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立啟突發奇想,道:“陳書記,是否也將q縣發展成家家戶戶都種桑養蠶?”
陳聰一愣,淡然地笑了笑,道:“這個問題我早就想過了,但不現實啊。因為光h縣的老百姓種桑養蠶,就已經讓縣絲綢公司的原材料有些過剩了,咱們這個絲綢公司如果能把h縣全縣老百姓提供的蠶絲給消化了,那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再把q縣搞成養蠶大縣,就有可能導致市場飽和,而讓絲綢這個市場泛濫成災,殃及池魚啊。”
辛立啟頓時迴過味來,忙道:“陳書記,您說的非常對,咱們做事就要遵循市場規則,不然,受害的可就是老百姓了。”
“立啟,你也是從q縣過來的,對q縣比較了解。h縣已經發展成了養蠶大縣,那麽q縣是否也能發展成這種模式,但q縣絕對不能再搞養蠶。”
辛立啟頓時陷入了沉思,苦笑著道:“陳書記啊,我是來向您匯報工作的,沒想到您卻讓我出謀劃策了。”
陳聰笑道:“你不幫我出謀劃策,我可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陳書記,這個問題確實有點難,容我迴去好好想想吧。”
“嗯,好,你什麽時候想好了什麽時候給我打電話。”
“是。”辛立啟起身走了。
辛立啟很有能力,也很是精明,但他不是帥才,隻是個將才。真正的帥才是陳聰。帥才考慮的是戰略問題,而將才考慮的是戰術問題。讓將才考慮戰略問題,的確是有些勉為其難。
陳聰也看出了這個關鍵,看來要想發展q縣的支柱產業,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辦成的,要經過長期的認真規劃才行。陳聰將h縣發展成了養蠶大縣的靈感,來源於童舒。那麽q縣的支柱產業的靈感,從哪裏獲得呢?這可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陳聰在辦公室坐不下去了,立即起身走出了辦公室,快步下樓。
陳聰就是這樣,當考慮問題遇到瓶頸的時候,他就習慣出去走走,散心的同時,以便能夠調整思路獲得靈感。
陳聰帶著廖水和小吳,乘車從縣委大院出來不久,就接到了縣長王有才的電話。
“陳書記,你怎麽又走了?”
“我出來轉轉。”
“晚上迴來喝酒,咱們好長時間沒有聚在一起了。”
“嗬嗬,好啊。”
“到時候有幾項工作再和你商討一下。”
“王縣長,工作上的事,你看著辦就行了,我的精力現在主要是放在q縣。”
“那也不行啊,你畢竟還是這裏的一把手。”
“嗬嗬,見麵時再談吧。”
陳聰扣斷電話後,小吳問道:“陳書記,咱們上哪?”
“就順著麗水河朝前走吧。”今天畢竟是麗水河漂流項目的開業之日,陳聰想順著麗水河轉轉。
今天還請來了香港漂流隊和四川民間的一個漂流隊在麗水河進行試漂,以便給開業儀式製造聲勢。
坐在車內的陳聰,看到麗水河中不時穿過的漂流皮筏,心中說不出的愜意。
“廖水,這個項目的建成,多虧你當初的提醒啊。”陳聰笑道。
“這個項目的建成還是多虧陳書記您拍板的啊。”
車子行駛的很是平緩,一個多小時後,車子順著麗水河的河堤進入了q縣境內。
再朝前行駛了一段路程,陳聰豁然發現麗水河兩岸布滿了很多的花卉,在這初春季節,顯得格外爭奇鬥豔。
“廖水,這些花卉是專門為了迎接今天的開業儀式吧?”陳聰問道。
“不是,這是q縣境內的老百姓自發在麗水河兩岸種植的。”
陳聰一愣,忙道:“哦?是q縣境內的老百姓自發種植的?”
“是的,麗水河被汙染了這麽多年,現在好不容易將汙染給治理好了,老百姓也拿到了補償,為了讓麗水河的環境更加美好,兩岸的老百姓才自發種植了這麽多的花卉。”
陳聰突然喊了一聲:“停車。”
小吳急忙將車停在了河堤邊,陳聰從車上跳了下來,快步朝花卉走去,廖水也緊跟其後。
“廖水,這些花卉的品種很多嘛,還有濃鬱的花香,嗬嗬,不錯,這兩岸的老百姓也懂得仔細打理自己的家鄉環境了。”
“前邊不遠處有個村莊叫花家堡,村子裏以花姓人家居多,這個村子很早就有養花的傳統。這些花卉基本都是從花家堡出來的。”
“花家堡?”
