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青的設想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 作者:青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歪理,我的話就是真理。”李青滿臉霸道,“拿來吧你。”
朱見深冷不防,被李青奪去了酒壺,他也不惱,反而一臉壞笑。
李青晃了晃酒壺,空空如也,不禁臉都黑了。
朱見深樂不可支,仰著臉:“哈哈哈……”
李青眼眸微眯,左手掰右手,指關節‘哢哢’響。
朱見深不笑了……
~
“先生。”
“嗯?”
“再玩個把月,咱們迴金陵吧。”朱見深說。
李青微微一怔,詫異道:“這就……玩夠了?”
“嗯,算算時間,咱們都快出來一年了,差不多也是該迴去了。”朱見深輕歎,“不能一直在外邊漂著吧?”
李青微微點頭:“迴去後,你也不用多操勞,好好享受生活便是,事情沒你想得那般糟糕,大明的出路交給我便是。”
他不要朱見深做什麽,隻要朱見深活著,壓住那幫老臣不安分的心,就能在無形中杜絕許多麻煩。
皇權交替初期,通常是文官集團做大的好機會,不說多,平穩度過這兩年,他們就難以再起勢。
“你真有把握?”
“那必然啊!”李青自信一笑,“你當我白活這麽久啊?”
“倒也是。”朱見深稍稍放心,“還有,我百年之後……”
“放心,我答應你的事,絕不會忘,更不會食言,放寬心就是了。”
朱見深笑笑,“哎,好。”
他就勢躺下,望著湛藍天空,輕鬆愜意。
…
舒心愜意的日子過得很快,眨眼,時間來到八月份,兩人吃了東坡肉,喝了龍井茶,遊了西湖,聽了江南小調兒。
該玩的都玩兒了,該吃的也吃了,兩人動身趕往金陵。
杭..州跟金陵相距不算遠,兩人不急著趕路,也隻用了五日就到了永青侯府。
離中秋沒幾天了,在這兒過中秋節也挺不錯。
朱婉清對二人的到來很開心,小李浩也湊上來打招唿,大半年不見,他又長高了不少,跟少年李宏愈發相像。
……都有些不太聰明的樣子。
朱婉清恨鐵不成鋼:“這孩子算是廢了,連個秀才都考不上。”
李浩叫屈:“娘啊,你是真看的起你兒子,我才多大啊?南直隸人才之多堪稱恐怖,別說我了,你讓我爹考個秀才試試?他都不一定能考上!”
“你……!”朱婉清氣結。
“小浩說的不為錯,秀才可沒那麽好考。”朱見深打圓場,“再說,他考秀才也沒什麽用啊,無論是永青侯,還是水師總兵,哪個不比科舉有前途?”
“就是就是,大伯,你懂我。”李浩如逢知己。
“什麽大伯?”朱婉清哼道,“叫舅舅!”
“???”
李浩一臉懵,訥訥道:“不是,我還有舅舅呢?”
“廢話!”
“……那你之前為啥讓我叫大伯?”
朱婉清:“……你哪來那麽多為什麽,再囉嗦,老娘打不死你。”
“……舅舅。”李浩叫了聲,緊接著開始訴苦,“你快管管你妹子吧,外甥苦啊……”
“啊呀……娘,我還是你親生的嗎?”李浩大唿小叫,齜牙咧嘴,“舅舅,外甥去挨個打,中午再陪您喝兩杯哈~”
朱見深好笑搖頭,“婉清怎麽老是發火。”
“換你也火氣大。”李青道,“夫君常年在外,府上又有一大堆事要做,兒子還不爭氣……”
朱見深想了想,道:“等迴去,給李宏放個長假,讓他迴來歇一段時間。”
“嗯,水師體係如今差不多成熟了,歇一歇也成,”李青道,“咱們在江南待了這麽久,也不見有倭寇,想來,他們是被打疼了,最起碼,近些年應該不會有大動作。”
聞言,朱見深問:“那還有必要大力扶持水師嗎?”
“怎麽,嫌燒錢?”
“嗯,水師太花錢了。”朱見深不否認,“且不說戰船的鑄造、養護,水上作戰多以箭矢、火器為先,同樣數量的兵卒,水師的耗費是步卒的三倍不止,便是騎兵,也沒這麽大的花費。”
“還是要扶持的,”李青道,“還記得上次我跟你說的話嗎,氣候惡劣不僅是大明,全世界皆是如此,目前還好,可以後呢?”
“你是說,海外蠻夷會進犯大明?”
“可能性不大,但真若到了活不下去之際,未嚐不會。”李青歎道,“畢竟,都知道大明富饒。”
頓了下,“扶持水師,更主要是為了收割海外諸國,未來……大明的資源大概率是不夠用,人口太多了,矛盾必須轉移出去。”
“移民不成啊!”朱見深苦笑道,“為帝者,誰不想開疆拓土?奈何……難啊!”
