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當地官員就來向離炎和離清等人請安,且欲要安排離炎一行人去附近郡縣的風景名勝賞玩數日,並保證說,待到兩位皇女迴來,定會交給各位一座幹幹淨淨的九龍山。


    離炎聽了,隻覺得這怎麽感覺就好像皇帝選秀女,送到皇宮裏的姑娘們,家裏人會事前將其身上的一切麻煩事處理幹淨了再送進去,根本就不管女孩兒們進宮後,是否會被皇帝看中,又是否會得寵。


    九龍山的風水是好,可是世上的山川大河幾多,風水寶地肯定也不隻這一處。


    修建皇陵的地點還要經皇帝和朝中大臣最終定奪,在尚未將九龍山最終確定為皇陵所在時,就搞得民怨沸騰,實在不是一項劃算的買賣。


    那名縣令將意思表達完了後,便看向離清,靜待她的定奪。


    因為科舉取士製,離清的威望一直居高不下。所以,這次勘察皇陵地址很多時候都是她在發聲做主。


    離清一點頭,果斷說道:“動作務必要快點,皇上對這事很看重,且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事情緊迫,所以本王希望……”


    離炎忍不住咳了兩聲,離清乖覺,遂笑道:“皇姐,你還有什麽吩咐?”


    自從那次在金鑾殿上,離清被沈心和王珺擺了一道,離炎幫了她的忙,離清就一直與離炎走得比較近。


    其實不僅是因為離炎幫了她的緣故,更重要的是,離清發現,離炎對太女之位根本就不眷念。她和離月鬥得暗潮洶湧,可是這位大皇姐卻整日將心思放在討好她那幾個男人身上。


    啊,對了,好像大皇姐最近的目標變成林顯了,她時時能在下朝時和太學裏看見這位大皇姐屁顛屁顛的跟在林顯身後。


    離炎就道:“自古以來,死者為大。昨日百姓們的情緒有些激動,我的意思是,咱們盡量將這件事情友好解決了,避免弄得民怨沸騰。吾皇是開明君主,我們做臣子的,不僅要以皇上為表率,更不能給她老人家的名聲抹黑。”


    有隨行官員覺得甚為有理,“那依秦王之見,咱們該如何做呢?”


    離炎便說:“昨天的事情鬧得有點大,不過幸好沒出什麽事。但事情總歸是要解決的,隻是一定要方法得當!”


    “今天我們就再去九龍山,微服私訪一下。咱們走到百姓中間去,了解一下他們的真實想法,看能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離炎露出一個紈絝模樣的笑來,“我們可以去試探試探,看能不能給他們點銀子、送座房子什麽的,讓老百姓們主動的、高高興興的將九龍山交給我們。”


    京中隨行的官員見狀,心中暗自將離炎貶損了一番,隻覺她這送銀子房子就誆騙人家遷墳的主意怪異之極。


    你當是買個男人的初夜麽?


    當地官員一聽,卻都很讚同離炎這個主意,無論這法子能否成功。


    畢竟他們是當地的父母官,兩位王爺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事,可是他們卻還要管著九龍山一帶無數的百姓。這強行遷墳的事情,雖說是為皇上辦事,可惡名肯定會被自己給背了。名聲太臭的話,升官都無望。


    再者說,打擾死人的事情,不說一般百姓不願意,就算是當官的,書讀得多點,對死人也是很敬畏的。


    所以,秦王這法子要真能誤打誤撞的和平解決官府與百姓的矛盾,他們也能博得一個好名聲啊。


    離炎見本地官員紛紛讚同,就又說:“那大家這就去換一身普通衣衫,再修飾一番吧。記住,咱們這是去微服私訪,是要融入老百姓中間去。所以到時候,你們的行為舉止,還有言談之間,一定注意,注意,再注意!”


    眾人紛紛應諾。


    於是,離炎和離清等人喬裝改扮後,為避免引人注意,他們撤掉大批隨從和侍衛。就這麽樣子,最後,寥寥數人直奔九龍山。


    到了九龍山的山腳下,田間地裏稀稀拉拉有老百姓正在鋤地播種。


    離炎暗自搜尋了一番,找到了昨日那名老婦人。


    她便徑直走過去,對那老農問道:“大娘,我們是外鄉人,到這九龍山上欣賞美景。可我們剛剛經過山腳下,卻見到了很多墓地。難道是這附近村子裏曾經發生過瘟疫嗎?怎麽會死了這麽多人?”


