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兒的目光,隻怕也不簡單啊!
帶著一絲神秘而得意的微笑,青兒這樣說道:“趙姑娘,如果屬下知道呢?”
轉眼之間,這個小妮子,跟隨我就是好幾年了,對於她的精靈古怪,我還是有所了解的。
“隻要你能夠說出來,”我淡淡一笑,“好處嘛,總是會有的……”
她撇了撇嘴:“你,你先說,是什麽好處?”
我把嘴湊到她耳邊,壓低聲音,如此這般,說了幾句。
她又羞又急,一把推開我:“我說,我說你趙姑娘啊,自己的事情都還沒解決,就想起為別人牽紅線了!”
“牽紅線?”我一本正經地迴應道,“有人牽紅線,又有什麽不好呢?你,青兒,總不能一輩子跟著我吧?”
“嗯,言之有理……”青兒倒也甚是喜歡。
不過,玩笑歸玩笑,再過了一陣子,她還是領著我,走向了那條小街。
這小妮子,到底還是個熱心腸,前幾天,居然利用外出的機會,將蕭正濤所住的那一帶地方,了解得一清二楚。
蕭正濤不是名商大賈,沒選擇繁華鬧市,這也不難理解。不過,在我看來,他之所以要選擇一個僻靜一點的地方,主要還是要圖個清靜。
再走出一頓飯功夫,那屋簷,已經是隱隱在望了。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之後,我下意識地放慢腳步,朝著青兒所指的方向,緩緩地走去。
那屋簷,越發地明顯了。
一個熟悉的背影,赫然出現在那屋簷下!
就在要開口打招唿的瞬間,我怔住了:
他的身邊,竟然還站立著一個婀娜的身影!
大致上掃了幾眼,我能夠確信,這是一個年輕的姑娘,風姿綽約,和我差不多的年紀……
唉,怎麽就這麽不湊巧?
霎時,一盆冷水,將我的心頭,澆了個冰涼。
惱羞成怒之下,我一跺腳,就想著要一走了之!
也不知是不是這跺腳的聲音大了些,蕭正濤迴過頭來,打了聲招唿:“哦,是趙姑娘和青兒姑娘,有失遠迎……”
這聲音,隱隱透出些許磁石的魔力,倒是頗為熱情與友好的,聽不出有多少作偽的樣子。
這樣一來,我倒是不好意思拔腿就走了。
再說,既然都已經來了,總要弄個水落石出吧?
就是輸,也要輸得明明白白,心服口服。
這樣想著,我就和青兒走了過去。
在離他隻有兩三丈之時,隻聽他這樣說道:“介紹一下,這是舍妹……”
說著,轉頭對那姑娘這樣說道:“正芷,快來見過趙姑娘和青兒姑娘……”
哦,原來是這樣!
幸好,我還沉得住氣。
那位名喚正芷的姑娘,朝他做了個鬼臉:“哥,如果嫂子不在裏麵,就不用見了吧?”
蕭正濤先是有點臉紅,接著又皺了一下眉頭,然後再擺出兄長的架子,語氣儼然:“正芷,平時,都怪平時為兄把你慣壞了!別淘氣了,這兩位姐姐,都是從相府那邊過來的!”
看到兄長如此發話,那蕭正芷隻得走了過來,神情恭謹,跟我和青兒打起招唿來。
按照她自己的說法,看到兄長外出好長一段時間了,有點放心不下,就找到這京城裏來了。
那天夜裏,我和青兒也不急著返迴相府,就在那個稍顯簡陋的屋子裏,隨便吃了點晚餐。
席間,蕭正濤說起,當劉大將軍放鬆對烏衣巷的監視、戒備不久,那位陶輝陶世兄就找了個由頭,說要到別的地方看看。還說,如果都找不到合適的事情,就算是迴到故鄉柴桑,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至此,我才明白過來,由於司馬寧另有要事,再加上陶輝另有想法,參與昭亭事件的,就隻剩下孫複和陸嘉了。
當然,從劉大將軍一方來說,這樣的對手,自然是越少越好。
此外,我心中竊喜的是,跟在蕭正濤身邊的這位姑娘,隻是他的妹子,因此,對於這位蕭郎,我尚不至於完全失去信心。當然,也還不能夠就此認為,蕭郎就是“孤家寡人”。萬一他早已娶親,隻是不帶在身邊呢?
