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正德朝的李青……”朱厚照喃喃自語。


    李青走了。


    然,給朱厚照造成的心理衝擊卻並未平息,相反,一浪接著一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不論是洪武朝的李青,還是正統朝的李青,都超級討人厭,猶以文官集團為最。


    可討厭歸討厭,睜眼說瞎話卻是無法做到的,便有賊心也沒賊膽。


    不過,文官們還是陰了李青一把,對於李青的功績,采用春秋筆法書寫,反而對李青的‘大不敬’大書特書。


    比如:某年某月,太祖大怒,提劍欲砍李青;某年某月,太宗氣結,怒罵李青祖宗八輩兒……


    正統朝的李青,則更多是:上大怒,曰:欺朕太甚!


    總之,文官埋汰人還是有一手的!


    隻不過,蓋棺定論的事跡,他們沒辦法顛倒黑白,盡管足夠簡化,卻仍無法掩蓋李青的光芒!


    朱厚照作為儲君,豈會不讀本朝曆史?


    尤其當初對李青身份產生懷疑之後,關於李青的事跡,他就開始深入了解起來。


    隨著了解,他對永青侯李青愈發向往,讚賞,肯定……幻想自己做了皇帝,也能有這麽一個人輔佐。


    畢竟……這兩個李青都是非常彪悍的存在,真可謂全方麵吊打其他人!


    這一點也不誇張,且不說那實實在在的功績,就拿李青對皇帝的態度來說,若沒真才實學,若無大功勞,帝王會有那般高的容忍度?


    笑話!


    也不看看太祖、太宗是什麽性格,真想砍殺李青,李青能平安無事?


    正統朝的李青,也不弱洪武朝多少,氣得帝王跳腳那是常有的事,也就中宗還好些……可氣歸氣,氣過之後依舊偏愛。


    莫說治罪,幾乎連最基本的罰俸都未曾有過,即便罰了,也會通過其他方式補償。


    這哪是君對臣的態度?


    簡直……當大爺伺候!


    帝王為何如此?


    答案隻有一個!


    好用!不是一般的好用!


    朱厚照讀懂了春秋筆法下的李青,因此,他也想有這麽一個人來輔佐自己。


    而現在,這個人出現了。


    真像啊,謀略,眼光,大局觀……,甚至就連氣人的本事都如出一轍……朱厚照喃喃自語:


    “是他嗎?亦或說,隻是性格、能力相似的人……可這也……太像了吧?”


    無法確定帶來的糾結讓他很苦惱!


    可轉念一想,朱厚照又覺得這般糾結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


    是與不是,皆在他一念之間。


    如是!


    “但願你不會讓我失望……”朱厚照低喃自語,輕輕笑了。


    這一刻,少年人眼眸明亮,再不複之前被打擊後的頹廢、沮喪,整個人幹勁兒滿滿。


    他相信李青,亦相信自己。


    “劉瑾!劉瑾!!”


    連著唿喊幾聲,劉瑾匆匆小跑進來,躬身道:“皇上,您叫奴婢?”


    “幫朕做件事。”朱厚照說。


    “皇上這般說,奴婢如何自處呀。”劉瑾忙不迭跪下,滿臉惶恐、驚喜,“能為皇上分憂是奴婢的榮幸,奴婢是您的奴才,但憑皇上吩咐,可萬當不起一個‘幫’字。”


    他對自己的生態位認知很清楚。


    大明的太監隻能是家奴!


    權力來自皇帝,自然隻能服務於皇帝。


    “嗬嗬……”朱厚照笑了,對劉瑾這懂事的態度很滿意。


    “開了春,你去海外一趟。”朱厚照道,“準確說是去交趾,幫朕查探一下交趾各方麵的國情。”


    “出,出海?”劉瑾都驚呆了。


    “怎麽,你不願意?”


    “願意,太願意了。”劉瑾激動得臉孔漲紅,旋即察覺如此說不妥,忙又補充,“隻要是皇上吩咐的,奴婢都願意。”


    乘寶船出海啊,這豈不是說,自己離偶像又進了一步?劉瑾心潮澎湃。


    大明的太監是有牛人的!


    王振、汪直,皆是翹楚,不過,真若說到偶像,那隻有一個!


    ——三寶太監!


    這是大明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手握權柄,善始善終,有大功績,且完全是正麵形象的太監。


    要知道,文臣那般討厭太監,都不敢抹黑三寶太監!


    太監自覺矮人一頭,可三寶卻給了這個團體一絲尊嚴。


    誰人不知永樂豆、永樂米、宣德薯、宣德茄……是咱爺們兒三寶帶迴來的啊!


    這是他們的心靈寄托,因為有了這個人,太監們有了可以挺起一截腰板的資格。


    便是跋扈如王振,囂張如汪直,也都是三寶的小迷弟!


    劉瑾當然激動。


    這趟出海,咱爺們兒也得想辦法帶迴來些高產作物,幹出一番事業出來,名垂青史……劉瑾激情澎湃,人還沒出海,就開始幻想自己風光迴朝情景了。


    “皇上,奴婢何時出發啊?”


