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書記停頓了一會兒,這才又道:“市委當初派陳聰去q縣擔任縣委書記,給他的重要使命是調整q縣的產業結構。因為q縣原先在李嶽尹琴等人的統領下,各項經濟指標水分太大。而當時q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財政收入都來源於熊伏山的鐵礦,這樣的產業結構是不行的,因為這是在掏空礦產資源損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經濟基礎,這樣的經濟基礎是不靠譜的。因此,陳聰去了之後,審時度勢,先後成立了臘肉公司啤酒公司又在全縣普及花卉種植,q縣的經濟支柱產業已經過度成了花卉產業,花卉產業也將成為q縣經久不衰的支柱產業,這項產業是利國利民的,g市乃至全省都會得到實惠。現在陳聰正日夜奮戰在熊伏山下的藥材交易市場施工現場,依據熊伏山的生態環境和地理結構推廣藥材種植,這又是一項惠國利民的產業,一旦運轉起來,前景非常樂觀。到了今天這一步,陳聰算是徹底完成了對q縣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於q縣那八個自然村的拆遷安置工程,我早就說過了,這項工程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是禍國殃民的麵子工程,是李嶽尹琴等人撈取政治資本和個人貪腐的手段。八個自然村的村民幾乎沒有人願意去住建造好的高層住宅樓,他們還是願意住在現在的房子裏。這怎麽辦?總不能不顧老百姓的意願,強行將他們都趕到樓房裏去住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是會出大問題的。浪費了國家二十多個億的資金,建造好的那幾十棟高層住宅樓,矗立在荒郊野坡中,沒人願意去住,這到底咋辦?陳聰也曾經多次提出要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確實很難解決。不光是q縣無法解決,就是市裏也是無法解決。花費了國家二十多個億的資金,總不至於將這些建好的樓房再夷為平地吧?誰敢這麽做?這麽做了,誰又能承擔得起這個責任?既不能夷為平地,又沒人去住,這到底咋辦?這不是陳聰等人不作為的結果,而是根本就無法解決。我的話說完了,有不對的地方,你們可以批評指正。”
隨著朱書記的發言,會議現場陷入了沉靜,很多人都在凝眉沉思,個個都不說話。
批評陳聰的省紀委書記和那個省委副書記還有那個常務副省長,個個都陰沉著臉,也沒有找出反駁的合適理由。
一把手和二把手也在沉思,他們深切地感到這個問題的確很難解決。
關鍵時刻,段民增說話了:“朱副書記的發言,令人深思。像李嶽尹琴這些腐敗分子,真的是一群禍國殃民的蛀蟲,他們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通過朱副書記的發言,我也深感這事解決起來困難很大。但不管困難再大,總是要解決的。”
一直沉默不語的省政法委書記田立邦終於也發言了:“是啊,這件事解決起來的確是非常困難,但不論怎麽困難,問題總是要解決的,不能就這麽懸著。這件事雖然不是陳聰同誌的責任,但陳聰同誌現在畢竟是q縣的縣委書記,他就該勇於承擔起這個責任來。沒有困難,我們還要這些基層幹部幹嘛?”
對段民增和田立邦的發言,朱書記是極其惱火,但他涵養性高,雖然心中極其惱火,但表麵卻是不動聲色,顯得沉穩依舊。
朱書記算是看出來了,在對陳聰的任命上,隻有他是支持陳聰的,在座的其他人對陳聰是不怎麽支持的。像段民增田立邦還有紀委書記以及那個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對陳聰多少了解一些,但他們是反對陳聰擔任常務副市長的。可他們為何要反對呢?很明顯,是有人在暗中搗鬼。這個搗鬼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周躍順。想到這裏,朱書記的氣更是不打一處來。
一把手和二把手對陳聰隻是有所耳聞而已,對於陳聰的詳細情況也不是很了解。他們不表態,是因為在對陳聰的任命上,出現了意見分歧。
短暫的沉默之後,二把手發話了:“通過朱副書記的介紹,這個陳聰同誌還是蠻有實幹精神的,對q縣的發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作為省長,是能夠深切體會到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艱巨性。如果沒有足夠的魄力,是無法對一個地方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的。我讚同陳聰同誌擔任g市的常務副市長,但我還有個輔助意見,那就是那個爛尾工程,不能再交給下一任去解決,要在這一任上來解決。”
二把手的發言,起到了扭轉會議風向標的作用,一把手和二把手對朱書記是非常欣賞的,朱書記的發言也讓他們了解到了陳聰的所作所為,對陳聰這樣務實肯幹的同誌,是不能虧待的。
一把手最後一錘定音,道:“綜合各位的發言,我也是比較讚同陳聰同誌擔任常務副市長的,q縣的這個爛尾工程,也要給陳聰同誌加加擔子,的確是不能再交給下一任基層幹部了。不然,就會形成推諉扯皮現象。”
在最為關鍵的時刻,一把手和二把手毫不猶豫地站在了朱書記的立場上,朱書記心裏還有很多的話要說,但一把手和二把手的發言,基本上就能保證陳聰的任命獲得通過了,朱書記也就沒有再將心裏的那些話說出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朱書記相信省委的這些領導,對陳聰會慢慢了解的。但這個了解,要有個過程。與其自己去給陳聰說好話,不如讓他們自己去了解。尤其是省委的這些高層領導幹部,他們相信的是自己所了解到的,聽別人說,在他們心裏根本就起不了波瀾。不然,當高層領導幹部的為何遇事這麽有主見呢?