“是的,這個堡子裏還走出了一個高官,就是現在的刑副省長。”
“廖水,這可是q縣境內啊,你是h縣的,怎麽對這裏的情況這麽熟悉?”
“陳書記,我從小就在麗水河邊長大,對麗水河兩岸的情況當然很是熟悉了。在老百姓眼裏,是不分什麽q縣和h縣的,大家都以居住在麗水河兩岸引以為豪。隻不過麗水河這幾年被汙染的太厲害了,實際上現在的情況還沒有恢複到被汙染前的景色。”
“花家堡這個村子具有養花的傳統?”
“是啊,據說是從明清時期這個村子就養花了。”
陳聰靈機一動,道:“走,咱們去花家堡看看。”
陳聰和廖水隨後上了車,車子徑直開到了花家堡,陳聰和廖水下車之後步行進村。
這一進村子,芬芳的花香更是撲鼻而來,讓人頓感心曠神怡。
陳聰和廖水邊走邊看,發現每家每戶的旁邊幾乎都有一個花圃,花圃有大有小,但卻都是種植著各色的花卉品種,仿佛讓人置身於花的世界。
陳聰發現村中的路很寬,道:“這個村子裏的路怎麽這麽寬?”
廖水忙道:“這是村民們為了便於往外運花,這才修了這麽寬的路。”
陳聰和廖水在前邊走,小吳開著車在後緩緩跟著。
不知不覺,陳聰和廖水竟然走到了村委會大門前。這村委會簡直就是一個最大型的花圃,裏邊除了一排平房之外,其餘的空地上都種滿了各色的花卉。
陳聰轉身朝村委會內走去,廖水急忙跟上。
村委會的村支書就姓花,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當他知道來者竟然是新任的縣委書記和秘書時,頓時非常熱情起來。
陳聰一愣,淡然地笑了笑,道:“這個問題我早就想過了,但不現實啊。因為光h縣的老百姓種桑養蠶,就已經讓縣絲綢公司的原材料有些過剩了,咱們這個絲綢公司如果能把h縣全縣老百姓提供的蠶絲給消化了,那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再把q縣搞成養蠶大縣,就有可能導致市場飽和,而讓絲綢這個市場泛濫成災,殃及池魚啊。”
辛立啟頓時迴過味來,忙道:“陳書記,您說的非常對,咱們做事就要遵循市場規則,不然,受害的可就是老百姓了。”
“立啟,你也是從q縣過來的,對q縣比較了解。h縣已經發展成了養蠶大縣,那麽q縣是否也能發展成這種模式,但q縣絕對不能再搞養蠶。”
辛立啟頓時陷入了沉思,苦笑著道:“陳書記啊,我是來向您匯報工作的,沒想到您卻讓我出謀劃策了。”
陳聰笑道:“你不幫我出謀劃策,我可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陳書記,這個問題確實有點難,容我迴去好好想想吧。”
“嗯,好,你什麽時候想好了什麽時候給我打電話。”
“是。”辛立啟起身走了。
辛立啟很有能力,也很是精明,但他不是帥才,隻是個將才。真正的帥才是陳聰。帥才考慮的是戰略問題,而將才考慮的是戰術問題。讓將才考慮戰略問題,的確是有些勉為其難。
陳聰也看出了這個關鍵,看來要想發展q縣的支柱產業,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辦成的,要經過長期的認真規劃才行。陳聰將h縣發展成了養蠶大縣的靈感,來源於童舒。那麽q縣的支柱產業的靈感,從哪裏獲得呢?這可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陳聰在辦公室坐不下去了,立即起身走出了辦公室,快步下樓。
陳聰就是這樣,當考慮問題遇到瓶頸的時候,他就習慣出去走走,散心的同時,以便能夠調整思路獲得靈感。
陳聰帶著廖水和小吳,乘車從縣委大院出來不久,就接到了縣長王有才的電話。
“陳書記,你怎麽又走了?”
