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群臣這一項建議,針對性地解決了問題。


    既然你覺得官僚機構冗員浮雜,那直接從根兒上解決豈不更好?


    這一波,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


    尤其是朝堂大佬,他們的後代能享受到恩蔭,上升通道減少,反而對他們更有利。


    至於沒實力拿到恩蔭名額的官員,那也無甚打緊,至少他們自身的利益保住了。


    這次,他們可謂是煞費苦心,也著實解決了難題。


    隻是……朱見深不可能同意!


    按照這個方法實施下去,過上個百餘年,大明的官僚機構就會被世襲主導,屆時,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簡直……剪不斷,理還亂!


    想想都讓人頭疼。


    且,新鮮血液的補充太少,亦會進一步加大腐敗問題,因為大多情況,在飽讀聖賢書的加持下,新任官相對來說比較清廉。


    雖說隨著時間推移,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受到汙染,但至少會有一段時間的清廉期。


    不過,以上種種,都還隻是其次!


    真正讓朱見深忌憚的是,上升通道的減少,會給江山社稷帶來極大的不穩定。


    舉例來說:一群窮苦人即便是受到不公平待遇,大概率也不會做出什麽過激之事,更沒能力撼動江山社稷;


    可若是這群窮苦人中,有陳勝、吳廣這樣的存在呢?


    恐怕立時就會攪得天翻地覆!


    沒有陳勝、吳廣,就是一群任勞任怨的苦哈哈,有了陳勝吳廣,立刻就是一支起義軍。


    見識越小,欲望越小;見識越大,欲望越大!


    將這些見識大的人籠絡到朝廷,才能無形中解決危機,可要是太多的人懷才不遇,並聚攏到一起,怕是沒事兒也能找些事兒出來……想想都可怕。


    所以,科舉這個上升通道閘口,萬萬不能動。


    動,則動搖江山社稷!


    科舉的偉大意義,不隻在於為朝廷選才,也起著安定江山社稷的作用,甚至,後者大於前者。


    把這些有能力,有野心的人聚攏在朝廷,使其在圈子裏相互爭鬥,遠比隱於民間要好的多得多。


    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朱見深不能同意,同意這個建議,那他必將是大明的罪人。


    “自宋起,科舉便是三年一次,”朱見深道,“數百年下來,早已深入人心,不可妄動!”


    “那皇上可有想過,不如此,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是啊皇上,即便眼下縮減官僚機構,在三年一次的科舉加持下,過上幾代人,依舊會冗員浮雜。”


    局勢演變到現在,他們也懶得避諱了,都知道皇帝是鐵了心,必須得給出解決之法才行。


    他們自認妥協了,但,皇帝卻有些……不識好歹。


    “皇上,難道臣等還比不得未入仕的人?”


    “難道皇上情願不顧君臣之情,也要籠絡那些不知忠奸的人?”


    朱見深被架起來了,但這次,他沒法逃避。


    所以,他罕見強硬起來,寸步不讓。


    “不錯!”朱見深爽快承認,“朕情願得罪諸位愛卿,也不能得罪天下讀書人!”


    此言一出,就連最後一塊遮羞布也給扯下來了。


    全然撕破了臉!


    都這樣了,群臣自然也不慣著,再次請辭。


    僅數日功夫,請辭奏疏便如雪花一般,堆滿禦案,堆成了小山……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請辭的更多,五品以上官員,九成九請辭!


    五品以下官員,請辭者亦占了三分之二。


    大明政治中心的京師,政令運轉幾乎停擺,官僚體係近乎癱瘓。


    這一次的危機,不見硝煙,卻端的厲害。


    這一次,群臣打破規則了,實在是他們沒有辦法了,也萬難接受皇帝的行為。


    朱見深失算了,他還是小瞧了這群人……


    該服軟的時候,咱成化帝一向不強撐,主打一個能屈能伸。


    他下了罪己詔,言稱自己行為欠妥當,欠思量。


    隨後,他駁迴了所有請辭奏疏,並單獨召見六部九卿……予以恩賞。


    又過三五日,停擺的朝政才恢複正常。


    朱見深沒有懲罰任何人,權當一切沒發生過。


    群臣見狀,也無再得寸進尺,又恢複到了往日模樣,對皇帝依舊恭敬有加,朝堂之上,一口一個‘皇上英明’。


    就好似……之前就是一場夢。


    群臣滿意了。


    但朱見深憤怒了,他不會善罷甘休。


    這個仇,他早晚得報,等不了十年,三年之內就得報仇!


    這天,他越過了吏部、內閣,任命一個京師本地讀書人做了禦史。


    對此,群臣並無人提出異議,畢竟剛剛重歸於好,這又實在算不得什麽,人皇帝都下罪己詔了,他們也不好眼裏不容沙子,索性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可他們不會想到,就是這一次的疏忽,給他們帶來了無比沉重的打擊……


    ~


    “燃起來了!”


