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江蘇、浙江湖泊)編輯 鎖定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百科科學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界北緯30°55''40"~31°32''58"和東經119°52''32"~120°36''10"之間,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1]


    太湖湖泊麵積2427.8平方公裏,水域麵積為2338.1平方公裏,湖岸線全長393.2公裏。其西和西南側為丘陵山地,東側以平原及水網為主。[1]


    太湖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屬季風氣候。太湖河港縱橫,河口眾多,有主要進出河流50餘條。[1]


    太湖水係呈由西向東泄瀉之勢,平均年出湖徑流量為75億立方米,蓄水量為44億立方米。太湖島嶼眾多,有50多個,其中18個島嶼有人居住。[1]


    中文名稱太湖外文名稱taihuke 別  名太滆、震澤、五湖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江蘇省南部、長江中下遊麵  積2445㎞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所屬水係長江水係所屬國家中國適宜遊玩季節3月-5月和9月-10月建議遊玩時長2天門票價格105元開放時間7:00-17:30目錄1 形成演變


    形成原因


    境域變化


    2 流域特征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氣候


    3 水係組成


    湖區概況


    上遊水係


    下遊水係


    4 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


    水溫


    5 生態環境


    汙染情況


    汙染防治


    6 水利工程


    灌溉工程


    蓄水工程


    河道治理


    防洪工程


    7 社會經濟


    物產資源


    地方特產


    8 文化傳說


    太湖形成演變太湖形成原因


    潟湖說


    是由於大江淤積而導致了太湖的形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太湖、陽澄湖、澱山湖等湖群原先是與海相通的大海灣,由於揚子江與錢塘江向東延伸與反曲,致使部分海麵被環抱於內遂成內海,兩側諸山水流不斷注入,衝淡了其內海的水成為淡水湖。[2]


    構造說


    因為太湖地區地殼的新構造運動,造成太湖平原下沉,河流改向,荊溪水係改道東流,由斷陷盆地成為匯水盆地,又漸漸成為數個沼澤小湖泊,以後逐步形成太湖。


    氣象說


    古代數千年間的持續大暴雨,有些年間的年降水量甚至達到60億噸,太湖地區的大片低窪地大量積水,年複一年,遂形成如今的太湖。


    風暴流說


    四千至六千年前的氣候異常,不斷形成的大風暴流渦動,數千年間的狂風暴雨造成太湖地區的沼澤淺窪地積水不斷增加,水域日擴大,形成太湖。


    河流淤塞說


    在距今2萬至1.5萬年的第四紀更新世末玉木冰期時,海水


    太湖春景東退,古太湖海灣消亡,太湖地區與東海陸架相連,成為廣袤的古長江三角洲衝積平原,平原植被為溫帶草原或疏林草原。全新世中期(距今7500-2500年),隨著氣候轉暖,海麵迴升到今海平麵附近。由於長江和錢塘江沙嘴的形成,太湖平原成為大型集水窪地。西部山區原向東北注入長江的荊溪和東流入海的苕溪等,因河流下遊被淹,比降減少,入海河道宣泄不暢,河泥沙淤積嚴重,而改道匯集於這碟形窪地中。海潮倒灌及平原地下水位抬升,致使低窪地積水沼澤化,形成分散的小型湖泊群。各個小湖泊麵積逐漸擴大而匯成大湖。加上後來東岸出湖河道漸趨淤塞,湖水蓄積量的增加及湖中風浪潮流對湖岸的侵蝕,湖麵麵積進一步大,遂成現今的太湖。


    火山噴爆說


    通過對太湖三山島數年采樣鑒定、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發現並確證火山的存在:在三山島存在噴爆角礫岩、原生二次噴發的凝灰角礫岩與弱熔結玻屑凝灰岩等。三山島的北部和西部遍布火山角礫岩,火山噴爆的火山彈,並且都已矽化成燧石、玉髓、瑪瑙等在東泊小山發現一條火山噴爆的地質剖麵,噴發時代為5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火山活動是其深部岩漿活動的結果。岩漿火山活動降低了太湖及其周邊的地下熱壓與容重,產生負壓,其結果帶來該地區新生代緩慢的沉降,太湖及其周邊大小諸湖都為同源同因的火山噴爆而成的地麵沉降湖。


