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燚匯報上去之後,上麵讓他就就地駐紮,等待消息,所有無關人員,禁止出現在這個水潭旁。
這也是應有之意,趙燚並沒有什麽意外的感覺。
布置了一下簡單的警戒線,趙燚他們默默的等待著。
大約一兩個小時,天空中傳來一陣針悶雷的聲音,大約有十幾架直升飛機在山林的上空盤旋著,飛快的,從上麵滑落下,一個個全副武裝,身著迷彩服的軍人。
一個帶隊的連長走到了趙燚的身邊,“啪”的一下敬禮:“某部奉命前來報道,負責接手防衛工作,根據命令,所有知道這裏內情的人員,禁止離開本地。”
趙燚迴了一個軍禮。
對方並沒有什麽文件之類的東西,但是這樣的大場麵,肯定不會是有人假冒的。
這些軍人熟練的布置起了警戒線,然後在稍微平坦的地方紮起了帳篷,看模樣,似乎打算有常駐在這裏的模樣。
趙燚對他們的動作恍若未覺,很安心的帳篷裏等待。
“痕跡專家可以判定,在周圍並沒有什麽其他的痕跡,所以,當時了塵看到的,不是幻覺的話,就是真的存在未知理解的東西。”
蔣招娣好整以暇的說道。
她也對部隊的做事風格很了解,所以仍舊自顧自的說著他們自己的事情。
雖然不知道上麵究竟會怎麽做,但是他們的工作還沒有完。
這是基於現場的實際調查分析而來的結果,眾人都沒有什麽意義。
馬大亨和他的兒子卻相當不安的走來走去,他頻頻的看像了帳篷外,想要出去,卻被門口的警衛客氣的攔了下來。
換句話來說,他們這些人暫時被控製了自由。
當然,這肯定有時間限製的,這個時間限製,就是在上麵商量出來處理的結果之後。
“幾位,能不能和上麵溝通一下,先讓我們迴馬莊村?對我母親遺體可能消失,我早就有心理準備的,不管怎麽說,就算是衣冠塚也要立的,為了我們以後的一個念想。”
馬大亨怎麽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所以愁眉苦臉的對趙燚說道。
趙燚想了想,實際情況要考慮,不管怎麽說,今天是馬大亨母親入葬的時間,耽誤了時間總是不太好的,如果一直把他困在這裏,可以說是相當的不近人情。
所以,趙燚走到了帳篷門口,說明了要同上麵打個電話的意思。
在這些軍人到來之後,他們按照慣例,進行了信號管製,也就是說,趙燚他們的通訊工具都被收走了,被禁止同外界通訊。
趙燚的要求一提出來,警衛表示要和上級匯報。
在詳細溝通了趙燚為什麽想要同上麵聯絡之後,這位帶隊的連長也沒有難為趙燚的意思,趙燚一板一眼都帶著強烈的軍隊風格,自己人何必難為自己人?
上麵仍然進行會議,趙燚打過去電話之後,他們明顯商量了幾分鍾,覺得趙燚的要求並不影響大局,所以同意了。
迴去的路上,歸還了趙燚他們這一行人的通訊工具之外,還有兩位荷槍實彈的軍人跟隨,雖說同意了,但是上麵仍然感覺事關重大,所以要求,包括趙燚在內的所有人,都不能脫離這兩位軍人的視線。
對此,不管是趙燚還是馬大亨,都沒有意見。
馬莊村現在群龍無首,亂糟糟的一團,雖然素鎬掛得到處都是,但是卻毫無秩序可言。
馬大亨看到這一幕,就拉下臉來訓斥了一句:“都在幹什麽,都給我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他的話一說出口,哀樂頓時再度響起,他的兒孫們,又跪在了空無一人的棺材麵前。
“見笑了。”
馬大亨說著,走到了衣櫃旁邊,取出了母親的一些衣物和日常用品。
既然遺體恐怕短時間內是無法找迴來了,那麽就要執行第二套的方案,其實也是馬莊村的慣例,那就是衣冠塚。將死者生前所用的一些用品和衣服代替她本人,埋葬在這馬陵當中。
看到破損了一個腦袋大小的破洞,馬大亨的臉上居然沒有露出什麽驚訝的神色,反而讓其他人將裏麵破碎的玻璃框取出來,然後鄭重的將遺物放了進去。
他的臉上哀容更甚,哭泣著,說不出來的傷心。
很快,白事知賓就到了他的麵前。
白事知賓的懷中,還抱著一隻大公雞。