“移民北方倒還好,可若是漂洋過海……根本行不通,移民海外,比流放還讓人抵觸,說難聽點兒,比刨人祖墳還過分,無異於逼人造反。”
朱見深歎道,“洪武初年,太祖搞的洪武趕散,隻是把人從江南遷徙去蘇北,就惹得天怒人怨……
至今,遷徙過去的人,還稱睡覺叫‘上蘇..州’,意思是唯有在夢中,才能迴到故土……”朱見深道,“百姓對家鄉有著深沉的愛,讓他們背井離鄉,且還是漂洋過海的流浪,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頓了下,“永樂時期雖說也大批量遷徙人口,但那是建立在高福利的政策下,朝廷投入了海量錢糧,並在北方給予了大量待開墾的荒地,這才勉強行得通,但以後……”
朱見深苦笑道:“真到了那天,你說朝廷還能拿的出那麽多錢糧嗎?還有,大明軍隊戰力是強,可若想消滅一個國家的大半人口,也是極其艱難……這一招行不通!”
李青默然。
莫說這時代,哪怕後世人,也都講究個落葉歸根。
讓百姓去海外……確實不現實。
如朱見深所說,叛流刑,也都還在大明呢,這比流放還殘忍。
李青唿出一口抑鬱之氣,道:“我的意思是,隻收割海外諸國的財富,咱們不移民。”
“這話怎麽說?”
“我之前不是跟你說過嘛,做貿易啊!”李青笑道,“日子緊吧了,他們肯定會降低生活標準,這也是近些年,海商貿易逐漸不景氣的原因。”
朱見深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以強大水師震懾,然後……強買強賣?”
“就隻剩這一個法子了。”李青點頭,“不過,肯定不能太過野蠻,要軟硬兼施,不能跟土匪似的,咱們畢竟是天朝上國,還是得講道理……”
李青沒敢說大力發展工業化,扶持富紳產業,讓其更高效、更省成本的生產商品;他知道,朱見深不會同意。
所以,隻說了大略方針,並未細化。
朱見深緩緩點頭:“那就這樣吧,反正我是想不到比你更好的辦法了。”
頓了頓,“何時開始運作?”
“不急,這麽大的事,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做的,想急也急不起來啊!”李青道,“眼下還隻是理論,我要好好謀劃一番。”
“去京師謀劃吧。”朱見深道,“這樣,我能幫你參考參考,無聊時,也能彼此解個悶兒。”
“成。”李青答應。
對他來說,在哪兒都一樣,在京師還能兼顧關注一下朝局。
這時,朱婉清緩步走來,又恢複了溫柔模樣,笑著說:
“李叔、大哥,你倆聊什麽呢?”
“隨便聊聊。”朱見深笑了笑,打趣道,“揍一頓兒子,心情好多了吧?”
朱婉清嗔了他一眼,哼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哥你不學好。”
“哎哎哎,說話注意點兒哈。”李青不幹了,“你皮癢了是吧?”
朱婉清:“……”
朱見深笑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算是知道妹子你為啥老揍小浩了。”
李青轉過頭,“你也皮癢了?”
朱見深:“……”
~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最舒服的季節,不熱不冷,秋涼爽快。
府上氛圍極好,朱見深跟妹子談天,跟外甥小酌,有時無聊,也會去藏書閣看看書……終於,他發現了不對勁兒。
“李青,這永樂大典咋迴事兒?”
“什麽大典?”
“永樂大典!”
“永樂什麽?”
“……好啊!”朱見深咬牙切齒,“我就說嘛,這大典怎麽越看越不對勁兒,敢情你把大典給偷了來。”
“呐呐呐,說話可要講證據啊,什麽叫我偷的,這是……”李青發虛,悻悻道:“這是我讓人抄錄的。”
“放屁!!”朱見深罵道,“你當我是傻子不成,你上哪兒找來這麽多書法大家?不行,我要帶走!”
“這可不行!”李青急了:“我實話跟你說吧,這是太宗送給我的。”
“忽悠,接著忽悠……”朱見深冷笑:“太宗耗資彌巨,花費心力編撰的大典送給你?
你臉得有多大啊?!”
李青:“……不管你信不信,這大典就是太宗送的。”
他依舊嘴硬,死不承認偷大典。
頓了頓,道:“永樂年間發生過三大殿失火事件,盡管沒燒起來,卻也讓太宗驚出一身冷汗,他怕再發生那樣的事,恐大典葬身火海,便讓我保存。”
李青說:“這事兒,我曾跟你父皇解釋過,婉清也知道,是不是啊婉清?”
