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大幅度跳躍,心理大程度衝擊……朱厚照久久未迴過神。


    好半晌,他清醒下來,表情複雜的看著李青,欲言又止。


    他似乎……不知該如何反應。


    震驚、荒誕、不可思議……好像都不能準確表達出他此刻的心情。


    “無需懷疑,我沒必要騙你,亦沒心情騙你。”李青說,“有些事是瞞不了人的,你若仍持懷疑態度,大可遣人去探查一番,看看是否如我說的這般。”


    朱厚照咽了咽唾沫,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似是沒有緩解發幹的喉頭,幹脆一飲而盡。


    略微滾燙的茶水流進胃裏,他複雜的心緒平靜下來。


    “唿~”


    朱厚照唿出一口帶著茶香的溫熱之氣,問道:“交趾正在大範圍開荒?”


    “是!”


    “交趾欲大規模種糧食,往大明輸送?”


    “沒錯!”


    “這些都是你在主導?”


    “對的!”


    朱厚照又沉默了,一時間難以消化。


    據他對李青的了解,這是個很討厭,卻很有本事,說話很難聽,卻不屑說謊的人。


    粗鄙、無禮、放肆……這些是李青的缺點,可這麽多缺點都無法掩蓋他的優點。


    少年人情感最是豐富,也最是憑好惡主觀判斷一個人的年紀。


    以李青的所作所為,按道理說,朱厚照早就該對其厭惡到極點,一腳踹開了。


    可,並沒有!


    因為他明白,李青不是他的敵人,因為他明白,李青是可以真正幫到他的人。


    足足半刻鍾後,朱厚照才又開口:“姑且信你。”


    緊接著,又道:“不過,朕想知道,你憑什麽做到這些,你又為何要這麽做!”


    “我是一個醫生……”


    “別說這些有的沒的,說重點。”朱厚照深吸一口氣,道:“說些能取信於人的吧。”


    李青道:“在大明,我醫治過太上皇,兩任;在交趾,我是交趾王的主治醫生!”


    “交趾王……是漢王吧?”朱厚照問。


    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往事,不被民間所知,可作為一國之君的朱厚照卻是清楚明白。


    漢王一脈被從宗譜上抹了去,不被朝廷承認,可卻無法改變漢王一脈出自朱家的事實。


    朱厚照自然知道這些秘辛。


    “朕記得,現在的交趾王是朱祁錦是吧?”


    “嗯,說起來,還是你太爺爺輩兒的呢,咳咳,雖說如今漢王一脈的朱家血脈稀釋了些,可仍出自太宗不是嗎?”李青歎道,“畢竟……還姓朱。”


    朱厚照不置可否,問:“交趾王也病了?”


    “算是吧,我改善他的身體,提出些要求不過分吧?”李青反問,“這不是很合理嗎?”


    朱厚照皺眉,道:“他是交趾的土皇帝,還找不出個醫生……”


    他突然止住話語,大明的正經皇帝,都找不出個合適的醫生,太醫院盡是些酒囊飯袋……


    “你的醫術確實不凡,可交趾王也不至於為此對你馬首是瞻吧?”朱厚照道,“黃金、美人……甚至權力,朕相信他都可以給你,可這種超大付出,且不符合本國利益的事,他為何會輕易答應呢?”


    “別扯什麽朱家人。”朱厚照哼道,“諸藩王才走多久啊,之前你領教過他們的自私自利,莫說漢王一脈被抹了去,即便被大明承認,也萬不會如此犧牲。”


    李青笑了:“皇上可聽過晏子使楚的故事?”


    朱厚照愣了下,狐疑道:“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


    “這麽說是有些打擊人,可這就是事實。”李青認真道,“交趾的氣候優於大明,遠甚!”


    “哦?願聞其詳。”朱厚照悶悶道,他對大明歸於淮北耿耿於懷,卻更好奇‘淮南’的氣候環境。


    李青介紹:“交趾亦有南有北,北方最冷的時候,冬日會降些霜雪,不過幾乎不結冰,至於南方……沒有冬天,隻有春夏秋,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基於此,他們的糧食根本吃不完,盈餘的部分賣給大明,這完全符合漢王的利益。”李青說道,“不可否認,大規模開荒前期投入非常大,可帶來的效益也是巨大,且持久,所以漢王答應並不奇怪。”


    朱厚照眉頭輕皺:“不對,還有一個重點你沒說。”


    “什麽?”


    “他為什麽相信你?”朱厚照抓住了問題的關鍵,“你說的這些確實無懈可擊,也算合乎情理,可你畢竟隻是個小人物,何以取信於他?”


    “這個……”李青一時語塞。


    不得不說,小皇帝腦袋瓜確實好使,準確無誤的抓住了關鍵所在。


    “我有憲宗皇帝的信物!”李青說。


    “什麽信物?”