由於是四個人一起吃夜飯,有些話語,一時也不便於直說,就隻能暫時藏於心間了。
我也很清楚,既然青兒領著我找到這兒,我也就欠了她的一個人情。
這個人情債,無論如何,遲早都是要還的。
再過了幾天,看看劉大將軍也沒有什麽要事差遣,我就找了個時間,再次來到這居所。
這一次,我一個人過來,沒有帶上青兒。
“蕭世兄,”晚飯過後,我這樣說道,“有些事情,民女還是想了解一下的,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皺了皺眉頭之後,蕭正濤迴應道:“趙姑娘既有此意,那就到外麵走走吧?”
說著,交代蕭正芷幾句之後,我和我一起外出了。
盡管隻是兩個人在一起,沒有不相幹的人打擾,前麵一盞茶的時間,兩人除了寒暄幾句,倒是沒有多說什麽。
再過了一陣子,兩人來到一條小河邊。
這個夜晚,月亮倒是圓了一大半,那傾瀉而下的清輝,柔和如水銀,讓身邊的這條小河,一時泛起粼粼的波光。
凝視良久,我試著這樣說道:“蕭世兄,或許,劉大將軍也算器重我。不過,就是到目前為止,我也沒有一官半職,充其量,也隻是一個門客而已。因此,我也就習慣於自稱民女。此時此刻,劉大將軍也不在這兒,因此,那些套話,也就不必多說了。”
“趙姑娘,有話直說。”蕭正濤的語氣,也甚是爽快。
“你,你既然是大漢蕭丞相的後人,那麽,那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總不至於就不知曉吧?”
“知曉又怎樣,不知曉又怎樣?”
“當初,為了社稷蒼生,蕭丞相不計較個人名利,也不怕失了麵子,月下策馬,為沛公挽住了一代名將的心!而此刻,也不需要你大老遠去尋訪什麽賢臣隱者,你,你就連投至劉大將軍賬下,都還是推三阻四的!”至此,我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趙姑娘,這件事情,我也是反複思忖過的。”蕭正濤緩緩地說道,“我,我總覺得,到目前為止,恐怕還隻是一些朝野內外的傾軋,沒多大意思。嗯,用那句套話來說,就是,不想趕這趟渾水……”
說著,將頭轉過一邊去了。
看到他的這種樣子,我意識到,他在想,這是我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而決定!因此,也就不希望我,立即就迴應他。
是啊,這位蕭正濤蕭世兄,既然是名門之後,就算是從烏衣巷之行算起,也一直都在權衡、掂量著些什麽了。為此,此番晤談,最主要的目的,還在於理清自己的思路,以便於更好地麵對明天。
也就在這一瞬間,我的思緒,也就像輕風裏月光下那粼粼的水波,輕輕蕩漾起來:這位蕭世兄,你可以說他猶豫遲疑,不過,對於他的深思熟慮,確實不能不欽佩啊!
“朝野內外的傾軋”?這,這就是他的看法了吧?
他這樣想,確實也不無道理。
當初,劉大將軍的崛起,主要就是源於權臣桓玄的專權與叛亂。平叛之後,劉大將軍的聲望與地位,如日中天,達到了頂峰。
對於晉室,劉大將軍無疑有有力挽狂瀾、重造乾坤之功。
然而,也有人會不以為然,例如烏衣巷裏的孫複。
在那位孫複孫公子看來,劉大將軍此舉,主要也還是為了個人的威望與權勢。一旦時機成熟,皇宮裏的聖上,隻怕也隻是一個擺設了。也正是有著這種想法,孫複等人才想著要“清君側,振朝綱”。
然而,也曾參與其中的蕭正濤,很快就發現,就憑孫複的那點實力,“振朝綱”雲雲,倒有點小孩子玩過家家的遊戲。心灰意冷之際,他就選擇了退出,隻想著置身之外。
隻是,這位蕭世兄,真正退出了嗎?