“我出來轉轉。”
“晚上迴來喝酒,咱們好長時間沒有聚在一起了。”
“嗬嗬,好啊。”
“到時候有幾項工作再和你商討一下。”
“王縣長,工作上的事,你看著辦就行了,我的精力現在主要是放在q縣。”
“那也不行啊,你畢竟還是這裏的一把手。”
“嗬嗬,見麵時再談吧。”
陳聰扣斷電話後,小吳問道:“陳書記,咱們上哪?”
“就順著麗水河朝前走吧。”今天畢竟是麗水河漂流項目的開業之日,陳聰想順著麗水河轉轉。
今天還請來了香港漂流隊和四川民間的一個漂流隊在麗水河進行試漂,以便給開業儀式製造聲勢。
坐在車內的陳聰,看到麗水河中不時穿過的漂流皮筏,心中說不出的愜意。
“廖水,這個項目的建成,多虧你當初的提醒啊。”陳聰笑道。
“這個項目的建成還是多虧陳書記您拍板的啊。”
車子行駛的很是平緩,一個多小時後,車子順著麗水河的河堤進入了q縣境內。
再朝前行駛了一段路程,陳聰豁然發現麗水河兩岸布滿了很多的花卉,在這初春季節,顯得格外爭奇鬥豔。
“廖水,這些花卉是專門為了迎接今天的開業儀式吧?”陳聰問道。
“不是,這是q縣境內的老百姓自發在麗水河兩岸種植的。”
陳聰一愣,忙道:“哦?是q縣境內的老百姓自發種植的?”
“是的,麗水河被汙染了這麽多年,現在好不容易將汙染給治理好了,老百姓也拿到了補償,為了讓麗水河的環境更加美好,兩岸的老百姓才自發種植了這麽多的花卉。”
陳聰突然喊了一聲:“停車。”
小吳急忙將車停在了河堤邊,陳聰從車上跳了下來,快步朝花卉走去,廖水也緊跟其後。
“廖水,這些花卉的品種很多嘛,還有濃鬱的花香,嗬嗬,不錯,這兩岸的老百姓也懂得仔細打理自己的家鄉環境了。”
“前邊不遠處有個村莊叫花家堡,村子裏以花姓人家居多,這個村子很早就有養花的傳統。這些花卉基本都是從花家堡出來的。”
“花家堡?”
“是的,這個堡子裏還走出了一個高官,就是現在的刑副省長。”
“廖水,這可是q縣境內啊,你是h縣的,怎麽對這裏的情況這麽熟悉?”
“陳書記,我從小就在麗水河邊長大,對麗水河兩岸的情況當然很是熟悉了。在老百姓眼裏,是不分什麽q縣和h縣的,大家都以居住在麗水河兩岸引以為豪。隻不過麗水河這幾年被汙染的太厲害了,實際上現在的情況還沒有恢複到被汙染前的景色。”
“花家堡這個村子具有養花的傳統?”
“是啊,據說是從明清時期這個村子就養花了。”
陳聰靈機一動,道:“走,咱們去花家堡看看。”
陳聰和廖水隨後上了車,車子徑直開到了花家堡,陳聰和廖水下車之後步行進村。
這一進村子,芬芳的花香更是撲鼻而來,讓人頓感心曠神怡。
陳聰和廖水邊走邊看,發現每家每戶的旁邊幾乎都有一個花圃,花圃有大有小,但卻都是種植著各色的花卉品種,仿佛讓人置身於花的世界。
陳聰發現村中的路很寬,道:“這個村子裏的路怎麽這麽寬?”
廖水忙道:“這是村民們為了便於往外運花,這才修了這麽寬的路。”
陳聰和廖水在前邊走,小吳開著車在後緩緩跟著。
不知不覺,陳聰和廖水竟然走到了村委會大門前。這村委會簡直就是一個最大型的花圃,裏邊除了一排平房之外,其餘的空地上都種滿了各色的花卉。
陳聰轉身朝村委會內走去,廖水急忙跟上。
村委會的村支書就姓花,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當他知道來者竟然是新任的縣委書記和秘書時,頓時非常熱情起來。