這隻大公雞雄赳赳氣昂昂的,雞冠高聳挺立,顧盼生威。
“老先生,請……”
白事知賓將大公雞遞給了馬大亨,馬大亨抱在了懷裏,向著馬陵走去。
趙燚他們按說是不應該跟去的,可是因為兩名軍人的原因,不得不和馬大亨的行動保持一致,所以,馬大亨帶著他的長子,一行超過十餘人,浩浩蕩蕩的去了馬陵。
這一路上,白事知賓不停的撒著紙錢,地麵上零零散散的飄落著,說不出的悲傷,這也是一種風俗習慣。
馬老太下葬的具體地點,早就有風水先生確定好了,地麵上畫了一個長方形,中心插著一個紅旗。
馬陵中,大概有二三十個青壯的勞力,拿著鐵鍁,說說笑笑的在等待著什麽。
馬大亨所要做的就是,將雞冠掐破,鮮血滴在即將挖掘的土地上,至於其中的講究,隻有那些真正懂得喪葬習俗的人才知道。
馬大亨照著做了。
然後白事知賓就喊道:“孝子跪,謝過老少爺們辛苦。”
馬大亨毫不猶豫的跪倒磕頭。
這些人,將要給他母親挖坑,棺木就葬在這裏。
或許他在外麵唿風喚雨身價百億,但是該有的規矩,謝過這些人,也是不能避免的。
這些人連忙作揖還了一個半禮。
馬大亨這才起身,向著後麵走去。
當下就有管事的人,給他們這些人一人分了兩包煙,作為辛苦的錢。
煙是最高檔的軟中華,這在農村可是不多見,喜得他們寶貝的放在了衣服裏。
馬大亨有錢,但是這時候給錢是不可以的。
人家這是來給他幫忙的,農村中,幫忙是情分,不幫忙,也不能說出什麽麽來。
相反,如果這時候拿錢來犒勞他們,就是大大的侮辱。
不管你在有錢,這時候還不如兩盒煙有麵子。
馬大亨是不管這些的,有專門的人來負責這些事情。
他抱著大公雞往迴走,快要入村的時候,就有白事知賓將大公雞接了過去。
“先生算過了,中午一點半和下午三點半都是下葬的最好時間,您看是……”
白事知賓壓低了聲音對馬大亨說了一句。
從這個小細節,也能夠看得出來,馬大亨的地位非比尋常,如果是換了別的人家,那些白事知賓們就會自己下決定,但是馬大亨則不然。
還要征求他的意見。
“一點半吧。”
馬大亨想也不想的迴答道。
母親的遺體丟失了,他現在根本就沒有什麽心情再繼續耗下去。
既然選擇了一點半,那麽現在時間也已經不早了,所有人開始做起準備。
馬大亨繞著棺材走了三圈,嘴裏按照白事知賓那裏的吩咐說著話,然後,就有老棺匠拿著黑泥,在棺木的四周圍摸的嚴嚴實實的。
這些黑泥也不知道是什麽做的,聞起來,有一股相當難為的味道。
這是準備蓋棺材蓋。
這些白事知賓都知道裏麵沒有人了,但是該有的程序一樣也不少。
當釘棺材卡子的時候,馬大亨要提醒側側身,似乎生怕釘到裏麵的人一樣。
等到忙活完這些,時間已經到了十二點半左右了。
雖說還有一個小時,而馬陵到這裏連正常人步行十分鍾的距離都沒有,但是隊伍仍然準備出發了。
棺木被十幾個青壯合力的抬到了板車上,不是說馬大亨早不到更好的車子替代,而是必須如此。
這車子,由除了長子之外的親屬拉著她去馬陵,代表著,親人送她最後一程。
院子裏的人很多,空間有限,拉動著棺木並不算輕鬆。
馬大亨為母親準備的是最好的棺材,所以,盡管底部有一些損傷,但是分量仍舊比絕大部分的棺材要重得多。
那些兒孫們拉動得很費勁,不過還能勉強走得動。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親兒孫們不夠,外甥侄子也是可以幫忙的。馬大亨開枝散葉的人口不少,孫子也是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了,倒是不用其他人幫忙。
也不知道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靈魂,板車剛剛拉出了門口,就忽然不動了。
似乎本來千斤的重物,這時候萬斤也不止。
馬大亨的兒孫們憋得臉紅脖子粗也沒有拉動板車分毫。
“老人家在天有靈,這是舍不得家裏也舍不得他的兒孫,馬先生,給你母親磕頭,勸勸她走吧!”