朱婉清暗暗撇嘴:“啊對對對……!”
朱見深冷不防,被李青奪去了酒壺,他也不惱,反而一臉壞笑。
李青晃了晃酒壺,空空如也,不禁臉都黑了。
朱見深樂不可支,仰著臉:“哈哈哈……”
李青眼眸微眯,左手掰右手,指關節‘哢哢’響。
朱見深不笑了……
~
“先生。”
“嗯?”
“再玩個把月,咱們迴金陵吧。”朱見深說。
李青微微一怔,詫異道:“這就……玩夠了?”
“嗯,算算時間,咱們都快出來一年了,差不多也是該迴去了。”朱見深輕歎,“不能一直在外邊漂著吧?”
李青微微點頭:“迴去後,你也不用多操勞,好好享受生活便是,事情沒你想得那般糟糕,大明的出路交給我便是。”
他不要朱見深做什麽,隻要朱見深活著,壓住那幫老臣不安分的心,就能在無形中杜絕許多麻煩。
皇權交替初期,通常是文官集團做大的好機會,不說多,平穩度過這兩年,他們就難以再起勢。
“你真有把握?”
“那必然啊!”李青自信一笑,“你當我白活這麽久啊?”
“倒也是。”朱見深稍稍放心,“還有,我百年之後……”
“放心,我答應你的事,絕不會忘,更不會食言,放寬心就是了。”
朱見深笑笑,“哎,好。”
他就勢躺下,望著湛藍天空,輕鬆愜意。
…
舒心愜意的日子過得很快,眨眼,時間來到八月份,兩人吃了東坡肉,喝了龍井茶,遊了西湖,聽了江南小調兒。
該玩的都玩兒了,該吃的也吃了,兩人動身趕往金陵。
杭..州跟金陵相距不算遠,兩人不急著趕路,也隻用了五日就到了永青侯府。
離中秋沒幾天了,在這兒過中秋節也挺不錯。
朱婉清對二人的到來很開心,小李浩也湊上來打招唿,大半年不見,他又長高了不少,跟少年李宏愈發相像。
……都有些不太聰明的樣子。
朱婉清恨鐵不成鋼:“這孩子算是廢了,連個秀才都考不上。”
李浩叫屈:“娘啊,你是真看的起你兒子,我才多大啊?南直隸人才之多堪稱恐怖,別說我了,你讓我爹考個秀才試試?他都不一定能考上!”
“你……!”朱婉清氣結。
“小浩說的不為錯,秀才可沒那麽好考。”朱見深打圓場,“再說,他考秀才也沒什麽用啊,無論是永青侯,還是水師總兵,哪個不比科舉有前途?”
“就是就是,大伯,你懂我。”李浩如逢知己。
“什麽大伯?”朱婉清哼道,“叫舅舅!”
“???”
李浩一臉懵,訥訥道:“不是,我還有舅舅呢?”
“廢話!”
“……那你之前為啥讓我叫大伯?”
朱婉清:“……你哪來那麽多為什麽,再囉嗦,老娘打不死你。”
“……舅舅。”李浩叫了聲,緊接著開始訴苦,“你快管管你妹子吧,外甥苦啊……”
“啊呀……娘,我還是你親生的嗎?”李浩大唿小叫,齜牙咧嘴,“舅舅,外甥去挨個打,中午再陪您喝兩杯哈~”
朱見深好笑搖頭,“婉清怎麽老是發火。”
“換你也火氣大。”李青道,“夫君常年在外,府上又有一大堆事要做,兒子還不爭氣……”
朱見深想了想,道:“等迴去,給李宏放個長假,讓他迴來歇一段時間。”
“嗯,水師體係如今差不多成熟了,歇一歇也成,”李青道,“咱們在江南待了這麽久,也不見有倭寇,想來,他們是被打疼了,最起碼,近些年應該不會有大動作。”
聞言,朱見深問:“那還有必要大力扶持水師嗎?”
“怎麽,嫌燒錢?”
“嗯,水師太花錢了。”朱見深不否認,“且不說戰船的鑄造、養護,水上作戰多以箭矢、火器為先,同樣數量的兵卒,水師的耗費是步卒的三倍不止,便是騎兵,也沒這麽大的花費。”
“還是要扶持的,”李青道,“還記得上次我跟你說的話嗎,氣候惡劣不僅是大明,全世界皆是如此,目前還好,可以後呢?”
“你是說,海外蠻夷會進犯大明?”
“可能性不大,但真若到了活不下去之際,未嚐不會。”李青歎道,“畢竟,都知道大明富饒。”
頓了下,“扶持水師,更主要是為了收割海外諸國,未來……大明的資源大概率是不夠用,人口太多了,矛盾必須轉移出去。”
“移民不成啊!”朱見深苦笑道,“為帝者,誰不想開疆拓土?奈何……難啊!”