    隕擊說


    這一學說又分“隕石撞擊成因說”和“彗星爆炸成因說”兩種。


    隕石撞擊說認為: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北東方向撞擊地麵,造成相當於1000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巨大衝擊,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裏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


    彗星爆炸成因說認為:在4800年前,一顆直徑50公裏的相當於一個超級大雪球的彗星,從東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區並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許多顆後,撞到地麵,大的一顆撞擊形成太湖,其餘則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並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鐵疙瘩一類的隕擊物質。[3]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係最新研究成果:確定石湖石棍為隕石,太湖為隕石衝擊坑。衝擊濺射物是指衝擊成坑作用中被拋射到空中再濺落在衝擊坑及其周邊地區的受衝擊而變質的陸源物質。太湖衝擊濺射物主要分布在石湖和太湖湖底較硬的黃土層之上的淤泥層中,說明太湖衝擊坑建設物形成於全新世一萬年之後。[3]


    太湖境域變化


    春秋戰國以前,太湖地區原是陸地的衝積平原。唐代湖水可達吳江塘岸。


    洞庭東山和西山原為湖中兩大島嶼,後因


    無錫蠡園東山與木讀間泥沙淤積,灘地擴展,至清代中期,島與沙洲相接,使東太湖成為太湖的一大湖灣。近一二百年來,因東太湖東岸和西北岸淤積加甚,加之圍墾湖灘地,東太湖實際上已成為一個狹長見阻水嚴重的淺涸湖區。近代太湖的變遷以東太湖地區最為突出。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太湖及其周圍湖群,因圍湖種植和圍湖養殖,湖泊麵積減少13.6%,消失或基本消失的湖蕩有165個,合計麵積161平方公裏。其中以太湖、隔湖最為突出,太湖西北的馬跡山島因圍湖造田已與陸地相連。隔湖的北、東、南麵因加速圍湖,使原有湖麵大為縮小。


    流域特征太湖地理位置


    shadow出口 2017 baidu - gs(2015)2650號 - data長地萬方太湖


    太湖界北緯30°55''40"~31°32''58"和東經119°52''32"~120°36''10"之間,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4]


    太湖地形地貌


    太湖西和西南側為丘陵山地,東側以平原及水網為主。[4]


    太湖氣候


    太湖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屬季風氣候,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南風,溫和多雨;冬季受北方高壓氣團控製,盛行偏北風,寒冷幹燥。年平均氣溫為16.0c-18.0c,年降水量1100-1150mm。[4]


    太湖水係組成太湖湖區概況


    太湖湖水麵積2338㎞,湖麵形儀西突的新月,西南部湖岸平滑呈圓弧形,東北部湖岸曲折多湖灣、山甲角。湖泊長68公裏,最大寬度56公裏。因泥沙淤積和人工圍墾,一些島嶼分別與東、西庭山連體,近岸的則與湖岸相連成半島,現尚存大小島嶼48座,以西洞庭山麵積最大,為75㎞。[5]


    太湖上遊水係


    太湖上遊集水麵積1.9萬平方公裏,古有苕溪、太湖上遊集水麵積1.9萬平方公裏,古有苕溪、荊溪兩大水係匯水入湖,至今變化不大。苕溪水係源於浙江省天目山地,以東、西苕溪為大。荊溪水係源於宜溧山地和茅山東麓,可分為南溪水係、洮滆湖水係、江南運河水係,向東注入太湖。各水係間有南北向調度河道。江蘇省境內湖西地區在江南運河以北截水入江後,入湖水係流域麵積為6081㎞。


    南溪水係的主要河道有胥河(原稱胥溪河)、南河、南溪河。胥河西通固城湖,連接太湖水係與水陽江水係,明代建有東壩、下壩將其堵斷,下壩以東經定埠於河心鄉王家渡入溧陽縣接南河,全長30公裏。南河舊稱胥溪,民國期間又稱宜溧運河,建國後稱南河,西起淳溧交界至宜溧交界渡濟橋,全長45.5公裏,沿線匯梅渚河、大溪河、溧戴河(俗稱戴埠河)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賈招弟穿越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澄湖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澄湖居士並收藏賈招弟穿越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