如果他鐵定心思要袖手旁觀,那麽,那座小山上,他也就沒必要仗義執言了吧?由此,也就不難想象,對於孫複孫公子,他已經是失望至極,以至於要阻止一番了。
肖正濤這樣做,自然是有著自己的考慮的。
孫複果真成事之後,接下來要做些什麽呢?
挾持當朝大丞相,迫使今上退位?大概,大概也就是這樣了吧?
然而,蕭世兄並不看好孫複!
也就是說,他覺得孫複這個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權衡一番之後,蕭正濤倒是願意,維持目前的這種局勢。
是啊,他的這種想法,或許也說不上有多積極,不過,至少,我們也得感謝他。要不然,這樣一個夜晚,我還能不能來到這小河邊,跟他閑聊幾句,都還是一個大問題。
相比之下,對於劉大將軍,他是抱著一些希望的。不過,也還是有所保留的,因為,他似乎早已厭倦了朝野內外的傾軋。
蕭正濤要這樣想,我還能怎樣呢?
那麽,蕭正濤會不會也想著獨樹一幟呢?
這種可能性,還真的不大啊!孫複再怎麽說,都還能再烏衣巷一帶唿風喚雨一番。而他呢,既沒有地盤,也沒有家丁和武裝,要想有所作為,無異於癡人說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確實是這樣的。這位蕭世兄,最多也隻是仗著腰間有些銀兩,在這京城裏,賃屋而居。
這賃屋而居,會是長久之計嗎?
由此看來,蕭正濤依然是在觀望。也就是說,他在等著某種時機。在我看來,他最多隻能成為薑太公,而不會成為周文王。
我這樣說,倒也不是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我隻是覺得,按照他目前的實力,確實還不足以獨樹一幟。
哦,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對於司馬寧,他是不是也有著某種期待呢?按照他的心思,對於正統什麽的,他似乎還是頗為看重的。
隻是,司馬寧充其量,也隻是披著一件晉室宗親的外衣,要論實力,隻怕還比不上烏衣巷裏的孫複!
既然是這樣,蕭正濤還能夠再指望什麽呢?
這塵世間,對於一個人來說,在某個時間節點,似乎有好幾條路可以走。隻是,真正走得下去,或者說,走得通的,恐怕也隻有一條了?如果大方向錯了,走得越久,就會錯得越多越深,以至於萬劫不複!
就拿那孫複孫公子來說吧,到目前為止,劉大將軍可以不計較,可以網開一麵,隻是,大局已定之後,那可就那說了。
對於這位蕭世兄,隻怕也會是這樣吧?
劉大將軍一向沉得住氣,沒有多大把握的事情,就寧可不去做。然而,一旦時機成熟,那可是九頭牛也拉不迴的了。因此,他對於蕭正濤的態度,其實也是頗為耐人尋味的:蕭兄弟,你要觀望一番,本相也可以理解,也不至於強人所難。隻是,你可要想清楚哦,如果我不能得到,我不會讓給別人。這樣一來,就像那一塊玉石,其結果,恐怕也隻能是碎了一地!蕭兄弟,老夫的耐心,恐怕也是有限度的。
我這樣揣度劉大將軍的心思,或許也說不上有多準確。隻不過,劉大將軍既然身為當世第一權臣,真要做起事情來,還有誰能夠阻攔得住呢?
其實,我也隱隱想過了,先皇的駕崩,劉大將軍未必就一無所知。
隻是,既然他不開口,別人也就隻能裝聾作啞了。在這種事情上,誰願意出這個風頭呢?
風起雲湧之際,岸邊的礁石,正隱隱浮出水麵……
“趕渾水?”我沉吟道,“你的這個比方,或許也不無道理。隻是,至少你也知曉,大漢社稷淪亡至今,已經是一百多年了!或許,你也覺得,這些改朝換代,也沒多大意思。隻是,如果某種局勢不能再維持下去的時候,改變一下,也就自有其意義吧?嗯,打個比方說,一棟房子即將傾斜,盡管我們也不能保證,另起一棟就會更好一些。不過,既然年久失修的老屋,已經確認不能再修修補補的,如果不想著‘另起爐灶’,那麽,我們恐怕就隻能在驚恐與無望之中,苟延殘喘了……”
帶著一絲神秘而得意的微笑,青兒這樣說道:“趙姑娘,如果屬下知道呢?”