會議終於結束了,朱書記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但他越想越氣,氣的渾身發抖,他再也無法控製自己,猛地抓起水杯,奮力地砸了出去。
隨著朱書記的發言,會議現場陷入了沉靜,很多人都在凝眉沉思,個個都不說話。
批評陳聰的省紀委書記和那個省委副書記還有那個常務副省長,個個都陰沉著臉,也沒有找出反駁的合適理由。
一把手和二把手也在沉思,他們深切地感到這個問題的確很難解決。
關鍵時刻,段民增說話了:“朱副書記的發言,令人深思。像李嶽尹琴這些腐敗分子,真的是一群禍國殃民的蛀蟲,他們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通過朱副書記的發言,我也深感這事解決起來困難很大。但不管困難再大,總是要解決的。”
一直沉默不語的省政法委書記田立邦終於也發言了:“是啊,這件事解決起來的確是非常困難,但不論怎麽困難,問題總是要解決的,不能就這麽懸著。這件事雖然不是陳聰同誌的責任,但陳聰同誌現在畢竟是q縣的縣委書記,他就該勇於承擔起這個責任來。沒有困難,我們還要這些基層幹部幹嘛?”
對段民增和田立邦的發言,朱書記是極其惱火,但他涵養性高,雖然心中極其惱火,但表麵卻是不動聲色,顯得沉穩依舊。
朱書記算是看出來了,在對陳聰的任命上,隻有他是支持陳聰的,在座的其他人對陳聰是不怎麽支持的。像段民增田立邦還有紀委書記以及那個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對陳聰多少了解一些,但他們是反對陳聰擔任常務副市長的。可他們為何要反對呢?很明顯,是有人在暗中搗鬼。這個搗鬼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周躍順。想到這裏,朱書記的氣更是不打一處來。
一把手和二把手對陳聰隻是有所耳聞而已,對於陳聰的詳細情況也不是很了解。他們不表態,是因為在對陳聰的任命上,出現了意見分歧。
短暫的沉默之後,二把手發話了:“通過朱副書記的介紹,這個陳聰同誌還是蠻有實幹精神的,對q縣的發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作為省長,是能夠深切體會到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艱巨性。如果沒有足夠的魄力,是無法對一個地方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的。我讚同陳聰同誌擔任g市的常務副市長,但我還有個輔助意見,那就是那個爛尾工程,不能再交給下一任去解決,要在這一任上來解決。”
二把手的發言,起到了扭轉會議風向標的作用,一把手和二把手對朱書記是非常欣賞的,朱書記的發言也讓他們了解到了陳聰的所作所為,對陳聰這樣務實肯幹的同誌,是不能虧待的。
一把手最後一錘定音,道:“綜合各位的發言,我也是比較讚同陳聰同誌擔任常務副市長的,q縣的這個爛尾工程,也要給陳聰同誌加加擔子,的確是不能再交給下一任基層幹部了。不然,就會形成推諉扯皮現象。”
在最為關鍵的時刻,一把手和二把手毫不猶豫地站在了朱書記的立場上,朱書記心裏還有很多的話要說,但一把手和二把手的發言,基本上就能保證陳聰的任命獲得通過了,朱書記也就沒有再將心裏的那些話說出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朱書記相信省委的這些領導,對陳聰會慢慢了解的。但這個了解,要有個過程。與其自己去給陳聰說好話,不如讓他們自己去了解。尤其是省委的這些高層領導幹部,他們相信的是自己所了解到的,聽別人說,在他們心裏根本就起不了波瀾。不然,當高層領導幹部的為何遇事這麽有主見呢?
會議終於結束了,朱書記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但他越想越氣,氣的渾身發抖,他再也無法控製自己,猛地抓起水杯,奮力地砸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