一個年紀頗大的白事知賓感慨的說了這樣一句,似乎對這樣的事情見怪不怪了。
馬大亨毫不猶豫的跪下砰砰的磕了好幾個響頭,然後哭泣的勸著他的母親。
似乎他的母親真在聽他說話一樣。
馬大亨哭的見者傷心聞者流淚。
大約五分鍾,白事知賓覺得差不多了,示意旁人架起了馬大亨。
板車忽然就變得很輕鬆了。
等他們到達的時候,坑已經挖好了。
那些青壯合力將棺木卸下來,然後小心翼翼的搬進了坑裏。
白事知賓掐著時間,看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才高聲喊了一句。
鞭炮齊鳴,馬大亨填了第一鍁的土,然後就跪在地上哭成了累人。
其他青壯開始填土,很快,一個墳包就成形了。、
馬大亨跪在墳頭前,大捧大捧的各種紙紮被點燃。
裏麵有車子房子票子,馬大亨燒得很多,似乎生怕母親在下麵過得不夠好一樣。
這時候是不可以立碑的,等到清明節的時候,才能起石碑,將墳包砌成水泥。
這也是農村的規矩。
折騰到了下午四五點鍾的時候,馬大亨他們才能返迴。
“你們先迴市裏吧,我打算在這裏住上兩天。”
馬大亨的神色充滿了疲憊,迴到老宅,他揮揮手這樣對兒孫們說道。
事情已經結束了。
馬莊村的祖訓隻是要求他們在喪葬期間不能停留在馬莊村內,現在喪葬過了,在村子裏停留自然也就沒有了什麽危險。
這也是應有之意,趙燚並沒有什麽意外的感覺。
布置了一下簡單的警戒線,趙燚他們默默的等待著。
大約一兩個小時,天空中傳來一陣針悶雷的聲音,大約有十幾架直升飛機在山林的上空盤旋著,飛快的,從上麵滑落下,一個個全副武裝,身著迷彩服的軍人。
一個帶隊的連長走到了趙燚的身邊,“啪”的一下敬禮:“某部奉命前來報道,負責接手防衛工作,根據命令,所有知道這裏內情的人員,禁止離開本地。”
趙燚迴了一個軍禮。
對方並沒有什麽文件之類的東西,但是這樣的大場麵,肯定不會是有人假冒的。
這些軍人熟練的布置起了警戒線,然後在稍微平坦的地方紮起了帳篷,看模樣,似乎打算有常駐在這裏的模樣。
趙燚對他們的動作恍若未覺,很安心的帳篷裏等待。
“痕跡專家可以判定,在周圍並沒有什麽其他的痕跡,所以,當時了塵看到的,不是幻覺的話,就是真的存在未知理解的東西。”
蔣招娣好整以暇的說道。
她也對部隊的做事風格很了解,所以仍舊自顧自的說著他們自己的事情。
雖然不知道上麵究竟會怎麽做,但是他們的工作還沒有完。
這是基於現場的實際調查分析而來的結果,眾人都沒有什麽意義。
馬大亨和他的兒子卻相當不安的走來走去,他頻頻的看像了帳篷外,想要出去,卻被門口的警衛客氣的攔了下來。
換句話來說,他們這些人暫時被控製了自由。
當然,這肯定有時間限製的,這個時間限製,就是在上麵商量出來處理的結果之後。
“幾位,能不能和上麵溝通一下,先讓我們迴馬莊村?對我母親遺體可能消失,我早就有心理準備的,不管怎麽說,就算是衣冠塚也要立的,為了我們以後的一個念想。”
馬大亨怎麽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所以愁眉苦臉的對趙燚說道。
趙燚想了想,實際情況要考慮,不管怎麽說,今天是馬大亨母親入葬的時間,耽誤了時間總是不太好的,如果一直把他困在這裏,可以說是相當的不近人情。
所以,趙燚走到了帳篷門口,說明了要同上麵打個電話的意思。
在這些軍人到來之後,他們按照慣例,進行了信號管製,也就是說,趙燚他們的通訊工具都被收走了,被禁止同外界通訊。
趙燚的要求一提出來,警衛表示要和上級匯報。
在詳細溝通了趙燚為什麽想要同上麵聯絡之後,這位帶隊的連長也沒有難為趙燚的意思,趙燚一板一眼都帶著強烈的軍隊風格,自己人何必難為自己人?