    李青望著熊熊大火,眸中閃爍著興奮光芒,這一次,又給他偷襲成功了。


    他不敢停留,那邊喊殺聲震天響,激戰已有挺長一段時間了,他是提前埋伏,並趁著敵方武裝力量被盡數吸引,這才得以成功。


    目的達到,李青立即率領千餘部下前去增援。


    “嗒嗒嗒……”


    月光皎潔,戰馬飛馳而過,隱隱可見蕩起的漫天塵土,李青目光灼灼,殺氣騰騰,


    身後勇士們亦是戰意盎然,不可一世……


    這一仗若是打贏,那可真能好好解迴饞,人口近十五萬的部落,又是水草豐美之地,牛羊牲畜之多,之肥美……想想都流口水。


    經過小半年來的消耗,眼下這部落的武裝,大致還有兩萬一二的樣子。


    李青的一萬五千大軍,與之相比是有差距,但並不算太大,加上他們又是偷襲,又是放火的,搶占先機之下,完全彌補了人數差。


    這個部落怎麽也想不到,李青這一路軍竟敢反打他們,且能聚集如此多的武裝力量,還如此強悍……


    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估。


    等到發現時,雙方距離已然不足三十裏,根本來不及做萬全準備。


    倉促迎戰,上來就吃個大虧。


    此刻,再見後方紅了半邊天,他們更是驚慌失措,卻在這時,李青這一路軍斜刺裏殺將出來,直奔他們側翼。


    霎時間,這支千人騎兵便席卷著無匹之勢,攪得他們人仰馬翻。


    這一招,李青還是跟朱棣學的,用朱棣的話說,騎兵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側翼,一旦被衝,戰力必將急轉直下。


    李青身先士卒,雖是‘花甲’之年,但武力值之變態,簡直宛若殺神降臨,殺的敵軍膽寒,友軍熱血沸騰……


    大戰不停,廝殺不止……


    李青深刻明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尤其是在硬實力遜於對方的情況下,更不是不能半途而廢。


    在戰鬥之前,他就下達了死令,打到對方主動放棄戰鬥為止。


    這次,李青拚盡所有,無論如何,都得拚個你死我活才算完。


    戰鬥自四更天打響,一直持續到天亮,馬兒都跑不動了還在打,李青的戰鬥方式,也從馬上衝鋒變成了馬上砍人……


    紅日升起,李青抹了把臉上的血,見對方已經形不成有效殺傷力了,當即沉聲喝道:“投降不殺,我們隻要牛羊!”


    “投降不殺,我們隻要牛羊!”


    “投降不殺……!”


    滾滾聲浪逐漸同步,席卷著嗜血的煞氣,著實震懾人心。


    對方從始至終,都沒有形成有效大殺陣,戰場一直處於半被分割狀態,折損實在過於慘重。


    僅兩個半時辰,就傷亡了三分之一之巨,加上體力已然到了極限,帳篷又被點燃大半,更是心灰意冷。


    在聲浪滾滾的嗬斥下,很快就有人丟了兵器。


    “當啷~”


    有人開了頭,很快就陸續有人跟上,沒多久,便形成了趨勢。


    李青這一路軍也沒了體力,不過在戰利品的誘惑下,依舊是精氣神兒飽滿,如此一來,這部落中人更是無人敢戰。


    …


    此一戰,李青收獲戰馬三千匹,駱駝百餘,牛千餘頭,羊八千餘隻,戰果著實豐厚。


    不過,和忠卻是有些不滿足。


    “侯爺,咱這才要了還不到一半,是不是太仁慈了啊?”


    李青哼道:“可以了,真不給人留一點兒活路,來個魚死網破,咱們絕對討不了好。”


    “唉…如此看來,任重而道遠啊!”和忠長籲短歎。


    李青卻是笑道:“快了,咱們的使命快達成了。”


    “啊?”和忠驚詫,“難不成,侯爺又暗中請了援兵?”


    “哪有那麽多援兵可請?”李青翻了個白眼兒,“真若那般,還不如直接率三大營來呢。”


    和忠尷尬笑笑:“可是……對方傷亡也就七千人上下,其中多半都是受傷,未嚐不能恢複戰力啊!”


    “你不能光看表麵,武力減員隻是一小方麵。”李青道,“真正重傷他們的是那些帳篷,是這些牛羊,是……必勝的信念。”


    他笑著說:“現如今,他們已經沒信心打贏我們了,更不敢再找我們麻煩,且還會對我們產生恐懼。”


    李青自信道:“你且看著吧……用不多久,咱們就能達到戰略目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紅並收藏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