    “莫要胡說,客人。”那老農急忙撇清,“你這樣說,官府會將咱這一帶隔離起來的。這種事情可不能亂造謠啊。”


    離炎就佯裝一扇嘴巴,“呸呸,瞧我這張烏鴉嘴,望大娘原諒則個。”


    “大娘,我們就是好奇。原本我們一行人是從後山上爬上去,然後再從前山下來的。這一路上的風景和著這九龍山上的風景都非常美,結果下到山腳時,委實被這成片的墳墓嚇了一大跳啊。”


    那老農就停了手中的活,與離炎嘮嗑起來。


    離清等人走過來,豎耳細聽。


    “外鄉的客人啊,那些墳墓裏麵埋的不是因瘟疫而死的人,不過就是這十裏八鄉生老病死之人的墳墓而已。”


    “十裏八鄉?不是附近村子裏的人嗎?”離清有些疑惑的問道,“還有,就隻是平常的生老病死嗎?怎麽十裏八鄉都埋在這裏?”


    這老農的說法跟昨天眾人聽見的說法不一樣呢。


    “嘿,豈止十裏八鄉,整個桃源縣的人都想要埋在這裏呢!”老農說這話時,還頗有點驕傲神色。


    離炎就道:“大娘,我就權且猜上一猜,莫不是這裏風水很好?”


    那老農立刻笑道:“客人,你可猜對了。你們是外地來的自然不知道了,這九龍山的風水啊,好得不得了!”


    “何以見得?”


    “有一句諺語是這麽說的:死後葬在九龍山,子子孫孫做高官。不僅是我們村子裏的人和十裏八鄉的人,全桃源縣的人啊,都想要將死後的親人葬在這裏呢。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從咱桃源縣走出去的官員那可是大離國最多的,原因就在此。”


    離炎不信,問道:“會不會因為本來這裏就人傑地靈,出的官員多,故而九龍山的風水才被傳得神乎其神?”


    “咳,這事情已經說不清楚了。誰知道到底是因為大山的神靈保佑,才出了這麽多大官;還是說出了大官,才將這原因歸於九龍山的風水上。這就跟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一樣,扯不清楚的。”


    “但是啊,客人們,咱這裏出了好些高官那可不是假話!”那老農眉飛色舞道,“當朝大將軍林顯,知道吧?就是這裏的人。還有刑部尚書,也是咱這裏的。哦,不止高官,母儀天下的皇後,嘿嘿,也是咱桃源縣的人呢。”


    “什,什麽?”離炎吃了一驚。


    顏煙還真是這裏的人?林顯也是?


    她竟然才曉得!


    “這些年下來,九龍山腳的墳墓越積越多。到了今天,便成了這般壯觀的模樣。若不是我們幾個村子聯合起來,想了法子阻止,隻怕這墓還要多得多。整個九龍山啊,怕早就變成一座龐大的墓地了。”


    “想了法子阻止?”


    “是啊,想打九龍山主意的人可多了。有商賈想要買下它,有官員想要強行獨占它,其他外縣的人竟然也想要將人埋在這裏……更有甚者,好比昨天,有京城來的官員想要將這山收去建造皇陵。”


    “那怎麽行啊?山原本就是我們村子的,福分也該是自己的子孫享有。何況這山已經埋了這麽多人,動一動,會影響多少子子孫孫的氣運啊。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辛勞一輩子,誰不希望自己的後世子孫能出幾個高官,轉一轉運呢?”


    最後,那老農嘀咕道:“咳,這山靈驗是靈驗,不就是出高官嗎?可是皇上怎麽會想到用它來建皇陵呢?也不知道那些風水先生怎麽給皇帝說的。”


    離清等人麵麵相覷。


    眾人又問了些其他的問題,見情況打聽得差不多了,離炎就贈了那老農幾塊散碎銀子,然後一行人便借口離開了。


    待離得遠了,隨行而來的京中那名主事官員很是氣憤,“這些人真是刁民,竟然膽敢欺瞞本官,還編些故事來糊弄兩位王爺,本官一定要治他們的罪!”


    那人是先遣部隊的主事之人,姓劉,就是她帶著風水先生看中了九龍山,又聯絡當地官員操辦皇陵選址之事的。故而,她才會這麽緊張。


    “昨日還惺惺作態的說這裏埋的是受了戰亂之苦的百姓,今日就變成了埋這裏,子孫能做高官,哼!”


    離炎笑著安撫道:“劉大人,這是小老百姓們一點小小的私心而已,圖的不過就是為子孫後代謀福利,又不是為了他們自己。況且,這種事情不傷天害理,不損人利己,又不禍國殃民,不過就是將親人家屬葬在一座山下,僅此而已。就這麽一點點小事,咱們大人有大量,何必跟他們一般計較?”