上麵仍然進行會議,趙燚打過去電話之後,他們明顯商量了幾分鍾,覺得趙燚的要求並不影響大局,所以同意了。
迴去的路上,歸還了趙燚他們這一行人的通訊工具之外,還有兩位荷槍實彈的軍人跟隨,雖說同意了,但是上麵仍然感覺事關重大,所以要求,包括趙燚在內的所有人,都不能脫離這兩位軍人的視線。
對此,不管是趙燚還是馬大亨,都沒有意見。
馬莊村現在群龍無首,亂糟糟的一團,雖然素鎬掛得到處都是,但是卻毫無秩序可言。
馬大亨看到這一幕,就拉下臉來訓斥了一句:“都在幹什麽,都給我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他的話一說出口,哀樂頓時再度響起,他的兒孫們,又跪在了空無一人的棺材麵前。
“見笑了。”
馬大亨說著,走到了衣櫃旁邊,取出了母親的一些衣物和日常用品。
既然遺體恐怕短時間內是無法找迴來了,那麽就要執行第二套的方案,其實也是馬莊村的慣例,那就是衣冠塚。將死者生前所用的一些用品和衣服代替她本人,埋葬在這馬陵當中。
看到破損了一個腦袋大小的破洞,馬大亨的臉上居然沒有露出什麽驚訝的神色,反而讓其他人將裏麵破碎的玻璃框取出來,然後鄭重的將遺物放了進去。
他的臉上哀容更甚,哭泣著,說不出來的傷心。
很快,白事知賓就到了他的麵前。
白事知賓的懷中,還抱著一隻大公雞。
這隻大公雞雄赳赳氣昂昂的,雞冠高聳挺立,顧盼生威。
“老先生,請……”
白事知賓將大公雞遞給了馬大亨,馬大亨抱在了懷裏,向著馬陵走去。
趙燚他們按說是不應該跟去的,可是因為兩名軍人的原因,不得不和馬大亨的行動保持一致,所以,馬大亨帶著他的長子,一行超過十餘人,浩浩蕩蕩的去了馬陵。
這一路上,白事知賓不停的撒著紙錢,地麵上零零散散的飄落著,說不出的悲傷,這也是一種風俗習慣。
馬老太下葬的具體地點,早就有風水先生確定好了,地麵上畫了一個長方形,中心插著一個紅旗。
馬陵中,大概有二三十個青壯的勞力,拿著鐵鍁,說說笑笑的在等待著什麽。
馬大亨所要做的就是,將雞冠掐破,鮮血滴在即將挖掘的土地上,至於其中的講究,隻有那些真正懂得喪葬習俗的人才知道。
馬大亨照著做了。
然後白事知賓就喊道:“孝子跪,謝過老少爺們辛苦。”
馬大亨毫不猶豫的跪倒磕頭。
這些人,將要給他母親挖坑,棺木就葬在這裏。
或許他在外麵唿風喚雨身價百億,但是該有的規矩,謝過這些人,也是不能避免的。
這些人連忙作揖還了一個半禮。
馬大亨這才起身,向著後麵走去。
當下就有管事的人,給他們這些人一人分了兩包煙,作為辛苦的錢。
煙是最高檔的軟中華,這在農村可是不多見,喜得他們寶貝的放在了衣服裏。
馬大亨有錢,但是這時候給錢是不可以的。
人家這是來給他幫忙的,農村中,幫忙是情分,不幫忙,也不能說出什麽麽來。
相反,如果這時候拿錢來犒勞他們,就是大大的侮辱。
不管你在有錢,這時候還不如兩盒煙有麵子。
馬大亨是不管這些的,有專門的人來負責這些事情。
他抱著大公雞往迴走,快要入村的時候,就有白事知賓將大公雞接了過去。
“先生算過了,中午一點半和下午三點半都是下葬的最好時間,您看是……”
白事知賓壓低了聲音對馬大亨說了一句。
從這個小細節,也能夠看得出來,馬大亨的地位非比尋常,如果是換了別的人家,那些白事知賓們就會自己下決定,但是馬大亨則不然。
還要征求他的意見。
“一點半吧。”
馬大亨想也不想的迴答道。