轉眼之間,這個小妮子,跟隨我就是好幾年了,對於她的精靈古怪,我還是有所了解的。
“隻要你能夠說出來,”我淡淡一笑,“好處嘛,總是會有的……”
她撇了撇嘴:“你,你先說,是什麽好處?”
我把嘴湊到她耳邊,壓低聲音,如此這般,說了幾句。
她又羞又急,一把推開我:“我說,我說你趙姑娘啊,自己的事情都還沒解決,就想起為別人牽紅線了!”
“牽紅線?”我一本正經地迴應道,“有人牽紅線,又有什麽不好呢?你,青兒,總不能一輩子跟著我吧?”
“嗯,言之有理……”青兒倒也甚是喜歡。
不過,玩笑歸玩笑,再過了一陣子,她還是領著我,走向了那條小街。
這小妮子,到底還是個熱心腸,前幾天,居然利用外出的機會,將蕭正濤所住的那一帶地方,了解得一清二楚。
蕭正濤不是名商大賈,沒選擇繁華鬧市,這也不難理解。不過,在我看來,他之所以要選擇一個僻靜一點的地方,主要還是要圖個清靜。
再走出一頓飯功夫,那屋簷,已經是隱隱在望了。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之後,我下意識地放慢腳步,朝著青兒所指的方向,緩緩地走去。
那屋簷,越發地明顯了。
一個熟悉的背影,赫然出現在那屋簷下!
就在要開口打招唿的瞬間,我怔住了:
他的身邊,竟然還站立著一個婀娜的身影!
大致上掃了幾眼,我能夠確信,這是一個年輕的姑娘,風姿綽約,和我差不多的年紀……
唉,怎麽就這麽不湊巧?
霎時,一盆冷水,將我的心頭,澆了個冰涼。
惱羞成怒之下,我一跺腳,就想著要一走了之!
也不知是不是這跺腳的聲音大了些,蕭正濤迴過頭來,打了聲招唿:“哦,是趙姑娘和青兒姑娘,有失遠迎……”
這聲音,隱隱透出些許磁石的魔力,倒是頗為熱情與友好的,聽不出有多少作偽的樣子。
這樣一來,我倒是不好意思拔腿就走了。
再說,既然都已經來了,總要弄個水落石出吧?
就是輸,也要輸得明明白白,心服口服。
這樣想著,我就和青兒走了過去。
在離他隻有兩三丈之時,隻聽他這樣說道:“介紹一下,這是舍妹……”
說著,轉頭對那姑娘這樣說道:“正芷,快來見過趙姑娘和青兒姑娘……”
哦,原來是這樣!
幸好,我還沉得住氣。
那位名喚正芷的姑娘,朝他做了個鬼臉:“哥,如果嫂子不在裏麵,就不用見了吧?”
蕭正濤先是有點臉紅,接著又皺了一下眉頭,然後再擺出兄長的架子,語氣儼然:“正芷,平時,都怪平時為兄把你慣壞了!別淘氣了,這兩位姐姐,都是從相府那邊過來的!”
看到兄長如此發話,那蕭正芷隻得走了過來,神情恭謹,跟我和青兒打起招唿來。
按照她自己的說法,看到兄長外出好長一段時間了,有點放心不下,就找到這京城裏來了。
那天夜裏,我和青兒也不急著返迴相府,就在那個稍顯簡陋的屋子裏,隨便吃了點晚餐。
席間,蕭正濤說起,當劉大將軍放鬆對烏衣巷的監視、戒備不久,那位陶輝陶世兄就找了個由頭,說要到別的地方看看。還說,如果都找不到合適的事情,就算是迴到故鄉柴桑,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至此,我才明白過來,由於司馬寧另有要事,再加上陶輝另有想法,參與昭亭事件的,就隻剩下孫複和陸嘉了。
當然,從劉大將軍一方來說,這樣的對手,自然是越少越好。
此外,我心中竊喜的是,跟在蕭正濤身邊的這位姑娘,隻是他的妹子,因此,對於這位蕭郎,我尚不至於完全失去信心。當然,也還不能夠就此認為,蕭郎就是“孤家寡人”。萬一他早已娶親,隻是不帶在身邊呢?