    其他隨行人員紛紛稱是。


    離清則對當地官員道:“百姓們有這麽一層心思在,怎麽之前你們不報來本王知曉?”


    幾名官員相視一眼,默契的迴道:“我大離國發生了幾年戰亂,這裏死了大量百姓也是事實。王爺,老百姓們無知,也隻有咱們做官之人才明白,要做到像林大將軍、薑尚書那樣的位置,可不是憑著祖宗的墳墓埋得好啊。”


    離清聽了,無言以對。


    離炎覷了眼她的神色,笑道:“她們幾個說得對,你也別生氣了。”


    “再說,那老農不是說了嗎?想打九龍山主意的人很多,昨日一看我們是官府的人,他們有私心,自然以為昨日那樣的說法能阻止我們動念想啊。幸好今日我們去暗訪了一番,才得以知道真相。”


    離清便皺眉道:“可現在怎麽辦?這九龍山再作為皇陵可能已經不太合適了。”


    “是啊,”離炎摸了摸鼻子,又歎口氣,自言自語道:“這地方是要修皇陵,皇陵裏埋的都是曆代帝王,帝王之家怎能跟平頭百姓一樣,隻盼著子孫後代做高官呢?那不是要龍子龍孫們給別人打下手嗎?又做誰的高官,做哪一國的高官啊?嘖嘖嘖……”


    離清聽了,眉頭就蹙得越來越緊。


    離炎自然是知道離清此時心中所想,隻怕她已經被自己的那一番話說得動搖了。


    離清可是有心皇位的人啊,離少麟的陵寢要選在這裏,不是直接影響了她的氣運嗎?


    離炎瞥見離清心事重重的模樣,暗自欣喜。


    她麵上一派慈眉善目,又假意開解離清道:“皇妹,這有什麽好鬱結的?既然這九龍山已經不合適作為皇陵建造地,咱們趕緊另尋就是了。”


    “風水寶地自然是要慢慢尋找的,不可以操之過急。咱們寧願慢一點,緩一點,也要將事情做好。這可是關係離氏子孫千秋萬代的大事啊,萬萬馬虎不得。”


    隨行之人紛紛稱是,離清便也釋懷,命令劉大人帶著人盡快重新尋找一處好山好水的風水寶地。


    因著關於九龍山的那種說法,眾人就徹底放棄了要將九龍山作為皇陵的打算。


    一行人很快離開此地,趕緊另尋他處,最後輾轉又相中了京城西郊的鍾山。


    鍾山古稱“龍山”,也算是有一個好名字。


    這座鍾山也曾被曆朝的好幾位皇帝和重臣視為“龍蟠”之地。


    在鍾山之西,有一座小山,人稱“小虎山”,其正處於鍾山之右的“虎砂”位上,與鍾山之東的“龍砂”之象左右對列;而直對鍾山的梅花山,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鍾山風水中的“案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西南方向的前湖則具有靈動的“朱雀”風水特征。


    這樣子,鍾山就具備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風水“四象”,十分難得。


    這座鍾山乃是主事官員劉大人請了好幾名天下聞名的相士和風水先生一起選中的,所以,風水寶地已經確認無疑。


    那劉大人將鍾山的情況報給離炎和離清聽了後,這兩人跟上次一樣,一起去那鍾山上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並且還明察暗訪了一番。


    終於,這一次再沒有發生什麽意外事情。


    於是大功告成,離炎和離清兩位皇女偕同劉大人一起,迴去向離少麟複命。


    經眾大臣一番討論,就此就定下了在鍾山修建皇陵之事。


    很快,皇命就下達了下來,離清被任命為皇陵的督造之人,全權負責皇陵的建造工作。


    隨之,匠人、兵士、相士、風水先生等等紛紛被派駐鍾山,開始在鍾山山中修建皇帝的陵宮。


    皇陵的建造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一般都要修建幾年的時間才能最後完工。不過,一些附屬工程和大的框架工程卻能很快完成,比如陪葬陵墓、皇陵外城等等。


    整座皇陵被設計修建成內城和外城。


    其中:內城為主墓所在,主要是皇帝和皇後的陵寢。皇族的陪葬人員也在這裏安葬,如後宮妃嬪等。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每扇門都會派重兵把守。


    外城則用於安葬有功之臣、異姓王爺等重要人物。


    死後能得葬皇陵,即便隻是葬在外城之中,對朝中的王公貴族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榮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尊世界的男人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波瀾壯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波瀾壯闊並收藏女尊世界的男人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