忍讓”的於桑,於小靈不大識得,可是於家亂七八糟的忙碌,讓她抽不出空來細想,直到她看到了多年不見的姑父。
魏博良在靈堂外見到她,也有些意外,略一思索,才笑道:“是靈兒吧,我是你姑父。”
於小靈這才認出他來。
“幾年不見,都長成大姑娘了,姑父都識不得了。”他道。
於小靈暗自打量了一番魏博良,覺得他比往日更加沉穩了,說話也中氣十足,倒像是和於桑二人掉了個個一樣。
於小靈裝作靦腆笑了笑,見他腳步往內院去,指了指敬蓮園的方向:“姑父是去找姑姑的吧,姑姑在祖母那裏。”
魏博良聞言微微頷首,腳步卻停下沒動,隻指了路邊的一個小丫鬟,說道:“去通稟一聲,說我在二門處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