“移民北方倒還好,可若是漂洋過海……根本行不通,移民海外,比流放還讓人抵觸,說難聽點兒,比刨人祖墳還過分,無異於逼人造反。”
朱見深歎道,“洪武初年,太祖搞的洪武趕散,隻是把人從江南遷徙去蘇北,就惹得天怒人怨……
至今,遷徙過去的人,還稱睡覺叫‘上蘇..州’,意思是唯有在夢中,才能迴到故土……”朱見深道,“百姓對家鄉有著深沉的愛,讓他們背井離鄉,且還是漂洋過海的流浪,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頓了下,“永樂時期雖說也大批量遷徙人口,但那是建立在高福利的政策下,朝廷投入了海量錢糧,並在北方給予了大量待開墾的荒地,這才勉強行得通,但以後……”
朱見深苦笑道:“真到了那天,你說朝廷還能拿的出那麽多錢糧嗎?還有,大明軍隊戰力是強,可若想消滅一個國家的大半人口,也是極其艱難……這一招行不通!”
李青默然。
莫說這時代,哪怕後世人,也都講究個落葉歸根。
讓百姓去海外……確實不現實。
如朱見深所說,叛流刑,也都還在大明呢,這比流放還殘忍。
李青唿出一口抑鬱之氣,道:“我的意思是,隻收割海外諸國的財富,咱們不移民。”
“這話怎麽說?”
“我之前不是跟你說過嘛,做貿易啊!”李青笑道,“日子緊吧了,他們肯定會降低生活標準,這也是近些年,海商貿易逐漸不景氣的原因。”
朱見深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以強大水師震懾,然後……強買強賣?”
“就隻剩這一個法子了。”李青點頭,“不過,肯定不能太過野蠻,要軟硬兼施,不能跟土匪似的,咱們畢竟是天朝上國,還是得講道理……”
李青沒敢說大力發展工業化,扶持富紳產業,讓其更高效、更省成本的生產商品;他知道,朱見深不會同意。
所以,隻說了大略方針,並未細化。
朱見深緩緩點頭:“那就這樣吧,反正我是想不到比你更好的辦法了。”
頓了頓,“何時開始運作?”
“不急,這麽大的事,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做的,想急也急不起來啊!”李青道,“眼下還隻是理論,我要好好謀劃一番。”
“去京師謀劃吧。”朱見深道,“這樣,我能幫你參考參考,無聊時,也能彼此解個悶兒。”
“成。”李青答應。
對他來說,在哪兒都一樣,在京師還能兼顧關注一下朝局。
這時,朱婉清緩步走來,又恢複了溫柔模樣,笑著說:
“李叔、大哥,你倆聊什麽呢?”
“隨便聊聊。”朱見深笑了笑,打趣道,“揍一頓兒子,心情好多了吧?”
朱婉清嗔了他一眼,哼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哥你不學好。”
“哎哎哎,說話注意點兒哈。”李青不幹了,“你皮癢了是吧?”
朱婉清:“……”
朱見深笑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算是知道妹子你為啥老揍小浩了。”
李青轉過頭,“你也皮癢了?”
朱見深:“……”
~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最舒服的季節,不熱不冷,秋涼爽快。
府上氛圍極好,朱見深跟妹子談天,跟外甥小酌,有時無聊,也會去藏書閣看看書……終於,他發現了不對勁兒。
“李青,這永樂大典咋迴事兒?”
“什麽大典?”
“永樂大典!”
“永樂什麽?”
“……好啊!”朱見深咬牙切齒,“我就說嘛,這大典怎麽越看越不對勁兒,敢情你把大典給偷了來。”
“呐呐呐,說話可要講證據啊,什麽叫我偷的,這是……”李青發虛,悻悻道:“這是我讓人抄錄的。”
“放屁!!”朱見深罵道,“你當我是傻子不成,你上哪兒找來這麽多書法大家?不行,我要帶走!”
“這可不行!”李青急了:“我實話跟你說吧,這是太宗送給我的。”
“忽悠,接著忽悠……”朱見深冷笑:“太宗耗資彌巨,花費心力編撰的大典送給你?
你臉得有多大啊?!”
李青:“……不管你信不信,這大典就是太宗送的。”
他依舊嘴硬,死不承認偷大典。
頓了頓,道:“永樂年間發生過三大殿失火事件,盡管沒燒起來,卻也讓太宗驚出一身冷汗,他怕再發生那樣的事,恐大典葬身火海,便讓我保存。”
李青說:“這事兒,我曾跟你父皇解釋過,婉清也知道,是不是啊婉清?”
朱婉清暗暗撇嘴:“啊對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