由於是四個人一起吃夜飯,有些話語,一時也不便於直說,就隻能暫時藏於心間了。
我也很清楚,既然青兒領著我找到這兒,我也就欠了她的一個人情。
這個人情債,無論如何,遲早都是要還的。
再過了幾天,看看劉大將軍也沒有什麽要事差遣,我就找了個時間,再次來到這居所。
這一次,我一個人過來,沒有帶上青兒。
“蕭世兄,”晚飯過後,我這樣說道,“有些事情,民女還是想了解一下的,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皺了皺眉頭之後,蕭正濤迴應道:“趙姑娘既有此意,那就到外麵走走吧?”
說著,交代蕭正芷幾句之後,我和我一起外出了。
盡管隻是兩個人在一起,沒有不相幹的人打擾,前麵一盞茶的時間,兩人除了寒暄幾句,倒是沒有多說什麽。
再過了一陣子,兩人來到一條小河邊。
這個夜晚,月亮倒是圓了一大半,那傾瀉而下的清輝,柔和如水銀,讓身邊的這條小河,一時泛起粼粼的波光。
凝視良久,我試著這樣說道:“蕭世兄,或許,劉大將軍也算器重我。不過,就是到目前為止,我也沒有一官半職,充其量,也隻是一個門客而已。因此,我也就習慣於自稱民女。此時此刻,劉大將軍也不在這兒,因此,那些套話,也就不必多說了。”
“趙姑娘,有話直說。”蕭正濤的語氣,也甚是爽快。
“你,你既然是大漢蕭丞相的後人,那麽,那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總不至於就不知曉吧?”
“知曉又怎樣,不知曉又怎樣?”
“當初,為了社稷蒼生,蕭丞相不計較個人名利,也不怕失了麵子,月下策馬,為沛公挽住了一代名將的心!而此刻,也不需要你大老遠去尋訪什麽賢臣隱者,你,你就連投至劉大將軍賬下,都還是推三阻四的!”至此,我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趙姑娘,這件事情,我也是反複思忖過的。”蕭正濤緩緩地說道,“我,我總覺得,到目前為止,恐怕還隻是一些朝野內外的傾軋,沒多大意思。嗯,用那句套話來說,就是,不想趕這趟渾水……”
說著,將頭轉過一邊去了。
看到他的這種樣子,我意識到,他在想,這是我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而決定!因此,也就不希望我,立即就迴應他。
是啊,這位蕭正濤蕭世兄,既然是名門之後,就算是從烏衣巷之行算起,也一直都在權衡、掂量著些什麽了。為此,此番晤談,最主要的目的,還在於理清自己的思路,以便於更好地麵對明天。
也就在這一瞬間,我的思緒,也就像輕風裏月光下那粼粼的水波,輕輕蕩漾起來:這位蕭世兄,你可以說他猶豫遲疑,不過,對於他的深思熟慮,確實不能不欽佩啊!
“朝野內外的傾軋”?這,這就是他的看法了吧?
他這樣想,確實也不無道理。
當初,劉大將軍的崛起,主要就是源於權臣桓玄的專權與叛亂。平叛之後,劉大將軍的聲望與地位,如日中天,達到了頂峰。
對於晉室,劉大將軍無疑有有力挽狂瀾、重造乾坤之功。
然而,也有人會不以為然,例如烏衣巷裏的孫複。
在那位孫複孫公子看來,劉大將軍此舉,主要也還是為了個人的威望與權勢。一旦時機成熟,皇宮裏的聖上,隻怕也隻是一個擺設了。也正是有著這種想法,孫複等人才想著要“清君側,振朝綱”。
然而,也曾參與其中的蕭正濤,很快就發現,就憑孫複的那點實力,“振朝綱”雲雲,倒有點小孩子玩過家家的遊戲。心灰意冷之際,他就選擇了退出,隻想著置身之外。
隻是,這位蕭世兄,真正退出了嗎?