    “進出宮的牙牌,以及憲宗皇帝的貼身玉佩。”


    朱厚照目光狐疑,問:“你該不會說,你去交趾做這些,也是出自憲宗皇帝的授意吧?”


    謝謝你為我找理由……李青點頭:“正是如此。”


    “你這話……你自己信嗎?”朱厚照無語,“真若是憲宗皇帝授意,豈會不與我父皇說?


    再者,憲宗皇帝駕崩去也,你之辛苦,你之付出……又有何人知?何人懂?如何變現?”


    李青默然,良久,道:“我不需別人知道,不需別人理解,更不需變現;我做這些……隻是為了取悅自己。”


    朱厚照嗤笑。


    “好笑嗎?”


    “……”朱厚照不笑了,無論真假,都不應被取笑。


    朱厚照費解,誠實道:“朕還是無法徹底相信,坦白說,我是無法相信世上還有這麽無私奉獻的人。”


    李青點頭:“理解,所以你大可派人去調查,看看是否如我所說。”


    “這是自然,這麽大的事可不能聽你一麵之詞,不過……”朱厚照又盯了李青一眼,道:“不知為何,我總覺得你說的是真的。”


    李青失笑:“相信你的感覺,我沒理由騙你,不是嗎?”


    “可我不知你為何要這麽做……”朱厚照哼道,“非我不信任你,實在是你剛才的理由,任誰也無法相信。”


    “你從人性本惡出發,自然是不相信的,嗯…,你這麽思考問題,也不算錯,高尚的人終究隻是極少數。”李青肯定了朱厚照的思維邏輯,繼而又道,“至於我嘛,我就是那極少數人。”


    朱厚照有心說他往臉上貼金,卻終究沒說出口,轉而道:


    “你說這些,是怕我打擊工商業是吧?”


    “不錯。”李青坦然承認,“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天之道是萬物運行之根本,人之道則是道盡了曆史興衰;不是說眼下這條路絕對正確,而是……沒有更好的了。”


    “別咬文嚼字,說朕能聽懂的。”朱厚照哼道。


    李青沉吟了下,道:“通俗來說,人與人形成的關係總和最終都會發展成:損害不足之人、奉養盈餘之人;這無可避免,沒有人可以改變,懂嗎?”


    “你是說土地兼並?”


    “是,卻不全是,涉及到方方麵麵。”李青歎了口氣,道:“而走工商業這條路,則會把這個殘忍過程……變得溫和,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不足。”


    “這是在玩火!”朱厚照道,“就這麽搞下去,天下早晚要亂起來,且是大亂!”


    李青不反駁,反而讚道:“你這個比喻非常恰當,就是在玩火!”


    抿了口溫熱的茶,李青打比方,“大冷的天喝杯熱茶身心暖暖,可這茶不正是火燒出來的嗎?


    換算到工商業亦然!”


    李青欣然道:“海上通商至今,上至江山社稷,下至萬萬黎民,都喝上了溫熱的‘茶’不是嗎?”


    這下,換朱厚照無從反駁了。


    盡管不想承認,可大明國力不斷上升的核心原因正是工商業發達,這是事實!


    然,朱厚照不服。


    他沿用這個比喻,道:“這把火注定越燒越旺,最終隻會讓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不排除這種可能,可不代表這是唯一的結果。”李青道。


    “如何解?”


    “揚湯止沸!”


    這個詞非常貼切,朱厚照瞬間明悟,不過,他依舊有些顧慮,沉吟道:


    “事情演變到那一步需時良久,這些你我都無法見到了,若後世之君英明強幹還好,可若……”


    “請相信後人!”李青微笑說,“時勢造英雄。”


    “你要不聽聽你在說什麽!?”朱厚照慍怒。


    李青好笑:“你又何須生氣呢?未來局勢動蕩的確在所難免,可遠不至於大明亡國,無他,這種發展模式具有劃時代的先進性!”


    李青神情認真,正色道:“請相信我,隻要大明不開曆史倒車,它的國祚會超越所有大一統王朝。”


    朱厚照消化著李青的話,久久不語。


    李青也不著急,給他充分時間思考。


    許久,朱厚照道:“朕可以不打擊工商業,不過,朕也不會大力扶持工商業發展,這鍋水,還是一點一點慢慢燒來的好!”


    “皇上英明。”李青頷首,“如此這般最好不過,不會引起動蕩,亦不會因發展過快,出現係統性風險。”


    朱厚照悶悶點頭,旋即奇怪的看著他,遲疑道:“你能不能給朕說句實話?”


    “你說。”


    “你跟永青侯是何關係?”朱厚照問,接著,又補充道:“朕說的是老永青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紅並收藏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