    “急什麽?最起碼也得過了正月啊。”朱厚照嗤笑,打趣道:“怎麽,一聽說出海,就想向三寶太監看齊了?”


    朱厚照對三寶太監一點也不陌生,不全是讀本朝曆史的緣故,更多原因是身邊太監老是提起。


    就這麽一個拿得出手的人物,太監們自然常提及,同時,也是為了讓儲君親近太監。


    朱厚照做太子時,沒少聽太監提三寶,對其事跡自然熟悉。


    “想向三寶看齊,你還差得遠呢。”朱厚照不客氣道,“昔年太宗靖難,三寶太監就曾立下大功,可不是你們這些伺候人的奴婢能比的。”


    “呃嗬嗬……皇上說的是,三寶太監那是何許人也,奴婢哪敢高攀。”劉瑾訕訕賠笑,卻並不氣餒。


    能和偶像相提並論,本就是榮幸!


    卻聽皇帝又道:“不過,三寶太監也是從伺候人開始的。”


    劉瑾腦袋‘嗡’的一聲,麵龐瞬間紅如雞血,激動地語無倫次,他不知該如何表達感動、感激,便跪在地上猛磕頭……


    ‘砰砰砰……!’


    朱厚照無奈又好笑,罵道:“省著點磕,別把腦子磕壞了,且退下吧。”


    “是是,謝皇上,謝皇上隆恩……”劉瑾這才心滿意足地退下。


    出了禦書房,一股冷風吹來,他才清醒下來,同時疼痛感襲來,疼得他齜牙咧嘴。


    劉瑾齜牙咧嘴的笑……


    ~


    小院兒。


    李青做了一大鍋亂燉,吃了一大碗,餘下的還夠他吃兩天,這大冷的天也不擔心會壞,吃的時候熱一下就成。


    大過年的,酒樓、青樓都歇業了,想出去吃都沒地兒去,還好幹兒子買了年貨,倒不至於餓肚子。


    “可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啊!”李青苦笑,“唉…,算了,還是熬一熬吧,過些日子就都開業了,這麽久都熬下來了……”


    就這樣,餘下幾日李青都是在發呆中度過……


    還好,大明的年假極短,權力機器很快再次運行。


    緊接著,酒樓、青樓營業,李青告別了吃亂燉的日子,飲食也正常起來。


    中午下館子,晚上喝花酒!


    至於早飯……他起不來。


    朱厚照頒布了新政,內容中規中矩,並無激進的政策,群臣懸著的心逐漸放下來。


    不過,也有一條針對群臣的政策,缺勤按天數扣俸祿!


    對此,群臣倒無異議,一來合乎情理,二來隻是小錢,犯不上為這個讓新君不痛快。


    李青稍稍有些鬧心,不過總體還是滿意的,小皇帝聽勸,戒了驕躁,君臣關係沒一上來就劍拔弩張。


    眼下的大明最需要的就是穩定,工商業這條路基礎已經打牢,接下來交給時間就是。


    不過,弘治朝遺留下的隱患也得修正。


    這幫文臣不能太慣著了。


    正德元年,三月春。


    劉瑾奉旨出海。


    這一行為極大的刺激了文臣,都是人精,一眼就看出新君欲效仿憲宗皇帝,打算用太監製衡他們。


    不過,他們還未來得及施壓鬧事,朱厚照的恩典就來了。


    ——開經筵!


    且還是為期三個月的春講,每月進行三次!


    經筵,是帝王以臣為師,學治國之道,特意舉行的官方活動,於文臣而言,這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肯定。


    玩世不恭的小皇帝,能做到這般,在一定程度上挽迴了群臣的心,不過,一想到小皇帝要用太監,他們就無法淡定。


    要知道,中關村的汪直可還在呢!


    被汪直支配的恐懼並沒過去多久,他們怎能不怕井繩?


    當然,汪直能活到現在,多虧了朱見深那句:汪直不死,西廠不開!


    不然,汪直多半會被清算!


    朱厚照有動過啟用汪直的念頭,隻是汪直的名聲太惡了,真若啟用汪直,文官們非得炸鍋不成!


    用汪直,等同於直接‘宣戰’!


    其實,當初朱佑樘就曾動過用汪直的念頭,然,剛有所動作,群臣就集體炸毛,加之他身體不好,便不了了之了。


    如今太監重新登上曆史舞台,群臣豈可坐視不理?


    正是三月春,氣溫迴暖很多,杜絕了老寒腿的風險,那還等什麽?


    跪宮門!


    不信你剛登基,就敢這麽苛待我們?


    俺們都是上歲數的人了,你一少年真忍得下心?


    忍得下……朱厚照可沒什麽敬老美德,下跪的是臣,又不是他的長輩。


    心理負擔?完全沒有!


    “李卿,你看著的啊,是他們非要跪,非朕在挑事!”朱厚照亦是慍怒,“首先,朕沒惹他們任何人!”


    李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紅並收藏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