母親的遺體丟失了,他現在根本就沒有什麽心情再繼續耗下去。
既然選擇了一點半,那麽現在時間也已經不早了,所有人開始做起準備。
馬大亨繞著棺材走了三圈,嘴裏按照白事知賓那裏的吩咐說著話,然後,就有老棺匠拿著黑泥,在棺木的四周圍摸的嚴嚴實實的。
這些黑泥也不知道是什麽做的,聞起來,有一股相當難為的味道。
這是準備蓋棺材蓋。
這些白事知賓都知道裏麵沒有人了,但是該有的程序一樣也不少。
當釘棺材卡子的時候,馬大亨要提醒側側身,似乎生怕釘到裏麵的人一樣。
等到忙活完這些,時間已經到了十二點半左右了。
雖說還有一個小時,而馬陵到這裏連正常人步行十分鍾的距離都沒有,但是隊伍仍然準備出發了。
棺木被十幾個青壯合力的抬到了板車上,不是說馬大亨早不到更好的車子替代,而是必須如此。
這車子,由除了長子之外的親屬拉著她去馬陵,代表著,親人送她最後一程。
院子裏的人很多,空間有限,拉動著棺木並不算輕鬆。
馬大亨為母親準備的是最好的棺材,所以,盡管底部有一些損傷,但是分量仍舊比絕大部分的棺材要重得多。
那些兒孫們拉動得很費勁,不過還能勉強走得動。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親兒孫們不夠,外甥侄子也是可以幫忙的。馬大亨開枝散葉的人口不少,孫子也是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了,倒是不用其他人幫忙。
也不知道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靈魂,板車剛剛拉出了門口,就忽然不動了。
似乎本來千斤的重物,這時候萬斤也不止。
馬大亨的兒孫們憋得臉紅脖子粗也沒有拉動板車分毫。
“老人家在天有靈,這是舍不得家裏也舍不得他的兒孫,馬先生,給你母親磕頭,勸勸她走吧!”
一個年紀頗大的白事知賓感慨的說了這樣一句,似乎對這樣的事情見怪不怪了。
馬大亨毫不猶豫的跪下砰砰的磕了好幾個響頭,然後哭泣的勸著他的母親。
似乎他的母親真在聽他說話一樣。
馬大亨哭的見者傷心聞者流淚。
大約五分鍾,白事知賓覺得差不多了,示意旁人架起了馬大亨。
板車忽然就變得很輕鬆了。
等他們到達的時候,坑已經挖好了。
那些青壯合力將棺木卸下來,然後小心翼翼的搬進了坑裏。
白事知賓掐著時間,看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才高聲喊了一句。
鞭炮齊鳴,馬大亨填了第一鍁的土,然後就跪在地上哭成了累人。
其他青壯開始填土,很快,一個墳包就成形了。、
馬大亨跪在墳頭前,大捧大捧的各種紙紮被點燃。
裏麵有車子房子票子,馬大亨燒得很多,似乎生怕母親在下麵過得不夠好一樣。
這時候是不可以立碑的,等到清明節的時候,才能起石碑,將墳包砌成水泥。
這也是農村的規矩。
折騰到了下午四五點鍾的時候,馬大亨他們才能返迴。
“你們先迴市裏吧,我打算在這裏住上兩天。”
馬大亨的神色充滿了疲憊,迴到老宅,他揮揮手這樣對兒孫們說道。
事情已經結束了。
馬莊村的祖訓隻是要求他們在喪葬期間不能停留在馬莊村內,現在喪葬過了,在村子裏停留自然也就沒有了什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