如果他鐵定心思要袖手旁觀,那麽,那座小山上,他也就沒必要仗義執言了吧?由此,也就不難想象,對於孫複孫公子,他已經是失望至極,以至於要阻止一番了。
肖正濤這樣做,自然是有著自己的考慮的。
孫複果真成事之後,接下來要做些什麽呢?
挾持當朝大丞相,迫使今上退位?大概,大概也就是這樣了吧?
然而,蕭世兄並不看好孫複!
也就是說,他覺得孫複這個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權衡一番之後,蕭正濤倒是願意,維持目前的這種局勢。
是啊,他的這種想法,或許也說不上有多積極,不過,至少,我們也得感謝他。要不然,這樣一個夜晚,我還能不能來到這小河邊,跟他閑聊幾句,都還是一個大問題。
相比之下,對於劉大將軍,他是抱著一些希望的。不過,也還是有所保留的,因為,他似乎早已厭倦了朝野內外的傾軋。
蕭正濤要這樣想,我還能怎樣呢?
那麽,蕭正濤會不會也想著獨樹一幟呢?
這種可能性,還真的不大啊!孫複再怎麽說,都還能再烏衣巷一帶唿風喚雨一番。而他呢,既沒有地盤,也沒有家丁和武裝,要想有所作為,無異於癡人說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確實是這樣的。這位蕭世兄,最多也隻是仗著腰間有些銀兩,在這京城裏,賃屋而居。
這賃屋而居,會是長久之計嗎?
由此看來,蕭正濤依然是在觀望。也就是說,他在等著某種時機。在我看來,他最多隻能成為薑太公,而不會成為周文王。
我這樣說,倒也不是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我隻是覺得,按照他目前的實力,確實還不足以獨樹一幟。
哦,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對於司馬寧,他是不是也有著某種期待呢?按照他的心思,對於正統什麽的,他似乎還是頗為看重的。
隻是,司馬寧充其量,也隻是披著一件晉室宗親的外衣,要論實力,隻怕還比不上烏衣巷裏的孫複!
既然是這樣,蕭正濤還能夠再指望什麽呢?
這塵世間,對於一個人來說,在某個時間節點,似乎有好幾條路可以走。隻是,真正走得下去,或者說,走得通的,恐怕也隻有一條了?如果大方向錯了,走得越久,就會錯得越多越深,以至於萬劫不複!
就拿那孫複孫公子來說吧,到目前為止,劉大將軍可以不計較,可以網開一麵,隻是,大局已定之後,那可就那說了。
對於這位蕭世兄,隻怕也會是這樣吧?
劉大將軍一向沉得住氣,沒有多大把握的事情,就寧可不去做。然而,一旦時機成熟,那可是九頭牛也拉不迴的了。因此,他對於蕭正濤的態度,其實也是頗為耐人尋味的:蕭兄弟,你要觀望一番,本相也可以理解,也不至於強人所難。隻是,你可要想清楚哦,如果我不能得到,我不會讓給別人。這樣一來,就像那一塊玉石,其結果,恐怕也隻能是碎了一地!蕭兄弟,老夫的耐心,恐怕也是有限度的。
我這樣揣度劉大將軍的心思,或許也說不上有多準確。隻不過,劉大將軍既然身為當世第一權臣,真要做起事情來,還有誰能夠阻攔得住呢?
其實,我也隱隱想過了,先皇的駕崩,劉大將軍未必就一無所知。
隻是,既然他不開口,別人也就隻能裝聾作啞了。在這種事情上,誰願意出這個風頭呢?
風起雲湧之際,岸邊的礁石,正隱隱浮出水麵……
“趕渾水?”我沉吟道,“你的這個比方,或許也不無道理。隻是,至少你也知曉,大漢社稷淪亡至今,已經是一百多年了!或許,你也覺得,這些改朝換代,也沒多大意思。隻是,如果某種局勢不能再維持下去的時候,改變一下,也就自有其意義吧?嗯,打個比方說,一棟房子即將傾斜,盡管我們也不能保證,另起一棟就會更好一些。不過,既然年久失修的老屋,已經確認不能再修修補補的,如果不想著‘另起爐灶’,那麽,我們恐怕就隻能在驚恐與無望之中,苟延殘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